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学中“脉”与“经络”概念的源流与翻译摘 要:追溯了“脉”与“经络”概念的源流,基于“中医典籍汉英双语语料库”分析了“脉”与“经络”现有的翻译,认为meridian、channel 和 vessel 均可用于表达“经脉”meridian 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化译语,channel 是目前西方流行较广的译语,但二者又均有不足之处:前者是二维的线,与经脉运行气血的功能相矛盾,后者一词多义,具有词义不明确性;vessel,指人体内三维的管道,是很严谨、恰当的“经脉”的对应译语,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学,脉,经络,源流,汉英双语语料库 中图分类号:H059;R229;N04 文献标识
2、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1)01-0054-05 The Origin and Translation of “Mai” and “Jing Luo” in Chinese Medical Concepts LAN Fengli LIANG Guoqing ZHANG WEihang Abstract: This paper traces back to the origin of “mai” and “jing luo”, discusses thEIr available translat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data from “Chine
3、seEnglish Bilingual Corpus of Chinese Medical Classics”, comments on different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jing mai”. Meridian, the standardized translation of “jing mai”, approved by WHO, indicates a twodimensional grid and therefore is contradictory to jingmais function of moving qi and blood; channe
4、l, a popular translation of “jing mai” in the West, is a polysemy word and is not clear and definite. The authors think that “vessel” can refer to a threedimensional tube of the human being and therefore is a strict and proper translation for “jing mai”, and is worthy to be popularized in the future
5、.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mai, jingluo, origin,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Corpus 中医药学西传曾几经兴衰,但是几乎每次都是以针灸西传为先导。中国的针灸学,由来也远:针术起于砭刺,艾灸起于火灼。17 世纪中叶,针灸经由日本介绍到了欧洲。针,即针刺,顾名思义, “用针刺” 。根据这一含义,荷兰医生赖恩(William Ten Rhyne)创造了 acupuncture (acu+puncture)表达“针刺” ;布绍夫(Hermann Busschof)等人创造了 moxibustion 表达“艾灸”该词由日语
6、mugusa(moe kusa 的缩约形式,意为“燃烧的草药” )和bustion(combustion 的缩约形式,来自拉丁语 combustio)的缩约形式组合而成。acupuncture、moxibustion自 17 世纪产生以来,一直沿用至今,是中医英文术语中难得的一对真正统一、标准化了的译语,亦是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医学文献分析与检索系统(MEDLARS, Medical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Retrieval System)中的医学主题词1。 1981 年,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办公室成立专家工作组首次对针灸经穴名称进行标准化。经过 10 年艰苦不懈的努力
7、,于 1991 年先后颁布了两套标准化方案,即 A Proposed Standard International Acupuncture Nomenclature (WHO, Geneva) 和 Standard Acupuncture Nomenclature (Revised ed. WHO, Manila),即针灸经穴名称国际标准化方案 。实践证明,尽管该方案为针灸的国际学术交流与教学做出了宝贵贡献,但是其推行情况并不乐观,经络学说主要来源于医疗实践,其形成和发展,与中国独特的医疗保健方法如针灸、按摩、气功等的应用是分不开的。 一 “脉”与“经络”概念的源流 经络主运行血气。关于“血气
8、” ,春秋战国时期不少著作中均有提到。论语季氏讲到人的一生分三个阶段:少年时“血气未定” ;壮年时“血气方刚” ;老年时“血气既衰” 。说明这时已把“血气”变化看成生命的主要特征。 管子水地篇说:“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 ”这里把大地上的水流比拟为人体中的“血气” ,说大地上的水流就好像人体“筋脉”中的“血气” 。从认识的先后来看,这种颠倒过来的比拟很可能是先从大地上的水流现象类比推论到人体内的“血气”运行。 吕氏春秋达郁有这样的记载:“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藏、六府,肌肤欲其比也,血脉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其和也。 ”这段文字提到了人体的一些基本名词:“肌肤”意指肉、皮,
9、“血”与“脉”相联系, “筋”与“骨”相联系,这也就是医书中所说的皮、肉、脉、筋、骨,即“五体” 。正如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所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2 “脉”是简化字,小篆写为,其本义为血管,如说文解字所释:“血理分衺(音邪,斜)行体者。 ”血理,意指血管文理,横斜分布于躯体,有似水流的分支别派。脉,原写作“脈” ,又作“衇” 。右边的“” ,既表声,又表义;“血”或“肉” (“月” )旁,表明这是流通血液的,是肉体的一部分。在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中,多写作“” 。 “”是“ 氵”字的变异, “目”是“肉
10、”字的变异, “皿”是“血”字的变异。字形的构造已说明,古人是将水流现象比拟血流, “”就是“派”的意思。可见,早期“脉”就是指血管,故又称“血脉” 。如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脉者,血之府也” ,就是这个意思。 “经” “络”概念的出现较“脉”为晚,它们是对“脉”的进一步分化:即“经脉” “络脉” 。从现有的文献记载看,把“脉”分为“经脉”“络脉”始于黄帝内经 。如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 ”可见,这里将“脉”按大小、深浅的差异分别称作“经脉” “络脉”及“孙脉” (或曰“孙络” ) 。 黄帝内经灵枢本藏:“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11、 ,较“脉者,血之府也”的论述,增添了内容:由单纯的“行血”扩展为“行血气” 。 “经” “络” ,繁体字写作“經” “絡” ,均从“糸” , “ 糸”旁的字原用于纺织物,现移用于“脉”亦是出于类比。 “經”字的另一半边是“巠” ,既表声又表义, 说文解字释为:“水脉也,从巛(川)在一下;一,地也。壬省声。 ”意指地下水脉。经, 说文解字释为:“经,织纵丝也”3,即“经”字本义为纺织物上纵行的线。显而易见,用“经”来称说“脉”的主干,字源上反映着“纵行的主干”“地下水脉”和经脉的循行特点、运行血气之间的关联类比关系。 “络”字的半边“各” ,也是既表声又表义, 说文解字:“各,异辞也。 ”意思
12、是分歧各异,故用“络”来称说“脉”的小支。 黄帝内经灵枢中的“所行为经”与“络脉异所别”对于理解其字义也是很有启发的4。 汉书艺文志中“经络”二字一起出现, “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 。这里似乎还将“血脉” “经络”作了区分。 由“脉”而“经络” (经脉和络脉) 、由“血”及“血气” ,与针灸、按摩、气功等的运用有很大关系。这些养生保健、治疗方法探究了人体中“血气”运行现象,从而对“脉”的认识大为丰富。关于“脉”字的本义,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为“血理分衺(音邪,斜)行体者” ;到了五代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则补充作“五藏六府之气血分流四肢也” 。这指出了“脉”中
13、容纳的物质由“血”扩充为“气血” ,同时指出“脉”内属于“藏府” 、外络于“四肢” (肢节)的联系。这显然是吸收医学理论的结果。 其实, “经络”的概念,和很多中医基本概念一样,也是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下,在一定解剖知识(对“脉”的认识)和医疗实践(针灸、按摩、气功等的运用)的基础上,通过取象比类的方法,以隐喻、类比的方式命名、形成。如黄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所说:“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 二 “脉”与“经络”的英译 目前,将“脉”译为 vessel,已在国内外学界普遍达成共识。中医学中“经脉” “络脉”和“经络”主要有以下几种翻译,其中,meridia
14、n 和 collateral 是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化的“经脉”“络脉”的对应译语,channel 和 network vessel 是中医英文著作中频繁使用的“经脉” “络脉”的对应译语,这两对译语均比较流行。文树德(Paul U. Unshucld)教授独树一帜,将“经(脉) ”“络(脉) ”分别译为 conduit (vessel)、 network (vessel),将“经络”译为 the vessels, “经络学说”译为 the vessel theory。 目前,笔者按照尊重自然语言和自然翻译、尊重语言事实和翻译事实的原则,自建了“中医典籍汉英双语语料库” ,中文文本库 20 余万字
15、,英文文本库 400 余万词。下面,看看中医典籍汉英双语语料库中“经(脉) ”“络(脉) ”的翻译情况, 说明:MAIN COLLOCATES (L1) CORPUS FREQENCY 指该词左侧第一位的主要搭配词及其在语料库中的出现频率。 从语料库中可以看到, “经(脉) ”还可译为 inner meridians (jing)、jing channel、 conduit-channel,“络(脉) ”还可译为 superficial meridians (luo)、 luo channel 等。下面,就分析一下这几个核心词汇的含义。 Meridian地图上的子午线,经线10 channel
16、 通道;水沟,水渠,水槽10 vessel术语 血管;脉管;植物的导管10 conduit 管道;导管; 水道;水管;导线管;电缆沟10 collateral(血管或神经的)侧支11 network 网状系统10 结合前述中医学中“脉”与“经络”概念的源流,我们知道,经络主运行血气,显然,经络应是“三维”的、可以容纳气血的管道,而非“二维”的线。这也是为什么 channel 的使用频率远高于 meridian 的重要原因。正如卡普特查克(Ted J. Kaptchuk) 所说,事实上,用channel 翻译“经脉”比 meridian 要好,因为 channel 表示三维的、可以容纳某种物质的
17、管道,在含义上更接近原文;而 meridian 仅表示二维的线。12不过尽管如此,为了避免使用新的术语而引起混淆,卡普特查克博士还是使用 meridian 一词表达“经脉” 。 那么,用 meridian 表达“经”错了吗?显然没有,因为“经”的本义为“织纵丝也” ,即纺织物上纵行的线。且 meridian 对于地图上地球定位的重要性确实可以与“经”对人体的重要性相提并论,体现着“取象比类” ,而取象比类又是中医学重要的方法论。这些层面是 channel 无法传达的。此外,channel 在字典上有 6 个词义,对于不熟悉中医术语的人而言,用一个多义词表达中医学中一个明确的概念,不符合科技翻译
18、的选词标准。 文树德教授可能因此才另辟蹊径,选择单义词 conduit 表达“经” ,用 vessel 表达“脉” 。鉴于“经络”概念起源于“脉”以及“经络”的特点,他大胆地将“经络”译为 the vessels, “经络学说”译为 the vessel theory。这是非常恰当的。从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对 vessel 的解释,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凡是动物或植物体内三维的管道,均可称为 vessel;只有 blood vessel 才明确地指血管。而“经络”就是中医学对人体内具有运行气血、协调阴阳,抗御病邪、反映症候,传导
19、感应、调整虚实功能的一种独特结构的称谓或命名。 collateral 和 network vessel 是“络(脉) ”的两个比较流行的译语,使用频率亦不相上下。前者是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化的译语,后者则较直观、形象地反映了“络(脉) ”的分布特点,且具有很好的回译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meridian、channel 和 vessel 均可用于表达“经脉” 。meridian 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化译语,channel 是目前流行较广的译语,但二者又均有不足之处:前者是二维的线,与经脉运行气血的功能相矛盾;后者一词多义,具有词义不明确性。vessel,指人体内三维的管道,是很严谨、恰当的
20、“经脉”的对应译语,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兰凤利. 中医英译的历史回顾J. 中华医史杂志, 2008, 38(1): 8-12. 2李鼎. 全国医药院校试用教材经络学 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 1-2. 3汉许慎 撰, 清段玉裁 注. 说文解字注Z.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644. 4李鼎. 针灸学释难 (增订本) M. 上海: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1998:2-3. 5欧明.汉英中医词典Z. 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 香港: 三联书店有限公司, 1986: 324. 6Wiseman Nigel, Feng Ye. A Practical
21、 Dictionary of Chinese Medicine Z. 2nd ed.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2: 56. (Copyright 1998 Paradigm Publications) 7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Standard Acupuncture Nomenclature. Manila, 1991. 8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
22、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2007: 28, 34. 9Unschuld Paul U. HUANG DI NEI JING SU WEN: Nature, Knowledge, Imagery in an Ancient Chinese Medical Text M. Berkeley, Los Angeles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167-171. 10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Z.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1998: 948, 230,1711,306,1011. 11Dorland Newman W. Dorlands Illustrated Medical Dictionary Z.29th.Oxford:W.B.Saunders Company, 2000. 12Kaptchuk Ted J. Chinese Medicine: The Web That Has No Weaver M. Revised ed. London: Rider, 2000: 132.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