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109KB ,
资源ID:1959497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95949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全能政治视野下的中国城市化.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全能政治视野下的中国城市化.doc

1、1全能政治视野下的中国城市化【摘 要】中国城市化主要发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历经了曲折,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五六十年代形成的全能政治模式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且影响至今,这当中既有消极影响亦有积极推动,所以只有改革、运用、把握好全能政治,并对其影响下的中国城市化进程有一个较全面深入的认识,才能推动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 【关键词】全能政治 中国 城市化 城市的概念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但自 1840 年鸦片战争至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一百多年,才是具有近、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第一个阶段。当然,这一阶段的城市化水平远不如新中国成立后的

2、水平,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取得的巨大发展。可以说,在建国六十多年来的城市化过程中,国家政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不管是遇到的波折还是发展的顺利都与国家政治导向息息相关。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全能政治的视角来考述和分析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著名政治学者邹谠曾这么定义全能政治,它指的是一种指导思想,即政治机构的权力可以随时地、无限制地侵入和控制社会每一个阶层和每一个领域。而在我国,全能政治的特征综合表现为政治权力无限干预社会所有领域和层次。 以下,我们将着重分析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城市化。新中国成立后2的中国城市化可以分为主要两个时期,当中以 1978 年为分界线。 1.全能政治时

3、期的城市化发展 这一时期城市化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1 19491957 年的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 “一五”期间,国家启动了 156 个重点工业项目,吸引了大量的农民进入城市的工厂和矿区就业,不仅使一批新兴工业城市诞生,也使一些项目所在地的老城市得到了扩张。从 19491957 年,中国的城市数量由 136 个增长到 178 个,城市化率由 10.64%提高到 15.39%,城镇人口由 1949 年的 5765 万人增长到 1957年的 9949 万人。这一阶段的发展应该说是较快较稳的,没有出现太突出的矛盾。 1.2 19581965 年的城市化过度发展和调整阶段。大跃进期间爆发性的工业化

4、和超高速的城市化使大量农村劳动人口进入城市。到 1960 年,城市化水平提高达到 19.75%。由于前期冒进的发展,矛盾开始显露。从1961 年开始,基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国家被迫采取大力压减城镇人口的数量,动员部分职工和家属回乡务农,实行人口的“逆向转移” 。到 1963 年 6 月,全国共减少职工 1887 万,压缩了城市人口 2600 万,城镇人口比重由 1960 年的 19.75%下降到 1963 年的16.84%。 1.3 19661978 年的城市化停滞阶段。 “文革”开始后形成了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1969 年,66、67、68 三届毕业生下乡,当年下乡的人数达

5、到 260 万。整个“文革”期间,全国城镇知青下乡人数达 1400 万。“文革”十年,中国城镇人口增加缓慢,城市化水平仅仅提高 0.06 个百3分点,始终在 17.4%的低水平徘徊。 包括前两个阶段在内的城市化的大起大落,可以看做我国近 20 年的城市化不正常发展阶段。 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是建立在其工业经济发展基础之上的,没有工业底子谈不上城市化,但是我们可以发现,1978 年以前,中国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相反的,这一时期我国在经济上还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经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该时期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政府主导了城市化的进展或者逆行;(2)城市化

6、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低;(3)城市化的区域发展受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制约;(4)劳动力的职业转换优于地域转换;(5)城市运行机制具有非商品经济的特征。 由此可见,该时期全能政治体制对城市化过程的影响之深,其中非常突出且具代表性的就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该时期,农村与城市在户口的管理上实行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模式,限制农民向城市的流动,甚至还出现过大规模地把城市的人口向农村转移的现象,这些做法在客观上使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长期处于停滞、缓慢,有时甚至是倒退的状态。应当说,在建国至 1978 年的 30 年间,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全能政治体制下,方针政策的误差,致使具体实施的基本上是

7、一种反城市化的战略。不难看出,该时期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展缓慢,时而还处于停滞状态,并且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客观上遗留了许多包袱和难题,这对于后来的中国城市化发展十分不利。 42.后全能政治时期的城市化发展 这个时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2.1 19791983 年城市化政策调整阶段。从 1979 年以后,国家开始政策调整,如鼓励乡镇企业发展、开放城乡集市贸易、允许农民进城、知识青年回城等。这使得城镇人口、特别是大城市人口机械增长加快,出现了城市化水平的整体提高。1980 年全国城镇人口增加到一亿九千一百四十万,占总人口的比重为 19.4%。到 1984 年,城镇人口增加到三亿零一百九十一万,占总人

8、口的比重为 23.01%。 2.2 19841991 年小城镇带动城市化发展阶段。1984 年,小城镇发展问题得到重视,中央颁布了新的户籍管理制度,允许农民自带口粮进城务工经商和进镇落户。同时民政部又调整了城镇建制标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形成了“小城镇、大战略”的导向。1979-1991 年的 12 年间,全国共新增城市 286 个,相当于改革开放前 30 年所增加的城市数量的 4.7 倍。城镇人口增加到 31203 万,城市化率达到 26.9%。 2.3 1992-1999 年城市化迅速发展阶段。中共十四大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它的地

9、位和作用得到了更大程度的重视。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的发展在这个时期开始真正地活跃起来。1997 年,城市数量增加到 668 个,到1999 年,城市化率达到了 34.8%。 2.4 21 世纪以来的城市化稳妥发展阶段。到 20 世纪末,中国设市城市数量已增加到 666 个,这期间平均每年增加 31 个。其中超大、特大城市已达 46 个。进入 21 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水平近几年每年都保持了 1.52.2 个百分点的增长。20115年开始的“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构建城市化战略格局,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经过分析我们得出,该阶段的中国城市化有这样

10、一些特点:(1)城市化与现代化相联系;(2)城市的消费性功能趋强显现;(3)城市化不以城乡对立为前提,城乡一体化战略得以实施;(4)农村人口高基数和高增长率制约中国城市化;(5)城市化增长中的社会问题凸显。 该时期改革过程中,为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改革表现尤为突出。80 年代初,城乡分隔、限制人口流动政策逐渐转为放松管制,允许农民进入城市就业,鼓励农民进入小城镇。进入 21 世纪,有的省、市宣布取消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之间的差别,一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对人权的尊重,另一方面这也标志着长期以来反城市化政策的终结。可以说,在后全能政治时期,中国的城市化逐渐步入正轨。在坚持市场机制对城市

11、化过程的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政府很好地发挥了引导和协调作用。由于各种政策的有利实施,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速度快、规模大的特点,2009 年城镇人口的增加到 6.2 亿人,城市化率的年增长率达到 0.9%,中国成为世界上城市化率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城市国际化程度也逐渐提高。 “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到,要按照以大带小的原则,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于此,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磕磕绊绊中终于勉强驶入了正常轨道。 3.后全能政治时期中国城市化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6在改革开放前,我们的政府控制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的城市化进

12、程,而且留下的一些弊端也影响到了后来的城市发展;改革开放后,我们的政府开始抓大放小,推行了促进城市化的政策,使得我们的城市化发展取得了今日的成就。 但是,目前,中国的城市化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简单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水平;(2)城市化水平存在地区不平衡;(3)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低;(4)城市规模的适度控制与流动人口的过分集中不协调;(5)如何将城市外来人口落户城市与城市发展协调统一起来;(6)居高不下的房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在城市中生活的希望;(7)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8)社会服务的缺位与变异;(9)对城市贫民区非理性、野蛮的改造;等等。 面对着这么多的问题与挑

13、战,我们也相应提出了一些具体对策:(1)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发挥大城市优势,形成区域发展龙头;强化中等城市功能,发挥中介作用;合理发展小城镇,促进农村城市化。 (2)建立灵活、有效的人口管理机制,建立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支撑体系,为增加人口容量提供制度保障。 (3)改善人居条件与环境,完善城市管理体系,提高现代化水平。 (4)加强宏观调控,合理控制房价。 (5)完善民主体制,尊重民生,构筑开放、流动、有序、互补和共享的中国城乡体系,妥善解决中国“三农”问题。于此,我们能够明确的是,我们决不能回到改革开放前的老路子,以政府的一己之力全面控制,旧的全能政治模式的弊端已经

14、显露无疑且7危害深远。但是,我们也不能任其自由发展。在发挥市场机制和民间力量的作用,不人为过多地控制,尊重城市化发展客观规律的同时,我们仍要注意政府在城市建设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重要职责,发挥好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特别是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也只有这样,中国的城市化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张劲松,纳麒.从全能政治到有限政治: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大调整J.思想战线.2006, (6) 2吴艳玲.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现状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 (36) 3王佃利,张莉萍,高 原 主编.现在市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3 5许知远 主编.评论中国G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 6孙自法.中国新型城市化进程面临五大挑战N.中国新闻网.2010-6-24 7陈建芬,尹冬华.专家谈中国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快了还是慢了N.小康.2007-12-7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