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24.50KB ,
资源ID:1944515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94451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可借鉴的国外城镇化典型模式.doc)为本站会员(99****p)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可借鉴的国外城镇化典型模式.doc

1、可借鉴的国外城镇化典型模式发达国家城镇化先是经历了从中小城市到大城市、大都市的发展过程,最终由于大城市人口过度集中而导致一系列弊端和问题,出现了城市郊区化的现象,因此小城镇建设引起更多关注。德国的乡村改造和土地整理、韩国的新农村运动、我国台湾地区的城乡协调的城镇化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德国的乡村改造和土地整理 德国,在一战前基本上完成了城镇化进程,复制了英国的城镇化之路。尤其是普法战争后,统一的德国消除了城镇化的许多障碍,东德并入西德以后,德国为使全区域生活水准平等,设立了团结税,每年有5000 亿欧元对原东德地区投资,修建高速公路等大量基础设施,缩小东西部的差距。 通过一系列统

2、一经济法规政策措施的调控引导,大城市发展迅速,一战前城镇化率达到 60%以上。二战后,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德国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乡村城镇化之路,城镇化率甚至接近 90%。一方面,德国的城市分布避免过度发展城市区域中的某一单一支配性中心城市,因而形成了“多中心”格局。另一方面,德国城市化建设遵循“小的即是美的”原则,其产业政策的重点均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主,这些城镇数量多且分布均匀,虽然规模不大但基础设施完善,功能明确,经济发达。 德国传统乡村在向工商城镇转变的过程中,并没有增加城镇建设用地,工商城镇周边的农业和森林用地性质不变,大都市区域内的郊区一、二、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德国城镇化建设十

3、分注重发挥规划的指导和协调作用,其城镇规划不仅强调功能完整、布局合理,而且对于交通、通讯、排污等公共设施建设坚持长远性原则,避免重复建设,并留有充分的发展余地,对今后需要重建、扩建的项目也纳入规划的考虑之中。德国城市规划的另一个特点是,其制订过程逐渐由政府主导转向市民参与,表现在“地方政府+专家+公众参与”的“三结合”上。并且注重特色产业支撑。比如,柏林是文化、工业中心,法兰克福是金融中心,汉堡是贸易中心,斯图加特是汽车城,海德堡是科研城、文化城和旅游城。 德国在城镇化建设中注重保护人的基本权利,培育城市和谐稳定的内在动力。统一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城镇化降低了门槛,社会上没有明显的农民工、城

4、乡差别,可以说农民享有一切城市居民的权利。德国是世界上城镇化发展比较快、城镇化率比较高的国家之一,其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先进理念与管理经验,深刻地影响了其他国家。 韩国的新农村运动 据光明日报的报道,韩国国土海洋部统计显示,2011 年韩国城镇化率高达 91.1%,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水平。在城镇化进程中,韩国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 。 韩国城镇化一开始与工业化无关,主要是战争破坏和依赖美国援助进口粮食,导致韩国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涌入城镇谋生。自上世纪 60 年代起,韩国走上快速工业化道路,农民大量迁入就业岗位充足的城市,首尔、仁川等城市人口迅猛膨胀。农业在韩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农民弃地

5、入城,但是农村却不会消失。 1970 年,韩国发起了“新农村运动” ,用政府支援、农民自主开发的模式,发动农民建设家乡。通过新农村运动韩国农民整体脱贫,城乡差距迅速缩小。在开展新农村运动的基础上,韩国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网络群带建设。先是实行以城市为中心,以集聚效益为目的的经济区域综合开发战略,带动农村劳动力源源不断地进入城市就业。后来,大城市人口又向周边小城镇分散,形成了多个城乡一体化的城市网络群带。对于中小城市,韩国大力改善道路、水电、供暖等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医院、学校、银行、剧场等公共设施,让最具容纳能力的中小城市吸纳了大量农村人口。核心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发展并举,方略不同,较好地

6、解决了大量农民进城和城市容纳能力之间的矛盾。 韩国城镇化的主要问题是首尔和首都圈过度集聚发展。集中型转移方式使其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涌向大城市,使大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出现了交通拥台湾地区的城乡协调的城镇化模式挤、住房紧张、污染严重、失业剧增等突出问题。2012 年,韩国在中部地区正式成立了具有履行行政首都职能的世宗特别市,总理府、企划财政部等政府部门陆续迁入,目的是缓解首都圈的过度拥挤,拉动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台湾地区的城乡协调的城镇化模式 我国台湾地区,上世纪 50 年代开始,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发展同步协调,城乡发展互促共进,城市规模和数量适度,城镇化的速度与质量同步上升,走出了一条同步协调的

7、城镇化之路。台湾地区大中小城市在功能上呈层级模式,有效缓解和消除城乡对立,克服了“大城市病” ,成为城镇化比较成功的典型案例。 台湾地区的城镇化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就已经突破了 70%,目前更是高达 80%。短短 60 年,台湾城市人口数量与城市数目都增长了近 10 倍,城市人口比重增加了 54 个百分点,经历了西方发达国家 100 多年才完成的城市转型。纵观台湾 60 年的城镇化发展,与大陆最大的差别就是从战后起,中小城市发展较好,没有出现人口过分集中于大城市的情况。从1986 年起,台湾城市规模分布越来越倾向于分散的力量。 台湾城市规模体系之所以能实现较为均衡的发展,主要受其产业发

8、展的影响。战后初期,台湾采取的是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模式,即通过一系列土地改革与经济改革措施加速农业的生产,并且利用农业剩余来培育工业。这样的经济结构带动了农业加工业与食品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因而造就了一大批以此为生的中小城市的成长。 大致而言,世界城市的发展主要还是依靠两种力量,一种是自行发展。另外一种是政府主导。纽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更多是市场选择的样本;而新加坡则是政府扶持的典范。当然,更多的时候,是政府扶持和市场选择相互结合,而台湾正是如此。 战后台湾当局所推行的一系列有利于推动地方建设、促进人口均衡分布的政策,对于构筑均衡的城市规模体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和大陆政府主导的大规模造城运动不同,台湾推行的这些政策更多地集中于交通设施和公用事业的建设方面。 当大陆游客在台湾欣赏惬意迷人的海岛风光时,常常对台湾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不以为然,总觉得即使是台北,也缺了些北上广城市的豪华与气派,但面对用 60 年时间完成均衡城市化的台湾,我们也许不该继续沉迷于畸形膨胀的超级城市的浮华迷雾,而是该思考身边那些有明显功能缺陷的小城镇和盲目扩建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到底问题出在哪儿。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