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脑缺血血管分区,小脑下后动脉:(PICA,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是椎动脉最大、最复杂、迂曲的分支,平均直径2mm,内侧支分布至下蚓部,外侧支供应小脑半球下面的中后部。小脑上动脉:(SCA,Superior Cerebellar Artery)常从基底动脉顶端、贴近大脑后动脉起始处发出,亦可从大脑后动脉起始处发出,直径0.72-1.5mm,主要分布于小脑前面和上面。图中的两条斜线分别为:椎动脉分支供应的延髓(浅蓝色)和基底动脉分支供应的脑桥(绿色),脉络膜前动脉:(AChA,Anterior Choroideal artery),后交通动脉起始
2、远端2-5mm处发自颈内动脉交通段(C7)下外侧壁,近端供应视交叉下面、视束后2/3、灰结节、乳头体、大脑脚中1/3,远端供应海马、海马旁回、钩、杏仁核、齿状回前部、尾状核尾。豆纹动脉:(LSA,Lenticulo-striate arteries),大脑中动脉的中央支成为豆纹动脉,从大脑中动脉起始处算起,10mm以内称为内侧豆纹动脉,10-20mm范围内发出称为外侧豆纹动脉,供应尾状核头及体(前下部除外)、壳的大部、苍白球外侧部、内囊上3/5、临近的辐射冠及前联合的外侧部。,大脑前动脉:(ACA,Anterior cerebral artery)交通前段分出中央支,供应尾状核前部、内囊前肢、
3、纹状体前下部、下丘脑视上区、胼胝体膝、透明隔、穹窿柱等部,另外可代偿部分豆纹动脉.。交通后段供应额、顶、枕叶的内侧面,以及胼胝体。大脑中动脉 :(MCA,Middle cerebral artery)大脑的大部分区域,包括灰白质。大脑后动脉 :(PCA,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脑桥上缘、据小脑上动脉1-3mm处由基底动脉末端发出。皮质支分布范围有海马旁回、梭状回、颞下回、舌回、穹窿回峡、楔叶、楔前叶后1/3、顶上小叶后部。中央支分布范围主要有:丘脑、下丘脑、底丘脑、膝状体及中脑大部,还有侧脑室及三脑室脉络丛。,基底节供血图: 红色:内侧豆纹动脉,来自大脑前动脉中央支
4、 黄色:外侧豆纹动脉,来自大脑中动脉中央支 蓝色:脉络膜前动脉 绿色:大脑后动脉的穿支动脉,左侧PICA引起的左侧小脑梗塞(椎动脉夹层,蓝箭指示),PICA区脑梗死:单侧多见,内侧界限位于中线、清晰锐利,由于上蚓支不跨中线;晚期,内侧界限较模糊,早期可因水肿而跨中线。,小脑梗死:SCA供血区脑干梗死:PCA供血区,大脑前动脉(SCA),A1:交通前段,发出豆纹动脉内支(尾状核头及内囊前肢的下部)A2:交通后段,前交通动脉至胼周动脉、胼缘动脉的起始处A3:终末支,供应额叶内侧,顶叶上内侧,胼胝体前部,脉络膜前动脉一部供血区、大脑后一部供血区梗死,大脑中动脉,皮质支、深穿支(外侧豆纹动脉),豆纹动
5、脉,豆纹动脉深穿支供血区的出血性脑梗死,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广泛的脑回样强化,过度灌注),大脑后动脉的深支或近支栓塞累及中脑、丘脑和皮质;浅表支或远支栓塞仅累及皮质结构。左枕叶视皮质梗死,左枕叶梗死,选择性标记脑灌注,可以通过颜色直观的显示各动脉的灌注区,左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全脑灌注正常,左侧分水岭脑梗死及左额叶脑梗死,灌注发现左额叶由右侧颈内动脉供血,DWI示多发脑梗死,包括左枕叶梗死,但是灌注成像发现全为左侧颈内动脉供血,椎动脉未参与供血。,分水岭梗死,皮质分界区:ACA/MCA和MCA/PCA交界区的皮质及皮质下白质区的梗死内部分界区:豆纹动脉深穿支与MCA皮质深穿支交界的半卵圆
6、中心、放射冠的深部白质梗死或MCA与ACA的深部供血动脉的白质分界区的梗死。,分水岭脑梗塞指两条动脉供血区之间边缘带部位的缺血性损害,主要发生在半球的表浅部位,可以发生在大脑半球的单侧,也可以发生在大脑半球的双侧,但临床上以单侧较多见,发病率约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10%。其致病因素与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不同。最常见原因是各种原因所致的血压降低,或某一动脉干供血不足,使动脉近心端的供血尚可,而远心端的末梢边缘区供血降低,从而发生缺血梗塞。 分水岭脑梗塞常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临床症状和体征取决于损害的部位和程度,大脑皮层分水岭脑梗塞常没有任何症状。前分水岭脑梗塞指梗塞带位于大脑前动脉、中动脉之间的
7、表浅区域,表现为一侧肢体反复发作的麻木、乏力或轻偏瘫。后分水岭脑梗塞指梗塞带位于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之间的表浅层,最常见的症状是偏盲,以及皮层性偏身感觉障碍。皮层下分水岭脑梗塞,梗塞位于大脑中动脉深浅之间,偏瘫症状较常见,并可有半数以上偏身感觉缺失。基底节分水岭脑梗塞,即基底节区各组动脉血管之间的缺血梗塞,常有单纯偏身运动及感觉障碍,亦可见单纯性中枢性面瘫。,分水岭梗死,右侧半卵圆中心及放射冠的内部分界区分水岭梗死,较常见,需进一步进行颈动脉的检查,除外狭窄或闭塞。,蓝箭头:右侧半卵圆中心及放射冠的内部分界区分水岭梗死。黄箭:MCA与PCA的皮质型分水岭梗死。红箭:颈内动脉流空信号消失,提示
8、闭塞。,左侧半卵圆中心及放射冠的内部分界区分水岭梗死与MCA与PCA的皮质型分水岭梗死。,右侧半卵圆中心及放射冠的内部分界区分水岭梗死及ACA与MCA的皮质型分水岭梗死。蓝箭:颈内动脉流空信号消失,提示闭塞。,腔隙性脑梗死,发生于基底节、丘脑、深部白质及脑干的小的梗死,多由单一的深穿支动脉闭塞引起,约占脑梗死的25%,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原因,25%腔梗由颈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左侧丘脑腔隙性脑梗死,VR间隙,VR间隙为进入脑实质的血管周围的蛛网膜下腔,需要与腔隙性梗死鉴别。增宽的VR间隙最常见于穿质内动脉周围。Flair、T2WI上与CSF信号一致。,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
9、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 is ),又称为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病综合征。典型表现为后循环区域的潜在的可逆性血管源性水肿,前循环区域亦可受累。主要病因:高血压、子痫、先兆子痫、免疫抑制剂(环保霉素)。发病机制不详,可能由于高血压造成血脑屏障破坏,含有血液、大分子的液体外渗,引起皮质及皮质下区的水肿。典型影像学表现:Flair像顶枕叶、后部额叶皮质及皮质下区高信号。脑干、基底节及小脑受累较少见。,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脑静脉引流区,静脉引流变异较大皮层静脉(红色)汇入上矢状窦蝶顶窦(黄色)汇入海绵窦大脑内静脉(深蓝)Labbe静脉(绿色)属于大脑浅静
10、脉,连接大脑上静脉、中浅静脉、下静脉。,脑静脉血栓形成,脑静脉血栓常由于静脉窦或/和皮质静脉闭塞引起,多由局部血栓或外部压迫进一步产生完全性闭塞。易感因素:脱水、妊娠、血液高凝状态、邻近感染。脑静脉血栓无特异性表现,难以诊断;常表现为非典型动脉供血区的出血性梗死。,MRV示左横窦未显示,可能发育异常产生的缺如或闭塞。T1WI左横窦显示清晰(蓝箭),Flair示左颞叶静脉性梗死,CT示横窦内高密度血栓。,脑深静脉血栓,脑深静脉血栓临床表现为严重的间脑功能障碍,如昏迷、眼运动或瞳孔反射障碍,预后较差;无意识水平降低、脑干症状或临床表现较轻微时,可能误诊。当患者较年轻,出现双侧基底节或丘脑的梗死时应高度怀疑本病。,脑深静脉梗死,T1WI,大脑内静脉、直窦、右侧横窦呈高信号MRV,右侧横窦信号缺如Flair,双侧基底节区梗死,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