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相色谱条件下三唑类手性农药对映异构体的拆分作者:田芹 任丽萍 吕春光 周志强【摘要】 采用自制的纤维素 三(3,5 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CDMPCCSP) 和直链淀粉 三(3,5 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ADMPCCSP) ,在反相色谱条件下成功地拆分了己唑醇、烯唑醇、烯效唑、粉唑醇、三唑酮和戊唑醇对映异构体。考察了固定相类型、不同比例的甲醇/水或乙腈/水做流动相、柱温等因素对三唑类手性农药拆分的影响,优化了色谱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两种固定相都有很强的拆分能力。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己唑醇和烯唑醇在这两种固定相上都能被分离; 三唑酮只能在 CDMPC CSP 上分离;
2、粉唑醇、戊唑醇、烯效唑只能在 ADMPCCSP 上分离。流动相中水的含量增加会使对映体的保留增强,分离的可能性增大。在 040 研究温度范围内,容量因子 k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除烯效唑与戊唑醇外,其它手性农药的选择因子 也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而分离度 Rs 随温度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最好的分离度不都出现在低温。对映体流出顺序用圆二色检测器测定。 【关键词】 三唑类手性农药; 手性拆分; 反相色谱; 手性固定相1 引 言近年来,随着手性技术的发展,有关光学活性农药的研究已成为农药化学领域的热门课题。在已商品化的农药中,约有 26%的农药具有手性中心,其中大部分都是以外消旋体的形式出售和使用1。将
3、外消旋的手性农药施加于生物体时,对映体之间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生物活性上,还表现在对生物体的毒性、体内的吸收、转移、代谢以及消除等方面。因此建立高分离度、高灵敏度的手性农药拆分和测定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常用的手性分离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分子烙印和毛细管电泳法等2,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法是重要的一种。在众多的手性固定相中,多糖(常用纤维素和淀粉)衍生物 CSPs 显示出拆分能力强、适用范围广等优点3。己唑醇、烯唑醇、烯效唑、粉唑醇、三唑酮和戊唑醇等均属于三唑类农药,是一类重要的广谱杀菌剂,化学结构式见图 1。有关其对映体的拆分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4、毛细管电泳法5、手性流动相添加
4、剂法6、手性固定相法7,8和多糖类手性固定相法9,10等。而多糖类手性固定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主要在正相条件下对三唑类农药进行拆分。本研究利用自制的纤维素 三(3,5 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CDMPCCSP) 和直链淀粉 三(3,5 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ADMPCCSP) ,在反相色谱条件下,以甲醇/水或乙腈/水为流动相,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上实现了己唑醇、烯唑醇、烯效唑、粉唑醇、三唑酮和戊唑醇对映体的拆分。比较了固定相、流动相、温度对手性拆分的影响,同时利用圆二色检测器测定了对映体的流出顺序。2 实验部分2.1 仪器与试剂1100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公司),
5、配二极管阵列检测器;JASCO 2000 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 JASCO 公司),配圆二色检测器;液相色谱装柱机(北京福思源机械加工部);AT930 制冷、加热两用色谱柱温箱(天津奥特赛恩斯仪器有限公司)。3,5 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Merck 公司);直链淀粉球(Sigma 公司);微粒硅胶(中国科学院兰州化物所):球形,粒度 57 m,比表面积 110 m2/g,平均孔径 6.7 nm;微晶纤维素(上海试剂四厂);3 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 ,辽宁盖县化工厂)。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流动相重蒸后使用。6 种三唑类手性农药由中国农业大学农药残留分析组提供。2.2 手性固定相的合成参
6、照文献11,12的方法合成手性固定相 CDMPC 和 ADMPC,于 37 MPa 压力下装入不锈钢柱。2.3 色谱条件色谱柱:CDMPCCSP (250 mm4.6 mm),ADMPCCSP(150 mm4.6 mm);流动相为甲醇 水或乙腈 水;流速为 0.8 mL/min(CDMPC)和 0.5 mL/min(ADMPC);进样量 10 L,检测波长 230 nm。容量因子(k)、选择因子()和分离度(Rs)分别按公式 k=(t-t0)/t0,=k2/k1,Rs=2(t2-t1)/(w1+w2)计算。3 结果与讨论3.1 不同固定相及流动相组成对对映体拆分的影响在 CDMPCCSP 和
7、ADMPCCSP 上以甲醇 水或乙腈 水为流动相对三唑类农药己唑醇、烯唑醇、烯效唑、粉唑醇、戊唑醇和三唑酮对映异构体进行了直接的手性拆分。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己唑醇、烯唑醇和三唑酮在 CDMPC 上分离度分别达 1.72, 1.31 和 1.55;己唑醇、烯唑醇、粉唑醇、烯效唑和戊唑醇在 ADMPC 上分离度分别达到 1.28, 2.75, 1.05, 2.41 和 1.30,典型色谱图见图 2。在同一种固定相、不同的流动相对样品的保留、立体选择性也不同。如在 ADMPCCSP 上,烯唑醇和粉唑醇只能在甲醇 水作流动相下拆开,已唑醇则只能在乙腈 水作流动相下拆开。甲醇既是质子的受体也是供体;乙
8、腈只是质子的受体。这说明氢键不一定是反相条件下拆分的主要作用力。随着流动相中水含量的增加,分离的可能性增大,但考虑到柱子的寿命和柱效,本实验中水分含量对于甲醇和乙腈分别达 40%和 60%。本研究组曾报道在正相色谱条件下,戊唑醇和三唑酮可以在 CDMPC 上拆分9。氢键、 、偶极 偶极作用通常被认为是多糖类固定相在图 2 三唑类手性农药在 ADMPCCSP 上反相条件下的拆分色谱图Fig.2 Chromatograms showing the enantiomeric separation of triazole chiral pesticidesa. 己唑醇(Hexaconazole), 乙
9、腈/水(ACN/water) 4555, V/V; b. 烯唑醇(Diniconazole), 甲醇/水(Methanol/water), 8020, V/V; c. 粉唑醇(Flutriafol), 甲醇/水(Methanol/water) 7030,V/V; d. 烯效唑(Uniconazole), 乙腈/水(ACN/water) 6040, V/V; e. 戊唑醇(Tebuconazole), 乙腈/水(ACN/water), 5050, V/V; 室温(Room temperature); 流速(Flow rate) 0.5 mL/min。正相色谱条件下拆分的有效作用力13;而在反相条
10、件下,强极性流动相更容易与 CSP 形成强的氢键作用,从而减弱了溶质分子与 CSP 的氢键作用,这将可能使分析物在固定相的螺旋型手性空穴中的包容作用和“立体适应性”(Steric fit)、疏水作用、 、偶极 偶极相互作用成为手性识别的关键因素。3.2 温度对对映体拆分的影响在 040 范围内,考察了温度对三唑类手性农药对映体拆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手性农药对映体的容量因子 k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选择因子 没有一致的规律;不同农药的最佳分离度出现在不同的温度,而不是都出现在低温。温度对手性对映体容量因子 k、 图 3 烯效唑在 ADMPCCSP 上甲醇 水(8020, V/V)作流动
11、相下 ln 与 1/T的关系图Fig.3 Plot of ln vs 1/T of uniconazole in methanol/water (8020, V/V) on amylose(tris3,5 dimethylphenylcarbamate)(ADMPCCSP) 选择因子 的影响可以用下式表示14,15:lnk=-HRT+SR+ln 和 ln=-HRT+SR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的容量因子 k 和手性选择因子 ,以 lnk 和ln 分别对 1/T 作图,各自可以得到一条直线。通过考察温度对手性分离的影响,可以计算出手性分离过程中的热力学参数,从而对手性分离过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除了烯效
12、唑的选择因子的自然对数与绝对温度的倒数在甲醇作改性剂时在 ADMPC 上不呈线性关系(图 3),其它手性农药的 vant Hoff 曲线都具有线性,计算得到的热力学参数见表 1。戊唑醇在甲醇作改性剂时,在 ADMPC 上的手性拆分主要受熵控制,而在乙腈作改性剂时主要受焓控制;其它农药(除烯效唑)手性拆分主要受焓控制。表1 040 范围内,手性农药对映体的 Vant Hoff 方程和 H、S3.3 对映体的流出顺序近年来,高效液相色谱圆二色检测器已成为手性化合物分析的有力工具16,17。本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圆二色检测器测定了对映体流出顺序(见表 2),3 种三唑类手性农药在 CDMPCCSP
13、上,2 种流动相条件下,同一波长下的流出顺序一致;而在 ADMPCCSP 上,烯效唑与烯唑醇的出峰顺序相反,其它手性农药出峰顺序一致。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是流动相成分的改变导致了手性空腔的立体环境发生变化所致18,19。表 2 三唑类手性农药在 CDMPCCSP 和 ADMPCCSP上反相条件下对映体流出顺序【参考文献】1 Williams A. Pestic. Sci., 1996, 46(1):392 Yashima E. J. Chromatogr. A, 2001, 906(1): 1051253 Okamoto Y,Kaida Y. J. Chromatgr. A,
14、1994, 666(12) : 4034194 Clark T, Deas A H B. J. Chromatogr., 1985, 329: 1811855 Wu Y S,Lee H K,Li S F. J. Chromatogr. A, 2001, 912(1):1711796 YANG Li(杨 丽), LIAO Yong(廖 勇), ZHOU ZhiQiang( 周志强), JIANG ShuRen( 江树人), WANG Peng(王 鹏). Journal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分析测试学报), 2004, 23(5): 1331357 LI ChaoY
15、ang( 李朝阳), ZHANG YanChuan( 张艳川), LI QiaoLing( 李巧玲), WANG WeiXiao( 王未肖), LI JingYin( 李景印).Chinese J. Anal. Chem.(分析化学), 2010, 38(2): 2372408 Yang G S,Gao R Y,Wang Q S.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1997, 15(6): 5285339 WANG Peng(王 鹏), JIANG ShuRen( 江树人), ZHANG HongJun( 张宏军), ZHOU ZhiQiang( 周志强 ). Chi
16、nese J. Anal. Chem.(分析化学), 2004, 32(5): 62562710 Yang L,Liao Y,Wang P,Bi C L Zhou Z Q,Jiang S R. Journal of Liquid Chromatography Related Technology, 2004, 27(18): 2935294411 Okamoto Y,Kawashima M,Hatada K. J. Chromatogr., 1986, 363(2): 17318612 ZHOU ZhiQiang( 周志强), WANG Peng(王 鹏), JIANG ShuRen( 江树人
17、), WANG Min(王 敏). Chinese J. Chromatogr.(色谱),2003, 21(1): 444513 Tachibana K, Ohnishi A. J. Chromatogr. A, 2001, 906(12) : 12715414 Smith R J,Taylor D R,Wilkins S M. J. Chromatog., 1995, 697(12) : 59159615 OBrien T,Crocker L,Thompson R,Thompson K,Toma P H,Conlon D A,Feibush B,Moeder C,Griinberg N Bi
18、cker G. Anal. Chem., 1997, 69(11): 1999200716 TIAN Qin(田 芹 ), BI ChengLu( 毕承路), REN LiPing( 任丽萍), WANG LiPing( 汪丽萍), ZHOU ZhiQiang (周志强). Chinese J. Anal. Chem.(分析化学), 2006,34(3): 42743217 Wang P, Jiang S R, Liu D H, Zhang H J, Zhou Z Q. J. Agric. Food Chem., 2006, 54(5): 1577158318 Okamoto M. J. Pharm. Biomed. Anal., 2002, 27(34) : 40140719 Wang T. J. Chromatogr. A, 2003, 1015(12) : 99110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