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大学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的相关研究摘要: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素质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界的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能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以及如何来实施在外语界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在分析中国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对大学英语教育改革,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中国文化 英语教育 跨文化交际策略 原则 一、大学英语教育导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策略 1.广泛宣传 更新观念 首先我们要认清目前文化全球化的潮流。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同时也要努力保持自己的母语文化特征,弘扬传统文化。因此,我们必须把学习英语传播中华文化的这一重要性通过各类媒体并借助于一些国际性的活动进行广泛宣传。 2.修
2、订政策 引起重视对于大学生中华文化失语现象日益严重的局面,教育主管部门责无旁贷,应该尽快修订相关文件,出台政策,积极引导。 3.将中国文化引入考试 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之间应注意一定的连贯和衔接,把中国文化并作为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纳入各类考试中,在四、六级和硕士、博士英语考试中增加母语文化考核内容。 4.将中国文化纳入必修课 2必修课是一种强迫性的课程。中国文化也应纳入必修课,我国英语教学现有的课程设置很难体现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绝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将有关中国文化的一般性知识开设到系统整体学习的英语课程。可考虑对英语专业的学生增加有关中国哲学、历史、宗教、文学艺术以及社会
3、习俗等方面的中国文化必修课课程。 5.改进教材内容设置 教材是学习的中心,是老师备课和学生学习的向导。学校教学以教材为蓝本,同时教材也是反映教学模式的载体,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英语学习效果和英语教材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精心编撰及选用教材这一环节非常关键。为了适应学习者的需求,英语教材应多层次多角度地将目的语文化与我国文化加以对比。针对学习者的目标,确定教材的文化内容。 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引入大学英语教学 1.对比突差异原则 对比突差异原则就是指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对比中英文文化历史形成差异和语言表达习惯差异。突出各自文化的特点,这样可以合理减少学生在学习两种文化时产生认识冲突和理解
4、障碍问题。其实,人类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其相异之处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2.挖掘相似性原则 语言是相异的。又是相通且相似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和教材编写挖掘出两种语言之间的相同性,求得学生理解上的认同。文化内容应该是建立在与课程内容有机相联的基础上,最大程度3地同教学内容相粘合,努力做到有的放矢、简洁易行,行之有效,切忌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成为课堂教学的累赘。 3.语言应用性原则 英语和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其学习的出发点和目的都应该是最终的应用,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日常生活,结合今后运用的目的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知识为交际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做到学
5、用结合。 4.循序渐进原则 文化是几千年的积累和积淀,中国文化导人大学英语教学不可以简单急躁,要有清晰的认识,文化被接受和理解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与英语教学各个阶段相适应。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来确定导入的重点、方式及分量,注意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逐步扩展其范围。 5.合理性原则 合理性原则指的是大学英语教学引入中国文化内容后,要遵循合理有序的原则。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人中国文化必须符合大学英语语言教学的框架。英语教学是中心,是重点和归宿,而导人中国文化是促进英语教学取得最佳成效的因素。注重中国文化的导入并不是转移英语教学的核心,而是进
6、一步深化了英语语言教学,力求在本土文化和异质文化两者中间寻找相互调适与动态平衡的机制和张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导人中国文化的同时必须遵循适度性原则,以避免成为了以文化教学为主、语言教学为辅的本末倒置的情况。 46.完整性原则 文化作为一种存在有其自身的特征,系统性和完整性就是特征之一。中国文化也不例外。零零碎碎的了解无法达到文化的深层次内涵,也就无法接触文化的本质问题。教师在文化导人过程中必须树立从宏观着眼、微观人手的观念,并系统地给学生输入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的各个方面,把握教学的重心,避免在文化导人过程中出现盲目性和混乱倾向,让学生形成相对立体的完整汉语文化体系.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
7、际能力。 7.趣昧导向性原则 趣味是教学的润滑剂,趣味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学习者对文化对比的新奇感和兴奋感,进行自然的导入,可以巧借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比如,中西节日文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可以介绍相关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目的语国家中和本国重要节假日及主要庆祝方式,达到比较中西方的行为和思维方式的异同,转变学生的思维模式的效果。既能使学生以一种轻松、自信、积极的良好心理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又能调剂课堂教学的节奏和气氛,使师生问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与默契沟通,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总的来说,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中国文化内容的增加势在必行,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
8、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逐步消除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让我们的学习者真正成为全面的、合格的文化传承者,从而能够用英语向世界传播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5*注:高校跨文化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及对策研究黑龙江省教育厅 2012 年底教改项目计划项目编号 JG2012010434 参考文献: 1李涤非.中国文化中国英语与文化教学J.广州大学学报,2006(8) 责任编辑黄修军 2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1) 3刘世文.对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调查及其启示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29-32. 4张兰.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8):3396-341. 5张为民,朱红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 (增):34.39. (作者单位:哈医大大庆校区外语教学部,黑龙江 大庆 16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