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慢性病对中国劳动力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摘要:本文从心理、身体和疾病经济负担三个方面对慢性病对中国劳动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预防和减轻慢性病对中国劳动力的影响的对策。 关键词:慢性病 劳动力 对策分析 数据显示我国一半以上的人口都患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慢性病,加强对慢性病对我国劳动力上的研究可以有效的解决慢性病所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和身体上的影响,以及疾病经济负担的影响。 一、慢性病致病因素分析 “慢性病”指不构成传染、具有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一种疾病的总称。慢性病在症状和渐变性上的特点不是十分明显,一旦防治不当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生命危害。 1.环境因素 环境主要分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方面。
2、自然环境包含的自然界中的空气、水分等物质系统以及影响人类健康的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 。社会环境包括人口、经济水平和生活工作环境等。人口的过快增长和过多的人口数量加重环境污染和破坏,从而影响人类的健康。职业压力过大或者承受的压力时间过长会造成慢性职业病。 2.生活方式 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着人体的机能,吸烟、不运动、饮食不健2康、有害饮酒、精神压力增大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导致慢性病的发生。 3.生物遗传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对很多疾病的分布、发生和发展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这样就导致者它对人类的健康危害也是直接的。 4.卫生服务 卫生服务主要包括社会卫生服务和医疗、预防、
3、康复、保健等机构的分配及利用,还包含医疗卫生的制度和政策等方面的内容。在预防和减少慢性病的有效措施中完善卫生服务的是非常重要的。 二、慢性病对中国劳动力的影响分析 1.心理社会影响 慢性病对人的心理影响主要体现在主观感觉异常、心境不佳、多疑神经过敏等方面,患病后会感到紧张和焦虑,久而久之就会削弱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导致机体免疫力的降低,进而影响病人的康复。病人及其周围的人们对疾病的不同理解也影响病人的行为和功能。 2.身体影响 慢性病造成身体的损害及病人行为和情感方面的异常。在人体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骨骼系统等方面均有体现。身体各系统一旦因为慢性病的出现而遭到侵袭,就会导致各
4、种不同程度的损害。 3.经济影响 经济影响包括直接经济负担、间接经济负担和无形经济负担。直接3经济负担指为了获得卫生服务机会上所产生的费用以及在购买卫生服务上所产生的费用。间接经济负担是因发病或者失能等原因导致缺勤,减少了工作时间而造成的损失。无形经济负担包括精神上的忧虑与悲哀、由于社会隔离所带来的生活不便,以及因疾病而引起的经济层面的生活质量的下降。 三、预防与减少慢性病及其负面影响的对策 1.疾病的三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主要是针对的是会引发病因的危险因素并对其采取相关的措施。作为初级预防,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和自我保健两个方面。第二级预防主要是采取相应的措
5、施在疾病发生的前期对其进行防空或者延缓其发病的时间。医院可以特别设立相关的门诊部门对患者进行定期的检查,对正在恢复当中的患者进行及时地跟踪,观察和了解其病情的发展状况。第三级预防侧重的是对病情的治疗,预防病情进一步严重,并且同时防止疾病的复发。对于严重的患者要及时地与其进行心理沟通,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让患者尽快地恢复健康状态。 2.改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可以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同时还可以增强自身的身体健康。在生活中想要减少慢性病发生,就要从“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四个角度出发。饮食是第一大关,在生活中要想保证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营养搭配的均
6、衡度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就是运动,一个良好的运动计划可以有效的发挥其对身体产4生的契合度。再次就是做好戒烟和戒酒的工作,给自己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才是对自己身体负责的表现。最后就是要做到心理平衡,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状态。 3.加强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最重视健康知识的传授,对人们日常行为的改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全球实现卫生保健的重要手段,许多国家通过健康教育来降低国家在医药费用上的开支,且达到了明显的效果。此外,健康教育在降低吸烟率、控制高血压以及减少恶性肿瘤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4.完善城乡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 目前我国的医疗预防保健网在城乡中已经遍布,其在防治疾病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上所
7、发挥的价值与意义十分显著。慢性病在防治的过程中,无论是哪一级预防都与三级网存在密切的联系,充分的发挥其在干预措施、基线调查和健康教育中的实施力度,将三级网在信息管理、康复治疗等多方面的作用得到发挥。 可见,慢性病对中国劳动力的影响有心理的,身体的和疾病经济负担三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不同程度上阻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健康知识普及、生活方式指导等措施能够进一步促进中国劳动力的身心健康,全面提高个人的身体素质,进而促进国家经济稳定发展,保障与改善民生。 参考文献: 1丁冬等.吉林省居民体力活动与慢性病的关系J.中国卫生工程5学,2008, (4):238-239 2严俊.中国慢性病流行现状与经济负担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8, (2):49-50 作者简介: 胡晨昊(1993-) ,女,汉族,山东烟台人,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 2011 级本科生,研究方向: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