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闻要素在故事化过程中的变形摘要 故事化新闻以其鲜明的个性和可读性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脱颖而出。它突破了以往的新闻纯粹地追求信息传递的局限,转而注重受众的接受体验。这种转变不仅仅反映在价值取向上,而且在新闻要素上也有所体现。 关键词 故事化新闻 新闻要素 变体 Abstract Story-style news enables news to be individual in its unique way of narrating the news story, and it is one of the means that printed media can achieve success i
2、n the drastic competition. The story-style news enables the news reporting to return to the facts, seeks the readability of news and respects readers reading experience. It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exploiting the factors of the greatest human interest and feelings, emphasizes the vivid story sce
3、nario and rich feelings and consciously puts emphasis on the artistic beauty and style in the course of narration. Key words story-style news “5W”and“H”variation 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媒介激烈竞争引起的媒介资源相对过剩,而这种过剩的根本原因在于媒体内容的日益趋同。如今的新闻竞争很难做到信息源的独家垄断,所谓“独家新闻”也只有在报道方式上追求个性以寻找出路。故事化新闻以其独特的讲述新闻故事的方式让新闻极具个性,是媒体在激烈的竞争中脱
4、颖而出手段之一。在现今商业主义的气息之中,叙事成了消费大众文化的重要内容,新闻报道也因此进入了一个叙事的时代,一个“讲述”的时代。在这种新的话语环境下,如何把现实生活中的重大政治、经济、法制等严肃主题的新闻,以群众喜闻乐见的通俗化形式表现出来,是新闻传媒探索的一个现实命题。只有增强新闻的可读性,才能保证信息传播的效果。 关于新闻的故事化报道的界定,目前并无统一认识,人们引用得最多是曾经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著名记者富兰克林对“故事化报道”所下的定义,即“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开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实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 ,
5、是“一种形象化的报道方式,即以讲故事的形式报道新闻” 。 传统的新闻旨在传递信息,而故事化新闻则在此基础上强调对受众接受体验的尊重。故事化新闻不再着重纯粹地提炼、概括新闻的信息,而更注重将新闻回归事实,还原成一个真实的故事,发掘事实中最具人性、人情的因素。在叙事过程中,有意识地突出描述的艺术美感和写作风格,并以此带给受众阅读享受。在价值取向上,传统新闻更注重新闻的重要性,而故事化新闻更倾向新闻的接近性、趣味性和人情味价值。这些差异表现在新闻要素上,两种不同风格的报道方式也有所不同。新闻中的各个要素在故事里都有了相应的变体:“What”情节;Who人物形象;“When”过程;“Where”现场;
6、 “Why”悬疑;“How”语境设置。这些变化都增强了新闻的故事色彩。 一、 “What”:“何事”向“情节”的转变 无论采用什么方式、何种手段报道新闻, “What”始终是最基本的要素,它也是众要素中唯一不可或缺的,因为新闻报道就是对事件的报道。就信息传递而言,最核心的莫过于事件的结果,因此在传统新闻里,往往也是将重点放在对事件结果的报道上。但故事化新闻不一样,虽然也报道故事的结果,但更关心的是事件发生的过程。只有将过程演绎成情节,新闻事件才能转化成新闻故事。 从新闻真实性要求来说,故事作为事件的延伸,只是记者写作的素材,容不得任何篡改和虚构。记者真正能得以发挥的是新闻故事的情节。按照俄国形
7、式主义学派的观点,情节是故事得以被人创造性地扭曲并使之面目皆非的独特方式。在新闻报道中,这种扭曲主要表现在记者对事实的选择和对时间的处理,使故事的情节在报道中呈现出来。我们知道,按时间顺序发生的新闻事实本身是不存在所谓情节的,只有理清事情的联系,并将它们以某种因果关系呈现出来,才可能形成情节。新闻事件的情节化,就是强调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突出事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故事化新闻之所以吸引人,首先就是因为它有生动的情节。新闻故事的情节具体表现在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动作或因果关系中,其诱人之处在于事件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变过程中的无限可能与唯一结果之间的矛盾。故事的情节一般包括在受众心理上引发兴趣及
8、其它情感的某些冲突、悬念,比如偶然事件与必然结果、尖锐的矛盾、举棋不定的选择等。因此记者不仅仅告诉受众新闻事件的结果,更要描述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抓住其中的矛盾,并将它展开为丰富的故事情节。这就要求记者通过采访、调查让这些“意外”得到合乎逻辑和令人满意的形式解决。因此记者要善于思考和捕捉事件中存在相互联系的片断,在报道中以恰当的顺序、视角和节奏呈现故事,并适当留出空白,给受众留下在阅读过程中思考和推理的机会。 二、 “Who”:“何人”向“人物形象”的转变 在传统新闻里,作为“五要素”之一的“Who”要素,指的是行为的发出者或接受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或某些机构,他们的基本作用都是为了传递事
9、件的信息。故事化新闻里,人物一般是专指人。他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符号,而是有着丰富内容的人物,是鲜明的、个性化的人物形象。故事化新闻提倡“事件人物化,人物命运化” ,在新闻诸要素当中更注重突出人物要素。且不管是不是推动事件发展的中心人物,他们的重要性都得到放大了。他们既是信息的传递者,也是情感的传递者,更是新闻本身要加以表现的对象。人物的个性表现在其思想、情感、语言、行为和心理等方面与普通人的异质性上。因此在故事化新闻中,叙事是围绕人物展开的,描写人物特定的生存境遇,传达人物特有的思想感情,每个人都是独特而不可取代的。故事化新闻之所以能更感动读者,原因就在于它将故事与人物的命运联系起来,表现出对
10、人命运的关怀,体现人的价值和意义。而受众对新闻故事的关注,也出于对自身命运的思索。故事化新闻就是要让受众通过故事将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将他人的命运与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使新闻叙事为受众提供联系过去与现在、他人与自己的桥梁。在非事件性新闻中,由一个或一些人物串联起整个故事,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叙述模式。因此李希光教授甚至认为“在讲故事新闻学里,人物高于主题 ”,虽然是否高于主题不好说,但由此可见人物形象的刻画在故事化新闻中的重要地位。 三、 “When”:“何时”向“过程”转变 在新闻中,时间不仅仅具有作为记录事件进程标记的作用,它既可以提示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也能阐释许多事件的意义并揭示事件之间的
11、相互因果关系。有人指出,新闻报道的时间已不再是自然附着在新闻事件内部的一个元素,时间具有相对的叙事能力。新闻报道所讲述事情的时况和叙述时况之间的差别可以造成时况上的扭曲,而这种扭曲是叙事作品在将事件时况转换成作品时况时的必然结果。因为和自然时间相比,新闻里的时间总是断点的。它可以选择某些时间点,也可以选择某些延续的片段。不同的选择就有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前者侧重时效性,后者注重可读性。 时间作为表明事件先后顺序的维度,在传统新闻里通常用以告诉受众每个时间点所对应事件状态和结果。故事化新闻的时间更侧重时间的延续性,将它表现为一种过程,以时间来串联起事件的起源、发展及结果,并揭示它们的内在联系。它
12、不仅仅提示事情的先后顺序,也是故事发生、发展的过程各阶段所蕴含的情感线索。新闻故事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它必须提供许多具象的细节引领受众去还原事件,让他们能依据细节和想象重构故事;也要有详细过程让受众积累和释放他们的感情,因为受众的情感总是需要一段时间来酝酿的。同时,新闻故事对时间顺序的调整,并没有改变事件的性质,但却可能形成悬念等故事元素。因此在故事化新闻里,时间要素已经有了超越本身意义的功能。 四、 “Where”:“何地”向“现场”的转变 电视新闻比较容易做到这点,只要记者善于观察思考,镜头会忠实地纪录下现场的一切。对纸质媒体而言,现场感的缺失却是一大弱点。这恰恰也为文字新闻提供了可以努力拓
13、展的空间。任何新闻事件总是与特定的地点联系在一起的,故事化新闻要做的就是把事发地点转换成现场,将事件中最生动过程、最传神的细节描绘出来,引领读者身临其境进入故事,感受故事。 现场感来自好的描写。故事化新闻的一个特点就是一种突出描述艺术,强调文字描述对感官的刺激。这就要求记者深入现场,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分析。事件的状态情景、人物的动作语言、场面的背景氛围都是记者要仔细观察的重点。更为关键的是调动各种感官将观察到的内容以文字的方式描绘出来,让读者得到亲历现场的感受。有经验的记者善于模仿镜头的运动,从多个角度将现场用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读者就很容易获得记者描述的形象,接受记者
14、传达的感情。 在“何地”向“现场”的转变的过程中,鲜活的直接引语、生动的细节总是重要的内容。生动的细节叙事可以避免文字信息传播中的概念化、僵硬的缺点,以具体形象的细微特征还原新闻现场的情景和氛围,形成一种虚拟的现场效果,帮助读者进行想象。这种“还原”既可以表现出新闻事件的细微部分和细小变化,增加新闻的真实性,又有助于传达微妙的情感体验,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读者的阅读体验总是建立在新闻提供的人物、事件的信息与自己的人生经验之上的。通过对新闻中这些最细微情节的描述的联想,读者就很容易体验到新闻发生时的气氛,感受到新闻人物的独特个性。因此,对话、动作与环境等细节在故事化新闻里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五、
15、 “Why”:“何因”向“内因”的转变 “Why”在新闻中通常是指新闻的背景要素,也就是相对新闻主体事实而言的外围事实和信息。它不是事件发生的最新状态和动态,而是用来解释、说明新闻事实的各种其它事实材料。包括事实背景、人物背景和知识背景等。新闻背景可以从一个更广阔的舞台来展示事件及人物,有利于故事情节铺叙和气氛的营造。当作为新闻背景的信息转化为人物、事件的内在动因以后,读者能更加清楚整个事件的全貌,在整体上把握新闻故事,更加清晰地体会到新闻中人物的精神世界。在有些故事化报道当中(比如华尔街日报的故事化写法) ,故事只是一个由头,背景信息才是核心。在这样的报道中,记者就要更好地将“Why”要素转
16、化成故事的内在动因,使背景信息与故事主体融为一体,否则故事就会游离于背景之外,导致新闻背景与主体的脱节。 一般来说,这些材料不是新闻主体事实的内容,是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外部推动力量,是“外因”要素。但从辩证的角度来说,外因与内因的区别只有在一定的范围才有效。扩大事件的范围,就能显现出新闻背景与新闻主体之间的内在联系,背景也能成为推动事实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样,背景就成为新闻故事的内在组成部分。这也是“Why”要素在故事化新闻中的特殊转变。故事化新闻中,记者要善于发掘出背景材料中的某些信息,使之成为人物活动的内在动机或者主体事实发展的直接推动力量。当然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事件之间的联系是客
17、观的,不以记者的意志改变。但记者可以通过扩大或者缩小报道范围,使这种联系得以明白表现。事实上,作为新闻背景,它对人物、事件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总是存在的,记者并不需要夸大这种联系,而只是以合乎逻辑的方式让它得以显现。 六、 “How”:“何果”向语境设置的转变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 “How”所代表的“结果” ,并非报道的主体事件的结果,因为作为事件一部分的“结果”已经包含在“What”要素之中。 “How”相对于新闻主体事件而言,也是外围要素,它要呈现的则是新闻事件的直接或间接的结果,也就是新闻事件发生后所产生的意义和影响,也包括对事件后续发展的预测。受众对新闻事实后果的评价直接决定着他们情感的反
18、应强度,这种评价往往是与他们自身的利益紧密相关的。 一般来说,受众了解了主题事件的信息之后,就会对事件的影响以及人物的命运产生较为强烈的关切之情。而“Whow”要素所提供的信息则能满足受众的这些需要,并且还能在此基础上对受众的情感进行导向。利用“Whow”要素所提供的信息在受众身上唤起独特的阅读反应和情感效果,从本质上属于新闻叙事的时候的语境设置。故事化过程中,记者选择适当的“Whow”素材对受众的情感反应进行引导和强化。它不是一般地提供事件的最新动态或者外界的反应,而是选择某些与受众可能相关的事实,带他们体验同时代人的情感,譬如焦虑与释怀、悲伤与欢乐。一般来说,这些事实应该具备几个特点:它在
19、某种程度上涉及到受众自身的利益,或者满足受众的某些情感诉求,能进一步引发受众的注意力,让新闻故事具有持续的吸引力,深刻地保留在他们的记忆中。 注释 薛国林:当代新闻写作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332 页。莱蒙,雷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四篇论文 。转引自蒋原伦,张柠主编:媒介批评(第二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第94 页。 李希光:写人性的故事与找回记者的尊严 , 新闻传播 ,2006年 04 期。 李岩:媒介批评:立场、范畴、命题、方式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7678 页。 若文:面对新闻情感信息, “新闻”概念应该重新界定 新闻情感信息传播探讨之一 , 今传媒 ,2007 年第 3 期。 何纯:新闻叙事学 ,岳麓书社,2006 年版,第 190 页。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