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31KB ,
资源ID:1949531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94953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协同创新、承诺与农业龙头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oc)为本站会员(99****p)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协同创新、承诺与农业龙头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oc

1、协同创新、承诺与农业龙头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摘要:农业龙头企业协同创新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有力方式,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文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层次回归法等实证研究方法,研究协同创新、承诺与龙头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情感承诺在龙头企业协同创新与其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而计算性承诺在龙头企业协同创新与其社会绩效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协同创新;承诺;结构方程模型;层次回归法;调节效应 农业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关系到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等重大

2、问题。龙头企业协同创新是农业科技创新进程中最有活力的创新方式之一,因而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学界的关注,然而,现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协同创新的驱动因素方面,关于协同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却较少。本文以承诺为视角,研究协同创新与龙头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作用机制,以期対相关理论和实践发展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一、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1. 协同创新与农业龙头企业绩效的关系。1965 年,Ansoff 首次提出协同的概念。在之后的二三十年间,国内外的大批学者对协同创新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然而,关于协同创新的概念却始终未能达成一致。一种普遍认可的观点认为,协同创新是指创新企业

3、与外部环境之间既相互竞争、制约,又相互协同、受益,通过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企业自身所无法实现的整体协同效应的过程。新经济时代的特征之一是科技与科技间的不断融合,为获取成功,创新型企业必须形成与上游或下游企业的垂直或水平的外部联系。一般而言,协同创新比独立创新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效率。协同创新可以集中不同企业的研发资源,整合它们的研发特长,分担彼此的研发风险,提升每个企业的研发能力。Agusti 等人研究发现,供应商和客户、大学和科研机构、企业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协同创新关系有利于提高组织的创新绩效。协同创新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提高创新的速度、质量,提高创新的运作效率8,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

4、物流服务提供商和客户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上的全方位协同创新,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缩短响应时间,从而提高成员企业以及整个价值链的竞争力。协同创新可使企业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竞争优势:获得外部经济、降低研发成本、促进知识和技术的溢出、培育根植性、降低企业采用新技术风险、促进企业二次创新和专业的市场配套。 近几年,我国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较快,不论在企业规模上还是产品质量上都获得了很大进步,而这些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则得益于协同创新。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基地+高校” 、 “龙头企业+上下游企业” 、“龙头企业+竞争对手”或“龙头企业+顾客”等协同创新模式,不断挖掘外部的创新资源,提升自身的创新能

5、力,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协同创新模式不仅有利于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工业、农业、服务业的协调平衡发展。可以说,农业龙头企业依靠协同创新不仅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由此,提出假设: H1 ab:农业龙头企业协同创新与其经济绩效、社会绩效正相关 2. 承诺的调节作用。尽管协同创新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利益,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协同创新并不一定能够保证企业获得满意的预期效果。换句话说,成功的协同创新需要一定的条件。国内外学者认为影响协同创新的因素主要有:信任、互补性资产、参与程度、合作动机、客户需求、组织柔性、高层管理者的支持等。此外,还有学者指出,合作

6、关系中资源互补的特点会促使合作伙伴做出对应的承诺投入,在一个相互承诺的循环中,合作双方的资源投入都会达到较高的水平,同时,承诺可以减缓合作伙伴的机会主义行为和道德风险。这是因为,情感承诺体现了一方对另一方的目标和价值观的认同和情感依恋,因此有利于保持双方志同道合的合作关系(Morgan & Hunt,1994;Wetzels et al,1998) ,而计算性承诺是合作方对合作关系的利益和成本的认同,这种基于现实利弊考虑的承诺也会将合作双方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持久的承诺是合作双方之间关系连续性的保证,是长期关系成功的必不可少的要素。在对主要龙头企业负责人访谈的过程中,本文发现,在创新合作中,

7、龙头企业及其合作伙伴的情感承诺和计算性承诺的确发挥着作用,由此,提出假设: H2ab:情感承诺、计算性承诺在协同创新与经济绩效关系中有正向调节作用; H3ab:情感承诺、计算性承诺在协同创新与社会绩效关系中有正向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模型如图 1 所示。 二、 实证分析和假设检验 1. 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数据收集包括两个阶段:预调研阶段(2012 年 7 月)和正式调研阶段(2012 年 8 月2013 年 2 月) 。预调研在北京 2 家农业龙头企业进行,通过对核心管理者进行访谈并发放问卷,剔除不合适的题项,完善研究结构和问卷设计。正式调研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农业龙头

8、企业,共发放问卷 3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198 份,有效回收率为 66%。 2. 信度与效度分析。本文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常用的 AMOS7.0软件对正式调研的 198 份问卷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NFI=0.906,GFI=0.902,RMSEA=0.056,说明模型拟合较好,各个建构的Cronbach 系数和综合信度系数均大于 0.7,符合 Nunnally(1978)关于探索性研究的内部一致性要求,表明量表的信度较高。在收敛效度上,几乎所有测量条目的因子载荷都大于 0.6,符合 Hair 等人(1992)建议的门槛值 0.5。在判别效度上,各变量的 AVE 平方根均大于该变量与其他变

9、量的相关关系,符合 Fornell 和 Larcker(1981)的要求,表明判别效度较好,详见表 1。 3. 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本研究运用层次回归法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分析结果如表 2 所示。 (1)因变量对控制变量和直接效应的回归。模型 1 和模型 3 是龙头企业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分别对控制变量和直接效应做回归,由表 3 得知,协同创新与龙头企业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H1a、H1b 得到验证。 (2)因变量对控制变量、直接效应和调节效应的回归。本文根据 Baron 和 Kenn 以及温忠麟、张雷和侯杰泰所建议的程序来检验调节效应。首先,为防止多重共线性,我们将自变量和

10、调节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控制解释变量(包括控制变量和自变量) ,检验因变量对交互效应的回归系数是否显著,如果显著,表明有调节作用,否则没有调节作用。模型 1 和模型 3 已经分别对控制变量和直接效应做了回归,模型 2 和模型 4 分别加入自变量与调节变量的互动因子(协同创新和承诺的乘积项) 。与模型 1 相比,模型 2 中的 R2 增加了 2.9%(p0.05) ,说明在龙头企业协同创新与其经济绩效的关系中存在着某种调节效应。由模型 2 得知,在协同创新与企业经济绩效关系中,情感承诺、计算性承诺都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因此,H2a、H2b 得到验证。同理,与模型 3 相比,模型 4中的 R

11、2 增加了 2.8%(p0.05) ,说明在龙头企业协同创新与其社会绩效的关系中存在着某种调节效应。由模型 4 得知,在协同创新与企业社会绩效关系中,情感承诺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而计算性承诺具有负向的调节作用。因此,H3a 得到验证, H3b 未得到验证。 三、 结论、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1. 结论与讨论。本文以承诺为视角,研究了协同创新与龙头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1)协同创新与龙头企业的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均存在这正相关关系,这说明龙头企业参与协同创新有利于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和社会评价。进一步,协同创新与龙头企业的经济绩效关系更为强烈,这是因为协同创新的科

12、技成果能使龙头企业生产出更多适销对路的产品,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而良好的社会效应则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与相关创新合作伙伴保持持久良好的合作关系仍是提升企业绩效的有效方式之一。 (2)情感承诺、计算性承诺在协同创新与企业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中发挥正向的调节作用。进一步,计算性承诺的调节作用比情感承诺的调节作用更为强烈,这一结论显示了在当前的龙头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与情感认同相比,合作双方对合作利弊的计算更能促进双方的稳定合作。这可能是由于本文选取的样本多为短期合作的企业。事实上,在访谈中,本文也发现,长期合作的企业双方会对彼此的价值观更加认同,从而产生情感承诺,而这一心

13、理契约所产生的关系粘合作用更为持久稳定。 (3)情感承诺与计算性承诺在协同创新与企业社会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差异较大。情感承诺发挥正向的调节作用,而计算性承诺是负向的调节作用。企业的社会评价来自于利益相关者,其中包括创新合作伙伴,因而彼此之间良好的情感依恋有利于企业获得较高的社会评价,而对合作利弊的过多计算则会影响双方的信任关系和正面评价。 2. 局限性与论文研究方向。本文在探讨农业龙头企业协同创新与其绩效的关系以及承诺的调节作用方面做了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有需要完善之处,今后的研究或许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完善:(1)协同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之间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囿于篇幅,本文只从承诺的视

14、角进行了分析,今后的研究或许可以从其他视角展开;(2)为了保证数据获取的有效性和真实性,本文只选取了我国部分省市的部分龙头企业进行研究,因此,研究成果的普适性还有待后续研究进一步检验。参考文献: 1. Ansoff I. Corporate Strategy.New York:McGraw Hill,1965. 2. 胡恩华,刘洪.基于协同创新的集群创新企业与群外环境关系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7, (6):23-26. 3. Teece,D.Capturing value from knowledge assets: The new economy, markets for know-ho

15、w,and intangible assets.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8,40(3):55-79 4. 赵伟莉.协同创新,寻找危机中的机会.新华日报,2012-03-02. 5. Prahalad C.K.,Hamel G.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s.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 (68):275-292. 6. Agustise Garra B., Josep Maria A.C.Sou- rces of innovation and industry-universi

16、ty interaction Evidence from Spanish firms.Research Policy,2008, (37):1283-1295. 7. Kuen Hung T., Jiann C.B.External technology sourcing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LMT sectors: 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Taiwane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urvey.Research Policy,2009, (38):518-526. 8. 全利平,蒋晓阳.协同创新网络

17、组织实现创新协同的路径选择.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 (5). 9. 张巍.供应链企业间的协同创新模型研究.重庆大学学位论文,2009. 10. 张哲.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企业协同创新系统研究.天津大学学位论文,2008. 11. 王慧军.企业间合作创新运行机制研究.吉林大学学位论文,2010. 12. 董广茂,李恒.承诺与学习能力在建立合作竞争关系中的作用.管理科学学报,2006,9(1):20-28. 13. 常爱华等.产学合作创新中的学习和承诺.科技管理研究,2009, (2). 14. Morgan R.M., Hunt S.D.The commitment- trust theory

18、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Journal of Marketing,1994,58(3):20-39. 15. Wetzels M., Ruyter K.D., Birgelen M. V.Marketing service relationships: the role of commitment.The Journal of Business & Industrial Marketing,1998,13(4/5):406-423. 16.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心理学报,2004,36(5):614-621. 17. 罗力.信任和关系承诺对第三方物流整合与绩效的影响.华南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10. 基金项目:2010 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十二五时期中国服务外包企业创新能力测评实证分析” (项目号:10AGL009) ;2011 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的创新驱动战略研究” (项目号:11&ZD004) 。 作者简介:施建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崔海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博士生。 收稿日期:2013-09-18。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