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以学科竞赛为平台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研究【论文关键词】学科竞赛 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 【论文摘要】21 世纪需要的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本文以学科竞赛为平台, 积极为学生营建创新环境,搭建良好的实践、科技竞赛创新平台, 以培养更多的科技创新人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进行了探索。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明确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科技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到2020 年,我国自主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2、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为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必须涌现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院校,理应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和摇篮,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三峡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紧密结合各专业、学科实际,着力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两个方面下功夫,逐渐形成了以学科竞赛为平台,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基本导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为主要目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适应 21 世纪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1.积极开展学科竞赛,不断积累科技创新经验 致力于培养具有可持续竞争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三峡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在多年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特色
3、,把学科竞赛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载体,把组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作为中心的重点工作来抓。近年来,中心先后组队参加了国家、省级和中南地区港澳特区机械创新设计、电子设计、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等大赛,指导教师及学生在实战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战绩。仅 5 年来,在各种大赛中,获得一等奖8 项、二等奖 10 几项、三等奖 5 项。据统计,直接或间接参与学科竞赛的学生叁百多人次。通过大力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不仅获得了一些学科竞赛的名次,同时还有部分作品获得了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 5项、实用新型专利 8 项,更重要的是逐渐探索出一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增强
4、学生实践动手及创新能力,探索了一条人才质量培养的新路子。 2.不断探索学科竞赛方案,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在学科竞赛的组织实施方案过程中,竞赛命题的选定、具体研究、具体制作到团结协作、反省调整阶段,都积极倡导和鼓励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研究性和创造性,全面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1 竞赛命题自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自选竞赛命题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的潜在能力,是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学会敏锐的观察,在观察中思考,并做出有效的判断,这样才不仅能够寻求到那些人所共知的信息,更能够捕捉到稍纵即逝的问题,带着被发现的问题去思考,才有可能实现不同于其他人的创新。所
5、以,在指导学生确定参赛命题时,鼓励学生详细观察,放开思维,积极思考能否结合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命题中遇见的难题。指导老师只是起引导作用,考虑环境和条件的制约因素,帮助他们分析方案的可行性。例如,中心组织竞赛学生到企业参观,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观察到一位工人在加工一批零件,装夹是用压板和螺栓紧固,紧固和松螺栓劳动强度大,费工又费时。若螺栓若未扭紧,零件在加工途中还会飞出伤人,能否设计一种使用起来既方便快捷又安全的机构?同学们经过一番仔细思考和研究,最后设计出四连杆自锁夹具,从而能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率,用简单的机构实现了相对复杂的动作,达到预期的效果。 2.2 创新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
6、能力。 科技创新的基础是全面掌握本领域的相关知识,在深入理解、领会前人智慧精髓的基础上,对已掌握的知识进行“重组”或“转换”从而萌发新的构想。创新设计与制作是培养学生进行产品设计与制作能力,命题在创新设计、 制作及安装过程中,学生要自行完成资料检索、方案设计、零件设计、毛胚选取、工艺编制等。学生在完成设计、制图的同时,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自己动手将理论设计的图形转化为实际产品,这也是对前期理论方案设计的一个“反刍”过程。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加工零部件,对于复杂零件可以放在中心制作,最后的产品装配、调试工作要求学生自己完成。在装配、调试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修正和改进理论设计方案,并在实际操作环节中不断
7、得到验证。在验证等途中,将会碰到各种各样理论、技术和思路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只有在这种动手操作实践中才能发现,此时的学生求知欲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也最强烈,一旦能得到指导老师正确的引导和启发,学生将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索取知识,从而将问题细化、分解、分类、变形、重组、综合,将一个问题条分细缕为若干个子问题。并对这些子问题逐一进行独立、全面的思考,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与此同时,达到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周密严谨的科研精神和善于分析、勤于研究的创新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贯通,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从不巩固到巩固,最后达到熟练程度,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落到
8、了实处。 2.3 目标沟通与协调,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科技创新活动中包含了竞争与合作这两个相辅相成、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有竞争,才能激发潜在的创新积极性,扬长避短、出其不意、超越众人。同时,创新不仅仅是个人英雄主义似的单打独斗,学科竞赛设计与制作,它又是一个团结协作、取长补短的过程,很多创意仅凭个人智慧和力量是无法完成的,虽说有些能做出,但却不见得能做到最好、最完美。所以,在作品设计与制作中,沟通交流、团结协作、通力合作、团队意识变得尤为重要。学生在组队共同完成一个竞赛项目的过程中,每位组员都应独立思考,提出各自的真知灼见,同时注重交流沟通,相互了解,分工协作,尽职尽责,充分发挥集体的
9、力量、集思广益、出谋献策、才能达到最佳的境界,取得最好的效果,才能共同完成研究任务。在研究的每个环节中,应召集全体队员和指导老师开会,每个队员都要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在此基础上每位组员展开充分的讨论,共同制定研究方案和实施细则;研究过程中遇到问题和难点,也群策群力、献计献策和队员共同协商解决。这不仅使队员们相互启发,发现新的创新线索,而且增强大家的集体主义情感,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目标迈进。 2.4 不断地总结经验,培养学生的反省认知与逆境调整能力。 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时进行反省认知,不仅可以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保证创新活动取得
10、圆满成功,更能够提高主体的自我意识,增强主体进行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生实际研究过程中,指导老师要引导学生,做到“一步三回头” ,帮助学生养成“吾日三省吾身”的良好习惯。也就是说,在学生寻求并发现问题,产生创意的时候,指导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及时总结经验,表达自己发现问题和产生创造思维的过程;学生在制作产品的过程中,学生应进行不断地反思,设计是否合理?能否找到最佳设计方案?有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提高,经过这样全过程、及时性的反省认知,才能保证研究项目按时、保质地完成,才能使学生触类旁通学会举一反三的变通性,总结与研究经验,为今后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需要强调的是,学生在研究命题遇到
11、挫折时产生畏难情绪无法正常开展时,作为指导老师,采用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提示、启发性,鼓励他们克服困难,保持清醒的头脑,敢于挑战的勇气,找到困难的症结所在,齐心协力、通力合作,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考、研究问题,碾碎搬摸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拦路石” 。由此可见,在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整个过程中,从寻求并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竞争与合作能力、反省认知与逆境调整能力等五个方面入手,注重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养成与教育贯穿始终,营造了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良好氛围,形成了一种激发学生开展创新活动的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3.结束语 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
12、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等院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和摇篮,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没有定论,也没有固定的公式照搬照套,只有我们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发现问题,总结经验,采取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完善制度,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创新的学科竞赛。持续完善各类学科竞赛平台的建设,进行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的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新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杏芳.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得多样化 高等教育研究,2003,6. 2 周海春.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素质的几个着力点J.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 (4) : 91 - 92.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