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的研究进展与统计分析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是义务教育公平的前提与基础,是教育公平的基础,是社会公平的延伸。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为文献检索平台,先以主题包含“义务教育”并含“资源配置”为条件在“中国知网”进行高级检索,对 20102015 年所有已发表的文献进行采集,共析出 1 036 条结果。为了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笔者选用期刊中的“社会科学II 辑”这一类目,有 910 篇,再剔除与主题不相关文献、重复文献、会议综述等,以最终获得的 790 篇文献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 一、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的统计分析 以研究成果、研究层次、来源数据库、研究方法、指标选
2、取和理论基础上对六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相关问题进行统计分析。 六年来研究总量较多,2010 年有 112 篇,2011 年有 145 篇,2012 年有 134 篇,2013 年有 136 篇,2014 年有 163 篇,2015 年有 100 篇,变化数量不大但整体上成稳定上升趋势,说明该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在研究层次上可看出,基础研究和政策性研究处于重要地位,约占了 64%。随着研究逐步推进,采用了新颖的研究方法,如田野调查法,结合经济学中的资源配置效率理论、地理学的空间聚集理论来推进研究进展。来源数据库具体的文献数量为:学位论文 354 篇,期刊 278 篇,报纸文章 32 篇
3、,会议论文集 26 篇,其中学位论文占了 51%,居于首要位置。2在研究方法上,79 篇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占论文总量的 10%。其中,2010 年 13 篇,2011 年 17 篇,2012 年 14 篇,2013 年 6 篇,2014 年 19篇,2015 年 10 篇。可以看出,关于定量研究的方法在逐步增多,可以分为以下几类:DEA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SPSS 统计软件分析方法、GMM 估计技术、SWOT 分析法、RDD 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面板数据分析。定性研究方法可分为:档案研究法、文献回顾法和文献研究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深度访谈法以及参与观察
4、法、田野考察法。 确定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指标主要包括两类,体现政府职责的均衡指标和体现教育发展水平的均衡发展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对指标权重进行设定,并运用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修正加权变异系数测度单项指标或总水平指标的差异,进而对这些指标进行基尼系数、平均值、极差、极差率、标准差、变异系数等差异指标的计算。 以教育学的教育公平理论、教育机会均等理论、教育均等化发展的阶段理论,行政学的公共产品理论、资源分配理论,人力资源理论、罗尔斯的正义论及财政学的财政分权理论为理论支撑,多学科角度分析城乡之间、城际之间、校际之间义务教育资源需要均衡配置的原因以及办法。 二、义务教育资源配
5、置不均衡问题的研究分析 (一)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内涵研究 3从研究区域、对象及主体不同视角切入,对其内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在研究区域上着手:侧重于以省际、校际面板数据之间的实证差异来考察省份之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重在以小的区域,比如某一县城、一个特殊的区域如少数民族地区为研究对象来说明大的问题。研究对象上着手:侧重于以特殊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以农民工随迁子女或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主体上着手:侧重于从教育资源财政、师资力量的不均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某一学科义务教育资源不均如体育,教育公平与资源配置均等化,择校现象,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评进行研究。 (二)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
6、表现研究 据文献主要表现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同群体间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比如,择校问题严重、重要师资力量从农村流向城市、在贫困地区教育经费更加缺乏、教学设施比较陈旧、教育管理水平低等,熊芬(2014) 、李慧(2015)重在研究择校问题。其中,研究者们重点强调了在各种教育资源中,教师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资源配置不平等,主要表现在教师资源结构不均衡、教师资源质量失衡、科际失衡等方面。 (三)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原因研究 经过归纳可分为三类原因:经济原因即由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引起的投资机制不完善及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问题;观念原因即效率优先的价值取向、城市
7、中心的教育观念、精英主义教育观等因素;政策原因即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没有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和经费分配方面的不4合理,包括国家宏观教育政策、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义务教育政策及发展策略以及义务教育教师待遇;制度原因即城乡二元体制、现行教育投资体制和不完善的教师人事制度。 (四)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的重要性研究 可归纳为:对教育自身来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最直接体现,关系到每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者及受教育者;对社会来说,义务教育公平是底线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内的反映,只有实现义务教育在城乡与各地区均衡发展,才能维护社会稳定;对国家来说,义务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与重要组
8、成部分,推动其发展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是发挥中国人力资源优势、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五)解决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对策研究 1.明确政府责任。张朝强(2010) 、王庆(2011) 、杨挺(2011) 、罗小洁(2014) 、翁士洪(2015)等认为,义务教育资金来源可以从政府得来,也可以由市场运行中提供,但政府都要担负起义务教育供给主体的监督之职,不仅要监管市场提供义务教育的合法有效性,还要监督自身提供义务教育的方式是否有效。政府应在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建立科学高效的集团教育管理结构;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与分
9、配机制,建立教育集团经费保障与监督机制1;转变教育集团资源配置理念,适度向薄弱学校倾斜;完善教育集团中校际教师交流与培训机制,以优化农村教师资源为重;特色立校,探索教育集团内均衡配置校际间优秀生源的有效途径。 2.均衡财5政资源。颜毓娉(2011) 、何晶(2014) 、孙(2014)等研究者认为,财力资源均衡是物质保障,义务教育财政政策是有效缓解义务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的重要手段。对此,需要在针对义务教育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总体思路上应特别的注重“倾向性”原则,即要保证贫困地区、弱势群体公平地接受义务教育,缩小城乡义务教育间的差距,加大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力度,健全义务教育财政分权体制,完善财政政策实
10、施环境;完善财政预算政策,促进预算经费的合理配置;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促进城乡资源公平配置;制定财政激励政策,促进人力资源在城乡合理流动2,规范义务教育财政转移制度及其他资金、制度等相关保障政策。 3.均衡教师资源。孙广骞(2012) 、陈忱(2014) 、刘福满(2014) 、刘彦伯等研究者认为,人力资源均衡是关键,应把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放在工作的首位,应高度重视教师资源的均衡发展,把师资配置的均衡化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中。同时,还要强化各级政府的投资责任,解决学校的差异性,强化教师培训,健全督导、奖惩和问责机制等,构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加大农村地区师资队伍建设,
11、城乡同级教师同工同酬,并对农村教师发放额外补贴,合理配置教师编制标准,适当向农村倾斜,实施中小学校长及教师交流制度,均衡各学校师资力量,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培训制度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师资力量的均衡发展。 4.坚持原则。成云(2010) 、杨忠(2011) 、王善迈(2013)等研究者认为,再分配义务教育资源时应坚持原则:以人为本原则、供求均衡6原则、公平与效率原则、弱势补偿原则。这几个原则是我国义务教育政策的重要价值诉求,要求国家应当将社会经济的发展成果惠及全民,使每一位公民在平等地享有就学机会,同时政府应当对处于不利环境中的学生进行有差别的补偿,最终实现义务教育的公平发展。 综合学者们的观点,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国家应该在坚持教育公平及弱势补偿原则的基础上厘清各级政府的责任,加强监督及问责机制,同时要加大弱势地区的财政补给力度。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对此我们必须推进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向均衡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代方娟.重庆名校集团化办学现状及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大学,2013. 2 何晶.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财政政策选择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4. 责任编辑 李晓群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