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108.50KB ,
资源ID:1911139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9111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修身养性是对幸福的投资.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修身养性是对幸福的投资.doc

1、1修身养性是对幸福的投资幸福从何而来 如何让人生真正过得幸福? 有很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心灵因素。所以,拥有健康的心灵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而让幸福长久保持,更是关系到每个人的重要问题。生活一帆风顺,人们往往会觉得很幸福。但佛法告诉我们,世界是无常的,一旦出现逆境,这种感觉中的幸福一下子会被打破。虽然逆境发生的时间很短,但有时给内心带来的伤害却会持续很长时间。为什么逆境会带来那么大的伤害?这和我们对永恒的期待有关,加上不能认识事件的前因后果,所以在遇到逆境后,人们往往会像佛经中所说的,被 “第二支毒箭” 伤害。 反之,若能辩证看待顺逆对境,既能享受顺境,又能在逆境中思考人生,生命将变得更有深度

2、。很多问题的发生,都是因为没有处理好逆境。 现在的人,有钱也不一定过得幸福。 “五福临门”的幸福观可以帮助大家纠正观念。五福为 “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 ,不是有钱就幸福了。 富贵,即富有而高贵。如果仅仅物质富有而精神贫乏,不具备良好的品质和内涵, “富得只剩下钱” ,也是无法感受到幸福的。康宁则是身2体健康、内心安宁而没有烦恼。很多人没有关注过内心,面对外境的时候,经常制造焦虑、恐惧、嫉妒、自私等不良情绪,这是 “往内心扔垃圾” ,让自己不幸福,也让别人不得安宁。这就应该 “好德” ,因为道德是身心健康的基础,还会影响到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和尊重。所以说,修身养性正是对幸福的投资。 五福

3、之源来自我们的内心,所以要培植感恩心、恭敬心和慈悲心。对有恩于己的人心存感恩,恭敬和尊重有德行的人,并对他人有悲悯心和同理心,能站在他人的立场看问题。进而还要把这三种心扩大到一切众生,以此耕耘福田。 想要建立幸福人生,离不开智慧的认识和良好的心态。如果没有超然的智慧,看不清世间一切都如梦幻泡影,不重视认识的提升、身体的健康和心态的培养,一味追求外在财富,幸福也是靠不住的。 有什么样的心就能看到什么样的世界 佛教认为,能为我们带来快乐结果和未来利益的行为就是善,带来痛苦结果和未来损害的行为就是不善。这种因果不只是现象的,同时也发生在我们内心。 当我们生起善念时,内心会充满喜悦,并给自他双方带去和

4、谐与温暖。反之,当我们生起恶念时,就像触动内心的一个病灶,立刻就会引发种种不良反应,使身心受到折磨,感到痛苦。 或许有人会说,不是也有人以作恶为乐吗?那种乐,是一种畸形而非正常的快乐,是心灵的扭曲状态。所以说,恶所招感的不仅是未来苦果,当下就会在内心制造痛苦。当它表现出来之后,又会给他人制造痛3苦。 从表面看,我们似乎活在共同的世界。事实上,我们是活在各自的心灵世界。我们有什么样的心,就决定我们看到什么样的世界。 如果你觉得所有人都不是好人,这个念头生起时,看每个人都会带有敌意,都会制造对立,那是一种紧张而又压抑的感觉。因为你是与天下人为敌,在这种草木皆兵的情绪中,怎么可能开心起来?不必说所有

5、人,即使觉得某个人不好,也会在内心打下一个心结。下次再想起此人,心结就会随之出现,继续纠缠着你,折磨着你。 或许对方还不知道你在讨厌他,可你已被自己的嗔恨折磨得心力交瘁了。嗔恨如此,贪婪、愚痴、嫉妒莫不如此。所以说,任何负面情绪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我看,看我 在我的认识中,找不到“我”的存在。若说有“我” ,那只是一种错觉。几乎每个人都活在强烈的自我意识中,可是, “我”究竟是什么?射雕英雄传中,欧阳锋神智混乱,逢人便问:我是谁?黄蓉告诉他:你不是欧阳锋吗?他又进一步追问:欧阳锋是谁?这个问题,你们能回答得出吗? “我” ,是现有的色身吗?色身,其实离不开父母的遗传基因,离不开组成它的各种

6、元素,离不开生存所需的各种食物。除了这些,身体是什么? “我” ,是现有的思维吗?作为一个人,总会有各种想法、情绪。平时,我们也会不自觉地将这些当作是“我” 。生气时,觉得是“我”在生4气;高兴时,又觉得“我”很高兴;思考时,更觉得是“我”在思考。其实,这些同样是错觉。我们把情绪、想法当作是“我” ,但情绪、想法也是因缘所生,并非固定不变的。在不同状态、不同环境下,我们会有各种不同的心态、情绪。哪种情绪,才是真正的“我”呢? 佛教讲无我,就是要破除对“我”的错觉。这些所谓的“我” ,正是妄想所致,并由此带来诸多烦恼。唯有破除我执,才能认清生命真相,还“我”本来面目。 一种叫做“幸福”的不稳定的

7、感觉 曾有过一个关于“幸福感”的调查,在北京工作的“白领”有一半以上的人,接近 60%的人感到不幸福。到底什么是幸福,我们怎样才能把握幸福? 多数人对幸福的理解确实存在问题,他们往往是从外在条件来考量,如家庭、地位、金钱等。事实上,幸福只是一种内在的、不稳定的感觉。当然,外在条件也是激发幸福感的助缘,但关键是在心灵而非物质。若一味外在条件,以为得到某些东西就能幸福,无疑是本末倒置。 我们不仅要对幸福的内涵有正确认识,还应以正当手段追求幸福。很多人在追求幸福的同时,却在不断长养心灵的负面力量,以至把心都做坏了。须知 “心”才是幸福的根源所在。若是这一基础被破坏,即使拥有再多,也很难感到幸福了。

8、有些人常常有一种感觉,当我感到幸福时,心里往往患得患失,怕这种幸福的感觉会很快过去,该追求幸福的感觉吗? 也不是说不追求幸福。幸福是一种很不稳定的感觉,若是我们既在5乎它,又觉得抓不住它,自然会患得患失。如果我们非常清楚幸福是什么,又有信心获得它,就不会感到害怕了。所以,我们要培养把握幸福的能力。 我觉得幸福的感觉和层次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喝到一泡茶也会感觉到幸福,但这种幸福比较短暂,也比较表层。再比如说今年春节我在一个寺庙里过春节,三十晚上跟大家一起包饺子,但是我们一同包饺子的人都是来自四面八方的,第二天吃过饺子,大家又都走散了,这种幸福就不可能重现了,这些人不可能再一次在这里,再同样地包饺

9、子了。我觉得这种幸福是不可重复的,很短暂,也很遗憾。 那你觉得这帮人不要散掉,天天都在那里一直包饺子,你会觉得幸福吗?也不幸福。 所以说,幸福是由一定的心理期待为前提,当这种期待获得满足和平衡时,会产生一种幸福感。但幸福也要“中道” ,就像吃饭,饿的时候,吃得恰到好处也会觉得幸福。一旦过量,马上又会不舒服。朋友团聚也是一样,许久不见,在一起不亦乐乎。但三天一过,可能就厌倦了,甚至想躲开图个清静。 任何感觉都是不稳定的,这就是佛法所说的“心念无常” ,所以我们不该执著,否则就会感到挫折。当然,幸福是缘起法,虽然无常,也有相对的稳定性。只要我们不断创造幸福的因缘,培养善的、和谐的心理力量,同时消除

10、障碍幸福的各种因素,便能保有相对稳定的幸福。 幸福只是对痛苦的一种缓解 幸福究竟是什么呢?我的定义是:幸福只是一种不稳定的感觉。这种不稳定的感觉,固然和物质条件有一定关系,但更重要的,在于自身6心态,在于我们对自身需求的定位,这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如果缺乏良好心态,或对物质的需求永无止境,那么,幸福将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幻影。所以说,幸福不仅是唯物的,更是唯心的。 探讨人生幸福,首先要正确认识苦与乐的关系。 从佛教观点来看,人生是苦。许多人对这一定义不理解,并以此推断,佛教必是消极悲观的。因为在我们的感觉中,并非一味的苦,而是苦乐参半、悲喜交集。那么,佛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归纳呢? 其实,佛教也

11、将人的感觉分为五种,分别为苦、乐、忧、喜、舍。其中,苦和乐偏于物质层面,忧和喜偏于精神层面。虽然理智也告诉我们:苦乐忧喜都是无法避免的人生常态。但在内心,谁又不是趋乐而避苦呢?事实上,这也是一切众生的本能。人类的五千年文明,同样是在帮助我们摆脱痛苦,获得快乐。但结果如何?我们有了古人难以想象的丰裕生活,但痛苦就此解决了吗?烦恼就此消失了吗? 可见,佛教所说的人生是苦,并不是就现象而言,而是透过现象所作的本质判断苦是人生本质,而快乐只是对痛苦的一种缓解。现实中,没有哪种快乐是具有本质性的。所谓本质,也就是说,这种快乐无论什么时候享受,也无论享受多长时间,它都是快乐的。我们能找到这样一种绝对、不变

12、的快乐吗? 事实上,任何一种快乐都有某种痛苦与之对应。当我们被饥渴之苦折磨时,吃饭会成为快乐;当我们被思念之苦缠绕时,亲人相见会成为快乐;当我们夜不成寐时,安然入睡会成为快乐。如果去掉饥渴、失眠这些前提,吃饭和睡觉会成为快乐吗?当我们不想吃却不得不吃,不想7睡却不得不睡的时候,同样的事立刻就转为痛苦了。只有当我们需要吃饭、睡觉并为之所苦时,才会因为这种痛苦得到缓解而产生快乐。从这个层面来说,痛苦有多少,由缓解痛苦所带来的快乐就有多少。 如何看待欲望 自古以来,无论是世间道德还是出世间宗教,大多对欲望持否定态度。宋明理学甚至将欲望和道德对立起来,提出“灭人欲,存天理”的主张。而以佛法观点来看,欲

13、望从伦理角度可分为善、恶、无记三性。其中,善的欲望需要发扬,恶的欲望需要消除,而那些非善非恶的欲望,本身虽没什么过患,一旦和烦恼相应,就会介入恶的成分而变质。 科技的发展,给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同时也使人类欲望随之不断升级,造成很多新的社会问题。现代青年奉行能挣会花的生活原则:拼命地挣钱,拼命地花钱。看起来,似乎是工作、享乐两不误。但我们想过没有,我们在享乐中花掉的是什么?花掉的是我们的生命!因为挣钱是要花时间的,而时间就是生命。 其实,人的基本生活可以非常简单。我们今天的很多需要,并不是生存的真正需要,只是我们为满足攀比心而产生的需要。或者说,是社会使我们产生的需要。社会要求你有舒适的住宅,要求你有符合身份的服饰,要求你一掷千金。今天的人活得很累,因为我们还有面子和虚荣需要去照顾,我们已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彻底迷失了方向。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在物质空前丰富的今天,我们没有因此活得轻松,相反,我们比以往更累。当我们面对一桌丰盛菜肴时,味觉已完全被它们麻痹;8当我们面对灯火辉煌的街道时,视觉已完全被它们扰乱我们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挣钱,结果,只是享受了一些我们本可以不需要的东西。这样的交换,到底值得吗?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