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27.50KB ,
资源ID:1940685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9406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产业集群与产业转移:一个研究综述.doc)为本站会员(99****p)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产业集群与产业转移:一个研究综述.doc

1、产业集群与产业转移:一个研究综述摘要:产业集群与产业转移是当今理论界研讨的一大热门话题。本文对国内外产业集群和产业转移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评述,从而指出今后研究方向。 关键词:产业集群;产业转移;综述 一.引言 当前,推动珠江三角洲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是广东省经济发展战略决策,为此,广东省政府制定了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及一系列配套文全力提高产业转移速度。 作为中国最早承接世界产业转移的珠三角,在产业能量聚集到足够大的量级时,向欠发达地区进行产业转移、促进自身产业转移,成为必然趋势。但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

2、核心是要全面了解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内在机理和相互关系,因此本文在对国内外产业集群和产业转移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今后研究方向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一) 国外研究现状 自 1990 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对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及其效应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其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提出了“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 。Krugman 和Helpman(1985)等人率先提出了“新贸易理论” ,强调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市场在贸易与地区专业化形成中的作用,集聚本身就导致了地区间的差距(Krugman, 1991) 。 (2)对产业集聚的测度和数

3、据处理上取得了进展。Ellison 和Glaeser(1997)优化了衡量产量区域集聚程度的指标,提出了 Ellison-Glaeser 集中度指数,该指数是反映外溢强度和比较优势二者参数之和的无偏估计,并且与行业和地域内工厂的大小和数目无关。 (3)对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确定上获得了许多重要结论。Dumais、Ellison 和 Glaeser(2002)利用美国制造业的数据检验了马歇尔外部性的三个源泉,发现劳动力市场对集聚的作用十分显著,知识外溢较为重要,但外部供给的作用相对较弱。 (4)在理论分析方面,揭示了产业集聚对地区生产率和收入的影响。Krugman 和 Venables(1995)

4、建立了一个典型的经济地理模型,分析了全球化是怎样影响制造业的区位选择,并从贸易中获利的。当运输费用下降到某个临界值以下后,制造业中企业的区位选择就自发地形成了“中心与腹地”的格局,处于腹地的地区实际收入就会下降。 (5)在实证分析方面,进一步证实了新贸易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的推测。Ciccone (2002) 在对欧洲国家的分析中业同样发现了集聚效应的显著性。 (6)着力揭示新理论背后的政策含义和政策效应。在 Baldwin, Forslid, Matin,Ottaviano & Robert-Nicoud(2003)合著的经济地理与公共政策中,他们探讨和分析了与新经济地理理论相关的政策内涵,

5、包括贸易政策、税收政策、竞争政策和国家内部的区域政策,评价了集聚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二)国内对区域产业集群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产业集聚以及企业集群问题进行了许多新的研究:在理论分析方面,王缉慈从跨学科的角度综述了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系统分析了国内外的典型案例(2001) ;梁琦对产业集聚的理论模型做了分析(2004) 。在实证分析方面,范剑勇(2004)计算了中国 2001 年的地区间专业化指数和行业集聚的 Gini 系数,并同 Kim(1995)计算的美国 1860-1987 年地区行业专业化 Hoover 系数和行业集聚 Hoover 系数进行对比,得出了中国地区行业集聚程度远远

6、低于美国,而行业地区集聚程度远远高于美国的结论,路江涌等人分析了我国制造业的地区集聚问题并做了国际比较( 2006) ,认为中国的产业地区集聚程度仍处在上升阶段。在集聚效应的分析方面,邓翔(2006)对中国产业集聚对生产率的作用做了定量估计,应用增长理论中的趋同方法对中国的地区趋同与趋异做了系统分析,对差距的形成机制、变动趋势及其区域政策的制定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上述对现有文献的总结、评述,为我们的下一步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 (三)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上述的文献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产业集聚问题进行了研究,深化了我们对这一问题的了解,但美中不足的是现存的研究并没有对区域产业集聚及其变动对

7、地区生产率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我们在总结归纳上述理论和实证的基础上,提出今后要深入研究的系统理论、方法和具体问题。 (1)对区域产业集聚形成机制和产业转移动因缺乏全面、系统的分析,尤其在经济转型期间,各种内外影响因素交织、互动的情况下,未能对其决定因素给出清晰、系统的回答。例如,在一些重要的问题上,包括对自然优势、历史因素、外商直接投资、国际产业转移、政府区域政策和地方保护主义对地区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集聚的影响都存在研究的不完善和空白。 (2)在分析方法和数据的选择上,现有研究存在着不足。目前对中国的产业地区集聚指标的测算主要采用 Hoover 系数和 Gini 系数,但正如

8、Ellison 和 Glaeser(1997)所指出的,这些指标没有考虑不同行业内企业集中程度的差别,依据这些指标比较不同行业的地区集中度就会导致偏差,因此,我们迫切需要用新的方法进行研究,包括采用Ellison-Glaeser 集中度指数和 GIS 方法。另外,在数据选择上,现有研究忽略了细分产业的差别和省内区域经济的非均质性,存在行业分类较粗、地理单元过大的问题。 (3)大部分研究仍局限于静态比较,缺乏对产业集聚过程的动态分析。产业集聚和转移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自然进程,需要研究者解构地区产业集聚和分散的动态过程,需要在较长的时间区间内做动态研究。所以说,仅仅采用几个短期的截面数据是难以获

9、得令人信服的结论的。尤其是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集聚和转移问题,更需要从动态的角度进行研究,因为从历史上看,从 70 年代开始,中国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就产生就是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向珠江三角洲动态转移的过程,同时,面临这一复杂的自然进程,也要求我们综合多个领域和学科的研究,包括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管理学、历史和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知识。 (4)尚未对产业转移后产生产业空洞化的问题和产业集群间的互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产业转移的目的不是为了阻碍先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而是通过产业转移,促进先发达地区产业升级,达至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目的。因此研究如何防止产业转移后地区产业空洞化和制订产业集群之间的互动

10、机制问题就显得特别重要,而现存文献都没有对这些问题作出清晰回答。 (作者单位: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研究课题“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及运作机制研究” (批准号:JY2010001) 。 参考文献 1范剑勇.市场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趋势一一兼谈对地区差距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4.6.39-51. 2邓翔.“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管理世界.J.2006.11.6-13. 3梁琦.产业集聚论.D.商务印书馆.2004. 4路江涌、陶志刚.中国制造业区域聚集及国际比较.经济研究.J.2006.3.16-22 5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D.北京大

11、学出版社.2001. 6Ciccone, A.Agglomeration Effects in Europe.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2.46.pp. 213-227. 7Baldwin, R., R. Forslid, P. Martin, G. Ottaviano, F. Robert-Nicoud. Economic Geography and Public Polic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3. 8Dumais, G., G. Ellison and Glaeser. Geographic Concentrat

12、ion as a Dynamic Process.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02.84. 193-204. 9Ellison, G. and E. L. Glaeser.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 U.S.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 Dartboard Approac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7.105. 889-927. 10Kim, S. Regions. Resource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Sour

13、ces of U.S.Regional Comparative Advantage,1880-1987. Regional Science & Urban Economics. 1999.29. 1-32. 11Krugman,P. R.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 99. 483-499. 12Krugman, P. and A.J. Venables.Globalization and the Inequality of Nation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5. 110, 857-880.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