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提升,国家越来越需要更多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为我国使用。中职计算机作为科学技术事业教育发展的主要机构,因此计算课程教学显得非常重要。面对着教学改革的浪潮,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应启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准和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对企业的认知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得到进一步提升,而这些都需要通过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来实现,与此同时,通过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够促进学校与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更有利于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改革。在此基础之上,文章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中职
2、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作了如下分析。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创新 DOI10.13939/ki.zgsc.2016.29.234 一直以来,传统计算机应试教育下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几乎都是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在整个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教师以自己为主导教学中心,学生都成了教学的配角,而教师在教学中选用的计算机课程教材都是固定的,照本宣科地传授给学生,与此同时,在教学中对各个知识点面面俱到地为学生点拨。可以说这种教学模式传统陈旧,不仅让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更让学生对学习这门课程产生反感。这样的教学方2式在当今的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甚至有的教师还在继续延续。陈旧的填鸭式、
3、满堂灌式教学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新的教学理念,这样的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中职计算课程教学改革步伐的提升。因此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很差,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一旦进入企业工作之后,对企业的一些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提升。为此,在科学教育改革的当下,校企合作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与组织,它是符合现今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标准与要求,在通过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下,不仅能够培养出专业的计算机人才,还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渗透水平,更能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最终使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养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与提高。为此,我们说,校企合作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模式是当今学校
4、与企业之间培养高技能型计算机人才最好的衔接模式。现今,为了提升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出真正的计算机高技能型人才,一定要看清目前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前的现状,然后弄清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在通过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下,吸取教学精华开拓出崭新的教学策略。所以,文章在此基础之上,首先分析了目前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教学策略,并分别一一对其进行了如下分析研究,以下是具体分析论述。 1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和优势 首先,校企合作中,企业直接参与了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校企合作有利于学
5、校建立与企业相近的实践基地企业,通过一定方式为学校提供一些技术、3资金、场地方面的支持。再次,校企合作让学生深入生产第一线,使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两种环境中成长,有计划地使他们的“事业心、责任感、专业技能、团队意识、人际关系、协作精神、组织纪律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得以培养,综合素质得以提高。最后,校企合作解决了毕业生就业问题,实行校企合作,学校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合格的人才。学生也通过到企业实习,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这样学生毕业后,就能较快地找到合适的岗位,解决就业问题。 2 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问题分析 2.1 教师方面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模式不仅传统还很落后。主要体现在:课堂上照本宣科的形
6、式按照教材的内容对所有的知识点面面俱到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改革理念,导致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没有一点活跃的生机气氛。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枯燥和乏味。这主要是因为,在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浪潮下,教师渗透的教学改革理念不够深入,很多教师虽然在教学中也融入了新的教学理念,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对课堂调控掌握得不好;还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对新的教学改革理念根本就没有深入等。另外,很多教师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有的只是深厚的专业文化知识,缺少足够的教学经验。对于这门课程教学来说,需要教师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之外,还要有很强的教学创新经验,才会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7、让学生在实训阶段更好地提升手动能力和创新能力。总之,以上这些都是导致教师采用教学模式落后的因素之一,最终使得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始4终得不到很好的提升。使学生的专业技能、积极主动性、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等都受到一定的限制。 2.2 学生方面 现在的中职学生都是青少年,他们在这个阶段不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其他的各个方面上,都有着微妙的变化。他们兴趣爱好广泛,接受新生事物很强,大脑思维非常敏锐。很多青少年在家里都是独生子女,因此过着公主、皇帝般的生活。但就是因为这样,导致他们缺少自信心和坚强感,在学习中一旦遇到麻烦问题就会退缩,自信心不足,更缺少持久性。计算机这门课程教学对于这些青少年来说
8、,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正是因为这些学生心理承受问题能力不高、缺乏自信心等因素影响,从而影响了他们继续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3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模式 3.1 校内教学设计 校内教学设计包括职业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培养。校内教学设计突出改革教学组织方式,其中基础理论课程主要以案例课程教学形式为主,职业能力目标定位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与水平。技能类课程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根据岗位工作的需要,重点训练学生完成岗位工作流程任务所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根据延安区域经济情况和未来发展要求,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中职毕业生的职业面向的岗位有很多,这就需要中职毕业生的职业能力目标
9、定位于能够胜任于专业岗位所必需的岗位操作技能,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培养和提升。职业专门技能类型课程采取项目课程教学模式,学生完成项目设计开发工作。 3.2 校外5教学设计 校外教学在企业进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生产性顶岗实习、部分专业课现场学习和毕业设计及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其实就是准就业。生产性顶岗实习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实际操作过程为主线而确定生产性实习目标。作为实践教学最高形式的践行者顶岗实训,是从岗位需求出发,以岗位的工作任务来确定实训内容。通过真实的生产实训、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 为了充分完成校外的教学培养,科任教师或者学校实习管理部门应提前对企业进行调研。并
10、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每位学生制订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以达到人才培养的要求。为了保证校外教学的顺利进行,学院在制度上和政策上给予保障。首先,建立了专门的校外指导教师队伍。其中专业指导教师负责校外学生的教学指导答疑工作,职业指导教师负责校外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并且聘请企业技术专家作为企业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在工作中的实习指导。其次,建立专门的实习管理人员,作为专职就业指导老师参与到学生实习的全过程,并有效地保持学校和企业的良好沟通。 3.3 以目标性特征为基础构建课程教学框架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目标性特征”的内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目标性特征” ,是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上,既体现提高学生综合职业
11、能力和服务终身发展,又注重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和对接职业标准,培养目标定位和内容突出了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特色。一是突出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目标,构建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同步共进6课程体系。二是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建立由基本技能到专业技能、从一般技能到高级技能的递进式培养架构。 3.4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校企合作下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让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和指导,把社会需求带入教学活动中,形成了校企双方的专兼职教师主动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局面。同时在实践教学改革模式中,专业教师通过与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的交流、到企业挂职锻炼、承担项目管理任务、指导学生进行项目制
12、作、工作室讲义编写等过程,更新和提升了自身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能力,加强了对项目的管理和操作能力,开拓了专业视野,使教师专业知识与市场接轨,提高专业技术能力,使“多师型”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 4 结 论 总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计算机教学改革在不断地深入进行着,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在教学改革的面前,要以培养专业的计算机人才为主,并融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对企业的认知能力。文章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简单地阐述了校企合作计算机人才培养发挥的意义或优势,同时对于计算机教学改革前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几点粗浅的分析,并着重地从多角
13、度分析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创新教学模式,提出了校内与校外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目标,另外更需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准,只有这样,通过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下,中职计算机教学课程改革才能顺利地开展与7完成。实际上,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中职计算机教学课程改革还有很多没有阐述表达出来,但由于字数的限制,只能论述到此为止。希望在今后的此文章探讨分析中有更多的同行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见解与观点。 参考文献: 1卢秋根,赖海涛.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1(S1). 2彭智辉.基于校企合作下计算机专业“企业情境”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2). 3霍丽娟.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6). 4温育仓.校企合作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6). 5白廷国.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J.华章,2010(7). 6高巍巍,马宪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13).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