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推荐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候选对象的公示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国土资源部关于评选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通知(人社部函 201588 号)精神,通 过全省自下而上 评选推荐,省评选推荐领导小组审定,报国家初审同意,确定我省正式推荐先进集体 6 个和先进工作者 2 名参加全国评选,现将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时间:2015 年 11 月 12 日至 18 日,如对公示对象有问题反映,请在公示期内联系我们。反映问题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并提供有效联系方式。联系电话:省国土资源厅人事处:0851-86833816省 纪 委 驻 国 土 资 源 厅 纪 检 监 察
2、 室 :0851-86833133省公务员局考核奖惩处:0 851-86825706 公示名单如下:1、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先进集体湄潭县国土资源局赫章县水塘堡乡国土资源所遵义县枫香镇国土资源管理所2印江土家苗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预防控制中心开 阳 县 国 土 资 源 局六 枝 特 区 郞 岱 国 土 资 源 所2、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潘 社 莲 ,女 ,苗 族 ,雷 山 县 国 土 资 源 局 局 长 、党 组 书 记邹 芝 爱 ,仡 佬 族 ,石 阡 县 地 质 灾 害 监 测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主 任贵州省评选推荐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领导小组2015 年
3、 11 月 12 日3湄潭县国土资源局先进事迹材料素有“云贵小江南 ”、“中国名茶之乡”美誉的贵州省湄潭县,位于大娄山南麓、乌江北岸,总人口 50 万,国土面 积 1865 平方公里。 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勇于开拓的湄潭县国土资源人,谱写了一曲尽职尽责、探索创新的华丽篇章,连续 4 年荣获市县年度目标考核一等奖,多项试验成果在省市推广,成为全省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标杆,争当了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急先锋和排头兵。三大探索出样板 凝聚国土一片情湄潭是一个典型的西部内陆山区农业县,如何保护好全县人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做足土地这篇大文章,湄潭县国
4、土资源局始终按照“ 保护资源,保障发展, 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工作总要求,克难攻坚,积极探索出了以“划” 促保、以“ 建”促保、以“改”促保、以“农” 促保的耕地之路。 一、创新土地整治方式,探索土地整治新内涵湄潭县耕地面积 86 万亩,其中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82 万亩,保护率达 95.3%,保护压力大。以往的土地整治均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为目的,成效单一,农民并不满意。而 农业、 农 村的发展,包括土地流转带来的现代农业,四在农家建设助推的最美乡村,生态保护带来的乡村旅游等对农村交通、水利、农业产业调整、村庄布局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整治必须是综合性的、全域性的、多行业融合,才能达到新的要求。自
5、 2012 年以来,湄潭县国土资源局调集精兵强将,在省市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探索转变土地整治方式,按照“全域规划、整装设计、综合整治”的思路,遵循“ 党委领导 、政府统筹、国土搭台、各 业 共建、群众参与、整体推进”的工作4模式,坚持发挥土地整治项目在保护耕地、同步建成小康社会中的作用。湄潭县复兴镇两路口是一个省级一类贫困村,如何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同步小康?湄潭县国土资源局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结合群众所需所盼,在这里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项目。项目规划过程中,结合村庄规划、乡村旅游规划、生 态保护规划,进行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为美丽乡村建设创造条件。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挥群众
6、智慧,让群众全程参与;将项目的土地平整工程交由村委会实施,使得村集体经济组织有了原始积累。村集体经济组织结合土地整治项目的成果,确定了村集体经营的道路,全村 95%的农户将承包土地在不改变承包权的情况下,把土地经营权交村集体经营。通过土地整治,两路口村已成立 5 个农业专业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该村农民人均增加 1700 元分红收入、300 元土地租金收入,就地务工的群众每年还增加 3200 元的工资收入。两路口村的成功实践,让当地群众迈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凝聚了国土部门的为民情怀,也拉近了群众与国土干部的距离。在两路口村,不少群众在宰杀年猪的时候,再三邀湄潭国土部门的同志们到家吃“刨汤
7、肉” 。以规划引领发展,强化耕地保护,严守耕地红线,湄潭县国土资源局牵头,紧紧围绕“山、水、林、田、路、村、人 ”七大要素,捆 绑各级投入资金 15.18 亿元,强力推进土地整治,建成基本农田 12.16 万亩。并以“ 耕地生态搬家”为抓手,按照省、市国土部门的要求,全面开展耕作层剥离再利用,累计投入资金 880万元,利用耕作层 18 万方,改善土地 400 亩。湄潭土地整治项目建设促进了基本农田保护,达到了基础设施完备、生态环境优越、田园景观美好、整体功能较强的建设效果,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夯实。两路口村的模式在全县展开,示范带动,书就了“ 山上森林、山间茶园、山脚民居、坝上良田 ”的美丽画卷,
8、涌现了核桃坝、偏岩塘、官堰等一个个美 丽的乡村。5“贵州省百万 亩土地整治工程 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现场会” 、“贵州省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会”相 继在湄潭县成功召开,湄潭土地整治模式在全省推广二、围绕土地制度改革,探索节约集约新思路。湄潭县是 1987 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国首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取得了“ 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 “均衡减负, 户户 减负” 、“两增两减三在村”等经验,得到上 级的高度肯定。湄潭县国土资源局作为管理部门,多年来,坚持围绕土地管理制度,不间断地进行探索与实践。一是创新方法,破解用地难题。为保障县域经济发展用地需求,按照“ 有限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的原则,
9、在全市率先 实行土地管理“六统一”(统一规划、 统一储备、统一招商、 统一出让 、统一收益、统一占补)制度。切实加强用地精细化管理。深入推进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二是以“ 增减挂钩”为抓手,全面盘活利用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 节约集约利用度,将生态移民、地质灾害搬迁、异地扶贫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等工程相结合,努力挖掘存量,着力破解用地瓶颈。为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出台了湄潭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暂行办法,自 2010 年以来,全县共组织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项目周转指标 1750 亩。在顺利实施项目的同时,也促进了扶贫工作的开展。黄家坝镇官堰村的土地制度改革经新华社贵州分社以题为土地制度再创
10、新 城乡统 筹探新题 -贵州湄潭试验区农村改革调查刊发后,得到国务院李克强总理、原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徐绍史等领导同志的亲自签批、充分肯定。2014 年 11 月 14 日,中国国土资源报刊登了以“ 农”为本盘活土地的调研文章,总结出了黄家坝镇官堰村的集体商住综合用地拍卖与湄江镇核桃6坝村的宅基地使用和交易经验,被称之为西部农业县统筹城乡之路。2015 年,湄潭县又成为新一轮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湄潭县国土资源局勇当“ 全面深化改革 ”多个 领域的排头兵,承担了由国土 资源部牵头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验”课题, 实施方案已获国土资源部审批,首期入市筹备工作已完成,将于今年 8
11、月底敲响入市“第一槌” 。三、强化土地登记,维护群众权益湄潭县国土资源局一直重视基础性工作,尤其是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010 年即完成了全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颁证,农村宅基地颁证从 1992 年起,已颁证约 10 万宗,颁证率达 98.7%,因前期工作做得扎 实有效,今年被选为国土资源部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 15 个联系点和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三个不动产登记联系点之一。为强力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湄潭县率先在全省成立了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县国土资源局克服人少事多的困难,具体负责全县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各镇也在国土资源所设立不动产登记站,实现了站所合一,并于2015 年 7 月 1 日率
12、先在全省颁发第一批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房屋登记不动产权证书和农村宅基地及房屋不动产权证书,为全省乃至全国作示范,探路子。系列探索结硕果,强基富民暖人心。2014 年,湄潭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152 元,在全省 41 个非经济强县中名列前茅,是全省城乡差别最小的县之一。湄潭田家沟农民自发地吟唱出十谢共产党歌谣,唱出了湄潭农民的心声。 夯实基础抓队伍 尽心尽职促发展湄潭县国土资源局全局干部职工 103 人,内设股室 15 个,基层国土资源所 15 个。 单位针对自身工作经济性强、政策性强、涉民性强等特点,采取7多种形式,加强对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确保全局干部职工依法行政,廉洁从政,推进发展。 十多
13、年来,湄潭 县国土资源系统无一人因党风廉政问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近三年来,分别向县委和市局党组推荐提拔干部共 4 人,人才库建设的效应凸显。一、不断夯实基层基础,着力贯通“最后一公里”。国土资源管理,基层所是前沿阵地,是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的“ 最后一公里” ,是工作的重点。湄潭县国土资源局以党的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主题教育活 动为契机,按照 县委“ 三联一会” 、“三看三思”的要求,扎实开展基层所规范化建设,对基层所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工作流程进行统一规范,建立了基层所工作台帐和目标考核任务,落实了办公阵地和执法用车等办公设施,提升工作效益和服务质量。二、加强队伍建设,激发
14、工作活力。针对国土管理工作经济性强、政策性强、涉民性强等特点,湄潭县国土资源局切实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教育与管理。一方面,局党组认真落实“ 民主集中制” 和“一岗双责”,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做到“ 三个不直接分管”,在土地出让、矿权审批、人事任免等“ 三重一大”决策上,民主协商,集体决策。另一方面,制定了周学习制度和月工作汇报制度,从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上,对干部职工加强教育和培训,努力构建风清气正、团结和谐、乐于奉献的政治环境,为完成各项工作提供人才队伍保障。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新常态、新目标、新任务下,湄潭县国土资源局将继续认真贯彻上级要求,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守
15、底线,走新路, 为全面小康建 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8赫章县水塘堡乡国土资源所先进事迹材料贵州高原以西的毕节试验区,乌蒙山区深处一片贫穷又富饶的美丽土地,在毕节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每天都在上演着和贫穷落后,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建设生 态和谐幸福家园的故事,毕节市围绕“ 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 三大主题 ,时刻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赫章县水塘堡乡是美丽的毕节试验区的一个缩影。在水塘堡,每个人都在为发展奉献着青春,挥洒自己的汗水,国土人和其他劳动者一样,在这片贫穷又富饶的美丽土地上辛勤工作着。2015 年 7 月 16 日,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朱立军来到水塘堡乡调研,看到便民服务中心井然
16、有序,水塘堡乡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兢兢业业,为保障地方发展不怕苦累,努力工作的情况时,朱立军厅长很欣慰, 认为基层国土所的同志,人少事杂,工作繁重,保障发展,保护资源,巡查地灾隐患,防范地质灾害,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基层国土所的同志能在这艰苦的条件下工作不容易。一地处毕节市赫章县城西南的水塘堡乡,距县城 15 公里,总面积 119.9 平方公里,全乡辖 14 个村 63 个村民组,居住着汉、彝、苗、白等民族, 总人口20789 人。境内山高坡陡,切割深,全乡没有多少平坝地。共有耕地面积19530.32 亩,其中基本农田 11010 亩,人均耕地不到 1 亩;林地 7570 亩;荒草坡 20
17、000 余亩。9这个很小的山区乡镇,却蕴含丰富的矿产资源。南部和东部有丰富的氧化锌、硫化铅锌 、褐 铁矿 、白云石 、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储藏量达 10 亿吨以上。水塘堡乡国土资源所,承担着 119.9 平方公里国土上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土地、矿产等国土资源管理职能。穿着一身野外迷彩服的所长李永攀,刚刚下村寨回来,衣服上还溅着泥点,他介绍了所里的一些情况,所里才 5 个人,既要有人在单位里做内勤工作,接待村组干部和群众办事,还要安排人到全乡 63 个村民组进行巡查制止违法采矿活动,查处违法用地,巡查地质灾害隐患。很多地方坐车没法到达,翻山越岭,爬山淌水的,也早习惯了,有些事情 还要熟悉民俗风情,
18、很多地方是少数民族村寨,事情处理不好,还会弄出矛盾来。好在所里的同志大家都特别敬业,而且团结,苦点累点,大家从无怨言。近年来,水塘堡乡发展很快,生态旅游、城 镇化、美丽乡村建设都得到市和县的肯定, 乡国土资源所一班人积极在乡党委政府和上级国土部门的领导和安排下努力工作着,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为社会做点事,李永攀和他的同事们觉得自己生活更有意义。二水塘堡乡以前是个矿业大乡,铅锌矿的开采和冶炼曾经是赫章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私挖乱采活动在多年前一度泛滥。近年来,水塘堡乡彻底改变过去那种粗放式依赖资源的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山地高效农业,进行产业调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该乡依托境内的夜郎国家级森
19、林公园,大搞生态旅游开发。走进水塘堡乡,清新的空气,湛蓝的天空,还有如同天籁的林涛10声,让人顿觉心旷神怡,宛若如处仙境。做好生态文章,水塘堡乡国土资源所加大对未利用地、零星灌木林地、荒草地、灾毁 地、工 矿废 弃地土地整治力度, 实 施整治后,提高了耕地质量,改善了生态环境。与此同时,积极开展土地流转工作,给力山地高效农业产业化发展。国土所积极协调农户,走村串寨,一 户一 户地做工作,自开展土地流转工作以来,全乡共流转土地 6700 余亩,其中引进赫芝林公司在该乡营丰村流转土地三千亩建设了全国最大的核桃基因库,成为全省优质采穗基地,建设了全国核桃文化生态博物馆;引进夜郎王茗公司在水槽村流转土
20、地 1000 亩,种植高山生态有机茶;引进乌蒙长奇公司在水槽村流转土地 200 亩,建设辣椒育苗基地;引进夜郎春秋公司在新河村营丰村流转土地 1000 亩,建起了千亩花海;引进河南柳江集团在马圈岩石流转土地 500 亩,建起了 100 万羽国际标准化养鸡场。做好生态文章,水塘堡乡通过土地流转合作化经营,逐步探索出一条农民增收致富的路子,为农民增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公鸡寨、马圈岩是水塘堡乡生态环境条件恶劣的少数民族村寨,在强降雨等极端气候情况下,有时会诱发地质灾害隐患,水塘堡乡国土资源所向乡党委政府积极建言,又对隐患区群众多次作工作,有些农户觉得故土难离,不想搬迁,国土所一班人去一次不行,就去两次,去两次不行去三次,和群众喝老包谷酒,拉家常,白天陪着人家在地上干活,晚上围着灶火摆搬迁的好处,经过一番努力,公鸡寨、 马 圈岩 40 户 185 人搬迁到营丰村生态移民搬迁安置点居住,过上了幸福生活。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