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106.50KB ,
资源ID:1934219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9342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

1、1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 要】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存在城乡定位不准确、结构不合理、产业不衔接、生态不耦合的问题,应优化城乡结构体系,加强郑汴都市区建设,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整合城乡资源,优化城乡生态环境,实现三化协调发展,以实现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河南省;新型城镇化;郑汴都市区;城乡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9.9【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11 年河南省城镇化水平为 40.6%,与全国平均水平(51.27%)相比仍相差 10.67 个百分点。根据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建立的“S”模型,城镇化水平从 30%70%之间,是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时期。

2、据此说明河南省已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而已有相关文献主要集中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仇保兴,2010;杨重光,2009;张占仓,2010)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与重点(王发曾,2010)以及对策建议(杨迅周,2011)等方面。有关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研究相对较少。 一、河南省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2006 年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城市工作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意见 。2007 年温家宝总理提出我国不仅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且也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2011 年 11 月中共河南省第九次代表大会报告指出:“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

3、2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由此可以看出,新型城镇化侧重于城乡等级结构一体、城乡产业发展衔接、城乡生态环境耦合的统筹城乡发展、集约利用资源、城乡发展同步和城乡互动共赢的经济社会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以新型城镇化内涵为标准,河南省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如下问题: 1.城乡定位不准确。由于受行政区经济影响,河南省的城市功能定位不准,区域内城市发展目标大体相似,导致城市经济结构雷同,各城市间联系不紧,城市之间难以融合。没有差别竞争,行业与企业缺乏必要的分工与协作,低水平竞争激烈,往往形不成规模效益,导致整个区域

4、内资源浪费严重。各城市间的竞争明显大于联合,摩擦高于融合,分力大于合力,严重削弱了区域综合发展能力,抑制了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提高。城市发展仍各自为政,角色混乱,进一步加大了区域内部协调发展的矛盾。乡村发展定位仍以自然经济时期自给自足的乡村居民点功能为主,使乡村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2.城乡结构不合理。河南省城乡体系结构不合理表现在:大城市不大,中等城市不强,乡村规模过小,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等方面。大城市的吸引辐射能力明显不够,2010 年河南省城市首位度仅有 1.77,无论是郑州市还是洛阳市,都存在着总体经济实力偏小,经济辐射能力不足等缺点,没有形成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核心城市,从而加重了河南

5、省内部城市间以及城乡间协调发展的矛盾。2009 年河南共有 787 个建制镇、948 个乡、6 个镇乡级特殊区域、195704 个村庄(自然村) ,平均人口数3分别为 13101 人、5976 人、2783 人和 343 人,平均用地面积分别为 214公顷、102 公顷、43 公顷和 5 公顷。尤其是乡村居民点的分布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形成的状态,即村庄规模小、耕作半径极其有限,已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序推进,也是导致农民工两栖型生产生活方式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区域城乡发展应是一个有机整体,区域内合理的城乡体系层级具有不同的实现价值。但大城市不大、中等城市不强、乡村规模过小

6、的城乡结构体系,导致经济发展无序,进一步加剧了城市间、城乡间的无序竞争与不平等竞争。 3.城乡产业不衔接。城乡功能定位不准,二元结构突出,导致城乡产业发展脱节,使乡村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根本无法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进行有效对接。 “豆你玩” 、 “蒜你狠” 、 “一根葱” 、 “萝卜哥”等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的现象不断出现,严重损害了农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利益。导致区域内比较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优势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利用,严重影响城乡产业链的有效衔接和城乡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城乡生态不耦合。城乡结构不合理、城乡定位不准确、城乡产业不衔接,城乡发展各行其道,导致城乡生态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脱离,

7、城乡生态不耦合。城市发展呈摊大饼式无限拓展蔓延,导致耕作区、林区、牧区、水域等生态功能区面积不断缩小,河流等生态廊道遭到极大破坏,严重阻断了土地的呼吸、植物的生长、水系的循环,尤其是生态流的交换。与此同时,乡村经济发展滞后,缺乏应有财力对乡村发展过程中的“三废”物质进行有效治理,乡村生态环境建设更是无从谈起,乡村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致使城乡生态环境不耦合,生态文明建设4严重滞后。 二、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对策 1.优化城乡结构体系。优化河南省乃至中原经济区的城乡结构体系,重点加强郑(郑州)汴(开封)都市区建设使其真正成为区域性中心;完善洛阳、新乡、焦作、平顶山、漯河、许昌、济源等城市间的快速通道

8、建设,使中原城市群成为河南省乃至中原经济区的率先发展区;加强南阳、信阳、驻马店、周口、商丘、濮阳、鹤壁、安阳、三门峡等中心城市建设,使其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突出县城和中心镇建设,在保证县城(县级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中心镇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布点规划,规划过程中要严格科学选址、科学预测发展规模、提供合理的产业支撑,与中心镇乃至县城进行有效衔接,规划建设年限可不做具体要求,有序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2.加强郑汴都市区建设。要把郑汴新区做强做大,尽快形成郑汴都市区,增加其辐射力和凝聚力,使其真正成为河南省乃至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带动和组织河南省乃至中原经济区的经济运行。充分发挥

9、郑州市铁路枢纽、铁路客运专线枢纽、高速公路枢纽、航空洼地等区位优势,突出发展郑州市区域商贸会展中心、物流中心、汽车生产销售中心、电子产品生产销售中心和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等职能,从多个方面强化郑州(郑汴都市区)首位城市的主导作用。 3.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以新型工业化为纽带,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实施和二三产业的有效集聚,将为城镇居民和进城务工农民提供有效的稳定的工作岗位,才能够保证农民工有稳定的生活来源,使其长期定居城镇。同时,5新型工业化中的粮食加工业是拉长粮食产业链条、提高粮食价值、走“工业兴粮”之路的关键环节。国家应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农产品加工业的扶持力度,给予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用

10、地、贷款、资金扶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经营水平。 4.整合城乡资源。城乡统筹的基础是城乡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合理的城乡空间结构,完善的城乡体系结构。通过城乡互动,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效对接,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发展目标,最终使城乡得到共同提高,表现为城市(镇)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再度发展,以及乡村经济(产业) 、社会方面获得发展。城乡统筹互动发展过程中,城乡差距是其最直接的动力。城乡间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生态流的畅通无阻是城乡统筹发展、良性互动的支撑体系。 5.优化城乡生态环境。经

11、济要发展,环境是保障。实践已经证明,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当前,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地区之间经济竞争、形象竞争和社会竞争的焦点,从东南沿海到中西部地区,都在努力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抢抓发展先机。优化城乡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河南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目标之一。 6.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纵向看河南经济社会得到发展较快,但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原因在于河南省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保粮任务重、工业比重低、城镇化水平低,工农之间、城6乡之间资源配置不合理等。为此,必须实施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发展战略。通过

12、新型城镇化的有序推进,使农民工及其家属真正由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人口,真正在城镇就业生活,才能使他们原有的农村土地得以流转,农用土地经营规模扩大,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同时,新型城镇化的有序推进还将为二三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重光.新型城镇化是必由之路J.中国城市经济,2009(11). 2 仇保兴.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之路J.中国发展观察,2010(4). 3 张占仓.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J.经济地理,2010(9). 4 王发曾.中原经济区的新型城镇化道路J.经济地理,2010(12). 5 杨迅周,黄剑波,邹涛.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河南科学,2011(12). (责任编辑:牟洪波)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