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业银行竞争力形成机理文献综述【摘 要】 商业银行竞争力影响要素和形成过程复杂。文章从商业银行竞争力形成机理角度对相关文献作了回顾和总结,主要包括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影响要素和形成机理两个方面。后者从企业战略管理、价值链和服务利润链三个视角来展开分析。经过梳理,发现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形成是内生和外生统一、静态和动态统一的过程,未来的研究需要融合不同的理论、工具,克服既有研究的弊端,为研究商业银行竞争力形成机理提供一个统一的动态框架。 【关键词】 竞争力; 形成机理; 商业银行 一、前言 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形成和培育一直是理论界、实务界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国外学者一般认为效率是竞争力的重要决定因素,并通
2、过研究商业银行效率前沿(efficiency frontier)来分析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因素;国内学者主要借助指标体系从能力、资源、环境等方面的要素分析商业银行竞争力形成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而实务界主要借助财务指标来分析、判断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高低。影响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因素是繁杂的,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形成过程亦是复杂的,对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培育、提升提出了挑战。2007 年美国次贷危机(Subprime Crisis)的爆发再次揭示了商业银行竞争力形成过程中的复杂性:商业银行组织的层次性、金融产品和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导致了股东、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削弱了商业银行的决策水平、风险管理能力;监管
3、者不能对中介机构(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评级公司等)形成有效制约,同时,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监管能力相对滞后、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之间的人员流动和高层互换(谢平,2009) ,这些因素导致了监管者不能实施有效监管,以保护股东、客户的利益,最终导致了商业银行过度承担风险并破产。因此,十分有必要对既有商业银行竞争力形成机理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性总结、反思,以促进未来研究的深入。 二、竞争力及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界定 竞争力是当今政府官员、企业管理人员、研究者等热切关注的一词,其起源于拉丁文“competer” ,最早由美国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的一篇政府研究报告全球竞争新的现实中提出,但至今国
4、内外学者还没有确定一个统一的“竞争力”定义(Allison Eir Jenks,2002;Yokoi-Arai & Naoyuki Yoshino,2006;Dong-Sung Cho,2008;Robert Huggins & Hiro Izushi,2009) 。在国外文献中,竞争力常以“competitiveness”、 “competitive edge”、 “competence”和“competitive advantage”等术语出现,而“competitiveness”有时候还被理解为竞争或者可竞争性(contestability) (G. M. von Furstenberg
5、,2007 等) 。另一方面,竞争力的涵义丰富,其可以从企业、行业、国家、区域、集团(bloc)等不同层次来理解。本文主要关注的是企业竞争力。 Michael Porter(1990)认为企业竞争力特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转自周建 2002,P45) ,英国政府在 1995 年发布的白皮书中指出企业竞争力是更快捷(efficiently) 、更有效(effectively)地满足消费者的产品、服务需求的相对能力。骆琳(2006)等指出,由于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和风险、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现代企业,企业竞争力与商业银行竞争力本质上是一致的。例如朱纯福(2002)认为商业银行竞争力是指
6、相对竞争对手更能创造优势、实现经营目标和战略的能力;黄宪、牛慕鸿(2008)认为商业银行竞争力是商业银行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中,整合各种资源、创造比竞争对手更多产出的能力,其本质是上效率;杨家才(2008)等认为商业银行竞争力是通过更优的风险管理和服务持续创造更多财富的能力;张梅(2009)提出商业银行竞争力是在遵循“三性”原则的条件下,在提供金融服务、产品过程中比对手表现出更强的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国内外商业银行竞争力形成机理现状 目前,国内外学者鲜有研究商业银行竞争力形成机理的,但商业银行隶属于企业,故以下将对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文献进行归纳。同时,国内外学者对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影响要
7、素进行了大量研究,是商业银行竞争力形成机理的基础,故本文亦将对其作一总结。 (一)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影响要素 Mamiko Yokoi-Arai 和 Naoyuki Yoshino(2006)提出以效率、规模、IT 和资源管理作为某一金融机构竞争力的影响要素。国外文献大多将竞争力与效率(efficiency)联系起来研究,独立的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很少(Klaus Esser,1996;Allen N. Berger & David B. Humphrey,1998;Carlos Pestana Barros,2005;李文军等,2008) 。对于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内部因素,M. D. Fethi
8、 和 F. Pasiouras(2009)进行了很完整的文献梳理,总结认为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内部因素包括规模、盈利能力、资本、贷款在总资产中的比率、职员教育状况等银行因素;对于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外部因素,学者们(Chaffai et al.,2001;Berger & Mester,2003;Pastor & Serrano,2005;Kasman & Yildirim,2006;Nakhun Thoraneenitiyan et al.,2009)将环境因素、经济因素、管制因素等对银行效率的潜在作用纳入研究。 国内学者杨为官和李杨(2004) 、杨蓉(2008) 、杨丽萍(2008)等分析了
9、银行学习、公司治理、信息化等因素与商业竞争力培育的关系;李文佶、贺晓波(2005)建立了“商业银行系统空间意志模型” ,并认为空间内有股东、债权人、管理层、员工、客户、政府六大主体意志的均衡发展会影响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高低;王松奇(2006,2009,2010)通过财务评价来反映现实竞争力,从发展战略、信息科技、组织和流程再造、公司治理、人力资源、产品和服务六个方面来评价竞争力过程;朱纯福(2002) 、耿坤仑(2007) 、杨家才(2008) 、李(2008)和赵云峰(2009)等将银行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为 24 个层次,包括资源竞争力、经营竞争力、潜在竞争力和竞争战略管理能力等。 (二)商业
10、银行竞争力形成机理 目前,商业银行竞争力形成机理的研究文献很少,故下面将对研究企业或者商业银行竞争力形成机理的相关文献进行统一分析,主要包括企业战略管理视角、价值链视角、服务利润链视角三个方面。 1.企业战略管理视角研究企业竞争力文献综述 从企业战略管理视角探讨企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经历了由外生到内生,再由内生到内外生结合的过程。外生论认为企业的竞争力是由其在竞争性经营环境中的定位所决定的,如以米塞斯(1949) 、哈耶克(1948)为代表的新奥地利学派,以哈耶克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为基础强调竞争是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的“知识的发现过程” ,市场参加者通过竞争,获得和传达信息,迅速发现获利机会,并先于
11、他人把其事业化从而获得竞争优势。以贝恩(1959)为代表的哈佛学派从特定行业结构、企业行为和经营绩效三个角度来分析外部冲击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以安德鲁斯(1965,1972)为代表的设计学派提出了 SWOT 战略形成模型,以安索夫(1965)为代表的计划学派提出了战略四要素:产品与市场范围、增长向量、协同效果、竞争优势。他们这些早期的企业战略管理研究学者均强调了外部环境对企业竞争力形成的作用,并以此提出了战略对策。在 20 世纪 80 年代,以 Michael Porter 为代表的产业学派提出了“五力模型”和“价值链理论” ,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给出一般性指导框架:基于“五力模型”的分析来选择有
12、竞争力的产业,基于“价值链理论”保持价值链上关键环节的竞争优势以获取竞争力。 内生论认为企业是资源和能力的集合体,具有异质资源和能力的企业将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能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容易、更持久、取得更高的业绩,其相继出现资源学派、能力学派、知识学派和社会资本理论。Penrose(1959,2007)的“企业成长理论”认为企业是能力和资源的集合,企业基于自身的资源不断积累知识和管理能力,以推动企业的成长;Lippman 和 Rumelt(1982) 、Wernerfelt(1984)和Barney(1991,1997)等学者提出了企业资源理论,认为企业所拥有的独特有形或者无形的稀缺资源将使得企业获得
13、更高的收益、形成竞争优势,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C.K.Prahalad 和 G.Hamel(1990)等学者则更进一步提出了核心能力理论(core competency theory) ,强调无形的、难以模仿的、不可交易的、具有异质性、整体性和价值性的核心能力促成了企业竞争力的形成。而企业知识理论(Kogut 等,1992;Alavi 和Leidner,2001)是在企业资源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企业资源理论认为知识是促成企业竞争力形成的重要资源,企业知识理论认为信息系统可以用来协同、加强大规模企业内、外部知识的管理,知识对应的是一种特殊的能力而非普通的资源。当然,目前企业知识理论能否作为一种理
14、论还处于争论中。企业社会资本理论(Granovetter,1985 等)认为企业内部的社会资本所形成的信任规范、位置、结构等可以提高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与传递的效率;从企业外部社会资本层次看,企业处在由无数组织体形成的一个网络中,企业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在这个网络中的位势。 动态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将内部视角、外部视角联系起来,强调适应变化的市场环境、培育使得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资源与能力对企业竞争力形成共同作用(Mason A. Carpenter,Wm. Gerard Sanders,2009) 。Cho & Lee(1995)提出了“ser-M”的观点,认为主体、环境、资源和动态机制共同决定了
15、企业竞争力的水平;世界经济论坛和洛桑国际管理与发展学院提出了竞争力方程:竞争力=竞争力资产竞争力过程,而 D.J.Teece 等(1997)提出了动态企业能力理论,强调企业利用自身资源开发、抓住市场机遇,将自身资源与市场环境动态保持一致的能力。Garth Saloner 等(2001)也认为企业竞争力形成既基于企业位置,使得企业在竞争环境中所处有利位置,也源于企业的能力,使得企业更好发挥职能,而且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在国内,李显君(2002)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对竞争力形成定义“竞争力=竞争力资产竞争力过程” ,提出(竞争力资产竞争力环境)竞争力过程=企业竞争力,认为企业竞争力的来源包括
16、内部来源(包含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和外部来源,竞争力资产包括硬资源和软资源两方面,其机制主要包含制度安排机制、战略选择机制、供应链整合机制、动力机制、创新机制和控制机制。马宁和宗刚(2002)认为企业创新能力是获取竞争优势的最有力、最根本途径,其存在于企业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资源禀赋的交互作用中;于春荣和张海涛(2008)认为企业竞争力形成机制包括内在机制和外在机制两方面:人力资本、组织结构、管理保障、财务能力、信息能力、企业文化等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信息技术、合作联盟等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吴金南和杨亚达(2010)经研究认为企业需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运用、积累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来创造持续的竞争
17、优势竞争力。 从 Michael Porter 到 Ajitabh Ambastha 等国外学者,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经历了一个由外生到内生,再到内生和外生统一的过程,强调了市场结构、资源、能力等在企业和商业银行竞争力形成机理中的作用。而国内学者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上起步较晚,但均认识到了内生因素、外生因素对企业或者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 2.价值链视角研究商业银行竞争力文献综述 价值链(value chain)理论最早由 Michael Porter(1980,1985)提出,他认为价值链是企业在特定行业的一系列经营活动链,产品依序经由这些活动链生产出来,每一个环节的活动都会给
18、产品创造价值,而且不同环节的活动之间会产生协同作用,它们共同创造的价值要大于单独产生的增加值之和,从而企业可以通过该价值链创造竞争力。Joe Peppard 和 Anna Rylander(2006)提出了“价值网络(value network) ”,作为对价值链理论的补充,以适应新经济组织(new economy organizations) ,特别是产品、供应链和需求链均已经数字化的组织,并指出价值是由网络中的企业共同创造出来的,企业需要在网络中定位以创造竞争力。 价值链视角的企业竞争力研究在国外相对较少,主要是面向实务,而在国内,成果比较丰富。其中,冯海龙(2002)认为企业竞争力源于保
19、持价值链某些战略环节上的长久优势,而企业价值链管理的核心在于战略环节的协同管理、有机整合,提高模仿难度;杨家才(2008)基于商业银行价值链,分析了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形成过程,认为商业银行竞争力形成过程包括外部环境的影响、基本活动、辅助活动以及最终的利润创造四个部分,而市场服务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是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最终体现;张智(2008)基于 Michael Porter 的价值链理论提出了价值体系假说,认为由竞争力要素构成的价值单元经过不断整合形成子系统,企业竞争力的形成离不开企业主体的内部子系统和外部环境,是一个由基本的价值单元出发,经过基本层面、产业层面和宏观层面的作用以及价值的
20、交换并最终形成企业自身竞争优势的动态过程;吕彦昭等(2010) 、曹浩(2010)构建了商业银行价值链模型,并将银行价值链分为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其中外部价值链有上游供应商价值链、渠道价值链和客户价值链,从而完整地描述了商业银行竞争力形成的路径。 国外学者提出了价值链的基本理论,为分析商业银行竞争力形成机理提供了基本参考工具;国内学者利用价值链工具对企业和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形成做了不少的探索,分析了企业和商业银行竞争力影响要素对其的作用机制。 3.服务利润链视角研究商业银行竞争力文献综述 服务利润链(Service Profit Chain,SPC)最早由哈佛商学院的教授在 1994 年提出
21、(Garry A. Gelade,Stephen Young,2005) ,其建立了盈利能力、客户忠诚度以及员工满意度、忠诚度和生产率之间的联系:客户忠诚度带来了利润和增长,是客户满意度的直接结果,后者又主要受客户所获得的服务价值影响。客户服务价值源自具有满意度、忠诚度和生产率的员工,其中,员工的满意度主要源于高质量的支持服务和政策,使得他能够服务客户。目前,一部分国内外学者从服务利润链视角研究了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形成机制,其中 Garry A. Gelade 和 Stephen Young(2005)通过选取四个样本银行的分支机构对服务利润链传导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其中客户满意度是员工态度和销售
22、业绩之间的传导变量,结果发现传导效应并不十分显著,特别是样本数量较少的情况下,Kamakura W.A.(2002)对巴西的银行进行研究时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而 Ugur Yavas 等(2010)在增加了客观性的角色表现指标后,就新西兰一家银行的 50 家分支机构作为样本对基于服务利润链的综合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传导效应十分显著。 在国内,倪宏伟(1999)认为商业银行服务利润链是其服务竞争力提升的深层次着力点,并提出了商业银行服务利润链的框架,其包括七个因果环节:营业额与利润的成长和顾客忠诚、顾客满意感、服务价值、员工生产力、员工忠诚感、员工满意感、企业内部的工作质量的因果关系;宋献中、
23、陈轶西(2004)提出了商业银行服务利润链,其中联系性员工与支持性员工相互合作,以提供核心、便利性和支持性服务,并认为我国商业银行需要从使得支持性服务和存款业务互补、与客户长期合作、开展内部营销和提供差别化服务等方面提高盈利能力;周雪梅(2008)基于服务利润链理论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业务服务创新体系。目前,国内学者在服务利润链的构成上达到一致见解,但并没有注意到商业银行服务利润链与普通服务利润链的差异,而且定性分析较多,严谨的实证分析较少。 商业银行服务利润链的研究是对其价值链的深化和细化,抓住了商业银行作为服务业的企业特征。服务利润链较好地描述了商业银行竞争力形成、强化的传导机制,但由于观测数据的差异,国外学者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国内学者主要采用定性的方法来研究商业银行服务利润链的机制。 四、综合评述 国内外学者已经对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影响要素进行了大量研究,他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