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江市交通噪声分析与防治策略【摘 要】笔者对 2007 年九江市城区公路交通噪声实地监测的结果及其对沿线社会环境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常见的公路交通降噪措施进行了分析比较。 【关键词】城市交通 噪声 防治策略 1 噪声状况监测与分析 为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交通噪声状况,九江市环境监测站于 2007 年1011 月,对九江市市区公路交通噪声进行了监测。 1.1 监测情况说明 根据城市区域噪声标准 GB3096-93 ,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14623-93和声学环境噪声测量方法 GB/T 3222-94的监测要求。1.1.1 测量时间段选在每天的交通高峰时间,每个监测点位连续监测1 小
2、时;各测点每次取样测量 20min 的等效 A 声级,以及累积百分声级L5、L50、L95,同时记录车流量(辆小时) 1.1.2 测点位置为距离路在两路口之间,道路边人行道上,离车行道的路沿 20cm 处,此处离路口大于 50m.这样该测点的噪声可以代表两路口间的该段道路交通噪声。 1.1.3 测量仪器为国产6288E 型环境噪声分析仪,并配备4782型打印机。 1.2 监测结果统计 对 2007 年九江市交通噪声监测结果见表 1,表 2。 1.3 监测结果分析 从表 1 和表 2 中可以看出,九江市市区范围内的主要交通干线长约93.0 公里,2007 年交通噪声 Leq 平均值为 66.8
3、分贝,比 2006 年下降了1.1 分贝。 2 交通噪声的危害 交通噪声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休息,严重时甚至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如引起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噪声可使学习工作效率降低、产品质量下降,在特定条件下甚至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另外,交通噪声还会影响到公路沿线的经济发展。 3 交通噪声的防治策略 3.1 降噪路面 对于中小型汽车,随着行驶速度的提高,轮胎噪声在汽车产生噪声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修筑降噪路面对于控制交通噪声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所谓降噪路面,也称多空隙沥青路面,又称为透水(或排水)沥青路面。它是在普通的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层上铺筑一层具有很高空隙率的沥青混合料
4、,其空隙率通常在 1525之间,有的甚至高达 30。国外研究资料表明,根据表面层厚度、使用时间、使用条件及养护状况的不同,与普通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比,此种路面可降低交通噪声 38。 该方法的优点是:由于混合料孔隙率高,不但能降低噪声,还能提高排水性能,在雨天能提高行驶的安全性。局限性是:耐久性差,集料、粘结料要求高,使用一段时间后,孔隙易被堵塞。 3.2 种植降噪绿化林带 树木及绿化植物形成的绿带,能有效降低噪声。在公路两侧植树绿化,是防治交通噪声的有效措施之一。选择合适树种、植株的密度、植被的宽度,可以达到吸纳声波,降低噪声的作用。同时绿化林带还可以起到吸收二氧化碳及有害气体、吸附微尘的作用
5、,能改善小气候,防止空气污染,截留公路排水、防眩和美化环境等作用。根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当绿化林带宽度大于 10时,可降低交通噪声 45。这是因为投射到植物叶片上的声能 74被反射到各个方向,26被叶片的微震所消耗。噪声的降低与林带的宽度、高度、位置、配置方式以及植物种类都有密切关系。 该方法的优点是:生态效益明显。局限性是:占地较多,早期降噪效果不显著。 3.3 声屏障技术 采用构筑声屏障的方式来降低公路交通噪声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降噪方式。声屏障降噪主要是通过声屏障材料对声波进行吸收、反射等一系列物理反应来降低噪音,据测试采用声屏障降噪效果可达 10以上。声屏障按其结构外形可分为:直壁式、
6、圆弧式;按降噪方式可分为:吸收型、反射型、吸收-反射复合型;按其材质可分为:轻质复合材料、圬工材料等等。由于声屏障的类型各异,所以在降噪效果、造价、景观方面各有特点。因此,在选用声屏障时,应根据受声点的敏感程度、当地的经济状况、自然环境来合理选择适用的声屏障类型。 该方法的优点是节约土地,降噪效果比较明显。局限性是:长距离的声屏障使行车有压抑及单调的感觉,造价较高。 4 结束语 九江市作为历史悠久的著名旅游城市,噪声污染不仅严重影响市民生活和健康,也成为了进一步改善和提升人居环境、实现优化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控制交通噪声污染,市政府在 2007 年进一步加强了城区机动车辆管理,加强了道路建设,
7、改善了道路布局,实行车辆分流,保证了了道路的畅通,并且增加了城市道路两旁的绿化带建设,除实施市区禁鸣喇叭及城区道路拓宽改造外,还对出租车,大型货车进入主干道执行严格限时等制度,这些管理措施使九江市主要干道在 2007 年车流量大幅增加的同时,交通噪声源的污染范围和程度比 2006 年有所下降。在今后的城市道路建设中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公路建设的同时加强环保建设,根据工程实际,对降噪措施进行技术和经济论证,在多方案比选之后采用最佳降噪方案,从而保障九江市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善灵,朱平,林忠钦.交通噪声综合影响指数及噪声控制研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5, (1). 2刘佳妮.园林植物降噪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7. 3崔凯杰.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的影响及控制A.全国环境声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7. 4韩运强.噪声治理工程-声屏障设计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3, (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