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与应用摘要: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可弥补城市规划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局限性,引导城市规划指向可持续发展目标。文章分析了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原则、内容和方法,并对其应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城市规划;规划环评;环境影响 中图分类号:X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2-0070-02 城市规划主要是为了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而作出的空间安排。城市规划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仅仅依靠城市规划自身的过程尚无法均衡环境利益和生态效益,事实上很多的城市规划由于规划编制设计人员环境意识和相关理论的欠缺或者受到上级行政意志的干预片面追求 G
2、DP 和政绩而忽略了环境保护,所以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方式解决城市规划中的环境问题,这就产生了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即通过分析、预测和评估城市规划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得出规划实施后环境是否可行的结论。由此可见,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规划环评)可以对城市规划起到约束和调适的作用,促进城市规划开始实施前就把资源和环境因素放在重要位置上,有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和实施。 1 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原则、内容与方法 1.1 规划环评原则 2规划环评是战略环境评价(SEA)在城市规划层面的应用。SEA 是针对政策、计划和项目决策可能影响的环境、社会因素进行评价,其目标是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
3、提供一种跨行业的评价方法,所以它的范围更宽、介入更早。与之不同的是环境影响评价(EIA) ,后者局限于建设项目评估,但对项目选择及其布局的优化方面作用非常有限。基于 SEA 特征,规划环评具有如下关键性原则:(1)战略性原则,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导向性;(2)规划环评的深度、层次应与规划一致;(3)尽早介入原则;(4)全局性原则,即从与该规划相关的政策、计划、项目等共同考虑;(5)公众参与原则;(6)可操作、成本低。 1.2 规划环评内容 按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 (HJ/T130-2003) ,规划环评的基本内容包括:(1)城市规划分析;(2)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3)环境影响识
4、别与环境目标、评价指标的确定;(4)环境影响识别、分析与评价;(5)针对规划方案也包括替代方案,制定环境保护对策或环境影响减缓的措施;(6)开展公众参与活动;(7)制定相应的环境监测、环境跟踪评价计划;(8)编写规划环评报告。 2008 年实施的城乡规划法将城市规划区分为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城市专项规划。规划分析针对不同的规划类型采取适宜的分析方法,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城市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分析,是在充分理解规划背景的基础上,对规划目标、规划对象、规划内容、实施方案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与其他规划的关系进行分析。规划分析的目的是确定规划环评的范围,找出规划中所包含的经济活动以及对环境影响的要素,
5、3初步筛选出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 从(2)至(5)的流程与 EIA 类似,不同的是范围更宽广,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包括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对规划实施后环境影响的分析预测比 EIA 复杂得多,牵扯面更广。目前,公众参与的深度、广度、形式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多缺陷,由于信息不对称,不能真实反映公众意见,导致规划实施后公众采取更加激烈的表达方式,所以加强公众参与研究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环境监测和跟踪管理是规划环评的重要步骤,其内容和方法有别于 EIA,需要结合规划的实施过程,不断调整既定监测方案。环境监测后的影响应经过专家咨询、公众参与等形式消除其不良影响。 1.3 规划环评方法 与 EIA 相比,规划
6、环评中的环境因素更复杂、不确定性更高,因此所采用的方法更需要从宏观、系统的角度进行操作,采取宏观与微观、定量与定性相互结合的方法。识别环境影响的方法有:(1)检查表法; (2)矩阵法;(3)图形叠置法;(4)网络法; (5)地理信息模拟评价法(GIS 法) ;(6)系统流图法;(7)层次分析法;(8)情景分析法等。检查表法应用较早,操作比较简单,但只能做定性分析。矩阵法和网络法应用也很普遍,将各种环境影响因素按照因果关系加以排列。矩阵法采用表格的方法将规划实施行为与环境影响因素填入表格,形成矩阵,而网络法采用树枝图来表达因果关系。这两种方法都能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加权算出环境影响程度。 在环境影
7、响识别的基础上,通过结合规划、环境的调查情况及规划4区域环境保护目标,并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等内容,选择并确定评价指标。目前,一些地区已经建立起城市总体规划环评指标评价体系、专项规划环评指标评价体系,但尚未有城市详细规划环评指标评价体系的报道。 2 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用 2.1 生态敏感性评价法应用 参考文献2介绍了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为建立功能分区应用 GIS 空间分析的例子。生态敏感性评价是城市总体规划环评中的重要项目之一,通过 GIS 定量化分析,按照生态敏感性反映出的土地适宜性差异,为空间分区奠定了基础。某城市地形由丘陵、冲积平原组成。利用遥感和 GIS技术建立了数据
8、库,将对生态敏感性影响显著的高程、坡度、农田、水源涵养等 6 个因素确定为生态因子,并为每个因子确定了 5 分到 1 分的生态敏感级别。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生态因子的权重,经过空间叠加分析得到正效应生态因子综合分析图,通过该图可显示敏感性指数高低不同的区域。根据城市用地适宜性分级要求,分为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禁建区是极高到高级别的适宜性区,如果受到破坏,将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要采取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限建区是适宜性居中区域,可作为生态控制区,实行严格指导下有控制的开发政策;适建区是适宜性较低区域,也就是已建设开发区域,应采取合理开发和建设措施,注意建设与周边环境的协调。 2.2 资源
9、/环境效率分析法应用 资源/环境效率分析可用于区域产业政策的分析,即对区域产业结构、5资源配置等分析环境可行性。资 源/环境效率是指每单位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物排放强度所产生的工业总产值。应用方法是先筛选出区域产业规划中最重要的资源/环境制约因素,如从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资源制约因素以及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等环境制约因素中筛选出最重要的制约因素。然后利用最重要的资源/环境制约因素,计算规划区域每个行业及全行业汇总的资源/环境效率。以每单位区域资源可利用量/环境污染物允许排放量的规划行业生产总值作为评价指标,将资源/环境效率与之进行对比分析。若前者大于后者,说明规划产值目标下的产业结构
10、没有超过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否则产业结构不合理,需要进行相应调整。 3 结语 尽管城市规划中列入了环境保护项目,但从实践看城市规划无法充分协调环境因素,如果仅以建设项目环评进行控制,则会限于局部,而且介入时间较晚,往往发现了问题,再进行产业调整,要付出很大代价。为了从战略上解决问题,引入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必要的。目前,很多城市已开展了规划环评,但在我国仍属起步阶段,未来需要加强和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 参考文献 1 叶良飞,包存宽.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综述J.四川环境,2012,31(1):134-140. 2 高会艳.城市总体规划环评中的生态敏感性评价研 究J.新疆环境保护,2013,35(1):11-14. 63 王晓云,杨利芳,刘瑞.资源/环境效率分析在区 域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以某 区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环评为例J.环境科学与 管理,2013,38(7):10-12、6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