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基于低碳经济的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评价摘 要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与此同时,企业也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国内外市场,承担更多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企业要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节能减排,并利用平衡计分卡“平衡”的优势,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评价体系。关键词 低碳经济;核心竞争能力;平衡计分卡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近年来,我国企业特别是高能耗产业对环境及生态的负面影响日
2、益受到全球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甚至不惜破坏生态环境、浪费自然资源、竞相无序开发,使企业特别是一些高能耗产业面临严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随着低碳经济的提出,企业必须清楚自身所面对的内外部环境,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进行战略、策略、结构等多方面的调整,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适应激烈的竞争形势。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评价要素分析“企业低碳化”已经成为企业塑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颁发,国际形势的严峻,企业管理者也认识到企业低碳化的重要性,并逐步的将低碳理念付诸于实际。小到各个员工,大到企业相关制度的制定,低碳经济已经渐渐融入到企业的每个角落。企业推行低碳经济战略以
3、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从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来看,企业要提升其核心竞争力,首先要塑造正确的企业文化,让员工在良好的氛围中工作和学习,确保低碳理念的深入人心;然后就必须注重资源的有效使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才能站稳脚跟。从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来看,企业要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就必须以“低碳”为先导进行技术创新,比如低碳产品的研发,减排技术的开发,碳吸收技术发展的促进,特别是一些高能耗企业,还要注重可替代资源的建设和高效节能技术的创新,把握时机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才能在市场上保持稳定的地位不动摇。(一)财务方
4、面财务指标主要由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和经济附加值来体现。企业只有拥有良好的偿债能力,才能按时偿还到期债务,否则将导致财务失败,企业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营运能力是企业的资产管理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良好的营运能力,可以使企业节约资源,获得更好的收益;作为盈利性组织,企业必须盈利,才能弥补各种支出,才能持续发展;而成长能力能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能力。具体指标有:资产报酬率、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每股收益等等。(二)客户方面真正使决策保持不变的是营业单位在其目标范围内用以保持和吸引客户份额的价值观念。核心指标有:产品市场占
5、有率;客户满意度、客户保持率(可用现有顾客交易增长率来描述);客户利润率、客户投诉率、客户投诉反应时间和解决时间,以及客户对投诉处理的满意程度;企业客户关系管理(CRM)能力(根据专业人士打分)。(三)内部流程方面1.创新方面企业在创新过程中设计和开发新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新市场、新客户的需要及满足客户最新的需要时,继续了价值创造和增长。具体指标有:一是研发投入及研发的效果与效率。RD 人员占全体员工比重、研发费用三年平均增长率、新产品研发成功率、新产品占全部产品比例;二是研发创利能力评价。新产品产值率、新产品成本费用利润率、新产品投资回报率、新产品销售率、新产品贡献率等等。2.经营方面的指标一是
6、过程质量指标产出次品率;二是过程时间指标。在企业为客户提供服务的价值观念里,把短期快速反应作为一个关键的业绩属性制造周期效率(MCE);三是过程成本指标单位产品服务成本降低率、权益报酬率、存货周转率、生产能力利用率等。3.售后服务能力内部价值链中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阶段是在销售产品服务和支付产品服务之后给客户提供的服务。(四)企业的学习和成长能力1.人力资源(1)人力资本存量。员工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标来体现。(2)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员工保持率、员工价值增值率、员工满意度、人力资本投资报酬率。2.信息系统可以从三方面进行:反映信息沟通效果的指标,即信息覆盖率;反映信息沟通效率的指标,即信息系统带来
7、的收益增长与投入成本的比值,即信息利用效果;反映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成本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信息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费用,信息网络系统、信息设备投入费用,软件系统开发、应用、维护费用,具体指标为信息系统建设开发费用。3.其他系统性指标(1)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统一的理念、信仰、认识、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的综合。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鼓舞和引导全体员工从主观上产生对本企业热爱、依赖、依靠的心理,能引导员工自觉自愿地以企业为家、以企业发展为己任、以树立良好的企业社会声誉为行为准则,能极大地激发员工的生产及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是企业塑造竞争力的重要方式。(2)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组织能力
8、决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深刻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决定企业组织能力的因素有多方面,其中,企业组织结构高效而稳定的运行、绩效管理的科学实施和适应新的经济观念的企业理念的确立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企业组织能力是企业经过长期生产经营管理同化下来的一系列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和流程所反映出来的一种特定能力,它是企业资源的“整合器” ,也是企业求得可持续发展不可复制的独特优势。(五)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最早是由英国人奥列弗谢尔顿于 1924 年提出的,它是随着资本的不断扩张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贫富分化、工人失业、劳资冲突、商业欺诈和环境污染等而出现的。在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低碳经济时代,企
9、业都在竞争构建低碳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效率;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还有助于在提高客户忠诚度的同时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和信誉。企业社会责任具体包括企业社会贡献和企业环保责任。具体指标有:社会贡献率,社会捐赠;节能率,三废排放达标率,厂区绿化率,废物综合利用率等。其中:企业客户关系管理、信息利用效果、企业组织能力、企业文化、售后服务能力、等指标由专家打分,分值为 0-10 分;客户满意度、职工满意度等指标则通过调查问卷,分值为 0-10 分。二、企业竞争能力评价模型(一)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萨蒂(T. L. Satty)于 20 世纪 70 年代
10、末提出的一种新的系统分析方法,它是一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结构复杂、决策准则较多,而且不易量化的决策问题。1.明确目标,建立层次结构模型为了能把复杂的指标体系中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有序化,并赋予权重,使层次与层次之间,层次内部各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给予定量表示,根据指标体系框架,建立一个二层次的评价指数结构,最后以总评价指数来评价可持续发展的能力。2.构造判断矩阵求判断矩阵是层次分析法的核心,根据层次结构模型确定上下层元素之间的隶属关系,即开始定量化。针对上一层的准则构造不同层次的两两判断矩阵。通过引入比例标度法(见表 2),来反映对各因素的综合考虑,得出
11、全部的各层次的初始判断矩阵。最终构成七个维度 B1 至 B6 对于总目标层 A 的判断矩阵(A-B);29 个单项指标 C1 至 C29 对于各自对应的分类指标 Bi 的判断矩阵(Bi-C)。3.求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采用方根法进行计算。计算步骤为:作为检验指标,当完全一致时,CI=0,CI 值越小,表明矩阵的一致性越好。为了度量不同阶的判断矩阵是否具有完全的一致性,再引入判断矩阵(1-9 阶)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RI 值。当阶数小于 2 时,矩阵总有完全一致性;当阶数大于 2 时,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 CI 与其同阶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RI 之比便
12、是随机一致性比率,即 CR=CI/RI。当 CR0.1 时,即认为判断矩阵具有完全的一致性,否则就需要重新调整判断矩阵,使其满足 CR0.1 的一致性结果。对上述各层次判断矩阵进行单层次一致性检验,由此可知,各层次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3)层次总排序。层次总排序是由上而下逐层进行的,根据同一层次中层次单排序的计算结果,综合得出对更上一层次(最高层)的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重,最后由总排序权重确定序号。(4)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过程也是从高到低逐层进行,总排序随机一致性比率为:CR 总 = CI 总/RI 总 在确定各单项指标在各自对应层次的权重相对权重及其对系统总层
13、次的总排序权重综合权重的基础上,通过线性加权法各指标的无量纲化(见表 1)。对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我们得出该钢铁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综合分数为 81.3%,说明该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较强,这个结果表明,该企业已基本完成从基本可持续发展向较强可持续发展的过度,这个结果基本符合该钢铁企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所以这个指标体系很好的反映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参 考 文 献1罗伯特S.卡普兰,安东尼A.阿特金森.高级管理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347-447张阳华.现代企业财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邓波.论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的相互关系J.经济界,2005(1)王建琼,侯婷婷.社会责任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94-96晏传英.论企业组织能力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企业管理,2009(14):143-1476边红卿,唐雯,张占收,陈爱祖.工业企业顾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3(2):53-56秦寿康.综合评价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