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刘氏小儿推拿流派与三字经小儿推拿流派的异同【摘要】小儿推拿因时间、地域、治疗风格的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目前国内影响较大的儿科推拿流派有山东地区的推拿三字经流派、孙重三推拿流派、张汉臣推拿流派、北京地区的小儿捏脊流派、上海地区的海派儿科推拿及湖南地区的刘氏小儿推拿流派。本文主要介绍三字经流派和刘氏小儿推拿流派的异同。 【关键词】刘氏小儿推拿流派;三字经小儿推拿流派;异同 小儿推拿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儿科的重要治疗方法。其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五十二病方中有:“以匕周抿婴儿广契所”的记载,说的是用勺边刮擦婴儿患处,这是小儿推拿迄今见到的最早的原始资料1。至明清时代,小儿推拿形成独特的体
2、系,成立了小儿推拿专科。在临床不断的发展中,因为时间、地域、治疗风格的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目前国内影响较大的儿科推拿流派有山东地区的推拿三字经流派、孙重三推拿流派及张汉臣推拿流派,北京地区的小儿捏脊流派,上海地区的海派儿科推拿和湖南地区的刘氏小儿推拿流派2。现将三字经流派和刘氏小儿推拿流派的异同总结如下。 1 取穴原则上 三字经流派3主张取穴少而精,常用穴不过 30 几个,临床治疗中,一般每次取穴 35 个,有时采用独穴治病。例如风寒感冒,一般采用一窝风,平肝经,清肺经三个穴位。慢性痢疾用清补大肠独穴即可。 刘氏主张取穴之本勿忘五经,配穴之要勿忘精巧4。主穴以五经为主,如外感咳嗽主清肺
3、经以宣肺化痰止咳;配清补脾经化湿健脾而制生痰之源,达化痰之功;补肾经则开阖有度水道通调有助化痰止咳。配穴要精巧,如揉摩肚脐配捏脊,推七节骨、揉龟尾治疗下消化道疾病,从解剖部位看,揉摩肚脐、揉龟尾直接作用于肠道和肛门,捏脊、推七节骨直接作用于从脊柱分出的调节内脏器官的植物神经丛,取穴不多,但恰如其份,从不同角度直接起到了调节胃肠道功能的作用。 2 手法操作上 三字经流派手法操作简单,临床常用的只有推、运、拿、揉、捣、掐六个常用手法。本流派有时两穴联推,如清肝经和清肺经,退六腑和清胃经,如此联推,操作者既省时又省力,又能较快的控制病情。 刘氏小儿推拿流派在手法上以推揉为主,拿按为次,兼以摩、运、搓
4、、摇、掐、捏,称为“刘氏小儿推拿十法”5。临床上刘氏往往将揉法与掐、按相结合,形成复合手法,常用形式有三种:揉中加按法、揉按法、掐后加揉法。例如肺俞、膻中、乳根、乳中、中脘、足三里、涌泉等穴部多用揉按或揉中加按法,偏重于止咳、平喘、止呕、止泻、止痢;百会、人中、承浆、四横纹、一窝风等穴部多用掐后加揉法,偏重于止痉、止痛、醒神等。 3 治疗上 三字经流派治疗以清为主。小儿患病,实证、热证居多,故本流派治病取穴以清法为主,主张祛邪为先。临床常在肝经、肺经、胃经、大肠经取穴,少用补法,清天河水、退六腑常用,而推三关少用。尤以清肝经在治疗中应用甚多,如清肝经配清肺经主治呼吸道疾病;清肝经配清胃经,主治
5、消化道疾病;临床疗效显著。肺非极虚不宜妄补,补则呼吸满闷。胃经清之则气下降,补之则气上升,胃气以降为顺,故胃经宜清不宜补。大肠经不可多补,如欲加强其功能,又可用清补法。 刘氏小儿推拿流派针对小儿病理生理特点,灵活运用清补手法于五经之中。如小儿“脾常不足” ,故脾经在手法运用上以补为主。但不可拘泥,若见烦渴多饮或发热唇干燥裂,属脾胃热甚,宜用清法方能奏效;小儿“肝常有余” ,肝经手法运用原则上只清不补,否则易致烦躁不安,甚至肝风内动。若确诊为慢惊风,可用补后加清法;小儿“心常有余” ,心经在手法运用上宜清不宜补,以防引动心火。若确诊为心血不足,可用补后加清法;小儿 “肺常不足”肺经手法运用视临证
6、情况而定,可清可补,或清补兼施;小儿多肾虚。肾经手法运用只补不清。若属膀胱湿热,可清后溪代之6。 4 三字经流派明确提出推拿不同的穴位代替不同的方药 这是其他推拿流派所没有的。 推拿三字经记载“今定独穴以抵药房:推三关为参附汤;退六腑为凉散;天河水为安心丹;运八卦为调中益气汤;补脾土为六君子汤:平肝为逍遥散” 。 5 刘氏小儿推拿流派认为推治始终勿忘开关 开即开窍,关即关窍。如前所述,小儿推拿属内病外治。若经络不畅,关窍不通,内外不相联系,施之体表穴位之手法,则难起到调整内脏功能之作用。因此,推治诸穴之始,应首先通窍;推治诸穴之终,则应注意关窍。这一开一关体现了小儿推拿治疗的特殊性和取穴的完整
7、性。刘氏推拿将开窍、关窍列为常规穴。其认为不开窍就如欲进房而未开门;不关窍譬如出门后不上锁,此乃推拿取穴之大忌。刘氏推拿常用的开关窍穴及操作法如下:开窍头部手法一直推天门、分推坎宫、直推太阳;开窍手部手法一揉按总筋、分推阴阳,关窍拿按肩井。 综上所述,小儿推拿在临床不断的发展中,因为时间、地域、治疗风格的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各流派在取穴原则、治疗等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是在中医传统理论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随着现代小儿推拿学的不断发展,加强各大流派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小儿推拿的规范性治疗是广大推拿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潘界明推拿与考古按摩与导引,1995,5(64):34 2 李燕宁,杨配力.小儿推拿的学术争鸣.中医文献杂志,2008,1:2831 3 程红云,葛湄菲. 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与其他流派的比较. 按摩与导引,2007,23(9):5 4 邵湘宁. 刘氏小儿推拿取穴特点刍议.湖南中医杂志,2005,21(5):54 5 邵湘宁刘氏小儿推拿十法简介按摩与导引,1989,1(2):33 6 邓瑜. 刘氏小儿推拿疗法“推五经”运用要领.中医外治杂志,2008,17(2):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