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案例 1 黄伯云:让中国飞机“自主”落地黄伯云,l945 年出生于湖南南县,中南大学校长,中国 212 程院院士,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的公派留学生,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在美国完成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归国留学人员。1988 年,黄伯云回国创业,他把研究目标锁定在世界航空制动领域最先进的材料碳碳航空制动材料(即飞机刹车片)的研制上。飞机的起降和滑行都离不开安装在飞机轮子里面的刹车片,如果刹车片失灵飞机就会冲出跑道,造成机毁人亡。国际上通用的航空刹车片有金属盘和碳碳盘两种。而用碳碳复合材料制造的刹车片,具有重量轻、性能好、耐高温、寿命长等特点,被制造业称为“黑色
2、的金子” 。多年来,中国航空刹车片全部依赖进口,每年要花费大量外汇。更致命的是,这导致中国的航空事业受制于人。如果国外对中国实行零部件禁运,中国的航空战略安全即受到威胁。黄伯云就是憋着一口气回来的,他内心深处的目标是“要搞就要搞世界第一” 。不料,研究首先却是从屈辱开始的。为了节省时间、少走弯路,黄伯云想到与一个航空大国进行合作。黄伯云到该国很有名的公司去访问,接待他的公司负责人说:“很抱歉,你们不能参观我们的生产车间。 ”黄伯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为了加快研究进程,他还是买回了一个开价几百万美金的产品。可课题组对产品进行解剖发现,这个产品竟是个废料。外国专家轻视的话语和愚弄的做法,使得黄
3、伯云在气愤之余,体会到深深的屈辱为人所瞧不起的屈辱。他自问:“没有自主创新的东西怎么能在世界上立足?”1996 年,黄伯云和同事们完成了“高性能碳碳航空制动材料制备技术”的实验室基础研究。时间转眼就到了 2000 年。9 月,在模拟飞机试验中,刹车片温度急剧升高,摩擦系数严重下降,课题组在最后关头失败了。作为项目的主帅,黄伯云说:“那个时候连睡觉都很难,安眠药吃一两次都不能解决问题,痛苦得难以想象!”当时,他每天工作时间平均达 l2 个小时,时常通宵达旦。一天,医生刚给他做完手术,他就马上赶回学校投入实验。突然,他感到腹部胀痛,裤腿湿润。他到卫生间一看,原来是出血染红了大腿。他到医院作了简单处
4、理后,不顾医生要他卧床休息的要求,又返回实验室继续2S-作。一遍遍地推倒重来,一项项检查、一点点琢磨,改进工艺、添加新的材料一年多后,成功终于降临,黄伯云终于让无数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碳原子听从指挥,有序排列,形成了完整的“高性能碳碳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 。2003 年 9 月,大型民用飞机上的试飞试验全部完成,中国飞机依赖进口刹车片才能“落地”的历史被改写了。此时,当年卖给黄伯云废料的那个国家仍然未能实现技术突破。现在,这个 61 国家的科学家看到黄伯云的产品后,直竖大拇指,连称“你们干得好” 。黄伯云不客气地说:“我们确确实实超过了他们。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但黄伯云院士的这一剑却磨了
5、近 20 年。从起步研究,到走向中国最高级别的科技大奖领奖台,黄伯云和他的同事们用了将近20 年的时间。2005 年 3 月 28 日,胡锦涛主席亲自给黄伯云颁发奖状。这一刻,他研制的高性能碳碳复合材料制成的飞机刹车片,结束了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连续六年空缺的历史。黄伯云不是一个催人泪下的感动人物,他是一个让人增添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感动人物。正如被评为 2004 年度的感动人物刘翔告诉世人,中国人也能跑一样。黄伯云通过自己艰苦卓绝的努力告诉世界,中国一样可以自主研发出国际上最好的科技产品。据谢东星、黄明:黄伯云:“要搞就搞世界第一” 武汉晚报2006 年 2 月 10 日改写阅读上文,请分析
6、:黄伯云成功地结束了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连续六年空缺的历史。作为一个中国人,他靠我们自己的力量突破技术封锁的“铁幕” ,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他的成功在世界“高性能碳碳复合材料”这块世界材料领域的“硬骨头”上,深深地印上“中国”两个字。通过阅读黄伯云的事例,请你思考:1、如何理解黄伯云所说过的话, “有了民族和国家的兴旺,才有自己的前途,才有自己的尊严”?2、黄伯云的“自主创新”带给我们哪些启示?3案例 2、邓中翰的“中国芯”与“中国心”“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年仅 36 岁的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邓中翰,1999 年离开美国硅谷回国创业,率领以留学归来高技术人才为主组 成的团队,仅仅用了
7、 5 年多的时间,就在数字多媒体芯片研究领域独树一帜,先后突破 7 大核心技术,申请了 300 多项专利,相继推出“星光”1 代至 5 代多媒体芯片,大规模打入国际市场,实现销售 3000 万枚,以 60的市场份额名列计算 机图像输入芯片世界第一的位置。 “星光中国芯”打破了国外芯片生产的垄断格局,彻底结束了“中国无芯”的历史。“星光中国芯”属于我们的祖国邓中翰和他的团队将“星光中国芯”第一个打入国际市场,实现了几代中国集成电路工作者的梦想,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 、引领国际市场的重大突破和成功范例。谈到中星微团队,邓中翰每每如数家珍:副总指挥张辉博士对多媒体数据驱动
8、平行计算技术和超低功耗振幅电路的贡献,副总指挥杨晓东对深亚微米超大规模芯片设计的贡献,副总指挥金兆玮对单晶成像嵌入系统的贡献,副总指挥张韵东参与高品质图像处理的研发,还有芯片设计总监朱军、首席图像科学家俞青也各有建树。从中不难看出邓中翰对同伴的贡献一直铭记在心。在邓中翰众多的照片中,他最喜欢的是坐在办公桌前照的那一张,因为,他的旁边是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他说,我们团队都是“海归” ,当初出去就是为了有一天回来,爱国是我们共同的情感。这不是唱高调,只有到了国外,你才能知道什么是“中国心” ,我们都不甘心在硅谷、在别人的地盘干一辈子曾研究设计芯片长达 9 年之久的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科学家王选仔细
9、研究了邓中翰和他的伙伴成功的经验,深有感慨地说,过去曾有人说一批优秀的中国人在一起就要打架,还说日本人善于下围棋,团结一致,牺牲个别棋子求得全局的胜利;美国人善于打桥牌,跟对家进行密切合作战胜别人;中国人爱打麻将,孤军奋战,看着上家,防着下家,自己和不了也不让别人和。现在完全变了,中星微的总指挥、副总指挥都是各有专长的一批优秀人才,能够很好地团结奋斗,说明中国已经彻底改变了只会打麻将的作风,而且非常善于打桥牌,跟一些国际大公司的合作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样的评价对于邓中翰和他的伙伴是很贴切的。4从去年开始,邓中翰和他的团队又投入到以移动多媒体应用服务于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为主旨的“星光奥运计
10、划”当中。去年底,令人注目的“星光移动一号”已经诞生。展望未来,邓中翰充满信心:“我们曾在黑暗中摸索了很久,但自始至终我们都相信,国内的大环境很好,党和政府给了我们方向性的指导,让我们放手干,有了这样的支持,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回国的选择不会有错!”邓中翰和他的团队在继续奋斗, “星光中国芯”属于祖国!案例 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位硕士研究生胡铃心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飞向未来国际太空探索创新竞赛”第一名、第二届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
11、赛专业组一等奖、中国航天 50 周年知识大赛一等奖、全国三好学生标兵、中国航空学会会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等奖学金、美国联合技术公司特别奖学金、江苏省高校优秀毕业设计一等奖、江苏省十佳青年学生、江苏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标兵、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员、南京市好市民,这些重量级的荣誉都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位硕士研究生胡铃心。2005 年 12 月,胡铃心被评选为全国时代先锋,接受了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 11 家中央媒体的集中采访。2006 年 11 月,经民主推荐和江苏省委选拔,胡铃心高票当选江苏省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并成为本次大会江苏省最年轻的代表和唯一的学生代表。那么,究
12、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胡铃心先后六次获得国家级竞赛最高奖,在这些荣誉的背后又有哪些不一样的故事呢?他,从儿时立志航空报国胡铃心从小就对航空航天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那时候,每当听到头顶上有飞机飞过的声音,他都会一个劲儿地从屋里冲出去,看上很久,想上很久,然后就会暗自对自己说:“长大后,我也要设计飞机,设计出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让我的祖国不再受到欺负” 。在老师和家人的培养下,胡铃心的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中学阶段有十多项发明作品在各级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奖,其中有三项发明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被评为首届福建省小科学家、福建省三好5学生。他常利用课外业余时间大量阅读航空航天类书籍,高二时独立完成了一万多字的
13、创新设计方案“21 世纪空天飞机展望” ,荣获首届福建省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第一名。对此,2001 年的南航报作了报道:“胡铃心构想的空天飞机外形独特,各项指标也非常前卫。然而,令学习飞机设计的大学生及教授们折服的,不仅仅是他大胆的想象力,而是他在文章中使用的那些老道的专业术语,以及广博的知识面。他熟练运用这些新知识的程度,超过了一些在校的本科生甚至研究生。 ”胡铃心对航空的热爱也使得“飞豹”歼击轰炸机总设计师陈一坚院士对他欣赏有加,陈院士把签有自己名字的“飞豹”模型赠送给胡铃心,并勉励他不断进取。他,从微型扑翼机开始聚焦蓝天一年后,正是这篇设计方案打动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老师,胡铃心作为自主招
14、生受益者被南航破格录取。为此, 光明日报曾在报纸显要位置连续刊登 9 篇系列报道从“胡铃心现象”看自主招生改革 。胡铃心刚入学,南航就专门安排了资深的航空专家昂海松教授担任他的导师,并开放了大学生科技中心、创新实验室,提供了科技创新基金。胡铃心十分珍惜这难得的机遇,刚入校他就加入了大学生科技中心并很快成为其中的骨干,在那里他和同学们一起钻研、一同探讨,掌握了很多科技创新的原理和方法,为以后的科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2 年,在昂海松教授的指导下,胡铃心和合作伙伴开始将研究目光大胆地投向了“微小型可控扑翼飞行器” 。 “微小型可控扑翼飞行器”是将当今航空领域研究的热点“微型飞行器”和难点“扑翼
15、飞行器”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很好的机动性。这项研究在国外当时尚处于探索阶段。由于它涉及到非定常涡动力学和 MEMS 技术等前沿领域,对本科生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胡铃心他们几乎将所有的课余时间都投入到“微小型可控扑翼飞行器”的研制中去,充分发挥创新思维,经历数百次试验,克服重重困难,通过一年半的努力,终于让我国自己的第一架“微小型可控扑翼飞行器”飞上蓝天。2003 年 3 月,胡铃心他们带着这件作品参加了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奥林匹克”的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竞赛的终审答辩于 2003 年 11 月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胡铃心以其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广阔的知识面,得到了十几位
16、院士和专家评委的一致认可, “微小型6可控扑翼飞行器”获得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最高奖特等奖。比赛结束后,作为大赛特约嘉宾的神五飞船副总设计师郑松辉和胡铃心亲切交谈,并在胡铃心的参赛证背面写下了:“勇于追求,勇于探索”八个字。我国著名航空专家屠基达院士也对“微小型可控扑翼飞行器”给予了高度评价:“微小型可控扑翼飞行器是对航空学飞行新原理和新概念的探索,有着重要的科学技术价值。我感到胡铃心同学将会成长为一名航空技术的创造者” 。他,以无人直升机重返挑战赛场2005 年,在陆洋老师的指导下,胡铃心和合作伙伴带着另一项发明“奇奇”新概念无人直升机重返“挑战杯”赛场。这是一种旋
17、翼涵道风扇共轴创新布局的直升机,具有很好的悬停性能。但由于旋翼和涵道风扇之间存在着很强的耦合,胡铃心他们在研制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各种问题如雨后春笋般蜂蛹而至。风扇叶片颤振问题,反扭矩配平问题,操纵机构间隙问题等技术难题层出不穷。正如拿破仑所说,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困难面前,胡铃心他们没有放弃;郁闷之中,他们仍在努力。通过不断总结以往失败的教训,胡铃心和伙伴们共同将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写下来、分了类,并进行了详尽地分析,提出一整套系统的解决方案:例如通过借鉴固定翼飞机上的襟翼设计提高了风扇的反扭配平能力,通过设计“4 动 4 不动”的风扇叶片操纵方案减轻了操纵系统的重量,提高了可
18、靠性。在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经历了一次次疲惫和坚持之后,复杂又繁多的问题被逐一地解决。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上百次的试飞,桀骜不驯的“奇奇”总算被驯服了,新概念无人直升机终于飞了起来了!2005 年 11 月,胡铃心他们带着“奇奇”来到决赛地点复旦大学,经过两天激烈的角逐,捧回了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并为南航赢得了全国高校团体总分第五名的历史最好成绩。他,从迅杰团队开始涉足创业在学习和课外科技活动之余,胡铃心也时常思考着一些问题,比如说如何能将高校校园里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此,2004 年 3 月,胡铃心组建了南航“迅杰创业团队”并担任团队队长,将南航
19、的“微波快速修复技术”科技7成果推向市场。经过严谨的项目可行性分析、广泛的市场调研、科学的战略决策、睿智的营销策划、合理的财务预测,形成了充满创意、详实可行的迅杰微波修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商业计划书。经过大半年的努力,迅杰创业团队在一举夺得第四届南航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一等奖、第三届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之后,成功入围第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决赛。2004 年 11 月,在厦门大学经过激烈的决赛答辩,胡铃心他们从中国 276 所高校 603 支创业团队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金奖,并且引起了世界著名投资财团美国财富联合投资集团的浓厚兴趣,与他们签订了投资意向书。胡铃心说:“通过参
20、加这次创业大赛,我们结交了许多创业伙伴,认识了风险投资家,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也学会了如何在复杂不确定的情况下迅速做出决定,并为决定的对错承担责任,这些都是我们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 ”迅杰创业团队团结协助、众志成城,体现了胡铃心出色的组织才能和沟通协调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胡铃心他们正以自己的实践努力探索着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有效途径。2004 年 11 月 12 日, 中国青年报刊登文章自主招生幸运儿在挑战杯中起飞 ,其中写道:“胡铃心同学双双获得挑战杯科技竞赛和创业大赛的最高奖,这在大学生中还比较少见。 ”他,从国际航天竞赛开始为国争光2005 年 3 月,胡铃心作为队长组建了航天创新团队,
21、参加了“飞向未来国际太空探索创新竞赛” 。该竞赛是美国海茵莱茵基金会开展的一项全球范围的航天竞赛活动。胡铃心的参赛作品是一种新概念的航天器,名叫“多面手太空线缆系统” ,它综合利用空间中的多种能量,可以大幅度地降低航天器对化学燃料的依赖,从而明显地减少航天发射费用和轨道维持费用,并且具有产生人造重力和清除太空垃圾等独特功能。2005 年 7 月,决赛在北京举行,胡铃心和来自清华大学、中科大、上海交大等知名高校以及中科院等研究机构的众多一流作品同台竞技,面对许多博士、博士后等高水平的竞争对手,胡铃心毫不气馁。 “多面手太空线缆系统”由于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研究深度,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最终以绝对
22、优势获得了第一名。8在大赛的颁奖晚会上,美国海茵莱茵基金会负责人 Dula 先生激动地握着胡铃心的手说:“这是我见到的特别好的作品,中国小伙子了不起!”比赛后的一个月,胡铃心的获奖信息刊登在美国星际报告杂志上。2005 年 12 月,应中央电视台的邀请,胡铃心和神六飞船副总设计师杨宏作为嘉宾参加了央视年终特别节目的录制,杨副总对胡铃心的作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多面手太空线缆系统很有创意,对未来的航天器的发展有着很好的借鉴价值。 ”2006 年5 月,胡铃心应邀与神六英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一起参加了海峡两岸城市青年创新论坛,和台湾同胞畅谈自主创新。而令胡铃心感到更加自豪的是,他们的这件航天作品
23、还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关注。2005 年 10 月 23 日,胡铃心受到了温总理的亲切接见。温总理和胡铃心面对面地交谈,热情地询问了作品的创新点和应用前景。同时,温总理还饶有兴趣地和胡铃心讨论起了空间碎片的危害问题以及相应对策。他们的交谈持续了 5 分钟时间,最好总理语重心长地鼓励胡铃心今后要接再厉,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继续努力。他,以超飞一号展望航空未来创新永无止境。2006 年 6 月,胡铃心和合作伙伴参加了第二届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该大赛由中国航空学会主办,历时 7 个多月,吸引了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以及我国大部分航空科研院所等 100 多家单位
24、、3000 多件作品参赛。胡铃心的参赛作品是“超飞一号”空天客车设计方案, “超飞一号”是一种低费用、高效益的新一代临近空间飞行器,它是航空与航天的过渡和融合。 “超飞一号”采用伸缩式仿生自由变形机翼、变循环脉冲爆震外骨架发动机等创新设计,巡航速度可达 8 马赫,巡航高度 40 千米,三个小时内就能飞抵全球任何一个机场。经过全国航空专家的三轮评审,胡铃心的作品最终获得了大赛专业组唯一的一等奖,并于 2006 年11 月应邀前往第六届珠海国际航展现场领奖。他,在央视擂台上展现大学生风采2006 年 9 月,胡铃心参加了由中国宇航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共青团中央、中国
25、科学院、国家海洋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国家教育部科技司、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美国阿拉巴马州太空营、太空网支持的”庆祝中国航天事业 50 年航天9知识大赛” ,来自全国的 5 万名选手参加了初赛的选拔,经历了初赛、复赛的重重考验,胡铃心成功进入到大赛的决赛。决赛于 2006 年 12 月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举行,决赛选手中有许多是航天专业技术人员,经过十几轮的淘汰环节,胡铃心以丰富的航天知识和机智的现场应变在决赛 36 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勇夺大赛一等奖,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并赢得了为期半个月美国之旅和太空营训练的机会。2006 年 12 月 24 日,中央一套金
26、苹果栏目播出了大赛的实况。他,从学习和钻研中走向成功无论是科技竞赛还是创业大赛,在锻炼胡铃心科研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要占用他许多的学习时间,因此如何处理好课外活动和专业学习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学生,胡铃心始终牢记学习是最大任务,始终坚持刻苦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胡铃心入学第一年总成绩就名列班级第二,此后他一直保持着优秀的成绩:高等数学 93 分、大学英语 90 分、航空航天概论 96 分、C 语言程序设计 94 分、大学物理 90 分、飞行器总体设计 91 分、空气动力学实验技术 96 分、飞机结构实验基础 93 分。胡铃心在刻苦学习的同时,尽可能地把学习和科研融合
27、起来,力争做到学研相长。胡铃心大三下学期有一门“空气动力学”专业课,由于在研制微型扑翼机的过程早有接触,在实践中学习效率很高,期末考试中他的空气动力学获得了 98 分。凭借着优异的专业成绩,胡铃心获得了南航首批本硕连读的资格。不仅如此,胡铃心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获得了江苏省高校优秀毕业设计一等奖。进入研究生阶段,当大家依然沉浸在入学的喜悦之中时,胡铃心早已开始了新的征程,很多同学都觉得难以消化的“结构有限元”和“数字图像处理”他分别拿了 90、95 分的高分, “应用计算空气动力学”和飞机外形设计也分别获得了 91、92 分。在他眼里,成绩永远只属于过去,换句话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他,在感恩
28、和奉献中升华自我胡铃心取得成绩同时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2004 年,胡铃心作为江苏省本学生的代表,获得被誉为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最高奖的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同时还得到特别邀请,前往人民大会堂,亲耳聆听了胡锦涛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2005 年 10 月,胡铃心作为江10苏省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在全省巡回演讲,先后为两万多名大学生做了精彩报告,引起强烈反响,台下的同学们都对这位同龄人报以热烈的掌声。2006 年 11 月,经民主推荐和江苏省委选拔,胡铃心高票当选江苏省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并成为本次大会江苏省最年轻的代表和唯一的学生代表。面对荣誉,胡铃心经
29、常说:“虽然我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知道,我必须更加清醒。因为在我所有的成绩背后,都包含着党和国家的关爱,都凝聚着老师同学们的辛勤汗水。年少的我,应当时刻保持一颗谦虚、淡泊、感恩、奉献的心。 ”胡铃心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他坚持用真诚对待每一个人,坚持尽他所能帮助身边的同学。胡铃心先后用获得的各种奖金购买了“数字示波器”捐赠给了他曾经学习工作过的南航大学生科技中心,表达了自己对母校的一片深情。2006 年,胡铃心还从大赛奖金中拿出一万元捐助给贫困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胡铃心认为锻炼自己能力的同时,还应该想着带动更多的同学一起进步。为此,2005 年胡铃心成功策划了南航首届“挑战学子论坛
30、” ,2006 年成功策划并主持了南航首届“科创之星高峰论坛” ,使广大同学深受启发、倍感鼓舞。在胡铃心的影响和带动下,他们宿舍的四名同学个个学习优秀,表现出色,且都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胡铃心宿舍也成为了全校为数不多的全党员宿舍,而且有三名同学考上了研究生。不仅如此,胡铃心带领的创新团队先后有 8 名同学由于竞赛成绩突出获得保研资格,其中有一名同学保送上了北京大学研究生。2006 年 8 月,喜讯传来,胡铃心创新团队又有一名同学荣获第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每当胡铃心看到伙伴取得了成绩,哪怕是一点点进步时,都感到比自己取得很大成绩还要高兴。“如果是鹰,必定要到蓝天翱翔。 ”胡铃心已经开始起飞,他的目标在蔚蓝的天际,他用渐渐丰满的羽翼,在天空中留下一道亮丽的轨迹。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案例 1 一个女硕士的生命绝唱最后的答辩坚强何国英,一个 28 岁的女孩,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2002 级研究生,因身患癌症,两次手术、四次化疗,使这个身高一米六的女孩体重剩下不到 70 斤,像风中之叶。在癌细胞再次袭来之际,她以惊人的毅力,坐在轮椅上,吸着氧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