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儿腹泻病(infantile diarrhea disease),广东药科学院临床医学院儿科 黄云燕,定 义,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儿科常见病。,易感因素,婴幼儿发育未成熟 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多,且以液体为主,胃肠道负担重 机体防御功能差 肠道菌群失调 人工喂养,婴幼儿发育未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少,酶活力低,不适应食物质和量较大变化 体液分布不同,细胞外液比例高,代谢旺盛,水、电解质易失衡 神经、内分泌、肝、肾功能发育未成熟,机体防御功能差,胃酸低、胃排空快,对进入胃内的细菌杀灭能力弱 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差: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胃肠道分泌
2、型IgA均较低;肠粘膜免疫防疫反应及口服耐受机制均不完善。,肠道菌群失调,正常肠道菌群未建立,改变食物使肠道内环境改变,或由于使用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 维生素K的合成有赖于肠道正常菌群的参与。,人工喂养,母乳中含有大量体液因子 乳铁蛋白、溶菌酶、SIgA、巨噬C、粒C 牛乳中上述成分在加热时易被破坏 人工喂养的食物、食具易污染,感染因素,细菌(不包括法定传染病)致腹泻大肠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 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 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 出血性大肠杆菌(EGEC) 粘附-聚集性大肠杆菌(EAEC),感染因素,感染因素,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沙门氏菌,感染因素,感染因素,其
3、它:金黄色葡萄球菌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等,感染因素,病毒(80%) 轮状病毒 肠道病毒(柯萨奇 埃可 腺病毒等)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 真菌:念珠菌 曲菌 毛霉菌 寄生虫:蓝氏贾弟鞭毛虫 阿米巴原虫,感染因素,感染因素,感染因素,感染因素,分类,根据感染的部位分为: 肠道内感染(常见) 肠道外感染(症状性腹泻) 继发于其他感染 症状不严重 年龄越小越多见,非感染因素,食饵性腹泻:多见于人工喂养儿 过敏性腹泻:蛋白过敏 药物影响:西沙必利、红霉素等 其他: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缺乏 气候突然变化或过热,发病机制,分泌性 渗透性 渗出性 肠道功能异常,这四种机制并非独立起作用的,常常共
4、同发挥作用,发病机制,感染性腹泻1)细菌性肠炎:肠毒素性肠炎 侵袭性肠炎2)病毒性肠炎 非感染性腹泻:饮食不当,发病机制,肠毒素性肠炎 肠毒素与小肠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导致小肠液总量增多,超过结肠的吸收限度而排出大量水样便-分泌性腹泻 肠毒素的种类:不耐热肠毒素(LT) 耐热肠毒素(ST),发病机制,侵袭性肠炎 病原菌直接侵袭肠壁,表现为菌痢样粪便 -渗出性腹泻; 结肠炎症对小肠液吸收障碍; 部分致病菌可产生肠毒素-分泌性腹泻,发病机制,病毒性肠炎 肠粘膜细胞变性、坏死,消化吸收功能障碍; 双糖酶缺乏,活性降低-渗透性腹泻; 双糖分解不全导致钠转运功能障碍,发病机制,饮食不当 内源性感染;
5、 糖类消化不良,引起渗透性腹泻; 有机酸协同腐败性毒性产物刺激肠壁(肠功能异常),临床表现,急性腹泻:病程2周 迁延性腹泻:2周病程2月 慢性腹泻:病程2月 生理性腹泻,急性腹泻,轻型 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 大便次数增多(310余次/日)及性状改变 无脱水和全身中毒症状 常由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急性腹泻,重型 急性起病,胃肠道症状较重 大便10-40次/日,水分较多 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 全身中毒症状 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辅助检查,血常规:WBC、中性粒是否 嗜酸粒是否 大便检查:有无RBC、WBC 细菌、真菌培养 血生化检查: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好发季节,几种常见
6、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轮状病毒肠炎 大肠杆菌肠炎 空肠菌弯曲菌肠炎 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 鼠伤寒沙门结肠小肠炎 抗生素诱发的肠炎,轮状病毒肠炎,秋季腹泻 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 6-24个月的婴儿多见 急性起病,常伴发热,呕吐多先于腹泻 大便次数增多、量多、水分多 易并发脱水、酸中毒,轮状病毒肠炎,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可伴少许黏液,无腥臭;大便Rt偶见少量WBC,轮状病毒肠炎,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病程约38天感染后13天有大量病毒自大便排出,最长可达6天病毒直接分离(电镜或免疫电镜)和抗原抗体检测(ELISA、PCR等),大肠杆菌肠炎,多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季节,5-8月份 可在集体机构流行 营
7、养不良小儿、人工喂养小儿多见 可伴发热、呕吐;大便有较多黏液,可有腥臭味;大便常规可见无或少量WBC;,大肠杆菌肠炎,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大便可为血水便,有特殊的臭味;大便镜检可见大量红细胞,常无白细胞;,大肠杆菌肠炎,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常伴腹痛和里急后重,严重中毒症状、甚至休克;大便呈粘冻状,混有脓血;大便镜检可见较多WBC、脓细胞,甚至RBC。,空肠菌弯曲菌肠炎,人畜共患,可散发或爆发流行; 多见于夏季,6个月3岁的婴幼儿发病率高; 以侵袭性感染为主,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散发或爆发流行,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以粪口传播为主; 多见于冬春季节,婴幼儿发病率高; 5岁以下的患儿以侵袭性感染为主
8、。,鼠伤寒沙门小肠结肠炎,可在新生儿室和小婴儿病房中爆发流行,传染源为病人、感染的动物等,主要经粪口传播; 以夏季最多见,2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高,尤其是1岁以下者; 临床表现以侵袭性感染为主,病程迁延。,抗生素诱发的肠炎,抗生素滥用,营养不良、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功能低下; 婴幼儿病情较严重。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伪膜性小肠结肠炎、真菌性肠炎,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病因:感染、过敏、酶缺陷、免疫缺陷、药物因素、先天畸形、人工喂养、营养不良等 营养不良儿患病率高,胃的杀菌屏障作用减弱,肠道有效吸收面积减少,双糖酶活性降低,各种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不良; 细菌繁殖增强了对胆酸的降解,损伤小肠细胞,同时
9、阻碍了脂肪微粒的形成; 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缺陷,辅助检查,粪便常规、酸度、还原糖和培养 十二指肠液检查 小肠粘膜活检,生理性腹泻,6个月内婴儿,多为母乳喂养; 外观虚胖,常有湿疹; 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 病因可能为乳糖不耐受。,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内容:有无脱水(程度和性质)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大便中有无白细胞分为两组1)无或偶见少量白细胞:常由侵袭性以外病因引起,多为水样泻 鉴别生理性腹泻 导致小肠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的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2)较多白细胞:常由侵袭性细菌感染所致 需细菌培养鉴别不同病原 鉴别-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治疗,原则:调整饮食、控制感染、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良好护理,预防并发症 治疗措施:病因治疗 饮食疗法 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药物治疗,治疗,病因治疗 切忌滥用抗生素,避免肠道菌群失调 饮食疗法 继续喂养,满足生理需要补充疾病消耗 根据疾病的特殊病理生理状况、个体消化吸收功能和平时饮食习惯进行合理调整,治疗,药物治疗1)控制感染 水样泻 一般不用抗生素 新生儿、幼婴、重症可酌情应用 粘液脓血便 根据临床特点应用2)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治疗,3)微生态疗法 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生态平衡 抑制病原菌定植、侵袭4)肠粘膜保护剂 吸附病原体和毒素 保护肠粘膜,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