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 3R 原则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对策研究摘要:本文按照循环经济 3R 原则,对我国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现状做了一个分析,然后从源头消减(Reduce) 、再利用(Reuse) 、资源化(Resource)三个角度出发构建我国建筑垃圾循环利用模式。 关键词: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经济;源头消减(Reduce) ;再利用(Reuse) ;资源化(Resource)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了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为了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均衡、可持续性发展,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对策研究已经迫在眉睫。2008 年出台的循环经济促进法对循环经济定义为:“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
2、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这里提到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就是循环经济的 3R 原则。3R 原则应用到建筑垃圾的整个生产循环周期,就可以大大减少建筑经济活动对环境的有害影响,还可以保持建筑行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我国建筑垃圾的处理现状及问题探析 1、 建筑垃圾产生途径 建筑垃圾是指构造物在新建、改建、扩建和拆毁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根据产生源头不同,建筑垃圾可分为施工建筑垃圾和拆毁建筑垃圾。建筑垃圾主要是由砖、石头、旧混凝土、木材、塑料、石膏、灰浆、钢铁、废铁塑料、玻璃、纺织品、橡胶和沥青等构成的。 根据我国目前建筑垃圾的再利用性质来看,上述建筑垃圾可以分为直接利用型、再利
3、用型和不可再利用型三种。直接利用型,主要是指从垃圾中清理出来并且可直接重复使用的砖、石头、木料等;再利用型也就是转化利用,将剩余的钢筋头、铁丝、碎砖石头等转化为其他用途;不可利用型就是指油漆、碎玻璃、橡胶、石膏等必须经过垃圾资源化企业进行技术处理和再加工。 2、 我国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处理现状 (1)我国建筑垃圾的初级利用是渣土碎石的工程回填和绿化回填,问题是开工以后填埋的建筑垃圾再利用就非常困难了。 利用拆除工程中产生的砖、石、混凝土等废料代替塘渣,来进行场地和基地处理是比较通常的做法。比起传统的使用土石来说,渣土碎石的回填既解决了拆除、改建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处理问题,又可以节省了作为塘渣使用
4、的土石。可是问题在于,这些填埋掉的建筑垃圾在工程正式开工后,会被再度清除,并且因其与工地的泥土混合在一起,所以只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而这样产生的建筑垃圾就没有再利用的机会了。 (2)我国建筑垃圾的中级利用是利用回收废弃混凝土制作墙体材料和集料,问题是上述建筑垃圾再利用商品的市场接受度不高。 2002 年上海成立了国内最大的建筑垃圾制砖厂,利用建筑垃圾制造新型墙材。浙江省的杭州富丽华建材有限公司,也是一家利用废渣、废料生产新型墙材的环保节能型企业。问题是与传统墙材相比,新型墙材的制作成本并不低,导致推广制作方面可行性降低。最重要的是,大部分新型砌墙材料在强度变化规律性、耐久性等某些物理和力学指标
5、上还是略逊于传统的建筑材料,因此,它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率还是比较低的。 将建筑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碎块回收粉碎以后,作为混凝土骨料,用于砌筑砂浆、内墙和顶棚抹灰、细石混凝土的楼地面和混凝土的垫层。这个在新建筑产品的施工过程中再利用率颇高,问题是缺乏对建筑垃圾的进一步的有效技术处理。尤其是建筑垃圾做混凝土骨料必需破碎、筛分级、清洗、堆存,该骨料收集和制作需要耗费一定的机械设备、技术和工艺,不是每个工地都拥有的。 (3)相对高级的建筑垃圾再利用是诸如河北的公专新业科技服务总公司研究开发的“用建筑垃圾夯扩超短异型桩施工技术” ,利用碎砖石、废钢渣、碎石等填料经过重锤夯扩后制作成扩大头的钢筋混凝土短桩,
6、同时配套减振、隔振技术,可以扩大桩端的面积,挤密地基。 (4)相比较拆除工程,建筑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的再利用状况相对比较好,尤其是框架结构阶段的工程。根据调研,在建筑过程的框架阶段中产生的可以废物回收的建筑垃圾的再利用率是很高的。 “单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许多最经济和最有利可图的回收方法已经被仔细挑选过了” 。问题在于:不能回收、筛选的砖、石、混凝土混合物,以及旧模板、废塑料、碎玻璃,油漆零料等建筑垃圾究竟如何处理?目前,这些建筑垃圾的处理方法还仅仅是简单的未加处理的填埋。 二、基于 3R 原则的建筑垃圾循环经济模式 基于上述对我国建筑垃圾产生和循环利用现状的分析,我们从 3R 原则出发,来
7、分析建立适合我国建筑垃圾循环经济模式和问题对策。 1、建筑垃圾循环经济模式 图 1 中国建筑垃圾循环利用模式 2、减量化(Reduce)建筑垃圾源头消减策略 减量化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点:实施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设定建筑垃圾排污权的总量控制和建立建筑垃圾排污权的交易机制、完善相关法制法规的配套。 首先,需要对建筑产品采取全周期过程的管理模式,改变以往的建筑材料建筑物建筑垃圾的直线型模式,形成建筑材料建筑物建筑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的建筑物生产管理模式。从建筑设计阶段的工程设计到建筑、建材设备采购各个环节都必须减少材料的无故浪费。同时,还要考虑到建筑物维修、更换和拆除阶段垃圾的排放量,最低限度地减
8、少不可再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的使用。其次,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组织管理,保证施工质量,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维修、维护费用,以达到全社会建筑垃圾排放总量的消减。 一方面,有必要制定建筑垃圾排放监测和评估指标,制定建筑企业建筑垃圾排放的指标和不可再生资源消耗指标,强化建筑企业管理者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完善法规和政策体系,制定奖惩制度,提供标准衡量指标,由建筑行业和企业自行实施自己的建筑垃圾减量工作。 最后,为提高建筑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减少建筑垃圾的排放,还需要认识到市场机制的重要性,只有建立一个政府行政管理方法和市场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机制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综合的行政管理和市场调节机制在国外的环
9、境污染治理问题上已得到较为广泛和成功的使用。 3、再利用(Reuse)建筑垃圾效率提升策略 建筑垃圾的直接和间接再利用率提升的对策:施工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建筑垃圾移动处理筛选设备的配备等。 前文提到相对于拆毁建筑来讲,在新建建筑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的再利用状况相对较好。而在新建建筑过程中,相对于装修、安装阶段,框架结构阶段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再利用率相对比较高。原因是框架结构入驻的工程承包商只有一家,易于管理。建筑垃圾中许多废弃物经过分类、分拣、剔除和粉碎后,大多数可以再利用或者回收。在后期安装、装修阶段产生大量建筑垃圾,主要是因为管理混乱、建筑垃圾二次污染而产生的。所以,施工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是
10、施工过程中提高建筑垃圾再利用率的关键,熟悉图纸、熟悉建筑施工过程中垃圾构成比例和数量、针对施工项目进行建筑垃圾的分类、筛选和堆放的管理。行业内企业应做到施工精细管理观念人本化、垃圾管理工作流程程序化、建筑垃圾排放监控手段数据化,才能切实建立起提高建筑施工全过程垃圾再利用率的长效机制。 另外,建筑垃圾移动处理筛选设备的配置也是提高再利用率的对策之一。河南人大代表郭靖华在 2010 年年初人代会上就提出了相关提案,建议为了提高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水平,必须加强技术研发投入,对拆除下来的废旧混凝土进行现场破碎,分别加工成商品混凝土骨料、建筑砌块集料、道路填铺料等不同用途的再生集料。这种处理方式不仅可以
11、极大地提高废旧混凝土的利用效率,减少多次运输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费用支出,更可使加工后的建筑垃圾成为商品,实现一举多得的经济、社会效益。 4、资源化(Resource)建筑垃圾的技术研发和推广 建筑垃圾再加工商品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对策包括:政府政策上的扶持,建筑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再加工(成本和技术) ,企业营运模式探索,建筑垃圾再利用商品推广和产品规模化等。 从经济的角度看,如果当地建筑垃圾处理、填埋费用低于建筑垃圾运往建筑垃圾处理厂的运输费用,建筑原材料的价格低于再生材料价格,对于建筑垃圾再生产企业来说,根本无利可图。可是,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和资源化带来的公众或者社会效益是巨大的。因此,实施建筑垃
12、圾资源化一般需要政府介入,为建筑垃圾收集、运输企业制定相应的减免税收和其它政策性的扶持。政府邀请行业内企业、主管部门、消费者和环境组织的代表参与政策制定,灵活使用税收杠杆,除了“谁污染谁付费”外,可以根据废弃物的种类和数量实施“差别税率“,降低废弃物的最终处理量,从而促进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 另一方面,需要促进开发和研究建筑垃圾的资源化技术,政府部门应尽快以企业为主体研发并解决在建设垃圾处理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综上所述,如果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建筑垃圾的消减、再利用和资源化,其关键在于全社会的重视和联动机制。政府作为职能部门,需建立健全建筑垃圾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合理利用行政管理手段和市场
13、力量来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资金参与建筑垃圾再生产。而建筑行业及企业需要针对建筑项目建立科学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增强环境保护、资源消减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建议针对每一个建筑项目进行拆毁建筑垃圾和新建建筑垃圾的模拟预算、预测软件以及信息管理,以科学技术的进步来推动建筑垃圾循环经济的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浩、王洪黎、熊宝成、陈涛、陈柱,从目前建筑垃圾资源化现状看我国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对策,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 年第 21 卷 2陈燕,城市化过程中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现代城市,2011 年 11卷第 3 期 3张翼鹏、戴连鹏,谈国内外建筑垃圾再利用的发展和现状,科技信息,2010 年第 2 期 4世界银行,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要点和建议, “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支援项目政策报告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