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关于对金融再担保问题的研究摘要:当前,金融担保与再担保是维护我国金融市场稳定的重要要素,然而从金融再担保的发展现状来看,其在运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重点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剖析,并从再担保机构的角度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金融市场;金融担保;再担保;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2 在我国,金融担保是一门新兴的行业。与中国古代所谓“担保人”的性质不同,当代金融担保机构是以盈利为目的、服务企业融资以及帮助企业构建金融市场形象的重要经济组织,在企业发展中担任了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加快,信用担保体
2、系的形成并完善,金融再担保事实上是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必然产物。然而严格来说,因我国的金融担保行业起步较晚,金融再担保在当代中国金融市场中并不成熟,分析金融再担保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解决策略,不仅是金融担保业的职责,同时也是我国新时期各企业的共同课题。 一、金融再担保概述 所谓“金融再担保” ,是指以金融经济为主的,在担保人(机构) 、债务人、债权人三者所构建的经济关系基础上进一步为担保人所设立的信用担保,是为以维护上述三方利益为主要目的的二次保障,是当前我2国金融市场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金融再担保并非特指某一机构,同时还包括了为担保人(机构)提供二次担保的个人。例如:在现实生活中
3、B 向 A 借钱,为了保证能按时还款,即让 C 作 B 的担保人,然而 A 认为 C 尚不足以承担担保的责任,在三方都同意的前提下又让 D作 C 的担保人,而这即构成了再担保的关系。 从上述 A、B、C、D 四方所购建的关系中可以看出,有三项前提是本次活动达成的必要条件,即 A 与 D 熟识,D 与 C 熟识,B 与 C 熟识。然而这仅是从个人的角度论述了四方关系,在商业活动中,B 可视为企业(债务人) ;A 可视为银行或其他企业(债权人) ;C 可视为担保机构;D 即是再担保机构。从商业的角度再次审视四方关系,则有一种动因会贯穿始终,即经济利益,同时也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价值链,即:A 通过借款
4、给 B而从 B 处获得利益(利息)B 通过向 A 借款获得周转(运作)资金而产生效益C 为 A 担保从 A 处获得酬劳D 为 C 进行再担保从 C 处获得酬劳。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上述价值链中再担保作为价值链的终端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债务人、债权人以及担保人三者出现任何问题都会对再担保人构成严重影响,因此从再担保的角度分析问题并制定解决策略,则更能够避免链条的断裂,并能够为各方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此外,鉴于商业经济活动更为复杂,因此以下凡涉及到的担保与再担保均是针对机构而言,不再复述。 二、金融再担保中存在的问题 上节案例中明确了再担保的主要职责,同时也说明了金融再担保存3在着一定的风险。
5、要有效避免风险,实现效益最大化,就必须要对再担保业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笔者现剖析如下。 1.金融再担保机构定位问题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国家经贸委在颁布的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再担保机构属于非金融机构,而这对金融再担保机构的定位形成了一定的影响;时至 2010 年,我国相关部门再次对再担保机构的定位作出规定,将其视为一种业务行为,而非金融活动。至此,近年来我国的许多金融再担保机构在自身定位问题上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各机构之间的责任分担比例与费率明显存在着明显偏差,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健康发展。 2.缺乏完善的内控机制 担保活动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然而自新中国
6、成立以来却始终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直到改革开放后受西方发达国家金融模式的影响,才逐渐产生了担保与再担保的概念。鉴于我国的担保行业起步较晚,受此影响,金融再担保至今也没有形成规模,机构内部缺乏完善的内控机制,管理、财务以及业务等各项内容都亟待改革。 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例,作为年轻的非金融机构组织,大多数再担保机构内部的人员结构简单,管理者缺乏人才意识,缺乏完整的人才引进与培养制度;同时,因行业起步较晚,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中难以形成影响力,因此机构自身很难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加盟。 3.缺乏科学合理的业务模式 当前的国际社会是以经济为核心,以社会需求为主导的生产模式。4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在竞争日益激烈的
7、环境中,金融再担保要实现自身的发展,就必须要控制风险,实现效益最大化。然而一些再担保机构在这样的前提认识下提高了合作的门槛,在开展业务时不结合实际,不分析市场,将实力较强的大型担保机构作为首选合作对象。而对于这些大型的担保机构来说,因其自身的业务量大,风险控制能力强,其自身就能够承担起大多数的担保业务,金融再担保机构对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而与此相对的是,实力较弱的担保机构却因金融再担保机构规定的门槛较高而难以加入,最终导致机构分散自身风险、提升担保机构信用能力的作用无法发挥,在难以获得长期的合作伙伴的同时,也无法形成具有较强凝聚力的担保与再担保体系,从而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4.缺乏风险评估与控
8、制能力 许多金融再担保机构为了实现自身的发展而盲目的开展业务,缺乏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制度与业务开展过程中的风险控制能力。鉴于与再担保机构开展业务合作的主要是担保机构,金融再担保机构处于价值链的末端,其对债务人与债权人很难做到全面的评测,在关系构建过程中风险评估存在着一定的死角,而这对金融再担保机构而言将会构成极大的风险隐患。此外,在业务开展过程中的风险控制能力也是金融再担保机构的重要问题,这体现在其与担保机构、债务人以及债权人三者之间难以达成默契的协调,债权人在担保机构的信用保障下降低了风险,很可能会放弃一部分风险承担责任,继而导致了金融再担保机构的亏损风险加大。 5.缺乏统一规范的责任分担比
9、例 5目前我国大多数再担保与担保机构之间的合作体现在责任分担比例方面,笔者近日对我国一些重点区域的责任分担比例进行了调查,现将其中的部分数据公布如下: 云南省:再担保责任分担比例50%; 北京市:再担保责任分担比例担保额的 60%; 江苏省:再担保责任分担比例40%; 深圳市:再担保责任分担比例40%; 其余大多数区域再担保机构以担保机构以及受保企业的信用等级、所属行业进行分类,再担保责任分担比例一般在 30%60%之间浮动。 由此可见,当前我国再担保机构与担保机构的责任分担比例极不均衡,并且大多数不超过 50%,缺乏统一的责任分担标准,缺乏严格的责任分担制度,这不仅是造成我国金融再担保机构总
10、体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影响我国整体金融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金融再担保机构的问题解决策略 1.明确机构定位 要完善金融再担保体系的建设,实现体系的可持续发展,首要前提即是明确机构的定位。对于再担保机构而言,要确立自身的金融属性,即明确再担保机构的特性,掌握金融与金融机构的本质要素,分析再担保机构与金融本质要素之间的关联,从而进行机构本身的定位。笔者认为,再担保机构作为非金融组织,我们可将其定位为为金融服务的专业机构,其与担保机构、银行三者之间构成了金融安全的重要保障。 2.完善内控机制 在金融再担保缺乏长期实践经验的前提下,笔者认为机构可以其他6相类机构组织为参照,完善内控机制
11、的建设。 如参照保险公司的内控机制,建立起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业务流程管理等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从而加强再担保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为自身的发展奠定基础。 3.建立健全的再担保业务模式 健全金融再担保业务模式主要体现在针对不同的业务合作伙伴制定不同的运作模式,如开发不同的再担保业务品种,以满足不同规模的担保机构以及受保企业的融资需求。此外,机构还可采用“一对一”的业务开展方式,增加有效的客户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 4.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价制度 风险是金融再担保机构的主要威胁,并且也是机构除却业务开展之外的第二大要素,因此,再担保机构需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制定专门的、健全的风险评价制度。如
12、成立专业的风险评估与控制部门,实行专人管理,系统化、专业化,使其成为促进机构发展的重要部分。 5.联合体系成员,规范统一制度 当前我国的金融再担保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然而却已初具规模。在这样的前提下,金融再担保机构可联合其他同类机构组织,结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统一的再担保责任分担比例,从而提升整个体系的凝聚力,规范市场环境。 四、结语 建立健全的金融再担保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机构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丰富和完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金融再担保机构在未7来的发展中仍然会不断的面临新课题,只有借鉴与创新,再担保才能逐步的成熟壮大,为自身,进而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而服务。 参考文献: 1胡平生.我国再担保体系建设模式研究(上)J.江苏商业会计,2011(04):3-9. 2马国建,蔡静,陆钻.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及其风险控制体系的构建J.重庆社会科学,2012(09):87-93. 3唐传虎.我省再担保科技金融平台成立J.江苏企业管理,2012(05):26. 4陈杰,任超.努力为中小微企业增信融资推动实体经济做强做大-广东省融资再担保公司改革创新的主要做法及政策建议J.广东经济,2013(02):9-1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