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107KB ,
资源ID:1956889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95688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关于路桥施工沥青路面的建议.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路桥施工沥青路面的建议.doc

1、1关于路桥施工沥青路面的建议摘要:路桥施工中广泛采用沥青路面,而出现早期破坏的现象比较普遍。针对我国路桥施工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目前沥青路面产生早期破坏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防止路面早期破坏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路桥施工;分析沥青路面;措施 1. 引言 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坚实、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噪音低、施工期短、养护维护简便,且具有良好的抗滑、防渗、耐疲劳、抗高温变形、抗低温开裂等优点,因此在路桥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很多已建的路桥在通车后 35 年出现严重病害或较大面积损坏,则属于早期破坏。目前,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现象时有发生,已经成为公路工程的质量通病。这反映出目前我国路桥建设在某些

2、方面还存在不足,特别是在路基路面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等方面都存在亟待补充和完善之处。 2.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类型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形式主要变现为:裂缝、车辙、松散、剥落、坑槽、波浪。 (1)裂缝:裂缝是沥青路面最主要的破损形式,按其成因又分为:横向、纵向和网状三种裂缝形式。 (2)车辙:表现为沿行车带出现横向高差。根据形成原因不同可以2分为三种形式:失稳型车辙;结构型车辙;磨耗型车辙。 (3)松散、剥落、坑槽:由于沥青从矿料表面脱落,在车辆作用下沥青面层出现松散状态,是水损害的主要表现形式。 (4)波浪:路面组成材料设计不合理或施工质量差导致路面不足以抵抗车轮水平力的

3、作用,在纵坡段,高温或重载车辆慢行也会引起波浪。3. 早期破坏原因分析 造成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根本原因,大的方面有设计环节、施工环节的原因,也有通车后使用及养护管理方面的原因等,如工程所在地的环境因素(水、温度) ,设计及施工规范本身的原因等。而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直接原因,一般都与水有关,下面就一些主要原因进行分析。 3.1 路面结构设计原因 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主要体现在面层、基层、底基层设计及材料选择不当等方面。 (1)面层设计问题 在进行面层设计时,面层材料的选择和设计不合理,使面层的耐久性和抗裂性较差,容易导致水破坏、车辙、松散、泛油、裂缝等早期破坏现象。由于面层直接与车轮和大气接触,要

4、承受较大的行车荷载的垂直压力、水平剪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还受到大气降水和温度变化的强烈影响。因此要求路面面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较好的温度和水稳定性,表面应具有较强的耐磨能力和较好的抗滑性能,但这些要求都是相对的,是相对一定的气候、交通等条件而言的。 3目前产生早期破坏现象的路面,其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并不完全相同,但都未到达有效防止路面发生早期破坏的预期目的。其主要原因是设计时没有对当地的气候、交通、原材料供应、施工队伍设备和技术力量等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所设计的面层相对于当地的气候、交通条件,其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率过大、压实度不足,容易造成面层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出现早期破坏现象。 (

5、2)基层质量问题 基层质量存在缺陷易使基层发生早期结构性破坏,进而影响到面层,使面层出现轮迹带、下陷变形、唧浆、坑洞等早期破坏现象。 从半刚性基层裂缝形成的机理和发展的过程分析,在外界温度和湿度发生变化时,半刚性基层由于不设置接缝,温度裂缝和干缩裂缝是不可能避免的,而这种裂缝是基层裂缝的主要形式。裂缝形成后,因基层材料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基 本是不可压缩的,其横向变形也受到约束,在不发生较大的垂直变形的情况下,裂缝的宽度是有限的,而面层材料的抗裂应变要较基层大,半刚性基层的裂缝对面层裂缝形成的影响应是十分有限的。 半刚性基层质量不均匀,导致基层整体性遭到严重破坏,使基层抗垂直变形能力削弱,在行车荷

6、载作用下而产生过大局部沉陷,面层产生较大弯拉应力而开裂破坏,才是因基层问题引起面层破坏的主要原因。基层材料强度一般都能够满足要求,要避免因基层问题而引发的路面早期破坏,关键是在设计和施工时控制好基层材料的质量均匀性。 (3)底基层设计和材料选择问题 4底基层设计和材料选择不当引发的路面破坏形式主要是下沉变形、坑槽等。底基层材料强度低、水稳定性差,易造成半刚性基层底部局部拉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而产生过多裂缝,基层的整体性遭到破坏,基层材料被部分挤入底基层而引起较大垂直变形、承载力下降,进而造成路面结构发生早期破坏。 (4)土基回弹模量取值问题 由于土基回弹模量在路面结构设计中是一重要的参数,其取值

7、直接影响路面结构设计参数的确定,进而影响其使用性能和寿命。我国确定土基回弹模量常用的方法有现场实测法、查表法、室内试验法、换算法等 4 种。在路基尚未修建的情况下,一般只有采用室内试验法和查表法来估计土基的回弹模量值。 (5 )路基施工问题 路基材料设计不合适、压实控制指标选择不当、压实度不足易使路面结构出现局部沉陷、纵向裂缝等破坏现象。 对路基材料,相应的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对路基填料选择、CBR(加州承载比)和压实度都做了相应的规定;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对路基的压实度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对压实机具类型及组合、施工工艺等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对公路建设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3.2

8、主要防止措施 提高路面多层组合体系的结构承载力和耐久性,以及抗水害侵袭能力,是防止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考虑方向。在这里,从设计和施工的角5度提几点看法: (1)提高路面承载力以适应超重车不断增多的现实,适当增加下面层的厚度是有必要的,据笔者的经验,应控制在 10cm 以上。 (2)在沥青混凝土面层内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如在面层下部或底面合理采用适合的土工合成材料,既可提高面层的抗裂、防渗性能,还可以对基层或路基承载能力的提高发挥作用,从而使面层抗疲劳强度获得提高、抗车辙及鼓包能力增强,同时还可减少弯沉值。 (3)加强路面的层间结合,使用高性能的粘结材料作粘层,既可提高路面的整体强度,又具有较好的防

9、水性能。对于路桥有条件时,可以考虑采用橡胶乳液预处理等新技术或改性沥青。 (4)加强路面结构的防渗和排水设计,防止水损坏。 (5)为了提高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不透水性,尽可能提高沥青面层的压实度。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 (6)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特别要加强和改进原材料检验和混合料配比试验,沥青混合料拌和、摊铺、压实工艺应进一步提高。 (7)加强超限、超载运输管理。严格限制超载、超限车上路。 (8)推广采用较先进的路面结构。如沥青路面采用 SBS 改性沥青或SMA 面层,以提高抗永久变形能力和抗磨耗能力;中面层和下面层采用FAC-20 结构,以增强路面的抗疲劳和抗车辙能力;改善基层的类型,如采用

10、大粒径碎石(LSM) ,减少路面的反射裂缝等。 4. 结论 造成我国路桥半刚性沥青路面发生早期破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6主要原因还是相对于路桥的飞速发展,公路设计和施工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机械设备方面都准备不足,科研方面的投入不够,专职研究人员严重缺乏,科研工作存在滞后现象,规范、规程的制定和修订时未及时吸纳某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对重载和超载在路桥上的大量运营估计不足等。 建议加大对科技含量高、针对性强的科研项目的投入力度,注重专职科研人才的培养和利用,各省、市、自治区交通科研部门加强技术交流,应用型科研项目要与设计和施工紧密结合,加强路基土在湿度变化情况下的强度和变形变化规律及其在交通荷载的长期作用下的强度及变形特性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吴国雄,冯乐光,李 拔.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若干问题综述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10. 2邓有左.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开裂原因及防治措施J. 公路,201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