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功在课外 用在课内浅谈中学作文的材料积累与选择作文,老师学生心中的“痛” 。学生说作文难写,老师说作文难教。对于这一教学难点,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研究,也取得不少成果。但仍有许多同学望文兴叹。学生作文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针对农村中学学生的作文现状,我认为写作素材的缺乏是最大的问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文章的中心确定后,好多同学就陷入了“写什么”的困境。但也有部分同学材料一大堆,却不知如何选择,只是一味的列举堆砌,使人读之无味。这些都提醒我们要注意材料的积累与选择。一 前苏联作家法捷耶夫把创作过程分为三个时期:积累素材期、构思写作期。可见积累素材是整个创作活动的开始。写
2、作前,充分的占有材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这就需要中学生平时尽可能多的进行积累。有人对材料的积累有一个近乎夸张的说法,就是“时不分古今,地不分中外,质不分正反,类不分点面” 。 但怎样才能充分地积累材料呢?根据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指导学生深入地观察、体验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叶圣陶对此有一个著名的比喻: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这个比喻形象的揭示了生活与写作的关系。只有立足与生活,到生活中去,才能获取文章所需的素材,才能写出好的文章。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从生活中取材,为我们留下了“三吏” “三别”等千古绝唱。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
3、关注社会动态,思考我们所面临的一些重大社会问题,如战争与和平问题、人与自然问题例如:从西北引起的沉思一文先对大西北由古至今的发展过程作了简要的叙述,然后点明了人类在历史上改变自然,自然也在历史上报复了人类的问题。文章反映了当前的热点环保问题,充分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此外我们还要教会学生从平淡中发现新鲜的内容,从不以为意的事物中挖掘出深厚的富有生命力的材料。例如:柯瓦连科的火光写的就是一次极其普通平常的夜航经历,然而作者赋予了文章广泛而深刻的思想意义。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只有来源于生活的材料,才是最真实感人、最具有生命力的材料。所以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
4、,让学生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获取丰富的素材。 (二)指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开阔视野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中学生的生活空间和生活体验有限,想写出内容丰富的文章,必须进行课外阅读。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想,在课堂内是破不了万卷书的,唯有加强课外阅读,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忽视课外阅读,致使学生囿于狭小的“课本”空间,成为“井底之蛙” 。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还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让他们从课外阅读中收集材料。 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对古代典籍的积累,古籍中的成语、俗语、神话故事都有很强的生命力,只要把自己的思想植入其中,完全可以创造出生动活泼的形象,提炼出有前瞻性
5、的主旨。指导学生从古籍中获取材料,并为己所用,这是获取材料的不可忽略的一条途径。 (三)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研究,多渠道地收集资料 开放性的作文教学要求学生不能只局限于身边事和书本上的知识,还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深入农村、城市、机关、工厂进行调查研究,以期获得写作所需的材料。 积累材料途径很多,只要我们重视起来,就可以获得丰富的材料。但不论通过何种途径获得材料,都要记录下来,并分类保存,以备选材时查寻。 二、 养兵千日,终有用时。平时积累的丰富材料,为文章的选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一味的列举堆砌材料,并不等于言之有物,这就需要我们在“用”字上下功夫,把文章推向新的境界。一个有艺术眼光的
6、作者,对生活之树的摄取,应当也只能够是那最“赏心”的“两三枝” 。这就需要在选材时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选择最能突出中心的材料 文章材料的取舍和组织,要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来进行。 所以只能选择最精当、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不能因为占有的写作材料不够丰富而对仅有的材料不忍“割爱” ,而偏离了“轨道” ,犯下了“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毛病。 围绕中心选择好的材料,还必须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清主次。最能突出中心的材料要详写,与中心不密切的材料要略写,做到详略得当。魏巍的我的老师就是最好的例子。 (二)选择真实可信的材料 材料的“真实”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实有其事” 。二是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
7、而不是偶然的、个别的表面现象。不同的文体对真实性的要求不同。越是真实、可信、有血有肉的材料,越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例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中“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的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作者对真实的“目不忍睹”的“惨象”进行了精细的描写,揭示了段政府的凶残,歌颂了中国女性临难之从容。难道还有比这血淋淋的真实场面更振聋发聩的材料吗? (三)选择熟悉的或感受较深的材料 从当前作文现状来看,学生由于观察和认识事物的局限,对那些熟悉的生活素材熟视无睹,作文存在“
8、假” “空” “抄”现象。所以指导学生选材时,应鼓励学生选择亲身经历、耳闻目睹、感受深刻的材料,这样才能写出引起读者共鸣,具有较强感染力的好文章。例如:在一次题为老师的作文中,一位学生就抓住了数学老师好抽烟的特点,写了数学老师抽烟时发出的刺耳的“嘘嘘”声,写了数学老师身上“浓浓的烟味”以及他“发黄”的手指头,展现了一个立体的、有不少缺点但仍可亲可爱的老师形象。 (四)选择思想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材料。 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要让人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古人提倡“文以载道” ,就是这个道理。例如写作友谊时,一个学生选择几个同学夜里去桃园偷桃的材料,用其中一个失手被抓但最终没有招出“同党”的材料,来表
9、现同学之间的深情厚谊。虽然事件叙述非常生动具体,但因材料的思想内容有所偏颇,影响了文章中心的表达。有的同学选择体现朋友间悉心关怀的平凡小事,虽平淡,但富有感染力。 (五)选择典型的、富有代表性的材料 所谓“典型材料”就是指那些能够深刻揭示事物本质、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巨大说服力的事实或论据。典型材料能够突出和深化主题,起到“以一抵十”的作用。因而要引导学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能深刻表现文章中心的典型材料。例如作者魏巍从二十多个生动事例中精选出三个典型事例,写成了谁是最可爱的人 。而目前许多学生因为占有的材料太少而以次充好,忽视了材料的典型性,削弱了文章的表现力。 (六)选择新颖独特、不落俗套的材料 新
10、颖的材料最大优点在于使读者愿意读,愿意去体验作者的心境和意图。如果能成功地选择出最具个性、最能打动人心的材料,那么一篇文章便已成功一半。如课堂上的“爱情”就用了一则新颖独特的材料:黄老师在第一堂课给同学们抄了韦庄的思帝乡:“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这首本来描写少女对爱情执著的词却被黄老师作了有趣而合理的演绎“春日游”指同学们开学进入了高中班;“杏花吹满头”指高中的各门新课程像杏花一样吹落到大家头上,大家应当如韦庄笔下的少女一样,确定自己的志趣后,就要苦苦追求。黄老师的这种鼓励本身就是新颖而富有感召力的,而作者把这则新颖的材料再现于文章中,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平庸的材料,不但不能深刻表达主题,而且也会使人失去阅读兴趣。假如你读一篇父母送孩子上火车的文章,读到父母如何艰难的为孩子买东西的细节,你一定会想这是对朱自清背影的拙劣模仿。 背影曾让你感动不已,而这篇文章只能让你摇头一笑。所以我们老师在引导学生选材时,要坚持人取我弃、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写出人人胸中皆有,笔下俱无的新颖独到之处来。 写一篇好作文,不仅要在审题立意上下苦功,而且也要重视写前材料的积累与选择,这样更有助于减轻学生写作的压力,增强写作的信心,使“作文难”离我们远去,使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欣赏到学生的生花妙笔。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