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未来西南战区前线指挥部高级首长医疗保健的思考作者:石梅初,杨海伟,赵承初,乔远贵,王彦,金颖,李德梅【摘要】 作者积三次西南战区实战医疗保健经验,结合我军应对信息化条件下常规战的战略、战术思想,提出未来该战区前指高级首长医疗保健思路,总体思路是:(1)必须确立前指首长医疗保健高于一切理念;(2)架构相对独立的战区前指专职医疗保健组;(3)医保组人员和装备必须“少而精”和“高、精、尖”;(4)必须实施对首长个性化医保预案;(5)确保战区前指快速直达后送通道畅通。 【关键词】 西南战区 ; 信息化 ; 医疗保健建国 60 年的国防历史显示,西南战区常规战事(战争)约占全国边、海防战事(战争)1/3
2、 以上1。现阶段,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各种突发事件频频发生,相对密集。特别是西南地区的毗邻国家领土扩张主义、地区霸权主义在欧美传统保守势力鼓动支持下,制造事端、事件和战争。为掌握战区战役的主动权,研究和制定战区前指首长医疗保健预案,有其重要的现时意义。本文作者曾参加两次该战区前指首长医疗保健工作1,根据西南战区军事斗争形势结合我们过去的实践体会,对未来战区前指首长医疗保健预案提出几点看法,供有关部门参考。1 西南战区特点1.1 边防线漫长,地形、气候特殊 西南战区现阶段战区实际控制线长达约 6500 公里。毗邻南亚、东南亚七个国家。大部份地域为内陆高原、峡谷,地形地貌怪异。植被呈两极展现
3、,既有原始蛮荒地域,寸草不生,亦有植被繁茂,密不透风透光的丛林和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有的区域更是呈现混杂奇特的亚热带雨林。战区气候恶劣。有寒带区、温带区及亚热带区,一个区域内呈现典型的“立本”气候。一年中季节性不强,甚至一日中气候变化无常。气候对生物选择性、生物对气候的适应性均非常苛刻。1.2 战区内交通极不发达,除主干道国防公路外,民间公路远未形成网络,因此构成交通“盲区” ,军事“空白区” 。边境一线至二线的地域辽阔,以 1979 年对越反击战为例,有的地段深达 250km 以上,而有的地段尚不及 1000m。1.3 战争形式特殊 就广义而言,未来战争可能由局部扩大至全球大战;亦可能是立体
4、战争(陆、海、空、外空对战);核子、化学、生物战亦不能排除;电子战,如 2003 年第二次海湾战争首要的战法和形式;闪击战亦是经常的战争形式,如 2008 年 8 月 8 日俄罗斯对格鲁吉亚闪电还击战最为经典。从还击至结束不过三天。然而在西南战区近两次的局部战争仍然以常规战为基本的战争形式。这是因为无论何时何地,出于对作战双方人员自身的保护,常规战仍视为首选。只是随着现代科技高速发展,信息化技术赋予常规战新的模式,形成信息化条件下的常规战特点,谁掌握特点和驾驶它就可获得常规战的主动权,就能克敌致胜。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战争双方仍然是综合国力、意志、意识和科技力量的综合较量。我们认为西南战区未来战
5、争发展特点和趋势可能是:进攻正面加宽,纵深增大;前后方界定模糊;各级指挥官与士兵伤亡机率接近,高级指挥官病伤机率大和病伤类型复杂等等2。这一切均是因为信息化技术发展,致使战区固有特点、特征更为凸显,而这些凸显的特点即是修正传统医疗保健理念和设计未来战区前指医疗保健架构的依据。2 战区总体卫勤保障架构(军、师、团、营、连卫生系列编制)是我军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战斗历史所形成的。建国 60 年来,西南战区近多次边防战争显示,战区特点因信息化技术发展,相应地修正了既往战区总体阶梯式卫勤保障理念和结构。1979 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战区前指参战高级首长(军以上)达68 人之多。战区特点突出,加上医保对
6、象身份特殊,致使医保工作者自觉地形成前指首长医疗保健高于一切的理念。与之相应的设立了相对独立于战区总体卫勤保障系统的前指专业医疗保健组。实战证明,战区前指医疗保健组在完成战区前指首长医疗保健任务是可靠的和圆满的3。专职医疗保健组由中、高级职称和具有野战内外科经验的医护人员组成。工作全面、细细入微。对每位参战首长均建立医保档案,并针对健康状况制定处置预案。如在指挥 XX 高地战时,一位首长因极度兴奋而发生应激性上消化道大出血致休克危象。医保组按既定方案实施抢救,其沉着冷静,井然有序、有效的处置,令在场的军政首长佩服不已。三十年后的今天,研究当时的医保措施,即是当今国内外倡导的个性化医疗保健模式。
7、3 信息化条件下常规战前指医保组人员“少而精” ,装备“高精尖”所谓信息化技术,在某种意义上可理解为时间与空间概念的互换和延伸,是狭义相对论在特定时空的显现。信息化条件下常规战,有既往低技术条件下和当今高技术条件的常规战。以 1959 年中印边防常规战为例,当时交通、通讯均为人为、猷力的较量。其效率亦近乎原始人力、猷力极限程度。当我军第一次出击,以超乎常人的意志和体力,最大限度地突破时空概念,致使考尔中将的印军时空概念模糊、紊乱和错误,在我军打击下溃不成军落荒而逃。50 年后的今天,机械化、信息化高度发达,战争双方知已知彼,其距离“近”在咫尺;时间变化在分秒。所有的卫勤、医保要求参战医保人员必
8、须具备高素质的专业能力,一专多能,一能至精。战区前指医保组应“少而精”总计医护人员 56 名,但其医、护效率显著,可做到医护管理的数字化;急诊抢救常态化;战伤处置标准化。前指医疗保健组装备则应“高、精、尖” 。在一线,装备的物资不可大量、滞缓;一切以精、准、优统筹为度,因为物流过程本身即是对方打击的点、段、面4。有鉴于 1979 年中越自卫反击战前指卫勤装备资料分析:“当时前指保障力量装备配套均为小巧、简便、高效能。如小型急诊、急救箱、微型吸氧机、呼吸机、轻便 X 线机、野战血生化检验箱、微电心电监护仪等。 ”当时还“建立总部和战区一级的卫生装备管理和器材调度信息系统,使卫生装备补缺配套更为简
9、便、快捷。 ”如今 30年后,未来信息化、机械化条件下的战区前指卫勤装备必须强调卫勤保健装备上的“高、精、尖” 。要把现代最为尖端、最为超前的,乃至实验室中的精品卫生保健技术装备,用到前指一线部队,与敌方开展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卫勤卫保装备科技力量的较量。4 信息化条件下常规战应建立和确保快速直达后送通道由于战区纵深加大,战区交通状况恶劣。战区前指和一线部队的伤员、病员必须获得第一时间的救治。以前两次实战医疗保健的经验,建立一条快速直达后送的生命通道是十分重要的。我军传统的阶梯式后送伤病员,已演变为后送加前接伤员(派员前接、前治、前期专科处理)。1979 年中越战中更创建了战区前指专车、专机、直升
10、飞机成功前接、后送的快速,直达后送通道。我们有直接后送特殊复合伤员至省城、总部专家处置成功的病例,这对前线指战员战斗士气有莫大鼓舞。在未来战区高技术条件下,战区卫勤保障论坛上,有诸多这方面的经验和讨论。论坛上,代表们一致的观点是战区前指建立快速直达后送通道不仅可能而且必须。确保指战员伤病后得到及时有效的专家级处理、治疗,再大的代价也是值得。以人为本是快速直达后送通道的核心。【参考文献】1 刘振超,郭依全.高技术战术后勤概论M.北京:海潮出版社,1995:11.2 石梅初.加强信息化战伤高级指挥机构的医疗保障J.解放军卫勤杂志,2009,(3):154.3 石梅初.未来战争前指机关医疗保健探讨J.西南国防医药,2009,(2):93、94.4 李培进.2004 财政年美国国防部医疗保健系统主要工作目标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5,(2):27.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