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27.50KB ,
资源ID:1979583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9795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简述我国公立高校“转制”的若干问题.doc)为本站会员(99****p)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简述我国公立高校“转制”的若干问题.doc

1、简述我国公立高校“转制”的若干问题【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近十年来,公立高校“转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文章对公立高校“转制”的研究背景、基本概念性质以及意义和必要性进行综述,以期对 “转制”高校这一“新事物”有客观和科学的认识。【关键词】公立;高校;转制;问题我国高等教育演变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新词,叫“转制学校” ,或者“公立转制学校” 。它作为公立学校转制现象的描述词,已被人们所接受。由于“转制”是个过程概念,它不足以表示这类学校的性质。1所以,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方面,作为“新事物”的公立高校“转制”都还处于摸索阶段。一、研究背景(一)国际背景20

2、世纪 70 年代末,英国政府开始了大规模的公共部门治理变革。教育作为传统的公共部门的一个治理领域,民营化已成为其变革的世界性潮流。教育民营化本质上就是利用公民社会选择机制和市场机制来打破传统上政府及其附属机构对于公共教育的垄断,形成一种包括公民社会选择和市场机制在内的多样化的公共教育供给机制。2目前,世界各国已呈现出个人、社会团体、合作组织、公司企业等非政府单位和部门大力兴办各种类型和形式的教育机构,或积极参与教育运营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民营化的实践活动。近十多年来,许多国家运用市场经济的法则和机制管理公立性质的教育机构和单位,对公立学校进行“转制” ,则是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全球教育民营化发展

3、浪潮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办学体制改革。在高等教育阶段, “转制”学校较为典型的有日本的长岗造型大学,新加坡的 SMU 大学等。尽管世界各国对此类学校名称不一,且就资金来源、资源配置、运作方式、效率高低而言也存在着诸多差异,但在国外较多的发达国家或地区,这类学校总体上因为适应社会的特征而获得了广阔的教育市场,呈现出越来越强的生命力。(二)国内背景我国的“转制”学校实验首先从公立中小学开始。1992 年,天津最早进行了公立学校转制试点,1993 年,在上海市徐汇区出现了第一批公立转制学校。到 1998 年底,全国 12 个省市已有近 1000 家公立中小学转制学校。3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不同地区在转制

4、试验的过程中,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形成了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基础教育阶段公立中小学“转制”模式。由于公立高校所面临的困境与公立中小学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同时借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一些学者认为,在高等教育领域同样可以进行公立高校转制实验。学者们就公立高校“转制”的意义、可行性、概念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在实践上,国内则涌现出浙江万里学院、齐齐哈尔职业学院等多形式的转制高校以及部分普通高校举办的独立学院等形式。近十年来,对少量公立高校进行“转制”的实践实际上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民营化在制度层面深入发展的集中体现。公立高校“转制”成为我国近十年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二、公立高校“

5、转制”的基本概念概念反映事物的特征。从现有研究文献来看,对公立高校转的到底是什么“制”的问题,业内学者则是仁者见仁。从搜集到的资料来看,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四种。第一种观点认为,公立高校“转制” ,转的是投资体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它的核心是在国有教育资源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转变单一的投资体制和运行机制。概括地说,就是学校的所有制没有变,变的是教育经费投入的来源以及政府、社会、家长和学校的关系。4李祖超认为, “转制”高校无论如何“转” ,其性质依然是国有,即所有制不能转变。5第二种观点认为,公立学校转制的目的在于建立自我监督和社会监督的机制。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办学体制改革主要是针对国家

6、“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弊端提出的,其关键在于没有建立基层监督机制,缺乏独立的负责的教育中介机构。 “故真正需要转的制 ,是缺乏学校自我监督与社会监督之制,是教育中介机构不健全、不独立之制。只要这些问题不解决,政府同学校的关系也就难望理顺,所谓教育体制改革就得一直进行下去”6。第三种观点认为,公立高校“转制”转的是所有制和运行机制。有学者认为, “转制”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所有制的改变,公立高校可以通过资产转移的方式,转变成完全意义上的民办高校;二是机制的改变,即不改变高校的所有制形式,引入市场机制改变其运行机制。7也有论者提出, “公立高校转制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转变投资体制,二是转换运

7、行机制,三是转变学校资产的所有制。这三者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项都是不完整的转制,其关键是转换学校资产的所有制。 ”4第四种观点认为,正是基于学校的产业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的考虑,才导致公立学校委托社会力量作经营管理的探索,把这种学校简称为所谓的“转制学校” ,也属于马马虎虎的提法。1从上述四种代表性观点可知,转制高校的概念与性质主要涉及到产权归属和投资体制、管理体制等运行机制是否转变。关于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转变基本上已达成共识,分歧的关键在于转制高校是否要“转”所有制,即“转制”高校的产权姓“公”还是姓“私” 。前两种观点尽管对转制的具体内容有不同的理解,但有一个共同点,即都认为

8、转制不能改变公立学校的所有制,不管如何转,学校的资产都是国有。第三种观点鲜明提出转换学校的所有制是关键。而第四种观点则从根本上对“转制”学校持否定的态度。三、公立高校“转制”的意义和必要性任何概念都无法自我显示,而以一定的词语为载体, “转制”高校从产生之初就是一个难以说清的概念。在(下转第 28 页)(上接第 9 页)不同的环境中,都使用同一个词,产生了诸多概念上的问题,公立高校“转制”模糊了两种不同性质的学校的区别。然而,概念上的不统一和持续地讨论,没有影响到学界对其意义和必要性的探讨,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 “转制”有助于推进办学体制多元化的教育体制改革进程有论者认为

9、, “转制有助于切实推进办学体制多元化,有助于理顺宏观管理关系;对扩大高校自主权将产生积极影响。 ” 8(二) “转制”有助于摆脱公立高校办学的低效率,高等教育经费供求尖锐矛盾的局面有论者认为“在我国进行高等教育转制的动因主要有内外两方面因素:外部因素包括教育供求的矛盾、改革传统低效率的高校办学、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等;内部因素则包括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提高有限资金的利用率、改善高校整体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的需要等” 。5(三) “转制”有助于公立高等教育与民办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竞争格局的形成张乐天认为, “转制有利于促进公立高等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从整体上促进中

10、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 9(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经验更是为公立高校“转制”的运作提供了借鉴“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等政策以及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公立高校“转制”提供了重大的机遇。有论者认为,公立高校转制后,其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必然相随而行。学校必须精简机构设置,裁减冗员和压缩非教学人员,同时也需要加强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学校转制后,也就“逼”到市场竞争的风口浪尖,必须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这样学校也必须更加重视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国有企业转制

11、的成功经验给高校转制带来了启示。 9然而,值得思考的是迄今为止,公立转制高校虽然为数不少,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关于改什么“制” ,如何“改制” ,眉目依然不清,有待研究的问题颇多。尽管学者们对公立高校“转制”的意义和必要性持肯定态度,但是在现实的舆论中,公立“转制”高校却是个不甚光明磊落的词汇。四、结语由上可知,公立高校“转制”有其存在的意义和必要性。现行高校办学体制的改革实属大势所趋,自发产生公立“转制”高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尽管这类高校在其现实形式中带有一些弊端,然予以规范,可以使其成为现行办学体制改革中与民办高校异曲同工的新途径。参考文献1陈桂生.中国民办教育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2刘复兴.教育民营化与教育的准市场制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胡卫.民办教育的发展与规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张兴.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研究P.2002.5李祖超.对我国公办高校办学体制改革的断想J.教育研究,2002,(10).6陈桂生.“民办公助”质J.民办教育动态,2001,(2).7唐安国,陈飞.部分高校实施转制试验的思考J.民办教育研究,2005,(1).8魏志强,唐安国.高等教育也可以“抓大放小”J.上海高教研究,1998,(4).9张乐天.实施部分公立高校向民办高校的转制J.复旦教育论坛,2003,(5).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