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摘 要:本文针对国际商务专业培养模式不能满足学生实践能力提高这一弊端,以青岛工学院国际商务专业为例,探索了该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通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大实践基地建设、完善实践教学制度建设、构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平台等措施,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国际商务 实践能力 培养模式 国际商务专业是面向社会的,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从长期看,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能满足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需求,因此如何在学生走上社会之前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是一个很好的课题。从笔者长期教授实验课来看,通过实训使学生毕业前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并不是很难,学生完全可凭
2、借各种形式的操作训练,熟悉外贸实践各环节,适应将来的工作。 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现有的教学模式仍然是教师教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没有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学相长,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增长知识,而不是将知识填鸭式的灌输给同学们。在教授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各门课程中,课题组成员改进了教学方法,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法,文献资料法和集思广益法,努力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一个问题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加大实践基地建设 首先是校内实践基地建设,学校的实验室是学生锻炼自己的重要场所,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其实践能力。学校为本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软
3、硬件支持,除了大力建设商学院实验室外,还购买了相关操作软件,从根本上保证了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商学院已拥有 120 余台电脑,更得到了学校充足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其次是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我校自建校后陆续建设校外实践基地,现已有十余家企业与我校建立合作意向。实践教学基地的成立,我校学生有了将书本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动手能力的场所,做好了学生们走向社会的准备。在今后的发展中,学校应加大实践经费投入,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完善实践教学制度建设 1.更新教学理念,形成学校、教师、学生在社会实践教学中的互动机制。 (1)必须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的规范化建设。一方面,要
4、搞好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由教务处制定实践教学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并进行宏观管理;各院系的主管领导全面负责实践教学工作,主管教学的领导具体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工作。国际商务专业所在的商学院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努力将国际商务专业发展为学校的特色专业。如果这一想法获得学校的批准,国际商务专业未来发展就有了政策上和资金上的支持,学校、教师和同学们都将受益。另一方面,要搞好实践教学的运行管理。 (2)提高教师对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重视。很多从事国际商务专业教学的教师是从校门走进校门的,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这形成教学中的一个软肋。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国际商务专业大学生实践教育的重要性,给予更多关注
5、。 (3)国际商务专业学生要提高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与兴趣。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面临各方面的众多压力,仅仅学好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努力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在学习时就着眼于未来的工作。对工作有了认识和兴趣,就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2.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环节考核制度。在考核内容上,除了考核学生能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外,还要增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内容。现在我校国际商务专业使用的实验软件是 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能够极大地反映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下一步应注重软件更新,做到精益求精,确保其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带领学生在校外实验基地进行实训的
6、教师应该充分准备,提前了解校外基地的各项情况,对学生的实习表现做出优良中差等考核标准。 四、构建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平台 1.鼓励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开展科研活动,是学生提升自己对专业知识理解的基本途径。科研活动的进行有利于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 2013 年开始拨出专项经费,支持学生进行自主科学研究,现已有 13 项立项,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2.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鼓励开展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研究为主线,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与科研能力。 3.鼓励学生参与学
7、生会等组织的实践活动。学生会等组织是老师以外的主要社会活动倡导者, 他们组织的各项活动能够为国际商务专业学生提供崭新的实践平台,不仅能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也可以锻炼其实践本领。学生会、团委的领导干部应积极行动起来,为学生创造实践的环境,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国际商务人才。近年来学生会组织的社会活动融入社会的程度越来越深。如去知名企业参观,请知名人士前来讲课,开展实践类的比赛等活动,都能在丰富经济学专业大学生见识的同时提高其参与实践的积极性,能力也往往在无形中得到了提升。 借助于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社会实践这个平台,可以大大提高大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适应能力
8、, 这也是国家一贯倡导的预就业政策。此外,他们还可以及早地了解就业环境、行业特征和发展趋势等,有利于他们找到与自身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相匹配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巩艳芬等.基于提高经管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体系研究J.价值工程,2011, (03):176-177. 2李昌新.关于高校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探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 (05):61-63. 3万瑶华.经济学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 (09):116-118. 作者简介:高浩(1983- ) ,男,汉族,山东淄博,青岛工学院商学院,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宫萌(1985- ) ,女,汉族,山东烟台,青岛工学院招生办,研究方向:国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