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激励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摘要: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创始人华生认为,管理过程的实质是激励。激励理论是关于如何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原则和方法的概括总结。以激励理论进行班级管理,转变学生不良行为,首先需要改变学生内部思想认识,为学生树立可实现的目标,并结合评价体系和班级氛围(即班级文化)等外部机制约束学生,才能促使其改变不良行为。在班级管理中,使用激励理论,能有效改善班级精神面貌。 关键词:激励理论 班级管理 班级文化 我带的班是一个大专招生线下的扩招班,用学生的话说,在考大学的大军中,她们这一特殊群体经历了高考失败和重现生机的悲喜转变。就是这样一些人,造成她们输在起跑线上的不良思想意
2、识和性格特点也带到了新组成的班级中。 刚开学,系办公室正在搬迁,我把全班同学叫来帮忙,女生每人几本书或合作搬用较大纸箱,男生搬用柜子、办公桌。由于东西不多,男生需要多人合力外,女生并不太累,即使这样,学生特别埋怨班主任揽事,让她们受累。紧接下来,同专业两个班要举行迎新晚会,由两班班主任牵头,两班班委组织班内学生承办。统招线上招来的学生积极主动,有条不紊的忙碌着,而我们扩招班学生大部分在旁边看着,问起来回答是自己班的事已经忙完了,其它是另一个班的事。实际是他们只搬了桌椅,会标还没有写出更不知道怎么挂到活动室的高墙上。 从这些事情上看出,我带的扩招班学生怕吃苦,对付出斤斤计较,缺乏主动性和集体观念
3、。这样的学生用人单位也不需要,任其下去会影响学生将来的就业。所以,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班风和积极主动意识,是班级管理的当务之急。在班级管理中,使用激励理论,能有效改变班级精神面貌。 一、激励理论的作用 激励理论是关于如何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原则和方法的概括总结。激励的目的在于激发人的正确行为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充分发挥人的智力效应,做出最大成绩。 上世纪 20 年代,美国华生创始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认为,管理过程的实质是激励,通过激励手段,诱发人的行为。以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和挫折理论为代表的认知派激励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外部环境刺激和内部思想认识相互作用
4、的结果。所以,只有改变外部环境刺激与改变内部思想认识相结合,才能达到改变人的行为的目的。 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综合型激励理论强调,对于人的行为发展来说,外界环境的刺激实际上只是一种导火线,而人的需要则是一种内部的驱动力,人的行为方向决定于内部系统的需要的强度与外部引线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以激励理论进行班级管理,转变学生不良行为,首先需要改变学生的内部思想认识,找到可实现的目标,并结合评价体系和班级氛围(即班级文化)等外部机制约束学生,才能促使其改变不良行为,使班集体在激励中成长。 二、班集体在激励中成长 根据激励理论促使班级学生改变不良行为主要采取了内部思想意识重塑和外部评价标准和班级文化更新
5、,以及差异化能力展示。 (一)内部思想意识重塑 1.不输在就业的起跑线上。对于比正式生晚开学一个月的扩招学生,第一次班会我就以“我们已经输在了高校的起跑线上,不能再输在就业的起跑线上”为题,希望他们在大专的三年学习中与正式录取的学生一样取得好成绩,为就业做好准备。班会中让学生充分发表感想,激发班内学生的自尊和自爱,调动学生主动积极性,为自己的大学生活树立目标。 2.付出就是锻炼。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劳动和参加活动等付出在自我素质锻炼中的作用,从而促使学生珍惜大学生活的点滴锻炼和积累。 在大学,参加各级管理工作、社团和各种比赛活动,就需要比大家多付出,付出就是锻炼。所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院、系、班
6、级竞选、比赛和活动,积极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同时,为了更多学生提供锻炼机会,班团委竞选每年进行一次,由学生民主选举,通过竞选班团委、课代表及宿舍长和参加活动,激励学生积极进行大学的各种锻炼。 (二)外部环境塑造 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用一定的文化塑造人影响人,形成班级氛围,使班级文化真正融入每个人的价值观,学生才能为自己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培养良好班级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1.重塑大学优秀评价体系,鼓励先进,崇尚奉献。出于培养大学生就业所需素质,也从班级学生实际问题出发,对班级大学生评价体系做了重新界定,使大学生评价体系与社会价值及个人利益密切联系。在学院优秀测评标准基础上,班级的
7、评价体系体现了以德育为主,德智体全面评价。而德育评价更涉及大学生参加的文艺、体育、政治、劳动等各方面活动,还包括出勤、宿舍卫生、同学相处及同学互评等内容。只要参加为班级服务的任何活动都加分,取得成绩者按级别多加分。改变了学院只有拿到成绩才可以加分的评价标准,使更多人的参与和积极表现与对她们的评价挂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意识。 由于我院是师范类院校,学习成绩是进入学校、做好教育工作并获得未来发展的基础,学习成绩非常重要。所以规定挂科学生要集中精力在学习上,不允许参加班级管理岗位竞选。这一点对学习成绩不佳的扩招生来说触动很大,班级学习气氛日益浓厚,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班级学习氛围。 同时,
8、大力鼓励先进,制定班级准则,即各种奖励都倾向于班级评价标准得分高的那些学习好、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活动和为班级做出更多贡献的学生。形成了为班级争光就是为自己争光的良好班级氛围。充分调动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凝聚了人心,增强了集体观念和积极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 但荣誉毕竟是少数,由于评优指标有限,在利益面前往往矛盾凸显。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荣誉和自身利益,是端正班风必须解决的问题。 荣誉利益面前主动谦让的学生以更高奖励,是引导学生树立正气,在利益面前学会放弃的较好尝试。同时,加强班团干部的教育和引导,倡导奉献,建立起工作积极主动、关心同学、服务意识强、能凝聚人心、在利益面前能谦让的班级领导核心。充
9、分发挥班、团干部队伍的班级风气引领作用。 以全面的评价体系引导班级学生,使一个什么都不愿付出的班级转变为积极参加学院各级各类活动和比赛,并取得较好成绩的先进班集体,赢得所在系领导及任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学生也得到了更多锻炼。 2.重塑互帮互助的良好班风。良好的班级氛围,为每个同学提供了共同发展的基础。鼓励有特长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组织了音乐、舞蹈、美术、各种体育运动项目学习小组、读书学习小组、课程互帮互助小组活动,解决农村学生和贫困学生缺乏学前教育专业相应素质基础的现状,使学生较快适应学业,增强学习信心,尽量不让一个人掉队。 深入学生和任课教师了解本班学生生活和学习情况,对任课教师反映的学
10、生、挂科学生和学业、生活上困难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帮助,使困难学生体会到同学、老师的理解、关心和温暖,也增强了自身努力的动力。班级互帮互助蔚然成风。 3.重塑规范,养成良好的言行。由于是扩招班,没有参加军训,没有固定教室,学生宿舍分散, 学生管理和班集体形成增加了难度。所以,加强校规校纪教育及出勤、安全教育,培养日常生活、卫生文明行为。同时,组织考前考风考纪教育,培养考试文明行为。加强学生日常管理、校规校纪和文明教育规范了学生的行为。 (三)鼓励自我展示,实施差别化个人激励机制 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从学生个人发展角度出发,实施差别激励机制,更能促使学生主动展示个人能力。
11、 1.鼓励自我能力主动展示,充分挖掘每个人的优势。为了形成崇尚才能,积极主动表现自己的良好班级风气。定期组织才艺展示活动。组织新学期、新起点全班才艺表演,既凝聚了人心,又增进了本班学生的相互了解;组织参加学前教育专业迎新联谊会,锻炼了才干,也对活动中发现的学生主动性、集体观念不强进行了及时纠正;组织全班同学开展了“假如我是班长、团支部书记等班团委,我会怎么办”活动。这些活动增强了班级集体观念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形成了积极自我展示的良好班风,提高了学生自我表现能力。 2.围绕专业特色开展主题班团活动提升就业力。以就业需要为目的,围绕专业特色开展主题班团活动。如:以招聘、面试等为主题
12、的班团活动“你,准备好了吗?” ,活动的四个环节充分展示了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在第一环节“小试牛刀”中,学生进行了一场精彩的模拟面试,老师专业的点评使学生豁然开朗。在答疑解惑环节中,学生们积极提问,请老师为她们解决心中的疑惑,明白了应当在哪些方面提升自我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活动中学生们还展示了不同的才艺,有儿歌串烧、舞蹈、情境话剧等,节目丰富多彩,突出了同学们独特的技能和创造性,也体现了所学专业的特色。此类活动使学生们受益匪浅,感受深刻。 由于采取了有效的激励理论和方法,通过师生共同努力,班级集体观念增强,主动性积极性增强,互帮互助蔚然成风。因学业和生活困难想要放弃的同学,重新坚定了学习信心,并较好的完成了学业。三年共有 300 多人次参加了学院、系部和班级表演和比赛,42 人的班集体平均每人参与活动和比赛 7 次以上,学生实践能力得到很好锻炼和提高,班级多次获得学院级比赛名次和集体荣誉。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就业率取得了 100%的好成绩。输在大学入学的起跑线上的扩招班,没有输在就业的起跑线上。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