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核桃种植项目建议书第一章 总体规划提要项目区概况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西南部的黄柏塬地区,地处陕西太白县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区范围内。东邻周至老县城大熊猫保护区,南靠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接太白县牛尾河大熊猫保护区。该区内分布着典型的暖温带森林植被类型。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21 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国宝大熊猫。这里的大熊猫生存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栖息地的丧失、退化和破碎化、偷猎、以及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与保护的需求冲突等。随着大熊猫保护区的相继建立以及保护力度的加大,社区居民以采药、放牧、伐木等直接依赖自然资源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受到制约,尤其是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社区经济开
2、始下滑,甚至出现返贫现象。为了获取经济收入,社区居民进行偷伐、偷猎等的现象时有发生,保护区与社区的矛盾比较突出,自然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也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缓解社区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压力,须引入外部的科学技术力量,在社区发现和发展一些新的农业产业,改变传统的直接利用自然资源的生产生活方式,以提高社区的经济收入。二、产业类型与配置当地农民主要以传统种植业为主,以上山采药为主要经济来源,其主要作物为小麦、玉米、黄豆、土豆等,主要满足人的食用;经济作物主要以山茱萸、花椒、板栗、核桃为主,另外还零星种植天麻、猪苓等作物,但一般产出不大,除核桃外,投入一般未收回。由于丰富的
3、资源优势,牧业在当地较为普及,已成为农民发展经济的主导产业。养殖的种类以牛、羊为主,主要出售,有少量的鸡、狗、猪喂养,供自己用。副业是近年来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依托退耕还林,发展经济林,养蜂成为农民的另一经济来源,但规模不大。三、科技建设状况人们一般依据传统方法从事种植产业,施肥、锄草及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不够科学,农机普及率达 90%以上,但品种单一,主要以机耕工具为主,缺乏作物深加工工具,养殖业同样以土办法进行管理,产量不高,见效慢;电视、电话等信息来源已铺设到户,但未充分利用,获得科学技术知识的来源主要为口口相传,且共享率低;教育相对落后,主要以小学、初中毕业为主,村小学仅教师一名。四、
4、组织机制:主要实施者:当地农民管理者:社区共管委员会(当地协会和实施团队)实施团队不存在盈利行为,完全是义务,给当地农民发送种苗和接穗,并提供技术,提高其成活率。监督协会,与其共同管理提出准备金,并了解其支出渠道。该村现有村长兼支书一人,副支书一人,下设五名村民小组组长。协会可从当地核桃种植户中选出精干、能为老百姓干实事的人,作为该组主要管理人员。共同负责核桃的销售,监督村中核桃的质量。教育村民,为塑造自己的品牌,杜绝搀假、搀水。五、规划实施阶段第一阶段: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农民的积极性,对香玲、辽核两个品种实行推广,至挂果大概需 2-3 年。第二阶段:在这 23 年内,针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提出解决方案,尤其是针对核桃嫁接和栽植成活性等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的进行解决。第三阶段:在核桃产出后,对其进行简单的包装,以提高其价值,增加其出售量。第四阶段:在小面积推广成功后,进行大面积推广并实施规模化经营。同时开拓市场,塑造品牌,成功的打造“一村一品”核桃。注: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该地适宜种植香玲、 辽核两个品种,因此建议推广的面积和规模可以适当扩大,以节约达到规模化经营的时间,该项据此得该项目大概需 2-3 年即可有产出,并达到所需目标。六、规划总投资总投入:21740 元(嫁接费用:9240 元、种苗费用:5500 元、烘干加工费用 :2000 元/年、其他:3000 元、流动资金:
6、2000 元)七、配套措施1)、管理机制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涉及到周边社区、各级政府部门和与资源利用具有直接和间接关联的社会公众、群体,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等多个利益相关方。利益关系的协调归结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统筹问题,具体表现在“保护和发展”间矛盾和冲突的解决问题上。保护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利益协调问题难以完全通过市场机制予以解决,这有赖于保护区域建立长期有效的关联机制,推动有利的自然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项目。建立“长效利益关联机制”如社区共管委员会,该机构将主要架构于市场机制、资源有偿利用机制、保护区外部性补偿机制、保护损害利益补偿机制等。在“长效利益关联机制”的构建过程中,这
7、个具有试点示范效用的“保护和发展”共进项目,应关注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利益相关方的积极影响,并充分利用这些国际组织所拥有的先进保护管理理念,使核桃矮化密植产业得以大面积实施和推广。根据当地现状,需设质量监督一名,并管理相关配套设备,要求责任心强,重点对成品核桃的质量检查负有责任,凡是经过本项目支持且检验合格的产品均给予品牌使用权,鼓励当地农民踊跃参加并监督其实施情况。需联系外界企业,对当地无污染,纯天然的核桃产品进行销售。2)、运行机制:(1)该村现有树苗 70 亩,各家均有,根据其拥有苗数,发送配量的接穗,并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以提高嫁接成功率。(2)根据农民的意愿和家庭劳力情况,按 1:4
8、 的价格比例配送核桃苗。即以辽宁 1 号为例,该核桃苗的市场价格为 5 元,建议让农民拿一元来购买,签定协议,如果种植成活,三年后有产出,则将购买时的一元钱归还农民,这种措施增加农民的劳力投入,加强管理。(3)种植后第二年,为农民讲解管理技术,同时对未成活的核桃苗进行及时的补植,费用从流动资金里抽取。(4)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根据品种特点、当地现状和实现双赢的原则,建议农民将核桃与大豆套种:套种对苗地有保湿、对核桃苗木的成活率有一定提升作用,从而实现该项目的效益最大化。(5)第三年将有基本产出,但产量很底,实施团队和协会相互协调,负责统一收购核桃,具体价格将根据市场而定,但原则上要比商贩高,比
9、外界市场低 1.5 元/斤左右,进行简单的包装后让商店代销。1.5 元/斤的差额主要用于交通运输,代理销售、联系电话、协会管理等支出。在收入中社区共管委员会(协会和实施团队)将相互监督、协作完成准备金提取任务。同年秋天用准备金购买核桃苗,用于规模再扩大。(6)第四年产量将比第三年增加一倍,并依照第三年的方法进行管理。(7)第五年开始达到盛果期,核桃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准备金充足,除购买种苗费用外,还可购买包装设备用于发展其包装技术。(8)以后产量基本趋于稳定,规模不断扩大,共管委员会可与核桃加工企业联系,大批量销售,并与零售商结合,进行小批量销售。第二章 规划背景及必要性一、规划背景在项目示范
10、社区,国家已开始实施了天保和退耕还林工程。而社区村民自古以来,形成了靠山吃山的传统观念。国家禁伐令颁布以前,多数村民以伐木、贩料为主搞创收,经济发展也很快。如今,当地政府在引导农民开发项目上,事实上也是依托森林资源发展经济。一边是国家政策不允许,例如封山禁牧、封山育林,一边是村民却要利用资源搞经济,当地传统产业因受国家政策限制,而其它产业农户又不会搞,使农民感到手足无措,只有顶着政策干,而又放不开手脚,矛盾很激烈。当地农民对经济发展的渴求是十分强烈的,在基本温饱问题不能解决的情况下,人们只能冒着违反政策的危险,如上山伐杠木来种植天麻、猪苓等中草药。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当地农民目前的生
11、活水平不高,由于该地区海拔高、积温低、土质以沙土为主等的原因,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仅能维持自身食用,而且受野猪、羚牛等野生动物的危害较大。其他产业如天麻、枣皮、板栗等,由于投入大、技术难掌握、市场行情不稳定、产出见效慢而成果不大以及其他原因,在当地并未形成规模,不能从根本上给当地的经济带来改善。然而该村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水分等非常适合核桃树的生长,且核桃树不易遭受野生动物侵害,核桃市场行情稳定并且价格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该村核桃的种植已具备较好的群众基础,这些与当地农民迫切摆脱贫穷的愿望相结合,显示出发展核桃已成为一大明显趋势。该项目通过与当地农民合作,将退耕还林工程与大熊猫栖息地
12、保护相结合,解决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问题;在不破坏自然资源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发展矮化核桃密植产业的方法,帮助当地社区发展经济,实现达到可持续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的目标,减少对自然资源和野生动物的负面影响,使秦岭大熊猫种群与当地农民达到长期和谐共处,自然与经济达到双赢的效果。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这一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机构,是以遏止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为目标。并致力于: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 确保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减少污染和浪费性消费的行动。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秦岭保护与发展共进项目”旨在通过与传统和非传
13、统保护机构合作,寻求自然保护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使秦岭大熊猫种群长久地繁衍生息。当地农民自“天保工程”实施以后,断绝了采伐的收入来源,经济状况每况愈下,迫切需要其他的收入途径;因此,基于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当地农民十分欢迎和支持各种发展经济的项目,尤其是能实现经济和环保双赢的项目。本项目基于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当地农民的实际意愿,通过矮化核桃这一载体实现经济和自然的双赢,同时,根据市场行情和当地土壤、气候条件,发现矮化核桃具有十分良好的前景。对于保护当地脆弱的大熊猫生态和促进当地农民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第三章 项目区概况一、自然资源概况项目区地处秦岭南坡,湑水河流经全区。年降水量 1
14、028.6 毫米,属多雨区。年平均温度 9.6,年最低温度 1 月份平均气温-2.4,最高温度 7 月份平均气温 20.4。霜冻期 12 月份至 3 月份,平均海拔 1384m。属亚热带湿润地区。土壤以黄棕壤为主,主要分布于海拔 1300-1400 米以下坡麓、阶地及河流两岸,还有少量淤土和潮土。常见的野生动物有:大熊猫、羚牛、金丝猴、斑羚、黑熊等。核桃坪村沿湑水河分布,长达 9 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 15km,西与黄柏塬村相连,最高海拔 1440 米,最低海拔 1230 米。二、水资源与利用开发村里的水电站由于长时间未维修,输水渠渗漏和水量减少等因素的影响,电压不够,供电不正常。 三、社会经
15、济状况核桃坪村分为 5 个村民小组,共 76 户,386 人,劳动力 240 人,但40.3%的劳动力外流(劳动力年龄标准为 1855 岁,参照国家标准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留在村里的劳动力几乎都是四十岁以上的村民。村里有特困户 5 户,贫困户 27 户(特困户标准:无劳力,智力低下;贫困户标准:无收入来源)。该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土豆等,玉米均采用地膜种植,由于受气候、土质、水源等因素影响,各小组的主导产业稍有差别,现附详细图表如下:小组 产 业1 组 2 组 3 组 4 组 5 组种 植 业 205% 231% 266% 187% 190%养 殖 业 188% 102% 188%
16、 113% 77%林 业 191% 98% 58% 270% 313%第 三 产 业 79% 0% 0% 116% 0%其他 337% 569% 488% 314% 420%附:图表数据反映各产业在各小组总收入中的比例1999 年以前,核桃坪村经济主要靠木材采伐、加工和运输等产业,2002 年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该村村民经济收入持续下降,产业以种植业、林业(包括采集野生药材)及其他收入(退耕补助、打工)为主。附:退耕还林后,该村收入主要依靠退耕补助和上山采集野生药材。四、教育文化该村小学条件比较简陋,教师少,学生少,只有从一年级至二年级。核桃坪村小学有教师 1 人,学生 6 人。三年级以
17、上的到黄柏塬乡上学,村民以小学和初中文化水平为主,当地学生一般上到初中就结束学习生涯,高中生不很多,只有两名考入大学,在当地一般会通过当兵,到部队学习文化技术。五、农业发展概况1999 年以前两村经济主要靠木材采伐、加工和运输等产业,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村民经济收入持续下降,该村主要产业为农业、畜牧业和多种经营。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黄豆等为主;济林以核桃、板栗、山茱萸为主;养殖以猪、牛、羊为主,牛、羊主要出售,猪供自己食用;其他经济作物有天麻、猪苓等,但都是零星种植,未成规模。第四章 项目区农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一、比较优势分析核桃坪,顾名思义,因为盛产核桃而闻名,而由于六七十年代的整地运动等历史原因,该村现存的可以挂果的核桃树的数目并不多。当地土质和气候条件如下图:当地情况和推广品种条件对比图:品种所当地条件辽核 1 号香玲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