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频超声在闭合性肌腱损伤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摘要】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闭合性肌腱损伤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对 16 例闭合性肌腱损伤患者术前均行高频超声检查,并与术中探查情况比较,术后行高频超声复查。结果 16 例患者术中探查情况均与高频超声检查结果相符,高频超声诊断准确率达 100%;在肌腱损伤及愈合过程中,随时间改变的不同, 其超声图像亦有相应的变化。结论 高频超声能为临床诊断闭合性肌腱损伤提供有价值的图像资料,并对其治疗和判断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超声检查;肌腱损伤;诊断闭合性肌腱损伤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以往对其诊断多凭临床症状和相应肢体运动情况的体格检查加以估计,缺乏直
2、接、客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本文旨在探讨高频超声在闭合性肌腱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 2007 年 1 月2008 年 8 月我院收治的闭合性肌腱损伤患者 16 例,男 14 例,女 2 例,年龄 1642 岁,平均 24.1 岁,受伤时间 1 小时2 个月,伸指肌腱损伤 7 例,屈指肌腱损伤 5 例,跟腱损伤1 例,髌腱损伤 3 例,其中不完全性断裂 6 例。2.检查方法 使用的仪器为麦迪逊 8800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及 6000II 型黑白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 510 MHz。手术前所有患者均行高频超声检查,患者取合适的体位,充分暴露受检部位,将超声探测深度调至适
3、中,采用直接扫查法,在损伤部位表面涂上耦合剂,对肌腱进行纵、横多切面扫查,重点扫查与肌腱走行平行的纵方向,声束方向务必与肌腱走行相垂直,否则易出现低回声伪像。在扫查过程中必要时配合损伤肢体的主动和被动运动,仔细观察肌腱的活动。高频超声主要观察内容:损伤肌腱手术前先观察整条肌腱是否连续,判断肌腱有无断裂,再观察受损肌腱与周围组织分界是否清晰,其形态和内部回声的改变情况,了解断裂程度,断端的距离和位置。术后 12 周、35 周、68 周三个时间段复查高频超声,观察肌腱断端缝合处情况,注意吻合口是否为腱性连接,有无手术吻合口为疤痕连接,或再发断裂及有无肌腱粘连。结 果 1.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探查符合
4、情况 所有病例均接受手术治疗,高频超声检查与手术探查结果一致,高频超声诊断准确率达 100%。肌腱完全断裂 10 例,两断端的距离为 1.34.8 cm,平均为 2.4 cm,不完全断裂 6 例,均予修复。术后高频超声复查,提示 1 例吻合口为疤痕连接,及时行肌腱移植修复术,15 例吻合口均为腱性连接,同时根据高频超声提示肌腱断端愈合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14 例疗效较满意,2 例肌腱粘连较严重,进行肌腱松解术后疗效较前好转。2.声像图表现 正常肌腱的声像图特征:纵行扫查肌腱时,肌腱呈束带形纤维状中等或强回声,周围有两条光滑的强回声包绕(图 1);横切面时,肌腱呈圆形、椭圆形或半月形均匀强
5、回声,有清楚的边界。肢体作主动和被动运动时,可见肌腱与皮肤及皮下组织作相对运动。损伤肌腱的声像图特征:部分性断裂时,超声表现为肌腱纤维部分性中断,肌腱内出现局灶性低回声,该处结构模糊;完全性断裂时,超声表现为肌腱的连续性中断,断端周围可见低回声的血肿,断端可回缩形成杵状改变(图 2)。早期(2 周以内)断裂的肌腱断端形态为圆柱状或轻度杵状,内部回声与正常肌腱相仿。晚期(病程 5 周以上)断裂的肌腱断端形态均为杵样改变,境界模糊,内部回声增强,强于近期断裂的肌腱及对照侧肢体同一肌腱。术后 2 周以内的吻合区为低回声,肌腱厚度增加,轮廓模糊,回声明显减低,随着时间的改变,超声图像由局部低回声、低回
6、声区逐渐缩小到显示点状、片状强回声及条状强回声,肌腱缝合处的回声及厚度接近正常肌腱,与周围组织的分层逐渐清晰。肌腱粘连时可见肌腱与皮肤及皮下组织作同步运动,本组有 2 例。讨 论闭合性肌腱损伤多由于外力撞击、过度牵拉或肌肉不协调强力收缩所致,X 线诊断的特异性及检出率不高,螺旋 CT 及 MRI 诊断率较高,但费用昂贵,而高频超声经济无创,操作简单,对软组织病变有较好的分辨能力,能较为确切地显示肌健损伤的形态学改变,而明确的形态学信息则为临床提供了诊断肌腱损伤的准确影像学依据,而且高频超声可实时动态观察肌健损伤术后的愈合情况,因此具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正常肌腱由较粗的纵行胶原纤维和致密的结缔
7、组织构成,与周围组织有腱鞘管相隔,其密度、声速、声阻抗值比肌肉、脂肪等软组织高,故回声比肌肉、脂肪等软组织高,较容易区别,因此应用高频探头能够清晰地显示肌腱的声像1,且与周围组织的分界清晰。此外肌腹和肌腱的活动特点使得在作肌肉舒缩试验时,两者的声像图极易鉴别。上述特性为超声诊断肌腱损伤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基础2。肌腱断裂的声像图表现为肌腱的连续性完全中断。由于近端肌腹的收缩,近端肌腱距损伤处较远端远,这在作肌肉舒缩试验时更为明显。因此超声检查时应特别注意对近端的扫查,以确定断端的位置。在肌腱的修复过程中,不同时间段其断端及吻合口的形态、回声会有不同的超声表现,超声图像会随组织学的改变有相应的改变
8、。肌腱损伤或断端缝合术早期,由于受损局部水肿、充血和炎细胞反应,胶原纤维间组织出血,导致肌腱高频超声图像表现为损伤区或吻合区肌腱厚度增加,回声明显减低,轮廓模糊,周围可见不规则的低回声区。这种表现以损伤或术后 2 周之内较为明显。据文献报道最早在术后 10 天就可通过超声观察区别吻合口是腱性连接还是疤痕连接,若超声表现吻合口处回声与周围肌腱回声相近,内部纹理与周围肌腱上下连续,轮廓较为清晰,提示吻合口为腱性连接;若超声表现吻合口处内部回声低,无肌腱纹理回声,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提示吻合口为疤痕连接。本组在术后 10 天超声复查发现 1 例吻合口为疤痕连接并及时行肌腱移植修复术。随着时间的延长,
9、炎细胞反应明显减轻,纤维母细胞的不断增生,新生肌腱胶原纤维组织逐渐增多,声像图表现为吻合部低回声区逐渐缩小,低回声内出现斑片状强回声,肌腱轮廓大致清楚,这种表现以术后 35 周较为明显。5 周后由于大量胶原纤维的生成,排列方向由散乱趋于一致,与肌腱纵轴平行,声像图表现为吻合区回声已接近正常肌腱组织,为条状强回声, 但仍有些回声不均,肌腱轮廓粗大,有时可见钙质沉着等现象。肌腱损伤愈合过程中,粘连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根据肉眼观察和一些精度较差的检查方法无法对粘连程度做出精确的判断。而根据肌腱断端吻合处超声图像特点及其滑动度可评价肌腱的粘连程度3。轻度粘连时肌腱与周围组织分界较清,动态观察时出
10、现轻度粘滞现象,滑动度稍低于正常;中度粘连时肌腱与周围组织分界欠清,动态观察粘滞现象较为明显,滑动度有限;重度粘连时肌腱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动态观察粘滞现象很明显,滑动极短甚至无滑动。本组中 2 例肌腱断裂术后作肌腱的主动或被动的运动,发现肌腱滑动范围明显减小,肌腱与皮肤及皮下组织作同步运动,超声表现为肌腱吻合处回声强弱不均,且与周围组织混合成团,分界不清,厚度明显增加,考虑为重度粘连,经早期进行了松解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本组资料表明高频超声在闭合性肌腱损伤的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高频超声简便迅速、经济无创,可明确肌腱是否断裂、断裂程度及断端所在位置,不仅为闭合性肌腱损伤提供客观诊断依
11、据,而且为临床选择手术切口及入路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4。同时在术后愈合过程中,从声像图的变化,可了解肌腱愈合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发症,极早发现吻合口是否出现疤痕连接,还可评价术后的粘连程度,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术后疗效的判断提供可靠直观的影像学依据,确保肌腱正常愈合,并能适时指导功能锻炼。总之,高频超声简便无创,重复性好,对诊断闭合性肌腱损伤具有特异性,可动态观察其愈合情况,能为闭合性肌腱损伤提供有价值的诊疗信息,在本病的诊疗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参考文献】1王 新,赖征文,左文彬,等.彩超在闭合性肌腱损伤诊断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12):82-84.2顾 斌,詹维伟,崔志强.肌腱损伤的超声诊断J.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0,20(Z1):13-15.3孔 军,张 新,苏 骅.手部肌腱断裂修复后肌腱粘连的超声评价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5,21(9):700-701.4姥 义,桑玉顺,于晓华,等. 高频超声在肌腱损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上海医学影像,2008,17(4):288-290.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