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 题: 一、一、 教学目标1 通过生活体验,初步了解声音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2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方法。3 初步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能量。4 通过学生经历用多种方法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过程,鼓励学生的思维形式向开放性和独特性发展。5 培养学生善于使用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物理实验的习惯,从中感受到物理学的真实性以及物理与生活的关系。二、 设计思路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声音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十分熟悉的。 “声音是什么”是从学生十分熟悉的事物中提出的令人陌生的问题,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又有利于本节教
2、学内容的拓展。三、 教学资源纸、音叉、水、衣架、绳子、水槽、石头、广口瓶、手机。四、 教学设计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点 评请学生设计方案:一张纸、在探究的基础上,用摩擦、搓揉、指让学生探究哪些方法可发一杯水,一个笔帽、一根橡皮筋,怎样使它们发出声音?你能不能设计方案使其他的物品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各组提出活动方案、讨论。在学生探究过程中适当引导,启发,对于与众不同的方法给予鼓励。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上述纸弹、撕等方法使纸发出声音,也可把它做成纸筒,纸笛,纸炮引起空气的振动发出声音。一杯水到在地上会发出声音。向笔帽中吹气,会有声音;笔帽扔在地上会有声音。拨动橡皮筋
3、会有声音。用手摸着喉头,然后发出声音,这时手指有什么样的感觉。击打音叉,把发声的音叉的尖端接触面颊,有什么感觉。学生通过观察,出声音,在此基础上找到发生体的共同点:振动。在第一次活动的基础上,有目的地进行二次活动。张在发声时和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物体发声是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思考得出结论: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出声音。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点 评提出问题:声音能在哪些物质中传播?你能举例说明吗?声音在真空中能传播吗?演示图 1-4 实验自己动手完成图1-2 和图 1-3 的实验,得出结论: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学生举例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
4、气体中传播。观察后得出结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的实验和观察演示实验,自己得出结论。在演示图 1-4实验时,发现以下几个问题:1、 手机的铃声过小,2、 抽气的演示:一滴水滴入水中,引起水波。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引起的水波。介绍:声音在空气中也是以类似的方式传播的。但是人眼看不见。(本实验使用实物投影仪效果非常好)演示:图 1-7 实验说明声具有能量,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观察到水波的扩散,传播。效果不好,真空度不高。导致抽气前后声音大小变化不大。手机换成小电铃效果要好的多。本实验也可以用一个纸筒代替扬声器,效果也很好。(纸筒可以选用薯片的包装这种能量叫声能。介绍:医学上的超声碎石的原理。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