1、1生态文明视域下徐州市生态文明建设浅论摘 要 近年来,徐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令人惊叹的成就,铸造了“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全新景致,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石。城市是人类居住的主要区域,但是限定性的自然生态环境、有限的资源和工业化的发展等因素使得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害。本文通过分析徐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和闪光点,以期对该市后续创建“大美徐州”和其他类似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 徐州市 生态文明 建设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5YYB076。 作者简介:张闫,江苏师范大学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哲学。
2、 中图分类号:D6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ki.1009-0592.2016.06.095 徐州市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江苏省老牌的工业城市,著名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由于过去几十年持续依靠大量拼资源、消耗土地和牺牲生态环境的发展道路使该市沦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仍然偏重,资源、环境对该市的可持续发展约束更加明显。徐州市政府充分响应党和国家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沿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不断突破。 一、 徐州市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现状 2曾经的徐州城,河水污染严重、空气质量较差、自然资源开采过度,整个城市呈现出紊乱的容貌,给人们留下了“穷山恶水”的印象和痛苦记忆。实践决定认识,
3、认识反作用于实践。为了给老百姓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给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资源,徐州市形成了以市政府为主导,集中各方力量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和重建、环境治理和保护工程,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形成以政府为主导、集中各方力量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模式 在徐州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进程中,市政府扮演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主导角色,恰当干预资源配置、严格制定政策、法规和规划等。如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发区在获得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的命名和授牌基础上,又启动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创建,编制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并通过了国家环保部、商务部和科技部组织的论证会,获得了国家三部门
4、批准创建,标志着开发区正式迈入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行列,也是国家生态区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其次,徐州市政府充分利用各方面力量。在市政府的引领下,徐州市已组建完成“徐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会” 、 “徐州市守望家园生态文明建设基金会”和“徐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 ,为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中国梦、徐州人民自己的绿色梦提供了深厚的理论支撑和强大的资金支持,正在试行一种政府、公益组织机构、高等学校和自由市场紧密合作的徐州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成为城市建设生态文明成功的典范。 (二) 生态环境基础相对薄弱 3徐州市作为重工业基地,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相对严重。徐州市政府高瞻远瞩,大力贯彻生态修复、生态再造
5、工程,着力退“灰”还“绿” ,坚信只有这样才能力挽狂澜。众所周知,徐州市矿产资源丰富,是著名的“煤城” ,逾百年的开采造成了耕地锐减、地质环境恶化、煤炭资源枯竭等恶劣的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为了保障徐州市老工业区振兴,加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和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进一步转变矿业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矿业结构及调整矿业布局,切实保护矿山地质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矿区,促进矿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徐州市政府编制了徐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08-2015) 。另外,随着徐州市政府和各方面的重视,徐州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治理经验已经成为城市生态名片。徐州市全力以
6、赴实施采煤塌陷地生态治理工程,建成九里湖生态湿地公园(徐州市首个生态湿地公园) 、潘安湖湿地公园(中国最美乡村湿地)等示范工程,目前,徐州市已经成功增添了大小不一的湿地、景观区和湖泊近百余个。为达到化腐朽为神奇,徐州市对云龙湖风景区、大龙湖风景区、金龙湖景区等进行了高水准的建设和改造,市区已有 31 个 100 亩以上的精品园林,其中已有 27 个 300 亩以上的大型园,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接近 5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约达 16.5m2。徐州市调动一切力量实施云龙山、云龙湖、汉文化景区等敞园改建工程,通过“显山露水” ,开拓城市生态空间。(三) 水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紧迫 随着城市生态危机和环
7、境问题的凸显,水生态文明建设任务更为紧4迫。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防洪保安、水资源保障、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保护、水经济发展以及水文化继承和培育等方面,涵盖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保障。 ” 早在1980 年徐州就被列为全国 40 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工业、农业、居民生活和航运使得水资源遭受比较严重的污染,水资源短缺问题曾经一度是徐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短板。徐州市于 2013 年成为首批 45 个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之一,近 10 年来,市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关注修复水生态系统和保护水资源,秉承发展经济与兼顾水资源承载能力、修复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理
8、念,实施“水更清”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大力实施城市水环境提升工程、坚持统筹河湖生态保护、坚持水资源优化配置、全面提升水污染防治水平” 。 “通过全面推进徐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徐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显著增加全市节水供水、旅游文化等经济效益,将改善区域投资环境” 。 (四) 空气质量尚需提升 从 1930 年发生在比利时马格河谷工业区的“马格河谷事件” ,造成60 余人死亡,到当今的已经开始影响我们的生活的大范围的、持久的“雾霾天气” ,充分表明空气污染已成为全世界城市居民生活中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目前,工地施工产生的扬尘污染是影响徐州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天更蓝
9、”计划的实施给城区空气质量带来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徐州市面临的大气污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方面是输入性污染严重,另一方面也是主要方面是内源污染,仍然存在着能源结构不尽合理,煤炭消耗量较大的问题,第三方面是机动车的污染依旧5比较突出。为严格贯彻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徐州市委市政府于 2015 年大力实施“八项举措”: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工业企业治理力度、严格控制城市扬尘污染、加强机动车排放污染监管、加大船舶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加大秸秆禁烧和秋冬季落叶禁烧力度、继续加大环保执法监管和大气污染防治基础研究。通过治理“组合拳” ,让“天更蓝” ,让老百姓呼吸更清新的空气。
10、 二、徐州市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闪光点 近几年来,徐州市政府和社会各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经过对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和不断努力,徐州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一)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作为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一方面,徐州市煤炭资源储量几尽枯竭,如果继续无节制的开采,50 年后将开采殆尽,煤矿产业已经成为昨日黄花。另一方面,徐州市老工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短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随着各种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的凸显,
11、那些“灰色”产业已经成为枯藤老树,转型升级迫在眉睫。2008 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实施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战略,自此以后,徐州市始终走在转型发展的路上,进行业结构的全面调整产,致力于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并不断取得可观的成绩,2014 年徐州地区生产总值跃居江苏省第五位。 (二)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6“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没有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得不到扩展,只能坐吃山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生产力不可能得到持续的发展。因此,生态建设系列举措正是为了更好地解放
12、生产力、更快地发展生产力。只有切实落实处理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的关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生态城市,才能真正拥有沉甸甸的“金山银山” 。徐州市政府秉承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通过强大的生态修复决心和巨大的投资,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让一座座荒山披上绿装,一个个采煤废弃地变成了公园。一城青山半城湖,如今的徐州风景别样美。徐州将继续围绕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坚持“生态优先”原则,立足“山水徐州”自然资源,大力实施生态修复治理,加快完善生态系统,优化绿地布局,积极探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之路。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的绿色,让徐州这座城市越来越宜居,让城市环境越来越美好,也为江苏深
13、入推进生态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三) 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市民生态文明建设意识 首先,随着城市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凸显,提高市民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势在必行。通过培养市民的生态环保意识,使我们客观明晰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从而主动投身到生态文明城市的创建当中。徐州市政府高屋建瓴,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力求实现“培养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目标。后现代思想家大力批判:“让孩子只生活在与水泥、钢铁、电线、车轮、机器、计7算机和塑料的联系中,而几乎不让他们体验任何原初现实,甚至不教给他们抬头观看夜晚星星” ,这种工业化背景下的教育悲剧,严重抹杀了国家未来希望
14、的本真状态。彼得梁诺夫?索科洛夫一语中的地将“人类意识的污染” 等同于环境污染。由此可见,市民生态文明建设意识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另外,徐州市相关部门积极开展环保政策教育工作和环保宣传活动,大力提高民众环保法治观念,营造了良好的浓重珍爱环境的社会氛围。 “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路更畅、城更靓” ,这是具有徐州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也是徐州人民的“绿色梦想” 。徐州市这座资源型枯竭城市“由灰到绿”的演变历程,以及这个老工业基地在生态修复方面的理念与成就,期望能为各地生态建设带来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与启迪。注释: 张建云、王小军.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思考.特别关注.2014(7).1. 游洋.徐州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江苏水利.2013(11). 刘奉、张双圣.徐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机制研究.淮海文汇.2015(3).51.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120,124. 美托马斯?贝里著.曹静译.伟大的事业人类未来之路.北京:三联出版社.2005.96. 8苏彼得梁诺夫?索科洛夫.还自然之魅:对生态运动的思考.北京:三联出版社.2005.65.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