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生猪价格波动及对 CPI 影响的研究摘 要:由于猪肉在构成我国 CPI 的所有规格品中所占权重最高,因此猪肉价格波动成为近年来物价变动的重要推手。本文分析了我国生猪价格波动的周期规律,探究了影响生猪价格波动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平抑生猪价格波动幅度、营造宏观调控良好物价环境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生猪价格;周期波动;CPI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3)07-0036-05 猪肉作为我国城乡居民最重要的肉类来源,其价格是构成 CPI 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生猪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同时价格波动幅度也在增大,先后经历了 200
2、7 年的暴涨、2009 年的暴跌、2010 年下半年的再度高涨和 2013 年春节后的持续下跌。生猪价格频繁的暴涨暴跌给我国物价的整体平稳运行带来了巨大挑战,也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我们需要分析生猪价格波动的规律,寻找影响生猪价格波动的原因,以期跳出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的循环,实现生猪市场平稳发展的目标。 一、我国生猪价格波动的现状研究 国内有关生猪价格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部分学者才开始关注生猪价格问题。这主要是因为 1985 年以前,我国生猪市场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定价制度,生猪及猪肉价格一直相对稳定。从 1985 年开始,国家逐步取消了生猪派购政策,
3、我国生猪价格也开始出现反复波动的现象,尤其是 2007 年以来,生猪市场价格波动幅度之大,为历史罕见。学者们逐渐意识到生猪价格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纷纷对该领域展开系统的研究。 目前,国内已有大量学者针对生猪价格波动规律、影响因素和对策建议做出了研究。如吕杰、綦颖(2007)对 19842005 年我国生猪市场价格数据的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生猪价格波动呈现年度间规律和年度内规律。毛学峰、曾寅初(2008)采用时间序列分解方法对 19952008 年生猪月度价格数据进行分析。赵瑞莹(2008) 、贾会玲(2010) 、高嵘(2010) 、杨瑢(2011) 、刘全(2011)分别运用 BP 人
4、工神经网络、多元线性回归、支持向量机(SVM) 、向量自回归(VAR)和结构方程建立了生猪价格风险预警模型。陈蓉(2009)对我国生猪供给调整的时滞期进行了测定,得出我国生猪供给时滞期在 1921 个月左右,其中包含近6 个月的观望期和 1315 个月的滞后期。殷传麟、周兵兵(1997)认为,散养为主的养殖模式、低科技含量的饲养技术以及小生产者的盲目行为是生猪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谭莹(2010)认为,价格预期对猪肉供给的影响存在着严重的滞后,国家宜采用逆周期补贴政策对生猪的生产进行宏观调控。辛翔飞(2011)从实施价格干预政策以稳定农民收入、实施收入补贴以提高生猪养殖积极性、实施稳定能繁母猪数
5、量政策以调控供需均衡三方面,对我国生猪补贴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总体来看,国内有关生猪价格波动的研究,包括生猪价格波动表现和特征、生猪价格波动原因及缓解生猪价格波动对策等,已初步形成体系。有关生猪价格波动周期方面,由于各学者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分析指标以及选取的研究时限不同,对价格波动经历的周期次数、周期长度等问题尚未形成一致结论。在生猪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方面,主要从生猪生产成本、生产方式、生猪疫情和供给调整的时滞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稳定生猪价格对策研究包括生产者价格预期、生猪价格补贴等方面,但鲜有从金融角度进行论述。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采用 HP 滤波法对 2000 年以来我国生猪价格波
6、动进行研究,并通过调查问卷和现场调研等方式,从生猪生产方式、金融信贷等多角度,对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的成因及对 CPI 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稳定生猪价格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更好地指导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二、基于 HP 滤波法的我国生猪价格波动周期 (一)2000 年以来我国生猪价格经历了 3 轮完整的涨跌期,生猪价格波动的一个周期约为 3 年半 HP 滤波方法是霍德里克和普雷斯科特(Hodrick 和 Prescott)提出的一种滤波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分析经济变量的长期趋势,它是时间序列消除趋势的一个基准方法。HP 滤波法将时间序列视为趋势成分和波动成分两部分,长期趋势反映了生产系统内生性的
7、特征,较为稳定且可用于预测方面;波动成分则体现周期性的变动成分,可用于波动分析,表达式为Pt=PTt+PCt,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筛选出长期趋势部分。一般地,时间序列Pt中可观测部分趋势PTt常被定义为下面最小化问题的解: PT=PTt+PCtmint=1T(Pt-PTt)2+t=1T(PTt-PTt-1) (PTt-PTt-2) 通过 Eviews 软件求得时间序列的趋势部分,然后由公式 RV=PCt/PTt计算出变异率作为波动周期划分的依据,可反映我国生猪变量的波动情况(见图 1) 。 按照“峰峰”法划分波动周期,从图 1 可以明显地看出,2000 年以来我国生猪价格变动经历了 3 轮完整的涨
8、落周期。综观这 3 个周期,上涨期平均为 24 个月,下跌期平均为 19 个月,一个完整的涨落周期(简称大周期)为 43 个月,约为 3 年半。当前猪肉价格正处于第 4 轮的下跌阶段,从 2011 年 10 月份开始,我国生猪价格一路下滑,由 2011 年9 月份的 19.68 元/公斤的高点下滑至 2013 年 4 月份的 13.8 元/公斤,累计下滑幅度达 29.9%,下跌时间达 19 个月。 生猪价格波动周期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价格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价格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价格上涨。与以往不同的是,本轮生猪价格波动周期除了受猪存栏量高的影响外,又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因素(
9、如黄浦江死猪事件等) ,导致猪肉需求锐减,散养户退出,生猪出栏短期加快,从而供求失衡加剧,猪肉价格猛跌。 (二)年内价格变化一般呈先高后低再高的“U”型走势 以一年为一个时间段,气温变化和我国传统节日决定了年内猪肉价格呈先高后低再高的“U”型走势(简称小周期) 。一般 1、2 月份,天气寒冷加上春节效应,猪肉价格多处于当年高位;从春季开始,随着气温升高,猪肉消费需求减少,猪肉价格开始下降,5、6 月份降到当年最低点;中秋节、国庆节两节来临使猪肉价格进入一年中的另一个高峰;到第 4 季度,随着气温走低,居民对猪肉需求逐渐增加,猪肉价格稳步上涨。从两个周期关系看,小周期服从大周期,当两个周期重叠时
10、,就会加速猪肉价格的上涨或下跌,达到峰值或谷底。如:近 3 个周期生猪价格低点分别出现在 2003 年 5 月、2006 年 5 月和 2010 年 4 月,价格分别为 5.78 元/公斤、5.96 元/公斤和 9.53 元/公斤,高点分别出现在 2004 年 9 月、2008 年 3 月和 2011 年 9 月,价格分别为 9.66 元/公斤、16.83 元/公斤和 19.68 元/公斤,均符合大周期叠加小周期的规律。 三、生猪价格波动周期对宏微观经济的影响 (一)生猪价格波动周期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从月度同比走势看,2001 年以来生猪价格和 CPI 变动趋势基本一致(见图 2) 。在猪肉价
11、格同比上涨的时间段内(如 2006 年 6 月2007 年7 月) ,带动 CPI 一路走高;在猪肉价格同比下跌的时间段内(如 2008年 2 月2009 年 2 月) ,促使 CPI 一路下行。运用相关性分析,2001 年以来两者相关系数达 0.8,处于高度相关的临界范畴,表明猪肉价格对当月 CPI 有较大影响。 从过去十年经验看,若猪肉价格累计涨幅不大甚至下跌,当年 CPI涨幅就不高;一旦猪肉价格涨幅过高,就会撬动 CPI 上涨,形成一轮新的通胀。猪肉价格之所以对 CPI 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权重高。在构成 CPI 的所有规格品中,猪肉所占权重最高,约为3%;同时,猪肉价
12、格的涨跌对相关肉禽及其制成品带动作用较强。二是波动幅度比其他商品都大。因此,猪肉价格的大起大落给我国物价的平稳运行带来了巨大挑战,宏观经济频频受到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的影响,也恶化了央行货币调控的环境。 (二)生猪价格波动周期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当猪肉价格飞涨时,会明显加剧居民的生活成本,尤其对社会弱势群体影响较大;当猪肉价格快速下滑时,则会加大养猪业的风险。以本轮猪肉价格下跌为例,按照传统的猪粮比 6:1 计算,当前玉米价格为2.32 元/公斤,生猪出栏价至少要在 14 元/公斤才能保本。截至 2013 年5 月 15 日,全国平均生猪出场价格为 12.79 元/公斤,猪粮比价为5.331,自繁
13、自养出栏生猪头均亏损 192 元。根据对全省 86 家散养户和 74 家养殖场调查显示,目前散养户基本处于亏损或保本的边缘状态。74 家养殖场中有 48 家出现亏损、占比 64.9%,5 家养殖场处于保本的边缘,仅有 21 家养殖场实现微小利润。 四、生猪价格波动周期的关键成因分析 养殖成本是生猪价格的主要部分,但其并非生猪价格波动周期的关键成因。从生猪生产的核心成本饲料、人工工资和运输价格近十年来的情况看,均呈上升态势,造成的最直接影响是生猪养殖成本的上升,出栏价格逐步上涨,并没有出现与生猪价格波动周期相近的波动起伏。因此,我们认为生猪价格波动周期形成的关键成因,在于生猪养殖的散户占比较高而
14、规模养殖占比较低。 (一)散养户盲目进出是生猪价格剧烈波动的关键 数据显示,我国 70%以上的生猪由散养户供应。山东省生猪养殖规模程度较高,70%以上的生猪来自年出栏 50 头以上的养殖场户,但养殖场户规模多数较小,50%的生猪来自年出栏 50300 头的小养殖场户。小养殖场户在收益好的时候进入养猪行业,收益不好的时候就选择退出,盲目扩大或压缩生产规模极易加剧供求矛盾,造成生猪价格的周期性剧烈波动。如在本轮猪肉价格下跌过程中,散户生猪出栏以及淘汰母猪速度明显快于规模养殖户。调查显示,2013 年 4 月末,86 家散养户生猪存栏数较年初下降 15.9%,同比下降 12.2%。其中,能繁母猪数较
15、年初下降11.7%,同比下降 4.5%;与之相反,74 家规模养猪户生猪存栏数较年初仅下降 0.71%,同比则增长 4.1%,能繁母猪不降反增,较年初增长4.4%,同比增长 4.3%。可见,规模养殖户预期下半年猪肉价格将进入上升通道,并没有大量压缩生猪存栏及淘汰能繁母猪。 (二)散养户处于产业链低端易加剧波动 养猪产业链由种猪养殖、生猪养殖、屠宰、销售、猪肉深加工、饲料加工以及养猪科研等多个环节组成,一头生猪从出场到猪肉零售要经过中间商、屠宰检疫、批发商、零售商等诸多中间环节,而产业链内的风险收益分配存在明显的不合理性。调查显示,目前生猪养猪户平均每头猪亏损 220 元,而 1 头活猪流通屠宰
16、检疫的费用大概为 200 元,经屠宰分割,可产生 80 公斤左右猪肉,收入 1496 元,猪副产品 400 元左右,总共 1896 元,减掉生猪收购费用 1320 元和 200 元检疫流通费用,剩余376 元全部为活猪收购商、批发商、零售商的利润。面对亏损,规模养殖场靠卖种猪、仔猪获利以弥补出栏生猪的损失;散养户由于产业链条短、缺少风险分担机制,遭遇市场风险就会大幅缩减市场供给,从而加剧价格波动。 (三)散养户易受疫病冲击而加速价格波动 调查显示,我国目前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和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还很脆弱。小规模养殖户处于产业链条的最下游,缺乏统一的防疫指导和防治措施,往往根据自身的经验进行疫病防治,
17、疾病防控能力非常薄弱,因此疫病对其冲击最大。相比而言,规模养殖场具有规范化的病毒预防技术和防治措施,对生猪疫病的防控能力明显强于散养户。疫病一旦爆发,最大问题是造成养猪户的心理恐慌,以致部分小规模户出栏不补栏,散户则干脆退出,由此造成市场供给快速下降,拉动价格攀升。如:2007年全国范围内大面积爆发高致命性猪蓝耳病,导致生猪的出栏量和猪肉产量锐减,生猪出栏量下降了 7.7%、猪肉产量下降了 7.8%,生猪价格由当年 5 月份的 10.2 元/公斤快速飙升至年末的 15.46 元/公斤,累计涨幅达 51.6%。 (四)做强做大规模化养殖面临诸多障碍 业界认为,当规模化养殖占到市场份额的 80%以
18、上时,猪肉价格才会趋于稳定。因此,提高养猪业规模化水平是熨平价格波动的根本所在。但当前发展生猪规模化养殖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融资难。根据对 74 家规模化养殖场调查显示,融资难是所有生猪养殖场近年来面临比较集中的问题。目前,规模化养殖场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76.5%的资金为自有资金,仅有 17.4%的资金来源于贷款。规模化养殖场的贷款需求主要是搭建猪舍和购买饲料。目前,由于养殖场土地大都系租用性质,抵、质押不合格,难以获得足额的信贷支持。二是畜禽养殖用地矛盾突出。畜禽养殖用地本身是一种农业生产活动,但国家政策一直未明确其“农业用地”性质。自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后,部分地方加大了对畜禽养
19、殖用地的控制,新建和扩建用地批复困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规模养猪业的做大做强。 五、猪肉价格未来走势预测及对 CPI 的影响 (一)本轮猪肉价格探底已近尾声,恢复性上涨已成定局 从历史经验和现实影响因素分析,当前猪肉价格企稳回升的条件已经具备。一是从价格涨落的大周期看,本轮猪肉价格下跌已持续 19 个月,达到了近十年来生猪价格下跌周期的平均值,这表明猪肉价格筑底基本完成,将进入价格爬升期。二是目前国家已经启动生猪市场价格调控,主要内容包括发布预警信息和开展冻猪肉收储。近期全国出栏肉猪平均价格已止跌回升,也证明猪肉价格的探底已近尾声。三是伴随着中秋节、国庆节等节日拉动作用的显现,周期性上行通道或
20、将于下半年开启。 (二)业界对年内猪肉市场前景相对乐观,U 型拐点或将于 9 月形成 根据对全省 86 家散养户和 74 家养殖场调查显示,省内养殖场(户)对后市价格相对乐观。有 72.5%的受访者认为与上半年相比,预计下半年生猪、猪肉价格走势会出现上涨,另有 22.5%的受访者认为年内价格将保持基本稳定。关于拐点形成时间,预计拐点将在 89 月形成的受访者最多,总体平均落于 9 月份附近。 (三)年内猪肉价格上涨幅度相对温和,对 CPI 影响不大 截至 2013 年 4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 5013 万头,同比增长2.2%,环比仅下降 0.4%;调查的 160 家养殖场户当前能繁母猪分别
21、较年初和去年同期上涨了 3.15%和 3.66%,并未出现如 2007 年的急剧下降,预计下半年猪肉供应仍比较充足。总体来看,今年下半年猪肉价格将呈现温和上涨态势,对 CPI 影响有限。 六、熨平生猪价格波幅的政策建议 发展生猪规模养殖是熨平生猪价格、稳定物价的重要路径。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将年出栏量 500 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提高到 50%以上。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养殖场户、政府相关部门和涉农金融机构共同努力。 (一)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提高集约化水平 各级政府应重点推动生猪养殖的规模化,要加快推进行业协会或合作组织建设,通过种猪统一培育、饲料统一生
22、产、药品统一调配、联合办屠宰场等方式,提高养殖组织化程度,增强抗风险能力。要加快生猪加工园区建设,实行园区企业养殖基地化,明确畜禽养殖用地的土地性质,克服用地瓶颈,鼓励生猪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二)建立有效的信息预警机制 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牵头,建立健全对生猪养殖、市场价格的信息监测和发布制度,建立与生猪养殖园区、龙头企业、规模养殖场实时信息共享机制,实时发布生猪存栏、调出、市场价格、疫情防控等信息,引导养殖场户减少盲目性,避免生猪价格大起大落。 (三)建立健全逆周期错峰调节机制 进一步完善猪肉储备吞吐调控机制,提高政策逆周期操作水平,努力维护生猪市场稳定,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适时启动消费者补贴,在猪肉价格涨幅过高时,对低收入者给予一定的补贴。建立经营者补贴机制。在猪肉涨幅过高时,对大型超市补贴,供应平价猪肉等。 (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一是创新信贷方式。通过产业链融资、农村土地产权证抵押贷款、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