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研究曹云清摘要本文在借鉴前人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河北省高职院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系统研究总结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状况,深入分析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特点以及形成这种特点的主客观影响因素,提出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路和对策。关键词高职院校 毕业生 就业 竞争力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倡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时代背景下,为国家培养人才与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前,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出现这种现象并不是人才过剩,而是高职院校学生定位的特色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甚至出现了和普通本科
2、、中职院校学生培养模式趋同的现象。在这种状况下,高职院校的学生能不能在社会上立足,能不能顺利就业,既是关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问题,也是关乎高职院校未来生死存亡的问题,所以我们提出了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研究这个课题。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特点分析高职院校在招生名义、范围和规模及录取标准、收费标准上都相对比较独立,生源情况比公办本科院校要相对薄弱。大部分学生基本是高中时期成绩中等偏下的部分,所以在他们的行为习惯、学习能力、自我约束能力等方面相对薄弱,因此,单从生源质量上来说,学生综合素质欠缺一些,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整个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认可度不高的原因之一。笔者通过对河北省 2016
3、 届在校毕业生发放 400 份问卷进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调查,发现学生就业竞争力有下面这些特点:(一)就业心态不成熟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期望值普遍偏高,不愿意到基层工作,只想去一些听起来高大上的单位。调查问卷的数据表明,对“期望选择的就业公司”这一指标, 59.04%的学生选择国营企业, 18.99%的学生选择政府部门, 4.5%的学生选择民营企业, 7.63%的学生选择外资企业, 5.24%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4.6%的学生选择其他。如表 1.1 所示。表 1.1 期望选择的就业公司国营企业 政府部门 民营企业 外资企业 自主创业 其他228 73 17 30 20 1959.04% 1
4、8.99% 4.5% 7.63% 5.24% 4.6%“选择工作时首先考虑的因素”这一指标,大家看重的是薪水和行业前景。29.52%的学生首先选择薪水, 12.33%的学生首先办公环境 , 5.64% 的学生首先地理因素, 30.67%的学生首先行业前景的占, 9.5%的学生首先个人喜好, 5.03%的学生首先其他。如表 1.2 所示。表 1.2 选择工作首先考虑的因素薪水 办公环境 地理因素 行业前景 个人喜好 其他135 48 22 126 37 1934.83% 12.33% 5.64% 32.67% 9.5% 5.03%“到基层就业的态度”这一指标, 46.53%的学生暂时没有考虑,7
5、.12%的学生会考虑到基层就业。暂时没考虑和不会考虑这两项合计占到 50%以上。选择决心到基层就业的只占 16.12%,有可能到基层就业的占 30.23%,如表 1.3 所示.表 1.3 到基层就业态度决心到基层 有可能到基层 暂时没有考虑 不会考虑到基层62 117 180 2816.12% 30.23% 46.53% 7.12%“对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这一指标, 4.76%的学生选择 1500 以下;39.18%的学生 1500-2500;43.45%的学生 2500-3500;12.61%的学生选择 3500元以上。如表 1.4 所示。表 1.4 对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1500 元以下
6、 1500-2500 元 2500-3500 元 3500 元以上18 152 168 494.76% 39.18% 43.45% 12.61%高职院校的学费较高,是一般本科生的一倍甚至一倍还多,加上生活费用大学三年要花将近五万,对大多数家庭而言经济上还是有较大负担的。较高的花费不仅仅让学生有错误的期望,家长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从而使学生在就业时压力增加。高职院校的学生家庭不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对自己子女求职找工作定位也比较高,比如要求去大城市,去稳定的国企、事业单位、机关等。对于工作单位所能带来的地位、权利、收入等的要求也较高。有些学生达不到这些要求,他们宁愿待在家里,也不愿去找其他的工作。
7、这样容易导致就业面狭窄,人才拥挤,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目前,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就业市场也随之迅速变化,毕业生能否正确的识别分析当前的就业状况对能否顺利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想象力丰富而实践能力较差通过调查问卷得出高职院校大学生眼高手低,有丰富的想象力,但做起事来却缺乏真正的动手实践能力。对在校期间,“您是否做过兼职工作”这项指标,28.63%的学生在校期间从来没有做过兼职, 45.13%的学生做过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兼职, 仅有 26.24%的学生参加过与专业相关的兼职。如表 1.5 所示。表 1.5 在校期间是否做过兼职从来没有 有但与专业无关 参加过与专业相关111 175 10
8、128.63% 45.13% 26.24%“对在校期间,您是否当过学生干部”这项指标,67.15%的学生选择大学期间没有任过学生干部的,32.85%的学生选择担任过学生干部。如表 1.6 所示。表 1.6 在校期间是否当过学生干部没有担任过 担任过260 12767.15% 32.85%“在回答择业过程中您将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一指标, 11.76%的学生选择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 56.78%的学生选择缺乏社会经验和就业能力, 8.55%的学生选择信息太少, 8.86%的学生选择性别歧视, 11.82%的学生选择缺乏社会关系,仅有 2.23%的学生选择学历的歧视。如表 1.7 所示。表 1.
9、7 择业过程中您将面临的主要问题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缺乏社会经验和就业能力信息太少 性别歧视 缺乏社会关系学历的歧视46 220 33 34 46 811.76% 56.78% 8.55% 8.86% 11.82% 2.23%这些数据表明,约 60%的高职院校学生认为缺乏社会经验和就业能力是就业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这说明学生认识到在校期间自己很少参与能提高社会经验和能力的活动,从而导致就业中自身缺乏社会经验和能力。高职院校办学宗旨是培养具有较高操作实践水平,又有较高管理水平的技术技能型高级人才。但是,大部分学生从小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家长包办了所有的事情,从而导致他们缺乏实际动手操作的信心和
10、动力,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他们动手能力较差。有些学生在生活中看上去似乎什么事都能摆平,什么事情都难不倒他们,但实际情况却让人大跌眼镜,一遇到实际问题就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表面耍酷,内心空虚。这也从另一个层面反映了高职院校学生眼高手低,缺乏实践能力。 1(三)信息面广而学业成绩欠佳高职院校学生貌似各路信息都了解,但等真正用到却发现心有余而力不足,学业相关的成绩欠佳,各方面资格让单位很失望。通过对问卷进行统计,我们发现学生对自己在校期间取得的成绩不够满意。毕业生对在校取得的成绩选择感到很满意的为 7.44%,较满意的为 30.5%,一般的为 25.8%,不满意的为 32.45%,很不满意的为 3.
11、81%。选择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的共占到了 62.06%。如表1.8 所示。表 1.8 对在校取得的成绩感觉如何很满意 较满意 一般 不满意 很不满意29 118 100 126 147.44% 30.5% 25.8% 32.45% 3.81%很多单位招聘时明确要求外语和计算机等级证书,只有 48.63%的毕业生获得外语等级证书,37.82%的毕业生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而仅有 1.79%的毕业生获得辅修第二专业证书。这些数据表明,毕业生获得等级证书情况不太令人满意。这些数据都说明学生们进入高职院校后,大多数没有刻苦学习。这些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宠爱,生活条件优越,本身没有积极进取的动力,再加
12、上对未来没有什么规划,学习成绩自然不会好。而且他们对用人单位需要的必要证书的重视程度不够, 没有深刻的意识到在校的学习成绩和获取的证书情况将直接影响就业,较低的证书获取率导致学生就业困难。另外还有一些学生虽然成绩不好又有点调皮,但其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这些学生通常对学习不感兴趣,精力往往用在学习之外,见多识广,交友甚广,具有较宽的信息汲取面 ,尤其对于学校外的社会信息汲取速度快,能很快的熟悉并加以应用。另一方面,由于学习的重心偏移,本末倒置,导致这类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二、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主客观因素分析(一)学生自身因素1.缺乏正确的就业观据调查高职院校学生的学杂费比普通本科
13、院校高出一倍,校园里各种消费比普通院校也高。这样算下来每年花费将近两万左右。这笔开支无论是对于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还是来自农村的贫困家庭的学生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求学时的高投入让学生产生一种错觉,高投入意味着高回报,所以求职的时候表现为选择待遇好薪酬高的企业,但自身的状况又让招聘单位非常失望,从而与工作失之交臂。 2另外,大多数高职院校毕业生入学前,没有什么职业规划,来上大学就是为了镀镀金,拿个大学文凭。许多家长直言不讳的告诉我们, 孩子的工作已经找到了,就差一张文凭,送孩子来读书,目的就是拿个文凭。家长这种有意无意的说辞让学生失去了进取心,潜移默化的以为自己上大学就是为了等时间一到拿张文凭
14、就算完成任务,就业的事情是父母的责任。2就业心理负担较重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大学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比如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方面,出现了诸如自卑、依赖、盲目乐观、攀比、从众等各种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自卑心理和依赖心理两个方面。其中,自卑心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高考成绩不理想,在进大学时就有一种自卑心理,感觉自己成绩差,低人一等;依赖心理表现为过分依赖学校和家长,希望他们能为自己安排工作,害怕竞争,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就业面过窄,错失了很多就业机会。(二)家庭环境影响学生不易成才中国有句古话:寒门出贵子,说的是贫困窘迫的家庭容易培养出难能可
15、贵的人才。这样的家庭环境里培养的孩子处理事情得体、吃苦耐劳,有担当,有责任感;而温室里培养的花朵则经不起雨雪风霜。 3同样的道理,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家庭条件较好,家庭背景也不错,从小没有吃过什么苦,认为现实中他们享受的美好生活是理所当然的,不感恩父母的打拼,只为自己考虑,关注的焦点是自身的利益,忽视自身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许多人成了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富裕的家庭环境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增长见识的机会,使他们思路宽广,视野开阔,沟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也正是因为这样许多高职院校学生“有个性”,似乎什么都无所谓,最终导致这些较好的综合素质没有“修成正果” 。(三)高职院校教学与实践
16、脱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理论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环节,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不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没有把实践课程当做重点。从学院领导这个角度也是重视课堂教学,轻视实践教学,没有制定完善的实践教学的奖励措施。实践教学制度不正规,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课时量对于实践教学而言相对较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虽然安排了充足的课时量,但不能落地执行,学生所学的知识不能应用于实践,这就造成了教学与实践脱节,导致学生 “只能动口,不能动手” 。第二,实践指导教师不能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师最好是有行业企业实践经验的人员来承担,这一点学校基本做不到。另外,学校的师资队伍中还存在一些刚
17、刚毕业的研究生,仍然都是些职场小白,实践经验不足,因此靠他们去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也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这也会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三、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建议(一)应端正学生就业心态,提高其综合素质目前企业在招聘时比较看重的是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既有学业成绩方面的,又有心理方面的。一部分企业之所以对高职院校学生有偏见,主要是对毕业生的综合能力信心不足。那么,高职院校学生要取得企业的信任,就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树立良好的择业心态。一是要认清当前就业的困难形势。高职院校学生要做好与其他各类学生竞争的心理准备,比如和一本、二本学生,甚至中职专科学生竞争的思想准备。同时要掌握真本领,
18、并且不能好高骛远,应根据自己的能力高低选择适当的职业,抓住就业机会,不能一毕业就失业。二是要不怕吃苦,树立到基层就业的观念。在这方面国家也有优惠政策。毕业生应当端正态度,正视现实,把握机会,到一些基层岗位就业;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去条件较为艰苦的地区。这些地区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大学生有机会更好的施展自己的抱负。三是要树立自主创业的意识。高职院校学生大部分属于外向型性格,善于交际,人脉较广,这些都是自主创业的优势。其次,要提高学业成绩,增加知识储备量。可以从三方面做起:一是抓基础。大学毕业生不管在将来选择哪个行业,选择什么工作,扎实的理论基础是一定不能少的。二是抓专业。高职院校毕业生要拥有
19、过硬的专业知识,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三是拓宽知识面。目前,外语水平和计算机等级是求职应聘的必备条件。所以,对于公共外语的四六级、专业外语的四级和八级都要争取有选择的通过。计算机起码通过国家二级,熟练掌握办公软件的使用。另外,毕业生如果能掌握一技之长比如书法、音乐、驾驶等等也会为求职锦上添花。(二)应削弱家庭环境对学生就业的不利影响学生父母首先不要什么事都大包大揽,尽量锻炼孩子,让孩子逐渐养成独立生活、独立决策的习惯。相当多高职院校学生方方面面都过分依赖父母、家庭。因此必须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坚强品质,不能一遇到困难就让父母出面。而应该以优秀的人为榜样,向优秀的人学习。家长也要从自身做起,引导孩
20、子遇到事情自己决策,培养孩子自己做出决策的能力。另外,家庭条件富裕的父母,也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教育孩子不做啃老族,积极把握就业机会,在社会上早日立足。(三)应强化高职院校实践教学高职院校的教学宗旨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既然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就必须强调实践动手能力,而目前的课程设置中对实践动手能力这一方面的安排比较欠缺,所以在今后的课程设置中,为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应该提高专业技能的比重和实践教学的工作量。在教学人员的安排上可以适当考虑各行各业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人员客座讲解或让他们组织安排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教学方式上,强调“做中学” , “干中学” ,把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相联系,确保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参考文献1 王进.大学生职业意识现状调查及培养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9(09):36-38.2 王文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社会原因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06):18-20.3 张润宏.当代大学生就业观问题研究D.学位论文,201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