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院 2018 年毕业典礼教师代表致辞:路在脚下,道在心中亲爱的同学们好! 大家就要离开母校了,作为老师,总是有很多的话需要叮咛,我也觉得有些话重要的话必须在重要的场合中一再强调,如果毕业前还不说就会终身遗憾、内心不安。 什么话如此重要、非说不可呢?就是一个字:道。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反思自己在给你们上课时,并没有有意识的传过道。这是一种失职,所以我必须抓住今天这最后的机会弥补过失。 很多人都说,现在的教师只是传授知识,最多只是授业解惑,而没有传道了。为什么不传道呢?因为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都不可道,怎么可以传呢?更何况,要传道,必须是有道之人,大
2、家都觉得自己从来没有悟道、得道,怎么敢去传道呢?以前我也这么认为。后来读了中庸,其中说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也就是说,我们随时随地没有离开道,人人都有道,教师有师道,医生有医道,商人有商道,甚至盗亦有道。可见,在座的各位都是有道的,只不过不同的人道行不同;每位老师也都在传道,只不过不是有意识的言传,而是不自觉的身教。中庸开篇还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为教。上天赋予万物的使命是性,即天性或本性;遵循这样的天性而行就叫道,就走在正道、天道上;不断修正自己的人生道路,使自己不偏离正道,这个过程就是教。可见,中庸不仅清晰的告诉了我们何为道,也指出了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修道,使人
3、找到正道,走向大道。 怎么才能找到正道、大道?我觉得至少有三条途径: 一、走进经典,因为文以载道。 大学开篇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道德经通篇都在讲道,都在不遗余力、反反复复的告诉我们何为天道、人道,其核心思想,概而言之,就是最后一章的总结陈词: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天之道就是圣人之道,就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就是要成就一个天地万物和谐共生的美好世界。不仅四书五经在讲道,西方经典也都蕴含着道。这些经典就在那儿,可惜我们很少有人去看,如果用读外语时间的十分之一读古圣先贤的经典,我们的人生智慧早就不可同日而语了。更可惜的是,有些人浅尝则止,读了也
4、不信,也不行。上士闻道,勤而习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同学们,你是上士、中士还是下士?所以,尽管大家已经硕士、博士毕业,还是希望你们都放下自己有限的人生小道,谦卑的向我们最智慧的先祖们学习,真正修习大学之道、秉持中庸之道。 二、走进大自然,因为道法自然。 道就是理,就是规律。朱熹先生说:一草一木皆含至理。草木枯荣、阴阳和合、四季交替,以至生老病死,无一不蕴含天理、天道。这个世界最重要的规律就是普遍联系、相互作用,任何事物都是在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中存在的,而这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始终遵循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的定律。在这样一个天地万物一体的世界,作为个人,是封闭还是
5、开放,是利己还是利他,体现的不只是认识水平,也是道的高度。道德经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水之所以近于大道,不在于其神奇的物理、化学特性,而在于其善利万物、为而不争。大自然是最好的导师,其中蕴含着无尽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明觉精察、真知笃行。所以,各位同学,毕业后走出了象牙塔,不要又局限于那狭小的格子间,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而要时刻不忘广阔、神秘的大自然。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把自己化作雨露滋润万物,变成阳光温暖世界,我们就是上善若水,就几于道。 三、走向内心深处, 因为人心所向就是道。 道就是路,有怎样的道,就有怎样的路,就有怎样的人生。人的一生有各种需求和向往,也在不断的进行
6、选择,人生的道路就是由无数次的选择构成。那么,如何选择?基于后天的习性,就会追求安逸舒适、功名利禄,得到的最多是小确幸。基于内心深处清澈的良知,就会知善知恶、向善向上。人心深处始终不变的是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向往和追求中就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大学为我们指明的人间大道。走向内心深处,找到明净的初心,选择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们就终身走在大道上。 同学们,你们就要离开这美丽的燕园。离开之前,请停下匆匆的脚步,低首叩问:我要走向何方?走近圣贤,走进大自然,走进内心深处,走进人民心中,这才是人间正道。走在这样的正道上,即使有风雨,有沧桑,我们的步伐也将豪迈而坚定。 亲爱的同学们,离开校园,你们将走向远方。请记住:路在脚下,道在心中。仰望星空,找到北;不忘初心,走向大,做一个有北且大的北大人。 我愿与你们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