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锡钢贸信贷高收益泡沫破灭的调查与思考2011 年以来,无锡钢贸信贷风险集中暴露,极大危害地区金融安全。钢贸信贷泡沫之所以越吹越大直至破灭,除了市场方及企业主自身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外,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部分大型银行亟需深刻反思,牢记“血的教训” 。 泡沫的产生 2008 年以来,闽商开办的钢材市场由上海向无锡迁移,在此过程中,钢贸商本能的投机意愿与商业银行天然的信贷扩张冲动一拍即合,在信贷资金助推下,钢贸信贷泡沫逐步产生并不断膨胀,于 2011 年达到顶峰。考核制度温床诱发泡沫滋生 一方面,商业银行考核指标多而重。据调查,涉及钢贸的某大型银行总行对无锡分行的考核指标近 40 项,2008
2、2011 年,年度存款增量指标三年翻番,中间业务收入指标接近翻番,让分行不堪重负。为完成考核,该分行继续向下压力传导,基层支行客户经理绩效工资占总收入的一半以上,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与实际收入高度关联,极易引发基层支行经营行为的扭曲。 另一方面,钢贸市场及商户能完美迎合商业银行的考核需求。效益指标方面,钢贸贷款年化综合收益率达 20%30%。存款指标方面,钢贸企业可提供担保公司保证金、全额银票保证金、大额结算往来资金,关键时点甚至可以从外部拆入资金满足银行考核需要。中间业务指标方面,钢贸商户可以满足包括信用卡、理财、基金、保险、黄金销售等在内的各项要求。 一边是沉重的考核压力,一边是能轻松助推完成
3、各项考核任务的“全能型企业” ,两者的结合顺理成章。商业银行不科学的考核制度为钢贸信贷泡沫的滋生提供了温床,成为钢贸信贷风险积聚的火药桶。 同业竞争乱象助推泡沫炮制 远高于一般行业的综合回报率使得钢贸业务成为商业银行眼中的“金饽饽” 。一方面,前期已介入的银行对钢贸依赖度越来越高,营销力量进一步倾斜,由于钢贸业务业绩好、见效快,诱发系统内其他网点纷纷进军钢贸市场。另一方面,部分前期未开展钢贸业务的银行,通过对钢贸市场及商户降价、放大担保倍数、增加贷款额度等手段抢夺市场及客户资源,大举杀入钢贸业务。据某行反映,2009 年之前该行钢贸业务均采取封闭市场运作模式,保证金比例不超过 1:3,且一次性
4、缴存。另一家银行为争夺市场份额,在介入初期采取 1:10 的保证金放大比例,且允许分笔缴存,并以执行基准利率、不需存款回报等条件吸引市场和商户。 同业间的恶性竞争,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市场合作模式。为抢占市场份额,争夺同业排名,商业银行同业竞争乱象愈演愈烈,个体非理性演变为集体非理性,为钢贸信贷泡沫的不断炮制推波助澜,成为钢贸信贷风险加剧的催化剂。 内控管理失效加剧泡沫膨胀 制度建设严重滞后。据调查,辖内多数银行始终未制定钢贸行业贷款的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仅套用一般小企业信贷产品操作办法,多数银行也未将钢贸贷款作为内部审计的重点内容并审计,特别是某分行钢贸贷款在该行零售业务中的占比接近 60%,总
5、、分行均未对此引起重视,或进行风险预警。 决策机制运转失灵。部分银行贷审会制度未得到有效执行,行长意见左右全行业务导向。同时,由于钢贸业务带来的巨大经营效益,风险管理部门的建议被强烈的业绩冲动和盲目乐观的情绪掩盖,风险提示得不到重视。如当某行封闭市场运作模式被打破时,授信部门要求退出相应市场,但在前台业务部门及行领导的强大压力下,授信部门最终不得不妥协。 贷款三查流于形式。批量开发客户,客户经理日常工作“材料化” ;财务报表虚假,流动资金需求测算“公式化” ;资金大量被占用,贷后检查及资金监控“形式化” 。 内控形同虚设导致商业银行未能发现泡沫的本质,加剧了泡沫的膨胀,成为钢贸信贷风险爆发的导
6、火索。 泡沫的破灭 发展模式扭曲,泡沫破灭的结局不可避免。在与银行的博弈中,一批投机意识浓厚的商户首先转向,部分市场相继成立第二家担保公司,以套取更多信贷资金。同时,在四万亿元政策的刺激下,加上前期成熟市场的示范效应,部分钢贸商扩张意愿强烈,相继去异地兴办市场。部分新设市场股东实力弱、经营缺乏优势、招商难度大,在负债压力下,催生出一批脱离钢贸主业的空壳公司、影子公司,成为融资套贷的人头工具,银行信贷资金被挪用触目惊心。过度扩张导致钢贸商资金链紧张,而资金的肆意挪用导致风险越积越大,一旦宏观环境发生变化,脆弱不堪的钢贸信贷泡沫终将难逃破灭的命运。 信贷政策趋紧,泡沫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复存在。201
7、1 年下半年起,宏观经济形势出现转折,信贷市场收紧,贴现利率一度高至 14%,多家钢贸市场资金链更为紧张。部分银行上级行针对钢贸市场信贷风险加大的情况,调整了原有的信贷政策,对部分存量贷款实行到期收回或压降,加速了钢贸市场信贷风险暴露的进程。 负面舆情爆发,成为刺破泡沫的“最后一针” 。2012 年 1 月,无锡一个钢材市场法人代表外逃,受此负面影响,多家银行对钢贸市场加快收贷,多重不利因素聚集之下,钢贸信贷风险骤增。以此次事件为转折点,钢贸信贷业务迅速坠入深渊,信贷资产质量急剧下降并持续恶化,市场逃废债行为蔓延,市场担保公司名存实亡。至此,一度绚烂无比的钢贸信贷泡沫彻底破灭。 教训与启示 亡
8、羊补牢为时未晚,在监管部门的积极推动下,无锡钢贸市场信贷风险基本见底,风险化解处置工作正有序推进。各商业银行应从钢贸信贷风险中汲取教训,筑牢内控堤坝,坚决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爆发。 防范“逆向选择” ,天上不会掉馅饼。当背负沉重考核压力的基层银行,遇到能轻松助推完成各项考核任务的“全能型企业” ,双方不免“一见钟情” ,欲罢不能。但钢贸企业何以能承担如此高的利率?何以能不计成本拆借资金?何以能满足银行一切要求?面对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多数银行没有提出质疑或根本不愿质疑。泡沫破灭后,前期获利全部回吐,甚至血本无归。据推算,全市钢贸授信敞口预计最终将损失 50%左右,且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
9、力用于风险处置,并对银行形象造成极大冲击。 启示: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在“全能型企业”面前决不能利令智昏。一是严格准入标准,避免“逆向选择” ,不能为获取蝇头小利而失去理性判断。二是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现有考核激励机制,注重长远发展,从一味追求规模增长向追求质量和效益增长转变,全面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寻求“合作竞争” ,同行不应是冤家。随着机构引进步伐加快,无锡已有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 41 家,在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引发了无序竞争。由于经营同质化,各商业银行在产品设计、产品定价、服务方式等决策上不得不以主要竞争对手的情况为参考依据,为争夺客户往往采取放低门槛、一味妥协、开展价格战等低技
10、术含量的竞争手段,对自身信贷资产安全埋下较大风险隐患。 启示:树立正确的竞争理念,在市场份额面前决不能不择手段。同行既是对手,也是伙伴,应遵循公平竞争、有序竞争,实现共同发展。一是立足于“守秩序” ,规范竞争行为,自觉维护良好市场环境,避免恶性竞争。二是着眼于“强自身” ,提高竞争实力,通过在产品、机制、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吸引客户,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摒弃“利益至上” ,一切向钱看要不得。由于钢贸业务带来的巨大经营效益,在强烈的业绩冲动面前,银行风控体系集体失语, “一切向钱看”成为指导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宗旨。面对钢贸客户,银行看到的更多是其带来的高回报,忽视其背后隐藏的高风险,在贷款三查的各个
11、环节均未尽职,对存在问题故意忽视,导致风险日益积累最终爆发。 启示:严格落实内控要求,在压力面前决不能放弃原则。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内控管理体系,杜绝“一言堂”现象,风控部门要树立“守土有责”的观念。二是将贷款三查落到实处,通过全流程管理全面掌握授信过程中每个风险点,及时了解风险变化情况,并采取有力应对措施。打破“路径依赖” ,命运由自己掌握是王道。无锡钢贸市场贷款逾八成采取市场内担保公司担保的方式,银行对该担保模式形成严重的“路径依赖” 。部分银行在授信等环节变相依赖担保公司,甚至片面认为即使企业无法还贷,也有担保公司兜底代偿,从而放松信贷管理,忽视第一还款来源的重要性。对担保公司的过度依赖导致商业银行完全把自己的命运押注在担保公司身上,以致风险爆发时无力掌握自己的命运。 启示:商业银行要坚持“以我为主”做好授信客户的营销、调查与核查工作,不能简单依赖融资性担保公司。一是把借款人自身偿债能力作为发放贷款的准入依据。二是关注担保方式的有效性和充分性,合理评估担保公式的真实担保能力。三是创新信贷模式和担保方式,通过设计个性化信贷产品、择优选择担保主体、扩大担保合作范围、补充有效担保资产等措施,在拓展业务的同时有效把控风险,将命运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