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26KB ,
资源ID:1949629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94962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寻回人的自然本性.doc)为本站会员(99****p)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寻回人的自然本性.doc

1、寻回人的自然本性摘要:“发霉大米”事件值得我们深入反思:万物与人本是同根生,本应同是善的形式,奈何人与自然万物相去甚远?人逐渐背离了自然本善,失去了善念、善心,而变成了纯粹的、陌生的社会人。我们应该抛却尘世的浮华,找回那个纯真的自己,还给自己一颗清澈宁静善良的心。关键词:善;本性;自然 5 月 11 日,重庆一所幼儿园的家长称孩子最近出现了肚子疼、呕吐等症状,随后几名家长“溜”进幼儿园厨房一探究竟,发现厨房存放已经发霉的大米,质疑幼儿园给孩子吃劣质食品。5 月 14 日,60 多名孩家长通过罢课要求更换园长。幼儿园北京总部 14 日晚最终答应更换园长。 顿慧智幼儿园位于天地雍江苑小区内,这家幼

2、儿园每月保育费 880元、餐费 350 元,每年赞助费 9600 元,这样算下来,一年要花掉 2 万多元。 按照这样的收费标准,理应是一个各方面条件不错的幼儿园,可是竟然出现了这样不该出现的事情。给孩子们食用发霉大米,使孩子们弱小的身体无可避免地成为了受害者。 这无疑体现出了人性之中恶的一方面,人与自然万物同宗同源,本应该像万物一样纯净真实。现代社会已经是一个浮躁的社会,没有太多人能够静下来顺从自己的自然本心。更多的是急功近利、阿谀奉承、卑躬屈膝、你争我夺,将个人私利最大化。这无疑让我们这个社会受到质疑,变得乌烟瘴气。人在努力创造为自己服务的工具,最后却被所谓的工具掌控,使自己成为了工具的附庸

3、,并在那条违背自然本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孔圣人有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论语 。是说我们每个人生来都是善良的,只是由于成长的过程中,后天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环境的影响和利欲使然,使人逐渐丧失了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行为的目的,便是要将自己的本性从混沌之中解放出来,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孟子也曾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 )可见人性皆善。他又举例证明人性之善,譬如见孺子将入于井,无论何人,必立即趋而救之。其所以去救,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

4、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孟子 )完全由于不忍人之心为之。他从心里上建立性善之论据,以为人有仁义礼智是基于心,良能不学而能,良知不虑而知,理义为人心之所同然。但他同时也有对恶之看法:“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又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孟子 ) 由这些话可知人的自然状态的确善的,但由于善性存于心,往往受环境的影响,把原来的善端压抑丧失了,以致成为恶人。就像此次给幼儿园小朋友食用发霉大米事件。发霉大米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已不能再食用。但是这所幼儿园却仍然坚持给小朋友吃,这便是万恶不赦的。显然已经违背了人最初善之本性,道德彻底沦丧,让弱小的孩子成为

5、了受害者。 中国古代多少文人志士以自然之物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目标,宁可掷千金,也不愿放弃自己那本真之心。 他们喜以有生命之物来比喻自己。古人称梅兰竹菊为“四君子” ,正表现了他们对生命意义的感悟。梅花高洁傲气,兰花幽雅空灵,竹子虚心有节,菊花冷艳清贞。中国人总是赋予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以人的一片真情,从而使花木草石脱离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而成为高尚人格的象征和隐喻。 大凡生命和艺术的“境界” ,都是将有限的内在精神品质,升华为永恒无限之美。梅、兰、竹、菊成为中国人托物言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正是根源于对这种高尚境界的神往。 古诗中对梅花的赞颂最多。梅花最令诗人倾倒的气质,是

6、一种寂寞中的自足,一种“凌寒独自开”的孤傲。它不屑与凡桃俗李在春光中争艳,而是在寒冬腊月、万木沉睡时,独自傲然挺立,在大雪中开出繁花满树,幽香随风袭人。 从梅花的这一品性中,中国诗人们看到了自己的理想人格模式,就是那样一种“冲寂自妍,不求识赏”的孤清,所以诗人常用“清逸”来写梅花的神韵, “清逸”不仅是古代隐士的品格,而且是士大夫的传统文化性格。梅以清逸见长,象征隐逸淡泊,坚贞自守。那“高标独秀”的气质,倜傥超拔的形象,使诗人带着无限企慕的心情,以一往情深的想象,盼望与梅花在一起深心相契的欢晤梅花的冷香色,含蕴着道德精神与人格恪守的价值,因而深为诗人所珍视。 古人尚且如此,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

7、新人更应该尊重古人的秉性,见贤思齐,而不是在这个社会中践踏自己和他人的尊严。正所谓 “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 )的慨叹。 再回到这一幼儿园的发霉大米事件,这的确是做到了“独自开” ,但却选错了方式,有那么多的善良之举,何以不做,而唯独选择伤天害理的方法。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空谷生幽兰,而兰最美是绮丽香泽、清婉素淡。这种不以无人而不芳的“幽” ,不只是属于林泉隐士的气质,更是一种文化通性和君子风格,一种不求仕途通达、不沽名钓誉、只追求胸中志向的坦荡胸襟,象征着疏远污浊场面、保持美好人格的品质。兰花从不取媚于人,也不愿移植于繁华都市

8、,一旦离开清幽净土,则不免为尘垢玷污。因此,兰花只适宜于开在人迹罕至的幽深所在,只适宜于开在诗人们的理想境界中。 静思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无疑都充满了“假、大、空” ,早已经失去了那种与生俱来的倔强与坚韧,虽说倔强并非无时无刻都好,但至少在权贵利益的威逼利诱之下能够出淤泥而不被染。现代社会“权钱交易”现象严重存在,有多少人面对权力的诱惑不能自控,而是想尽办法,乃至不择手段的取得自己想要的那一点权力,等到身居其位,便开始挥霍那一份份不属于他的血汗。还有多少人,身居高位,却不懂得谋其职,而是开辟权力交易的道路,不畏艰险。为的是那一大笔不必劳筋骨就能取得的财富,但是他们却忘记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9、用之有度”的古训。在这些不该被诱惑的诱惑面前,他们失去了“宁可玉碎,不为瓦全”气魄。 如今相亲节目火热,很多女孩子为了寻找心中的那个白马王子,在那里,多少女孩的本性暴露无遗。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宁可委身取悦他人,也不愿独立而生。显然这些人已经堕入俗门,用自己的幸福换取、追逐那些随时都有可能失去的身外之物,在所谓的“高富帅”男子面前彻底的屈服。 两千多年以来,儒道两种人格精神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士大夫,文人多怀有一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 )的思想。尽管世事艰难,文人心中也有隐退的志愿,但是,那种乐观通达的胸襟,开朗进取的气质,使他们始终不肯放弃高远的目标,而菊

10、花最足以体现这种人文性格。咏菊的诗人可以上溯到战国时代的屈原,而当晋代陶渊明深情地吟咏过菊花之后,千载以来,菊花更作为士人双重人格的象征而出现在诗中画里,那种冲和恬淡的疏散气质,与诗人经历了苦闷彷徨之后而获得的精神上的安详宁静相契合。因而对菊花的欣赏,俨然成为君子自得自乐、儒道双修的精神象证。 从食用发霉大米到权力交易,再到女孩与“高富帅” ,这无疑是人的性情的贪婪的一个方面,能够做到老子所说的“不争”的确很难,但是我们不能放弃人的自然禀性和人伦道德,我们要像梅花那样清逸,像兰花那样的坚韧,又要有竹一般的脱俗和菊那样的恬淡。 我们人类其实与自然万物同出一辙,应该与自然万物一样保持那最原始的高尚的善的品质,而不是丢掉他们被世俗化。我们应该寻找那其中共通的天赋善性,并强化之。百川归于海,小善汇聚成大善,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最终,使得我们更好的与自己相处、与自然相处,真正的到达和谐的境界。 (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论语 孟子 臧克家有的人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