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文化寻根基(校友访谈)活动实施方案1、校友访谈的对象重点访谈各年代(尽量涵盖浙大整个办学史)、行业(教育家、科学家、企业家、政府官员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校友。2、开展校友访谈工作的 总体目标1、进一步挖掘和丰富浙大“求是精神” 的内涵,并供广大求是学子传承发扬。2、进一步创造在校学生与广大校友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使学生从优秀校友身上学习和体会浙大文化,并深入了解相关行业发展,指导学生成长成才,树立远大理想和人生志向。3、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广大校友的联系,彰显母校的关怀,进一步挖掘和利用校友资源,促进浙江大学建设和发展。3、校友访谈的内容与形式校友访谈活动重在挖掘和丰富浙大“求是精神 ”的内涵,通
2、过深入了解校友求学、工作、生活中的经历、感受和故事,挖掘校友身上特有的“ 求是精神 ”,并了解校友对学生成 长和学校发展的建议。访谈 内容可以参考访谈提纲(见附件一),但不要拘泥于访谈提纲。各 访谈队伍可结合被访谈校友的具体情况和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访谈。2校友访谈的形式一般为座谈、采访和学习参观等。要做好团队内部分工与协作,注重访谈实效。同时,做好访谈原始记录与素材收集整理工作,特别要做好访谈前期、访谈过程以及访谈后期的文字、照片、音频、视频和校友寄语等材料的积累与整理。积极拓展思路,不拘泥于访谈活动基本要求,鼓励富有学生创意的访谈形式与内容。4、校友访谈活动总结 工作各团队访谈结束后,应对
3、访谈过程中搜集到的素材(包括文字、照片、音频、 视频 等)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总结,撰写富有团队思考访谈文章,文章可以参考附件二。并与返校后提交原始素材和文章作为总结材料。浙江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办公室(校团委)2015 年 1 月 5 日3附件一:校友访谈参考提纲一、 求学经历1. 请谈谈您在浙大学习和生活的经历2. 您感觉浙大的求学经历对您的成长发展有怎样的影响?3. 在您的求学过程中,有没有对您影响很大的人或事?4. 在您的求学过程中,有没有什么遗憾?5. 您认为浙大“求是精神”的本质内涵是什么?二、 事业生活感悟1. 您的工作和生活经历是什么样的过程?有什么体会和感悟?2. 有没有
4、哪段经历是您难忘的?3. 学校所学知识与工作所用到知识有哪些区别和联系?4. 在您的成长发展过程中,浙大给您的最独特的是什么?对您个人的发展有什么影响?5. 请谈谈您现在所从事的职业和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三、 给学校和广大学子的建议1. 您认为大学期间,最应该为将来的事业与人生积累什么?请您从这个角度给现在的浙大学生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2. 您最想给现在的浙大学子说点什么(寄语)?3. 您对浙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有什么建议?4. 您对即将到来的 120 年校庆有什么建议和意见?注:此提纲仅供参考4附件二:浙大记忆|不曾离去的王淦昌先生2014-12-25 校史研究室 浙江大学不曾离去的王淦昌
5、先生纪念王淦昌先生诞辰 107 周年张淑锵按语先生出生于自古便是富饶之地、鱼米之乡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苏常熟。1929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 年入德国柏林大学,师从柏林大学的第一位女教授,与居里夫人、吴健雄一起被称为 20 世纪实验物理学的三大女杰之一的迈特内教授。1933 年获博士学位。1934 年 4月回国。1936 年,受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的聘请,来到浙江大学任教。1937 年,由于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浙江大学被迫开展文化撤退。先生追随浙大颠沛流离,辗转任教于浙江建德、江西泰和、广西宜山和贵州湄潭。抗战胜利后,先生与浙江大学一道复员回杭。1950 年
6、 4 月,先生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晋京担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之后,历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现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九院副院长,二机部副部长兼原子能研5究所(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核学会理事长,九三学社中央参议委员会主任,第三、四、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61998 年 12 月,王淦昌先生因病于北京逝世。算来今年的本月,正是先生逝世 16 周年。先生曾经任教于浙江大学,毕生从事科教事业,为新中国的科学技术进步、国家民族自强做出了杰出贡献,是我国实验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线及基本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是世界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研究的开创者之
7、,是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的科学家。他参与我国原子弹、氢弹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制的试验研究和组织领导,是我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被誉为“中国核武器之父”、“中国原子弹之父”。1999 年 9 月 18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先生“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的去世,是中国科学界的一颗帅星陨落,但是先生爱国拼搏的精神长留人间,成为后辈学人永远效仿的典范。这一点,对于浙江大学来讲,或许体会更加深刻具体。7( 1933 年王淦昌(左 2)及中国留学生游览德国莱茵河在 Wuppertal 车站合影)与诺贝尔擦肩而过一部大学史完全可以归结为一部科教史。王淦昌先生正是浙江大学这部科教史上的一位
8、重要人物,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王淦昌的浙江大学校史,恐怕在一定程度上会多少显得些许黯淡。1934 年的王淦昌,在迈特纳教授的指导下,刚刚完成了博士教育历程,取得博士学位归国。恰在此时,由于反对原浙江大学校长郭任远的专制统治而辞职离校来到山东大学物理系任教的原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何增禄,接受了新任校长竺可桢的邀请,正准备重回浙大。校长竺可桢的声望和同事何增禄的诚邀,促成了王淦昌这位当时浙江大学最为年轻教授的加盟。当时的王淦昌,年仅 28 周岁。因为年轻,他被人称为8“娃娃教授”。从此,先生将自己的学术生命与浙江大学这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的著名学府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来到浙江大学以后,先生以永不满
9、足的求知欲、攀登科学高峰的理想信念和为祖国培育英才的高度负责精神,全面推进了教学与科研工作,在与同事何增禄、束星北、卢鹤绂等人的携手奋斗中,共同打造了具有一流水准的大学物理学系。就科学研究而言,先生的治学远见和创新精神无疑令人印象极为深刻。20 世纪 30 年代,在国际学界有一个令无数科学家着迷的课题,那就是原子核衰变时出现极小的能量和动量损失的问题。为了解释这种现象,奥地利物理学家泡利(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提出存在一种叫做中微子的假设,但这一假设长期没有得到实验的验证。王淦昌与世界上的其他物理学家一样对这个课题着迷,并保持在文献上的不停追踪和在方法上的不断思索。当他读到物理评论上哈
10、尔彭有关探测中微子实验的一篇文章时,他的思索得到了启发,一个伟大的实验方法产生了,形成了令他日后名垂学界的一篇关键著作关于探测中微子的建议。有人说,这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著作,于 1941 年 10 月寄往了美国物理评论杂志,仅仅过了 5 个月就被刊登出来。之后,美国核物理学家艾伦根据王淦昌论文中所提出的建议,成功完成了一个证实中微子存在的实验。这个实验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国际物理学界以“王淦昌艾伦实验”为之命名。此后,美国核物理学家莱因斯和考恩用强大的核反应堆做实验,终于比较精确地获得了中微子存在的确凿证据。围绕探索中微子的一系列实验,最终导致了 1995 年的莱因斯幸运地获9得了诺贝
11、尔物理学奖。而作为率先提出最富有创造性的探测方法的中国学者王淦昌却因为当时中国科学条件的落后,却最终无缘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巨大的遗憾。尽管如此,先生在科学研究上无止境的探索,还是取得了累累硕果,为浙江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当 1944 年,国际著名科技史专家、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李约瑟来到偏处西南一隅的浙江大学进行访问考察时,对于当时浙江大学教授们所取得的科学成就深感佩服。在他带回英国推荐Nature杂志发表的 5 篇论文中就有王淦昌的一篇中子的放射性。而李约瑟本人则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称,在遵义、湄潭的浙江大学“不仅有世界第一流的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竺可桢教
12、授,世界上第一流的数学家陈建功、苏步青教授,还有世界第一流的原子物理学家卢鹤绂、王淦昌教授。”显然,在李约瑟的国际视野中,由于王淦昌等人的存在,浙江大学物理系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2004 年 8 月,河北教育出版社专门汇集出版了王淦昌全集共 6 卷,除收入了先生全部已发表的论著外,还收入了之前未曾发表的遗著、报告、讲话及书信等,总字数达 150 万字。这套系列文集的出版,记录了先生从 1930 年至 1998 年长达 70 年间的科研历程,是先生从不间断地进行思考与创新,为把中国科学推向世界前沿而奋斗不息的生动写照。10(1944 年王淦昌全家摄于贵州湄潭县)培养了诺贝尔获得者先生除了著作颇丰,育人水平也是一流的。他为人诚恳,平易近人,热爱学生,是位一个品德崇高、受人爱戴的杰出教育工作者。他在课堂上,对于上课开小差的学生,并不严厉批评,只是和颜悦色地指出,请其专心听课。为了鼓励了学生认真钻研物理学,同时也是描述自己从事物理学研究的真实心理,他曾经动情地鼓励物理系的学生说:“物理是一门很美的科学,大到宇宙,小到基本粒子都是研究对象,寻求其中的规律是十分有趣的事,你们选择了一个很好的专业。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