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上海岱美 IPO 失利之殇:汇兑风险压制利润 召回事件打击口碑6 月 18 日,证监会公布发审委公告,当天上会接受审核的上海岱美汽车内饰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岱美” )IPO 申请遭到发审委的否决。 上海岱美是汽车内饰零部件制造商,主要产品包括汽车遮阳板、汽车座椅头枕等。公司拟申请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 股)不超过 6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不低于 25%。 上海岱美此次闯关 IPO 失败的原因何在?记者通过阅读招股说明书发现,此次募投项目旨在帮助上海岱美提升产能。然而,由于汇兑风险的存在,产能的提升对公司估值的提高并无太大助力。除此之外,募集资金增加流动性和偿还贷款,以及公司的
2、产品质量方面,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汇率风险抑制盈利水平 招股说明书显示,本次募投项目将帮助上海岱美有效跨越产能不足瓶颈,巩固公司行业地位。然而,记者从公司历年的财务报表上看到,公司产能的提升与公司的盈利状况之间联系并不紧密。做为反映公司估值的主要标的,公司的盈利水平还受到其他众多因素的影响。 从主营业务来看,记者从招股说明书中了解到,2011 年度-2013 年度,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2011 年至 2013 年的复合增2长率达到了 16.83%。然而,公司的毛利率却出现了反向趋势。2011-2013年,公司主营业务的综合毛利率从 34.03%降至 28.39%,招股说明书中解
3、释,毛利率的下降主要受外币汇率下跌等因素的影响。公司的产品主要是外销,2011 年以来,外销业务占比逐年递增,2013 年度达到了73.31%。在外销收入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公司面临的汇率风险在不断增加。 对此,公司也提出了两点措施,一是适当集中结算币种,主要采用美元结算。记者从新浪财经网站上了解到,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较大,方向选择并不明显,因此,公司的外销收入可能随时面临着汇兑损失带来的“缩水”风险。另外一点是定期与主要合作银行就汇率的走势进行沟通,提高公司对汇率走势判断的准确性。这一措施对公司的财务相关的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判断汇率走势并不能保证万无一失。同时,从公司利
4、润表上可以看到,上海岱美利用了远期结汇合约来锁定收益,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述汇兑风险带来的压力,但显然无法完全消除。 另外,从净利润角度来看,记者注意到,2012 年公司的净利润较上年下降了约 3000 万元,而 2013 年又回到了 2011 年的水平,公司净利润水平并不稳定。从利润表上来看,净利润的波动主要来自于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以及营业外支出三大项目。其中,对于营业外支出,2013年下降了 1000 多万,招股说明书中却只字未提。可见,公司利润的波动,非经营性因素影响较大,且公司没有对其做出说明,引人联想。 面对汇兑风险带来的毛利率下滑压力,以及非经营性原因导致的净3利润不稳定,公司
5、未来的盈利水平深陷提升困境。业内人士认为,这一问题或是上海岱美 IPO 失利的首要原因。 召回事件影响产品质量口碑 近年来,汽车召回事件接连发生。今年 6 月 16 日,通用汽车宣布将召回 336 万辆汽车,召回原因系汽车转向,刹车及安全气囊存在问题。年初至今,通用汽车回收汽车已经超过 2000 辆。 通用系上海岱美主要客户之一。虽然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强调, “公司始终重视产品质量和品牌声誉,积极采用国内外通用标准实施产品质量控制,先后于 1999 年和 2002 年通过 ISO9002 和 QS9000 第三方质量体系认证,且于 2003 年 6 月通过由德国 TUV 公司 ISO/TS16
6、949 第三方质量体系认证” ,同时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资料显示,通用本轮的全球召回中涉及的问题与岱美汽车的产品相关,但是由于通用在其客户构成中的巨大占比,岱美汽车产品的质量问题还是引来了众多质疑声。此次召回,可谓对公司的产品质量口碑打击沉重。 募集资金疑为还贷 记者同时注意到,本次募集资金中,上海岱美拟使用 1 个亿来偿还银行贷款,旨在“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而公司的财务报表显示,公司目前的借款总额为 3.8 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偿还贷款之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 41.8%,依然远高于行业平均值。 (见表一)因此,这1 亿元的偿还贷款资金,并不能真正达到公司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的目的。 业内人士认为,公司资产负债率过高,此次募集资金,疑为全部用于偿还贷款,而所谓的扩建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的目的,只是为成功募4资而打了一个幌子。 另外,记者从招股说明书中发现,公司 2013 年长期借款新增 5000万元,如此巨额的负债在招股书中竟未做任何解释。公司举债的目的何在?借款方是银行亦或是其他个人或机构?招股说明书中并未给出明确答案。 上海岱美的 IPO 进程止步于此,但未来,公司还需要面临众多的挑战。上海岱美将如何去应对公司经营治理中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公司是否还会重走 IPO 之路?本刊记者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