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请把工作当成修行的演讲稿精选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大家好! 今天我国旗下给大家分享的是请把工作当成修行。 修行,这个词源自宗教,指修炼或修养德行,是从烦恼到觉悟、从此岸到彼岸的过程,旨在达到境界更高、胸怀更广、视野更宽的水平。也就是专注于当下的思想,吃饭就认真吃,睡觉就放松睡,接纳眼前发生的一切。修行不是为了修佛,而是知道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自我,也会在繁重的工作中保持积极愉悦的心情。 在世俗生活中,任何一个希望超脱烦恼、追求幸福的人,何尝不需要修行呢?而世俗的修行,无法避开红尘,最好的修行场所便是在工作中。在大部分人的眼里,一周的五六天工作时间意味着忙忙碌碌、不甘不愿、疲于应付很多人都
2、在抱怨工作辛苦、事业不顺,甚至讨厌上班。殊不知,工作才是自我修行的机会。但我们的生活中,对待工作有三种不同态度的人。 第一种人,是不想工作但不得不工作的人。对他们而言,工作与职责是种负担与烦恼,能躲则躲,躲不过便三心二意应付着做。这种人,他们追求钱多、舒适、宽容的工作;在面对现实中容易失望,容易抱怨公司与外部环境,或经常跳槽,或浅尝辄止。在工作中不用心,不耐烦,不全心全意投入。碰到困难与挫折,容易找借口放弃努力。 第二种人,是赚钱第一、工作第二的人。这种人工作倒是勤快,也蛮拼的,但他们视赚钱为目的,把工作当手段。根据观察,凡沦为手段的事物,往往不被尊重,可以牺牲,可以不择手段地被替换。 所以,
3、这种人对待工作与责任不很用心,只求完成不求完美,有时甚至为了赚钱而不择手段,牺牲工作与责任,损人利已。 这两类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不尊重工作、不忠诚于工作与责任。对他们而言,工作不是生命真正的需求,是为了谋生不得不做的事情,是一旦有了条件后想要摆脱的事情。 第三种人,把工作当成修行的人。 把工作当成修行的人,会是啥样子呢?请大家听听这个故事。 有这么一个年轻人,他不属于聪明人,大学考试常常不及格。他大学毕业后,滿怀憧憬进入了一家知名公司。就职进去后,才发现这是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迟发工资是家常便饭,他的梦想就这样迅速被现实彻底地粉碎了。与他同期入职的人 4 个大学生看到公司这样子,就牢
4、骚不断。不到一年,都相继辞职了,最后,只剩他一个人留下来。 他也曾犹豫要不要辞职,但他后来悟到一个道理,辞职总得有一个义正词严的理由,只是因为感觉不满就辞职,那么到其他公司工作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所以辞职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他决定:先不考虑别的,先埋头工作。因为他的任务是研究最尖端的新型材料。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研究工作中。 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这个不到 25 岁的毛头小伙子,居然一次又一次取得了出色的科研成果,成为无机化学领域崭露头角的新星,并给快要倒闭的工厂带来了生机。这个年轻人,便是后来创立过两家世界500 强公司的日本实业家稻盛和夫。他后来回忆这段往事时说道:要想取得超越常人
5、的成功,我们就要提升自己的人格,提升人格不需要进行特别的、艰难的修行。只需在日常生活中扮演好社会赋予自己的角色,或者对于自己应该做好的事情工作、家务、学习都要尽心尽力,孜孜不倦,锲而不舍。这个过程本身就是磨炼人格的修行。 稻盛和夫正是凭着把工作当成修行的这种干法,在成功路上很快超越了职场上的大部分竞争对手,最终也超越了他创业路上的大部分竞争企业,成为了人生赢家。他那种对工作的专注与热爱,视工作为自己的尊严与生命的一部分。做起事来,不分份內份外、不分上班下班,也不计较一时得失,把工作都视为机会、觉悟与素质,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工作中事事都是修行,无论你身处什么样的境遇,遇见什么样的人,一切都是在训练你的心性。哪怕是面对一场无缘故的非议,或者是需完成一项繁重的任务,你都要学会面对问题,调适自己的内心。在工作的重压下磨炼自己的心性,提高自己的人格,最终使自己的工作、事业在平和喜乐中获得成功。 修行的过程便是用工作来磨练心性,超脱私欲控制与情绪摆布;在工作中实践与遵循古今中外的圣贤们确立的道德、作风、学习创新的规则戒律,进行创造性与利他的工作,一心进取,专注执着,坚持不懈,精益求精,把平凡的工作做得不平凡,同时在工作中达到高级的人格与人生境界。 把工作当成修行,最终既能成就事,又能成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