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26.50KB ,
资源ID:1974743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97474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聊斋志异》花妖故事中的男性形象赏析 .doc)为本站会员(99****p)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聊斋志异》花妖故事中的男性形象赏析 .doc

1、聊斋志异花妖故事中的男性形象赏析 摘要:历来论者对聊斋志异中的男性形象都不甚重视,多将目光投注于花妖狐魅等女性形象,本文旨在探讨聊斋志异花妖故事中的男性形象,并通过对其中几位男性形象的对读和赏析,力求对这类与花妖交往的特殊人群做一个全面的解读。 关键词:花妖 男性形象 多疑 矫情 通达 聊斋志异400 余篇中绝大部分写的都是神仙鬼狐花妖,历来论者亦多瞩目于此,郭沫若就曾评价道:“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鲁迅先生也说:“花妖狐魅,多具人情” 【。然而,与这些鬼狐花妖所交往的男性却较少受到重视,本文旨在探讨聊斋志异花妖故事中的男性形象。据笔者统计聊斋志异一书中关于花妖、花神的篇目共

2、五篇,分别是葛巾 、 香玉 、 黄英 、 荷花三娘子和绛妃 。 其中, 绛妃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讲自己在梦中应邀为花神绛妃写一篇讨伐封神的檄文,全篇重点在这篇精彩的檄文,人物形象塑造上略逊一筹,因此这里不做讨论。 荷花三娘子虽然里面有个荷花仙子,但是这个故事实际上分了两部分,前半部分出现的狐女形象更加鲜明,尤其是她大胆前卫的“春风一度”的情爱论个性十足,她的光芒几乎掩盖了后半部分出现的荷花三娘子,因此在这里也暂不做讨论。 本文重点在于分析葛巾 、 香玉 、 黄英三篇中的男性形象。三篇都写了人与花妖之恋。 葛巾写常大用与紫牡丹花葛巾之恋,由于常大用身份的的怀疑,导致二人的恋情以失败告终。 香

3、玉写黄生与白牡丹香玉的生死相恋。 黄英写马子才与菊精黄英相识并结为夫妻的故事。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 (第一卷)里,认为艺术中理想的人物性格首先应具备完满性,即人物性格应有多侧面的特点。他称赞荷马史诗中许多形象地塑造说: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 ”从性格的美学特点来看, 聊斋志异中许多成功的艺术形象都是黑格尔所说的那种完满性和明确性的统一,这在常大用、黄生和马子才身上同样体现的很明显。 首先从三人的共同点来看,三人皆为爱花惜花之人,因花缘起。“常大用,癖好牡丹。闻曹州牡丹甲齐、鲁,心向往之。 ”“作怀牡丹诗百

4、绝。 ”“马子才,世好菊,至才有甚。闻有佳种,必购之,千里不惮。 ”下文将具体赏析他们每个人不同的性格特点。 在聊斋志异之前的志怪之作在处理人物与情节的关系时,多注重情节的新奇而忽视人物的表现,而蒲松龄则真正的转到以人物为中心,按照人物性格的内在逻辑展开情节,而且“描写委曲,叙次井然”。这在葛巾篇中就表现得尤其明显。 由于常大用本性中的谨慎和不通达,再加上他对葛巾的痴情,所以他从一开始就有“恐杜兰香之下嫁,终成离恨耳”的担心,他怀疑葛巾是神仙,却一直得不到明确答案。对常大用这种患得患失的心境,小说刻画的非常生动到位,步步推进也很有层次感。仅举一例为证,他开头怀疑葛巾是神仙,结果被桑姥叱责,他回

5、斋后的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写的极为精彩细致,文中写道:“意女郎归告父兄,必有诟辱相加。偃卧空斋,甚悔孟浪。窃幸女郎无怒容,或当不复置念。悔惧交集,终夜而病。日已向辰,喜无问罪之师,心渐宁帖。回忆声容,转惧为想。 ”这段心理描写极有层次感,由“惧”到“悔” ,再到“幸” ,又转为“喜” ,最后到“想” 。 “转惧为想”的这个心理过程可谓一波三折。文似看山不喜平,这么一段细微的心理活动被蒲老先生写得起起伏伏,波澜起伏,让人在忍不住赞叹作者笔力的同时,也把一个谨慎敏感的人物活生生的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为下文他对葛巾身世的纠缠埋下了伏笔。 常大用的性格促使他对葛巾的来历不停的追问,并最终导致妻离子散的悲剧。

6、用“异史氏”的话说:“况真能解语,何必力穷其原哉?”作者怪常生的较真,即“未达” 。但是他的较真正是因为他想跟葛巾长久的在一起,所以更加担心葛巾的出身会导致他们的分离。这样塑造的常生是真实的,他渴望对自己的妻子有全面的了解,渴望天长地久,这很符合人之常情,故事的不完满反而成就了常大用这个人物形象的完满。谈到香玉这个名篇,大家多津津乐道于黄生与白牡丹香玉生死以之的爱情故事。但是全面地看黄生和香玉及耐冬花绛雪三人的关系,黄生不止多情,还十足的矫情。 “香玉吾爱妻,绛雪吾良友也” ,黄生的这句话被众多论者引用,对黄生和绛雪的关系也被定格于此,论者多赞黄生身边娇妻与良友并存,常以黄生与绛雪比之孔生和娇

7、娜也是不恰当的。黄生对绛雪之情并非止于“良友” ,这也正是他的矫情所在。 香玉死后黄生见到绛雪有这么一句话:“小生薄命,妨害情人,当亦无福可消双美。 ”可见刚开始他做着享受“双美”之福的美梦, “香玉吾爱妻,绛雪吾良友也”的言论只不过是美梦破灭后的自我解嘲罢了;他口口声声说着思念香玉,却又在得知香玉即将归来的消息时未露半点喜色,反而依旧与绛雪调笑;在“笑拥”绛雪之时,香玉突然到来, “生望见,泣下流离,急起把握香玉。 ”黄生这一系列动作非常具有戏剧性。 相比常大用和黄生,马子才更像一个读书人,他清高,刻意回避金钱,但他身上又有着读书人少见的通达。作者说“马素介” ,但他并不是一味的狷介,他其实

8、是个十分通达的人。这很明显的表现在,当他得知妻子是菊精时,非但不害怕,反而“益敬爱之。 ”他的通达还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当他不胜其烦的归还黄英的东西时, “黄英笑曰:陈仲子毋乃劳乎?马惭,不复稽,一切听诸黄英。 ”当他坚持“祝穷”而住进“园中的茅茨”里,可是又“苦念黄英。招之不肯至,不得已反就之。 ”这时聪慧的黄英“笑曰:东食西宿,廉者当不如是。 马亦自笑无以对,遂复合居如初。 ”这些充满了情趣的对话,不仅黄英的聪慧和马子才的豁达栩栩如生,马子才对黄英的深情也让人颇为动容,他对妻子的包容更像是一个世间男子对妻子的深沉又体恤的爱。 进一步说,马子才本是个对金钱回避甚至厌恶的读书人,可是他却对黄英的

9、金钱观却步步退让,除了他对黄英的深情之外,也体现了读书人传统的清高观念的变化。文中陶三郎之语可见端倪:“自食其力不为贪,贩花为业不为俗。人固不可苟求富,然亦不必务求贫也。 ”在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清初作者说出这样的话,也可见新的时代气息对知识分子的影响与熏陶。 常大用、黄生和马子才三人与聊斋志异爱情故事中其他男性形象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他们身边的佳人是花所变。花,草本木质,吸收日月之精华,本身就有些柔弱纤细的气质。因花而结缘,故这三篇故事洋溢着唯美浪漫的情调。 另外,三篇中除男主人公以外,还有几个男性形象颇引人注目,不得不提。 葛巾中常大用胞弟常大器、 香玉中众道士、 黄英中黄英胞弟陶三郎,

10、这些人物虽不是男主角,但是对故事的进展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常大器之妻的夭殒促使葛巾妹玉版的到来。众道士对花的喜恶关系直接到黄生、香玉、绛雪三人的生死存亡。而陶三郎则在马子才和黄英的婚事上起着决定作用,他具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他预测的“四十三月”后黄英嫁人,果然“四十三月后”马妻亡,他又从远方寄来函信“嘱姊归马” 。在黄英整篇中,除了三郎醉酒委地化菊,整个故事情节没有虚幻处。他的化菊才使人幡然领悟原来姐弟二人是菊精所变。让人不禁叹服于作者的生花妙笔。 把葛巾 、 香玉 、 黄英三篇放在一起对读,虽然同是描写花妖但在作者的生花妙笔下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气象,同中有异,犯中见避, “将人物置于不同的矛盾冲突中,使人物接受不同的考验,以情节的犯中见避服务于人物塑造的犯中见避 ”。都是描写牡丹花妖,葛巾的悲剧在香玉中得以彻底的补偿,常大用不是因为怀疑葛巾是非人类而导致妻离子散的悲剧吗?那么,黄生根本就不问香玉的来历,只是单纯的爱她,甚至在得知香玉成为鬼之后丝毫不以为意。 葛巾和香玉不是都是因为人与花妖之恋而不能长久吗?那么, “黄英终老,亦无他异。 ”马子才和黄英像人世间一对平凡的夫妻一样白头到老了。通过对读,可以领略到三篇的参差错落之美。 注释: 鲁迅,周锡山释评.中国小说史略(释评本)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 年版. 张稔穰.聊斋志异艺术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年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