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31KB ,
资源ID:1978671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97867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贯通中西文化的桥梁——外销画中的大千世界(1).doc)为本站会员(99****p)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贯通中西文化的桥梁——外销画中的大千世界(1).doc

1、贯通中西文化的桥梁外销画中的大千世界(1)18、19 世纪不少来华贸易或旅游的西方人,喜欢各种工艺品以作留念,这时广州出现了许多迎合西方顾客喜好的绘画,这些外销画不少现在已经成为欧美博物馆中的藏品。2003 年,广州市举办了英国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所藏外销画的展览,并出版了1819 世纪羊城风物英国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藏外销画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一书。这些外销画生动地再现了当时广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研究经济史、社会史的珍贵资料。兹刊载该书中的若干文章,以饗读者。编者(2005-4-23)贯通中西文化的桥梁谈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藏广州外销画刘明倩英国国立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英国国立

2、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以下简称“维院”),座落在伦敦西南的南肯盛顿区,占地 79,373 平方米。她的成立,与 1851 年举办的“万国工业博览会”有密切关系。当时大不列颠国国强民富,英女王维多利亚的丈夫阿伯特亲王酷爱艺术,他在伦敦海德公园以大幅玻璃和铁枝盖了一幢临时展览厅,邀请全球各国将他们优良的产品送展。博览会在 5 月开幕,吸引了大批参观者。他们不分男女老幼、不分贫富或社会地位,不约而同地在展柜间流连忘返。到 10 月博览会闭幕时,参观人数已超过 600 万。入场费的收益,扣除一切开支后还有可观的盈余。大会主办人决定用那笔钱建一所博物馆。经过 6 年的筹划和建设, “南肯盛顿博物院”于

3、1857 年落成启用,18621897 年间又扩建了数次,1899 年改名为“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 ,到今天已有 l 46 年历史。其藏品之丰富,在世界上堪称首屈一指。1860 年,维院购入第一批中国外销画。 “外销画”是 1949 年后美术史家开始使用的名词。18 世纪末19 世纪初期间,虽然中国画工知道他们的作品是卖给洋人的,但买家则没有将中国画分为“外销”或“内销”的习惯。欧洲人买中国画,是因为他们对这遥远的国家充满好奇。在摄影术未发明以前,图画是帮助他们了解中国事物的最佳媒介。事实上,欧洲各国的东印度公司在他们贸易的地方购买一些富有当地色彩的图画,不以中国为限,维院珍藏中就有不少印度

4、水彩画和日本版画。中国外销画的历史不超过 200 年,到今天能自成一格,成为美术史家和历史家研究的对象,得归功于广州的一群优秀画工。他们技术精湛、头脑灵活,善于迎合顾客口味。中国外销画不独题材广泛,而且价格便宜,因而得以大量输往欧美各地。当年广州画工为“揾两餐”而绘制的图画,其中部分进了博物馆,成为今日研究晚清风貌的重要资料,这应是画工们万万料想不到的。外销画在 18 世纪末已非常发达,题材包罗万有。美籍荷兰商人范罢览(Andreas van Braam Houckgeest),是荷兰东印度公司 17901795 年驻广州大班,1794 年兼任荷兰使节团副团长,前往北京觐见乾隆皇帝。他在 17

5、95 年离华返国时带走了 1800 多幅画,题材便包括风景、建筑、神像、历史故事、风俗习惯、官员、刑罚、游戏、各行各业、音乐、船舶、鱼、鸟、昆虫、花卉、生果、植物等 10 多种。(1)摄影机在 1850 年左右传入中国,但外销画还继续生产了一段日子。在众多传世外销画中,如何分辨它们的制作年代,是重要的课题。绘制外销画的画工,只有少数在作品上留下姓名或制作年份。外销画的断代,大部分得倚赖间接的旁证。广州“十三夷馆”是常见的题材,但各夷馆的面貌,在 17501850 年期间曾发生过很大变化。现代学者克罗斯曼(Carl Crossman),根据各夷馆的建筑形式、夷馆悬挂的国旗、馆前的广场、馆旁教堂是

6、否存在等细节,排出了十三夷馆在不同时期的样貌。(2)他的考据已普遍被学术界接受。但这种方法用于分辨以花卉植物为题材的图画,便不适合了。中国外销花卉植物画可分为三大类:17501790 年间的作品,仍遵守传统画法,花朵和叶都较细小,画工又加添山石作背景。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藏有一本画册,是一位法国人于 1776 年在广州买的,其构图、画法和设色都跟展品白菜花 、 金丝棠那一系列非常接近。(3)17911830这 40 年内,为了满足英国顾客对亚洲植物的渴求,花卉植物画趋向写实(见本书陈滢专题讨论)。这类画大都画在英国进口纸上,相信是因为中国宣纸太薄,经不起反复翻阅。英国纸很多都带有显示公司名字和生

7、产年份的水印。瓦曼(Whatman)公司生产的纸张,自 1794 年起才有年份,没有年份的“瓦曼”纸便表示是 1794 年前的产品。(4)按常理来说,画的绘制年份,应是水印年份后 212 年之内。因此,英国纸的水印便成为研究者判断画作年份的其中一种依据。第三类花卉植物画是从第二类演变出来的。它们也画得很逼真,但没有剖面图。这类画观赏性重于学术性,显然是针对非植物专业却对花卉有浓厚兴趣的人士而制的,画工既用洋纸,也用中国宣纸。制作年代估计也是始于 1791 年左右。展品番茄便是画在 1794 年前的“瓦曼”纸上。这类作品延续至鸦片战争爆发时才被通草纸画取代。展览中有 50 幅描绘广州街头各行各业

8、的绘画,是画在中国宣纸上的(见本书程存洁专题讨论)。这套画的第一手买主(姓名不详)在两张17811790 年出产的“瓦曼”纸上开列了每幅画的英文名称,(5)故可推断这套画(共 100 幅)是他在 1790 年前后买的。论及各行各业画,不能不提到“蒲呱”这个画工。1800 年英国人梅森(George Henry Mason)出版了中国服装 (Costume of China)一书,内有 60 幅各行各业点雕画,梅森说是根据蒲呱的原作刻印而成的。因为有此一说,今天一些传世的各行各业画便被认为是蒲呱的作品。其实,若将维院那套画和中国服装一书中 60 幅点雕画仔细比较,极度相似的固然不少,如凿石 、补

9、镬 、 补鞋 、 蒸酒 、 西洋景 、 补碗 、 倒屎 、 做袜 、 弹花 、 狗桩碓 、 独脚戏等。但亦有部分在构图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别,如写灯笼 、 舞猴等。美国赛伦市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Peabody Essex Museum)藏的一套也是 100 幅,(6)可惜它们也未能完全吻合中国服装中的插图。严格来说,目前的证据并不足以证明维院和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所藏的两套广州街头各行各业绘画是蒲呱的作品。 茶、丝、瓷是中国三大出口商品,这三种商品的制造过程,自然成了外销画的热门题材。外销画的生动写实,展览中制瓷一套表现得最清楚。1743 年乾隆皇帝曾命令绘制陶冶图说一套 20 幅。(7)外销画

10、工是否参考过陶冶图说不得而知,但两相比较,外销画中的窑炉、水轮及其他细节均比陶冶图说来得更富真实感。此外, 陶冶图说画到“装桶”这个工序便结束,外销画却包括“水陆运输” 、 “入货仓”等重要环节,显然是为了满足西方顾客的兴趣。 制茶一套共 12 幅,其中 4 幅在 1808 年被皇室版画家欧米(Edward Orme)制成版画,(8)故它的绘制年代应早于 1808 年(见本书周湘专题讨论)。 制丝一套共 16 幅,不是单张而是连缀式册页,这种装帧在外销画中较少见。画册应是 19 世纪下半叶的产物,因为画册上的纸标签和浅蓝色丝带都不见于早期作品,而人物面部的画法,和制瓷 、 制茶两套有很大分别。

11、19 世纪下半叶,洋商购买的中国丝绸已不算大宗了,但在西方人心目中, “丝”和“中国”有牢不可破的关系,故以制丝为题材的外销画仍然畅销(见本书江滢河专题讨论)。该画册最后一页上,贴有两方纸质小标签,分别有“粵东省城晓珠里英泰”和“吴俊画印”等字样。现代学者据民国年间编纂的广州城坊志作出考证,指“晓珠里”即今日的杨巷路北段,在当年“十三行”的北面。(9)估计“英泰”是专做洋人生意的店铺。画工吴俊,生平失考。他的标签不写英文译名“某某呱”而写中文姓名,亦是较特殊的做法。笔者怀疑,不是所有外销画工都以“某某呱”为招牌的,除吴俊外也许还有其他署中文姓名的画工,但以前极少西方人看得懂中文,中文标签便被忽

12、略甚至弃掉了。 制丝画册于 1901 年入藏维院,吴俊这标签则是近 20 年才发现的。 欧洲人撰写有关中国乐器的文章,较早的有耶稣会士阿莫埃(Jean Joseph Amiot)以法文书写、于 1779 年出版的中国音乐(Mereoiresllr La musique des Chinois) 。1793 年英国首次派使节团到中国,团员之一的巴罗(John Barrow)回国后撰写的回忆录中,附载了24 种中国乐器的线描图,包括敲击乐器如钟、鼓、锣、钹、双木、云锣、木鱼,吹奏乐器如笙、箫、喇叭,弦乐器如琴、二胡、琵琶、三弦、月琴等。(10)比展览中 12 幅以奏乐为题的外销画,很明显看出这些都

13、是当时普遍流行的乐器。遗憾的是巴罗认为中国乐曲“吵耳” ,又误称奏乐器是低下阶层的职业。今日英国众多博物馆内中国乐器寥寥无几,恐怕是受了巴罗的影响。洋行 维院藏自 1820 年左右开始,外销画工大量选用通草纸。(11)通草纸质脆,必须裱在数层宣纸之上,再以丝带或布带稳定边沿。它的面积通常不超过 3020 厘米,故不适宜绘画太复杂的题材。维院有一套制丝通草纸画共 12 幅,不及吴俊那套详细生动。展览中两幅园林景色 ,已比一般水准的行货画得精细了。1850 年之前,中国行商如潘启官、伍浩官等人拥有华厦巨宅。到行商家中花园游览,成了每个访华欧美人士极力争取的“节目” 。画中表现的虽不一定是潘、伍两家

14、的“写实镜头” ,但它描绘的是广州富贵人家的花园,却是无庸置疑的。值得一提的是每幅船(见本书程美宝专题讨论)和各行各业画均有中文标题。标题中有些是别字,如“卖”写成“买” 、 “蜡嘴”写成“立嘴” ;更多是广东方言,如“倒屎” 、 “鈇老” 。中文标题的存在,显示了洋顾客虽不懂中文,却是认真地尝试了解中国事物各种船的用途、小贩们卖的东西叫什么名字等等。展览中的花卉植物画虽不是全部有标题,但维院藏有另一本画册(编号 8102),是 18031804 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特别订制的,内中 94 幅画大部分都有标题,为没有标题的画提供了依据。19世纪初,很多华南植物在欧洲本土并不存在。(12)对当时的英

15、国植物学家来说,知道它们的中文名称十分重要。意料不到的是 200 年后的今天,某些花卉植物的中文名称已经改变了。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仔细观察了维院编号 8102 的画册后,开列了画册中植物的现代名称,其中一些已和旧名相去甚远,以下是一些例子:现代名称 1803 年的名称 现代名称 1803 年的名称假苹婆 水浪子 黄花石蒜 黄脱衣换锦蜈蚣藤 石莲 黑老虎 满枝红红葱 凤眼兰 华南皂荚 六角花大尾摇 天芥菜 小叶云实 细叶山鹰爪鸟类也出现相同的情况。展览中的水沉香 、 浮游鸟和灰鸭 ,是画上的原标题。现代的专著,却分别称它们为“彩鹬” 、 “太平鸟”和“凤头潜鸭” 。(13)外销画不但重现了

16、 18、19 世纪广州的风貌,还保存了当时的方言,亦是意外收获。注释:(1) Andreas Everardus van Braam Houckgeest, An Authentic Account of the Embassy of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vol. II, pp. 279324.(2) Carl Crossman, The DecorativeArts of the China Trade, pp. 423435.(3) 编号 Banksian MSS27+28(4) Craig Clunas, Chinese Export Waterc

17、olours, p. 49.(5) 有些“瓦曼”纸虽然没带年份,但仍有纪录可寻。见 James Wardrop,Mr WhatmanPapermaker,PP118,Fig5+7。(6) 黄时鉴、沙进:十九世纪中国市井风情 。(7) 陶冶图说1996 年在香港拍卖,见佳士得拍卖图录 The Imperial Sale,2841996,lot 65。(8) 现存大英图书馆,编号 KTopCXVI192。(9) 黄佛颐:广州城坊志 ,第 553、749 页。(10) John Barrow, Travels in China, pp. 313322.(11) 有关通草纸画的研究,见中山大学历史系、广州博物馆编:西方人眼里的中国情调 。(12)Hosea Ballou Morse, The Chronicles of the East lndia Company, vol.II, p. 410.(13) John MacKinnon, A Field Guide to the Birds of China, nos. 34, 119, 10.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