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蒲灰散方合通关丸加味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临床观察【关键词】 蒲灰散;通关丸;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2004 年 6 月2006 年 8 月,笔者采用蒲灰散方合通关丸加味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 30 例,并设 28 例西医对照组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1995 年制定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有关内容执行;中医辨证分型参照 1996 年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通过的“慢性肾炎(前期)中医辨证标准”2。1.2 纳入病例标准既往肾炎病史 1 年以上;因劳累及感冒等诱发浮肿、尿改变加重;尿化验:光镜下新鲜尿沉渣超过
2、3/HP 或大于 10 万/1 h 或大于 50万/12 h 及肉眼血尿;24 h 尿蛋白定量超过 0.5 g。1.3 排除病例标准继发性肾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及对本药过敏者;合并心血管、脑血管、肝脏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病;有高度浮肿,尿蛋白大于 3.5 g/24 h,肾功能不全者;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评定疗效或资料不全者。1.4 一般资料入选的 58 例患者均为本院肾内科 2004 年 6 月2006 年 8 月收治的门诊及住院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 30 例,男 13 例,女 17例:年龄(36.20.3)岁;病程(121.4)年;伴有腰酸(痛)25
3、例、浮肿24 例、乏力 23 例、食少纳呆 22 例;辨证属脾肾两虚 10 例、肝肾阴虚 5例,阴阳两虚 5 例,湿热内蕴 10 例。对照组 28 例,男 12 例,女 16 例;年龄(32.110.7)岁;病程(122.2)年;伴有腰酸(痛)24 例、浮肿 23 例、乏力 22 例、食少纳呆 21 例;辨证属脾肾两虚 9 例、肝肾阴虚 7 例、阴阳两虚 5 例、湿热内蕴 7 例。所有病例均为以血尿为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普通病例,2 组性别、年龄、病程、兼症、证型分布等具有可比性(P0.05)。1.5 治疗方法对照组:常规剂量给予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控
4、制血压,加止血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中药治疗。基本方:蒲灰 15 g,滑石10 g,黄柏 15 g,知母 15 g,肉桂 2 g。脾肾两虚型加山药、白术、杜仲、仙茅各 15 g;肝肾阴虚型加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各 15 g;阴阳两虚型加熟地黄 20 g,山茱萸、枸杞子、肉苁蓉、鹿含草各 15 g;湿热内蕴加黄芩 10 g,白花蛇舌草、紫花地丁各 15 g。水煎服,每日 1 剂。2 组均以 2 周为 1 个疗程,连续 3 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1.6 观察指标与方法观测 2 组治疗前后尿 RBC 计数的变化,腰酸(痛)、浮肿、乏力、食少纳呆等症状改善情况,观察治疗组不同证型疗效。1
5、.7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相关内容制定。完全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高倍镜下尿红细胞消失,尿沉渣计数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高位镜下红细胞不超过 5 个,尿沉渣红细胞计数40;无效:临床表现及上述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改善或加重。1.8 统计学方法计算数据结果以xs 表示。计数资料用 2 检验;计量资料用t 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P0.05 表示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2 结果(见表 1表 3)表 1 2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表 2 2 组患者主要症状、体征疗效比较(略)表 3 治疗组患者证型与疗效的关系(略)3 讨论慢性肾小
6、球肾炎是一组比较常见的肾脏疾病,血尿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变中特征之一。目前,现代医学对肾小球性血尿的研究成果较少,对其进行干预与不干预无明显差异。中医对尿血的诊断与治疗大多从脾肾论治。肾为封藏之本,主藏精,肾虚则封藏失职,精微外泄,可见蛋白质、血尿;或因阴虚火旺,迫血妄行,阴络受损,而见尿血;脾为后天之本,统摄气血,脾虚则气血不遁常道,血溢脉外,可见尿血。尿血的治疗并无一方一法可收全效,病因不同,证候各殊,治法也有别。气虚失统者,益气摄血;阳虚失守者,温阳散寒;阴虚血热者,滋阴凉血;脾不统血者,益气补中;肝不藏血者,养肝疏肝;肾不摄血者,益气固肾;心火亢盛者,清心降火;湿热下迫者,清利湿热:瘀血
7、内停、血不归经者,化瘀止血;纯正虚所致之失血,当佐涩止。临证时需思路广阔,不拘泥于一脏一腑,细辨之后,区分主次,依法施治,可收良效3。此外,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与肾小球疾病的高凝状态有关,肾小球病变的血尿是由于肾小球基底膜的损伤所致。肾小球内凝血和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相关抗原(FRA)沉积是肾脏病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血小板的活化与血尿的发生有关,而且可能参与了肾小球纤维化的进展。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肾小球内凝血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的复杂过程,任何环节和过程的病理结果都可导致肾小球的病变反应或加重,从而在临床上表现为反复不愈的血尿。可以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有“久病入络”瘀血内阻的状态;瘀血挟热,内阻膀胱,
8、气化失司,导致小便不利、血尿。蒲灰散出自金匮要略水气病篇 “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可知病皮水者,内有郁热,而水邪外盛,阳气不布于四末,亦可用蒲灰散治之,此乃仲景宗素问汤液醪醴论 “去菀陈”的治法,使郁热得以清,水邪得以消,而阳气可伸则厥自愈。通关丸出自兰室秘藏,由黄柏、知母、肉桂组成,方中黄柏苦寒,善泻下焦之火,知母长于滋阴润燥以清热,二者相须为用,其效益彰;又反佐少量肉桂,以助膀胱气化功能。三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化气利水之功。蒲灰散方合通关丸加味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从瘀热着手,随症加减,既有从标治血之效,又有从本通阳之功。【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3.149.2 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肾炎(前期)中医辨证标准J.中医杂志,1996,37(10):124.3 王海云,刘南燕.从肝论治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体会J.河北中医, 2006,28(3):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