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作者:霍雄伟,马清涌,高燕凤,孙学军,许延发,刘浩 【关键词】 胃淋巴瘤 【关键词】 胃淋巴瘤;诊断;治疗 1 临床资料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GL)患者 31(男 18,女 13)例,年龄 2768 (平均 44.3)岁. 所有入选的病例皆符合 Dawson 标准1,其中不规则性的上腹部疼痛不适 24 例,消瘦 乏力 18 例,消化道出血 16 例,恶心呕吐 7 例,腹部肿块 7 例,发热 6 例,食欲减退 5 例. 31 例均行胃镜检查,诊断为 PGL 17 例(其中 2 例经二次活检、3 例经三次活检),胃癌 14 例. 肿瘤分布胃体部 15 例,胃窦部 11
2、 例,胃底部 3 例,胃体大弯侧及胃窦同时存在 2 例. 本组 31 例经病理学检查均确诊为非霍杰金淋巴瘤,以细胞来源占大多数,其中低度恶性中心细胞样型 18 例,小淋巴细胞型 9例,多形性细胞型 4 例. 2 治疗及预后经手术治疗 21 例,其中全胃切除 7 例,胃大部切除 12 例,剖腹探查取活检术 1例,胃穿孔修补术 1 例,术后均进行化疗,主要采用的是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强的松). 还有 10 例只接受单纯化疗. 有效随访共 25 例,平均随访时间 60 mo. 手术加化疗患者 16 例,其中属低度恶性 9 例,5 a 存活率为 77.8%(7/9 例) ;高度恶性 7
3、例,5 a 存活率为 57.1%(4/7 例). 只采用化疗 9 例(均为高度恶性),5 a 生存仅 2 例. 3 讨论 PGL 少见,其临床症状不典型,以上腹痛和消瘦最常见,与胃癌临床表现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根据本组临床资料,下列几点有助于与胃癌鉴别:平均发病年龄较胃癌低;女性患者较胃癌多见;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较胃癌高,这类肿瘤病变范围均较广,且易发生溃疡,故消化道出血是常见临床表现;一般无梗阻症状出现;腹部肿块的出现率较胃癌高,肿瘤较大,质地较韧,有一定的移动性,而胃癌肿块较小,质硬,移动性差,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类肿瘤瘤体虽已很巨大,但仍有切除之可能,而胃癌在体检扪及肿块时,切除的可能性
4、则较小. 由于本病罕见,内镜医师缺乏认识或警惕,加之活检取材太浅太小,而 PGL 起源于黏膜下层,因此难以取得满意的组织学材料.此外,由于其组织学类型根复杂,与良性淋巴细胞增生和分化差的胃癌很难鉴别,误诊率高. 本组全部病例均行胃镜及活检,胃镜加活检诊断率为 17 例(54.8%) ,误诊率为 45.2%,通过对本组病例分析,在胃镜下常表现为胃腔内巨大的隆起性黏膜下肿块,也有表现为表浅的小溃疡,同时伴有胃壁的增厚、僵硬,若出现以上情况,应怀疑胃淋巴瘤的可能. 如胃镜怀疑本病而又不能确诊,应于短期内多次复查胃镜,活检取材的部位宜在巨大皱襞的基底部,或溃疡内缘的突出部,并尽可能多部位深取,本组中
5、2 例经二次活检、3 例经三次活检才得以确诊(占确诊率 29.4%). 有关治疗方案目前存在较大争议2,.3. 在本组资料中,手术切除加联合化疗在低度恶性胃淋巴瘤 5 a 生存率达 77.8%,在高度恶性胃淋巴瘤 5 a 生存率达 57.1%,而只进行联合化疗的 9 例高度恶性胃淋巴瘤中,5 a 生存率仅有 22.2%. 我们认为手术切除并辅以化疗是治疗 PGL 的有效方法,因为根治性切除有较高的生存率,而且能精确评定临床分期,并可以防治化疗期间可能出现的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即使是姑息性切除,也可以因肿瘤减量而增强化疗效果. 因此对不能行根治切除术的晚期高度恶性胃淋巴瘤,也应行积极的姑息切除,
6、术后再辅以联合化疗或者术前化疗再行手术切除可望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Dawson MP, Cornes JS, Morson BC, et al. Primary malignant lymphoid tumours of the intestinal tract: Report of 37cases with a study of factor influencing prognosisJ. Br J Surg, 1961;49(1):80-89. 2 Bozer M, Eroglu A, Unal E, et al. Survival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 stage IE and IIE primary lymphomaJ. Hepatogastroenterology, 2001;48(40):1202-1205. 3 Willich NA, Reinnarte G, Horst EJ, et al. Operative and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of primary gastric lymphoma: Interin results of a German multicenter studyJ.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00;46(4):89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