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反思数据的力量科技的进步总是超乎我们的想象。2011 年有部不错的电影永无止境 ,讲述了一位落魄作家利用高科技药物获得一种获取数据的超能力,在短时间掌握无数公司资料和背景,将世界上的公司年报、互联网、电视机及图片报纸等海量数据挖掘起来,将 Face Book、Twitter 的海量社交数据挖掘出大众媒体对于股票的兴趣趋向,10 天内赚了 200 万美元。这虽然是个故事,但的确足以说明某种机制正在将我们的所有数据上传、处理、分析、应用,想要了解一个人,似乎并不用与他见面握手,而是直接处理他的微博、微信、移动设备等上载来的数据,便可比见到此人更加了如指掌。这种应用的范畴不仅仅是某个人,它就像一股
2、风浪席卷着每个人,进而影响着一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涂子沛先生的新书数据之巅:大数据革命,历史、现实与未来 ,从我们所处时代的特征与发展潮流的角度出发,为回答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该书以美国为主要案例,分别从历史和未来两个维度,描绘了数据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同时向读者展现了在这个历程中, “数据”对一个国家发展的作用及影响。作者以此强调数据和数据文化在中国崛起中的重要战略作用,使数据理念和观念融入中国人的意识和血液。该书以美国历史为线索,辅以政经商等各领域各时代的案例,并适时地结合中国的情况加以讨论,通俗易懂,引人深思。 衰止与兴始 2对于数据的处理当然不是一个新话题。最早的人口普查、抽
3、样管理,这些都是数据处理的雏形。而在作者看来,正是这些当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东西,开启了美国精确计算和尊重事实的文化传统,也开启了美国经济和商业发展的新模式,并将美国推向了通往全球之路。 在内战时代,数据成就了名为“向大海进军”的军事远征,也成为了黑人选举权解放的关键。进入镀金时代,美国政治精英认识到数据不仅仅是对事实的描述,还隐藏着社会发展的各种规律以及对新知识的启发。这种思维的转变使得数据从政治领域走入社会、商业等领域,促使数据规模、种类不断扩大。在此期间,基于不断庞大数据对搜集和处理的需求,一系列发明创新不断涌现,如打孔制表机、商业用计算机等,引领美国率先进入信息时代。进步时代,调查事实、
4、搜集数据的运动,使美国实现了在社会管理领域中的各项改进和创新,数据成为了经济发展中错综复杂的利益集团间的调解剂。从政治体制的确立,到经济和科技的进步,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数据文化通过“涓滴效应”深入美国发展的各方面,支撑着美国从襁褓到如今壮年的成长历程。 这种孕育了美国的文化,在抽样年代,通过生产中的质量管理,飘洋过海到日本,成就了这个小岛经济奇迹。战后的日本向美国学习,将应用统计技术落实到生产中的质量管理领域,仅用了短短的 4 年,完成了制造业从“山寨低劣”到“优质”的逆转,产品大肆进入全球市场,并由此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直到如今,对数据和计算的追求和执着,仍然是日本产品以质取胜的关键。
5、 从殖民地到世界霸主,从战后废墟到亚洲奇迹,数据文化与民族复3兴相生相伴。对事实的尊重和探索,奠定了政策制度的基础,引发了科技创新和发明,体现了真切的“与时俱进”和“实事求是” ;理性思考与文化的形成,协调了各方利益,巩固政体,形成了稳定社会秩序,方有真正的“和谐社会”和“治国安邦” ;对精确和逻辑的强调,提高了经济效率与质量,终成实在的“又好又快”和“低碳经济” 。 破坏与变革 18 世纪以来,煤炭成为打开工业革命大门的钥匙,逐渐成为各国争夺的重点;到 19 世纪 70 年代,石油等能源逐渐成为新的资源,而发现新能源(资源)和相关利用技术,大规模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
6、并将社会改造成以机械加工、新交通工具和化学工业等等为主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到了今天,看得见的资源已经不足以成为人们争夺的重点,虚拟的、看不到的数据资源破坏了世界原始的资源分配结构,默默地驱动着真实的社会进步,逐渐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心脏。根据对杰里米?里弗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作者)对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历史回顾,可以认为工业革命是从发现新能源(资源)和相关利用技术发明开始,而后通过为这种新的生产资料组合提高支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展开,从而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刺激经济的发展,并由此产生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最终形成新的社会形态。 大数据带来的革命,伴随着新的渗透关系。以制造业为例,美国航空制造商劳
7、斯莱斯监控全球范围内超过 3700 架飞机引擎运行,并收集、分析飞机引擎发生和使用数据,通过计费方式提供有偿服务及进一步的维修和更换,劳斯莱斯航空制造中 70%的盈利来源于此,而非制造业本身4带来的价值, 再来看一个例子。我们来说说 3D 打印,它通常是指通过设计软件完成由“物理世界”转向“数字世界”的数字设计,并利用塑料、金属、陶瓷、活体组织、半导体、混凝土和玻璃等制粉材料逐层添加而形成的数字化增材制造技术。材料的变革当然是实现 3D 打印的重要方面,但更加重要的还来源于大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和设计已经成为物理实体背后的数据包,驱动这种新的技术将“大规模生产”向“小规模、定制化”的新的制造
8、和生产模式转化,逐渐将传统的生产转化成以捕捉数据、设计生产的过程,并通过“全球平台”将“创新设计的需求方” “3D 打印”及“小企业”等结连成为超大规模网络的分布式系统。以美国的100kGarages 等公司为例,通过以服务为导向的“网络平台”发布全球消费者需求,并聚集 MakerBot、Shapeways 等设计公司和 3D 打印公司,甚至包括原材料企业、电子商务等企业,最终形成超大规模的网络系统,以聚集各种设计、制造、销售等优质资源,链接成为广泛的“设计-生产-销售”网络,并催生“云制造 ”的新商业模式,而这种新模式则是各个国家在新工业革命中的竞争点。 大数据的这种破坏和重塑的能力,让运用
9、者重新站上了时代的舞台,成为时代竞争者取胜的关键,而这也恰恰成为了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重要战略。从大数据的收集开始、到加工、再到分析和处理等环节,更重要的是对数据意识的觉醒和开启,是我国抢夺新的时代制高点的重中之重。 建设与反思 2009 年 1 月 28 日,刚就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会见了作为工商业领袖5代表的 IBM 时任总裁彭明盛。彭明盛正式向奥巴马政府提出“智慧星球”概念,建议投资建设新一代的智慧型信息基础设施。同年 9 月,爱荷华州迪比克市和 IBM 共同宣布,将建设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 2003 年,韩国政府推出“U-Korea”发展战略,希望把韩国建设成智能社会。 “U”是英文单词
10、“Ubiquitous” (无所不在)的简写。这个发展战略以无线传感器为基础,把韩国所有的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从而促进韩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这个国家级宏观战略具体通过建设“U-City”来实现。 一夜间,似乎一切新的发展、变革都与数据实现了无缝对接。我时常在想,到底大数据与数据有何区别,让它在人类这么漫长的历史中变成新的生产力。这本书给我许多启示,而最重要的就是大数据与互联网的集合。 拿智慧城市来看,当社会产生的数据不断增加,单纯的数据挖掘将成为技术限制,而可以不断从数据中调整算法的机器学习将从中获得智能,最终大数据将引导人类进入智能时代。在这个时代,随着机器智能进入人类生
11、活的各个领域,智慧城市便交汇而成:摩尔定律是物理基础,它赋予了社会更强的数据存储能力;社交媒体和普适计算是生成器,它们赋予了社会更强的数据生产能力;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是技术,它们赋予了社会更强的数据使用能力。 当自动化接管着越来越多的工作时,人类将从生产中解放,从而获得自由。人们从对生产关系的关注,转而对社会关系的关注。通过众包、众智和众创,在云技术的帮助下,形成新的社会治理模式:社会结构由6“分层”走向“结网” ,由政府的统一管理转为自治、共治的时代。 然而这种用数据将所有的事物关联到一起的新模式到底好不好?这往往是伴随着新事物产生而来的新疑问。客观地讲,智慧城市的建设下将会产生的第一个问题
12、,便是失业。2013 年 9 月,英国牛津大学马丁学院的科研人员给出的报告显示,在未来 20 年内,美国社会 45%的工作都可能会被机器人取代。另一方面,机器智能是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当数据记录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方面时,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将在这些包罗万象的数据中暴露无遗。人们将可能毫无隐私可言,如同生活在一个密不透风的监视系统中一样。除此之外,当机器学习发展到一定程度,机器是否会成为主宰人类的主人呢?在这种意义下,智慧城市是否真的让人们更自由了呢?或者说智慧城市是否会成为禁锢之城呢?美国科学哲学家路易斯?芒福德说,在前一个半世纪所有伟大发明的背后,绝不仅仅是技术本身的长期进步,同时还有思维方式的改
13、变。也许我们,我们的国家,能将习惯对大数据的谈玄论道,转变为习惯将大数据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也能在这崎岖的竞争道路上,推进一层一层的变革,但同时,也要将数据的隐私问题、数据安全、经济问题和伦理问题纳入到思考的范畴,这也许更是中国在民族复兴道路上首先要考虑到的问题之一。 新世界的建设总是伴随着某些事物衰止与兴始、某些规律的破坏与变革以及某些思想的建设与反思,而此次大数据正是这个新世界的内核。总之, “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说话” ,使数据从科技符号演变为文化符号, “在数据文化的建设下,中华文明的面貌将焕然一新” 。 【 延伸阅读 】 7用数据说话 从小数据时代到大数据的崛起,本书以宏大的历史观、文化观、大数据观,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数据科学、智慧文化的全景图。从美国建国之基讲起,通过阐述初数时代、内战时代、镀金时代、进步时代、抽样时代、大数据时代的特征,系统梳理了美国数据文化的形成,阐述了其数据治国之道,论述了中国数据文化的薄弱之处,展望了未来数据世界的远景。 “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 , “推崇知识和理性,用数据创新” ,作者不仅意在传承黄仁宇“数目字”管理的薪火,还试图把数据这个科技符号在中国转变为文化符号,形成一种文化话语体系。大数据正在撬动中国的制度创新、科技创新。阅读此书,历史与现实相互融合,知识与激情相互交织,思想与观念相互碰撞,未来与前景必定豁然开朗。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