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及其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摘 要:由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网络流行语本身生动活泼、意蕴深刻的特点,越来越多大学生接受、使用和传播网络流行语,同时,网络流行语包含的价值观也对正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大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特点;价值观;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7-0181-02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统计报告显示,到 2015 年 6 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 6.68 亿,其中以 1039 岁年龄段的网民为主要群体,比例达到 78.4%,2029 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 31.4%,在整体网民中
2、的占比最大。从职业结构分析,网民中大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达到24.6%。从统计报告可以看出,我国网民数量十分庞大,并且青年学生占主要比例。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迅速发展,为人们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更加方便快捷的新平台,与此适应的网络流行语也不断产生并广泛传播,甚至好多网络流行语不仅在网络空间盛行,而且由于它们生动活泼的语言形式、广泛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逐渐活跃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那些反映社会问题、社会重大事件以及社会心理状态和价值观念的流行语,不仅被人们高度关注广泛传播,也为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媒体,甚至政府文件等各种大众传播媒介高频使2用。大学生作为网络社会的主力军,是网络
3、流行语的主要创造者、传播者和使用者,这一方面与大学生活跃、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和具有创新精神的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网络社会的开放性、多元性、宽容性有关。网络流行语也因其自身的简洁、幽默和深刻寓意性得到更多人的接受和喜爱。但是,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传播必然带着创造者和传播者在处理价值关系时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时代和社会心理的变迁。所以,不同网络流行语内容和其传播广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一、网络流行语的内涵及特点 互联网的产生使全世界信息的交换实现了实时化,人们接受到的信息和文化也更为多元化,这对人们的传统观念形成了巨大冲击,进而产生了具有
4、时代特色的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和使用的,具有鲜明的时效性,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们心理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产物,是在媒体的推动下广为盛行的词、短语、句子或特定的句子模式。 网络流行语作为语言的一种新类型,除具有一般语言的特征之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语言形式的特点。 (一)鲜明的时效性 很多网络流行语的产生都与社会上出现的热点事件有关,如“躲猫猫” “范跑跑” “蒜你狠” “我爸是李刚” “小月月” “且行且珍惜”等。每一个网络流行语都是对特定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人们心理状态的反应,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和新的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昨天人们还广泛传播3的网
5、络流行语,今天就可能被抛之脑后继而销声匿迹。如“躲猫猫” “蒜你狠” “小月月”等前几年的网络流行语,现今已经很少有人再提及,而新产生的“然并卵” “世界那么大” “我想去看看”等在网络空间到处可见。 (二)强大的创造性 每一个网络流行语都体现了人们“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强大创造力。如用数字和符号表达,886(拜拜了) , “TOT”(表示流泪和大喊) ;用谐音来表达,杯具(悲剧) ,三克油(Tank you) ;用省略组合来表达,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 ;用社会热点事件表达(我爸是李刚) 。以及网络上出现的各种淘宝体、甄体、舌尖体等,都反映了人们丰富的创造性。这与作为网络社会主力军的青年
6、学生充满活力与创造性的特点有很大关系。 (三)传播的广泛性 一方面由于网络的广泛普及和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流行语本身精炼简洁、幽默诙谐、意蕴深厚,网络流行语一经产生就被人们争相接受、使用和传播。如果不懂或不使用这个网络流行语就会被认为是“OUT”了,所以再加上人们这种从众和求异心理,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更加广泛了。很多已经不仅仅在网络空间使用,在人们日常生活的交流中、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甚至政府文件等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中也广泛使用。 (四)内容的多元性 当今是一个文化多元化的开放社会,网络流行语作为社会文化的一4种表现形式,也体现了多元化的特点。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外来文化,民族地
7、域特色文化等不仅极大丰富了网络流行语的来源和内容,而且也促进了各类文化的传播和融合。如“待我长发及腰,?娶我可好?”出自十里红妆 ;逼格,由英文 Bigger 谐音翻译产生,意为装逼的格调;“我顶你个肺啊”本是广东方言,后来在网络上也广泛传播;“GF”是英文“girl friend”的简写,意为女朋友。所以,网络流行语由于文化的多元化其内容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五)价值的意蕴性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其产生和传播也必然带着创造者和传播者的特定价值观。人们在面对一种事物时必然会根据自身需要进行认识、评价和决定取舍,那些能符合人们需要、反映人们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事物必然得到人们的认可和
8、传播。所以网络流行语的深入传播,必然承载着人们的某种价值意识。如现在很多人的择偶标准都是“高富帅” “白富美” ,交友标准都是“土豪,我们做朋友吧” , “官二代” “富二代” “拼爹”等网络流行语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社会不公的仇官仇富心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一种羡慕嫉妒恨的心理。 二、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与传统的仅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学校教育接受社会化和形成价值观的方式不同,目前,大学生社会化和价值观的形成更多地受到网络媒体的影响。据统计大学生每天平均上网时间已经超过 5 个小时,微信、微博、QQ 等网络空间成为每天必须浏览的内容,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主要载体。
9、大学生每天耳濡目染的各种网络流5行语,其包含的价值观必然会对正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大学生们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1.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网络世界是一个纷繁复杂、五彩斑斓的世界。如果想得到人们的更多关注和认同就需要自己独特的具有创性的思想、言论和行为。大学生正处于获得自我同一性的心理阶段,也是最富有激情和活力的年龄阶段,所以他们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网络流行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如“然并卵” “也是醉了”“亲,包邮哦!”的淘宝体、 “这真真是极好的”甄体、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看肥皂剧”等各种根据古代诗词创造的流行语。 2.激发
10、大学生的政治热情。很多网络流行语都是和社会热点事件密切相关,如“我爸是李刚” “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阅兵蓝”等。这些简洁幽默而富有深意的网络流行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更多地关注其背后的社会事件本身。大学生也通过关注各种社会热点事件创造出表达自身政治认识和政治态度的网络流行语,如“钓鱼执法” “表哥”“欺实码”等。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得到了提高。 3.开拓大学生的认知视野。网络流行语包含了多种多样的信息,其中涉及不同的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原来大学生都是全盘接受传统知识方法、思维模式和价值标准,对书本和权威人士的言论思想深信不疑。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网络流行语揭示出一些社会
11、现象和权威人物的背后真相,大学生们也开始思索事情背后的真相与规律,不再单纯地相信一家之言,增加了透过现象看本质、去伪存真的品质。网络流行语开拓了大学生的认知视野,不仅使其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更能透过6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1.道德价值观的失范化。 “语言的使用是一种社会行为,必然体现着个人或社会的道德意识、道德标准及道德取向。 ”网络流行语也必然体现着使用和传播它的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网络社会的开放性和多元性,使得各种暴力、色情、虚假信息无处不在,并且网络的匿名性也让网民们的言行没有切实的道德规范约束。很多低俗、丑恶的网络流行语充斥其中,
12、并且逐渐被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如 TMD(他妈的) 、我艹(我操) 、小婊砸、逗逼、很黄很暴力等。受这些网络流行语的影响大学生的语言和行为逐渐粗俗化,思想道德素质也日渐滑坡。特别是由一些社会事件产生的网络流行语,如小月月、扶不起的老人等,这些道德失范的案例,使很多大学生表示当自己遇到类似情况也会考虑和犹豫。所以,网络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失范,影响其健康人格的塑造。 2.爱情价值观的功利化。大学生正处于对爱情憧憬与幻想的阶段,爱情价值观正处于形成阶段。我们一直倡导的是建立在自由恋爱基础上的男女双方彼此吸引仰慕的爱情观。但是面对当今社会生活压力的剧增,“房奴、孩奴”成为很多年轻
13、人真实的生活写照,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女孩子“宁在宝马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 。很多大学生的择偶标准都是“高富帅” “白富美” “土豪” ,金钱和物质成为考虑的第一要素,认为没有物质基础的爱情是不会长久的。 “被包养” “傍大款” “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等网络流行语成为大学生的口头禅,越来越深入地影响着大学生7的爱情观和择偶观。 3.人生价值观的迷失化。人生价值观是指对自己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和准则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传统的像雷锋、焦裕禄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艰苦奋斗的人生价值观典型,在大学生心中日渐遥远。随着“网红” “嫩模” “天王嫂” “芙蓉姐姐”等网络流行语的产生,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羡慕这
14、些通过网络一夜爆红的人,并逐渐产生了强烈的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很多大学生不是想通过踏实奋斗,而是想通过一夜暴富,嫁个“金龟婿”等实现所谓的人生目标,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呈现迷失化的趋势。 综上所述,网络流行语由于其本身深刻的价值意蕴性、传播的广泛性等,对网络社会主力军的大学生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这需要我们国家、社会、学校等及时对大学生进行积极正确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素养。 参考文献: 1 赵静.网络流行文化透视下青年价值观的基本特征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2, (5). 2 李宇杰,高雅.从网络流行语看当代青年的价值观J.社会科学家,2012, (6). 3 徐津.网络流行语对青年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及引导对策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4 郑素侠.网络语言:是黑话连篇还是妙语连珠EB/OL.紫金网,2003-05-26. 8责任编辑 王晓燕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