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29KB ,
资源ID:2028228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20282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浅谈从玉树特大地震灾害事故探讨我国跨区域救援工作.doc)为本站会员(99****p)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浅谈从玉树特大地震灾害事故探讨我国跨区域救援工作.doc

1、浅谈从玉树特大地震灾害事故探讨我国跨区域救援工作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实地跨区域参加“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抢险救援,并借鉴国外地震搜寻救援训练经验,现就公安消防部队和省级地震救援队伍,跨区域参加特大地震灾害事故抢险救援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论文关键词 玉树地震 救援工作 灾害一、救援特点1.携带装备少。跨区域参加地震灾害救援,一般采用空运等方法进行人员装备的跨区域运输,通常每架载客飞机的货舱运力不超过 1.5吨,因而装备携带能力有限。到达灾区后,由于道路被毁,往往需要徒步开进。2.救援到场晚。特大地震发生后,一般调集力量都根据道路远近,分成几批从各省调进,同时由于机场和车站、道路因地震破坏,

2、由于各种救援和社会力量纷纷短时间涌入,跨区域救援力量一般到场较晚,很多救援力量赶到现场时间都错过了震后前 3 天的黄金救援时间。3.人员埋压深。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被困群众处在容易获救的位置,一般都由灾区群众和解放军、武警官兵救出,需要跨区域消防力量营救的,一般都是深度埋压在倒塌建筑内部人员。在没有吊机等重型装备情况下,完全靠官兵用小型消防装备破拆救人,每个人的营救都需要大量时间。4.现场危险多。跨区域消防力量进入灾区救援,一般都是到震区中心救援,每天余震仍达数百次,行军途中负重官兵随时要面临塌方危险,在营救过程中官兵进入建筑内部,都要面临余震造成建筑二次倒塌的危险。5.后勤保障差。特大地震发

3、生后,跨区域消防救援力量所承担的救灾地点一般处于地震中心,由于无水、无电、无通信和道路不通,后勤保障无法实施,灾区救援条件极为恶劣,无饭吃、无水喝、无房住、无通信的恶劣生存条件,使官兵在救灾过程中,只能挑战生理极限来进行灾害救援,困难较大。二、建筑倒塌特点综合汶川地震中心建筑倒塌情况,主要分为以下四种,或为几种情况的综合:1.整体崩塌。主要是 80、90 年代建设的砖墙承重、预制板屋面的建筑结构,经过地震短时间剧烈颠簸、摇晃后,砖墙迅速裂解失重,预制板屋面互相散开,造成建筑整体崩塌,建筑倒塌后如同炸弹炸塌,墙体、预制板块密集交错坍塌,此类建筑被困人员生还可能性较小,被困人员主要集中在屋内的衣柜

4、、桌椅、床体附近。2.V 字型倒塌。一般是大空间房体,主要是会议室和工厂生产车间、大型超市等,建筑屋面承重较大,地震后屋面中部先期塌陷,形成 V 字型倒塌结构。生存的被困人员一般集中在倒塌屋面与承重墙之间的三角型地带。3.局部塌陷。一是底层塌陷。地震发生后,由于剧烈的建筑晃动,造成了一、二楼的承重墙完全失去载重能力,造成了一、二层的彻底崩塌,整体建筑少了一至两个楼层,在玉树县结古镇就有十多幢建筑一、二楼彻底崩塌。此类建筑崩塌楼层的以上楼层保存较好,被困人员主要集中在上部,但发生崩塌的楼层人员生还可能性较小。二是半边塌陷。由于建筑施工质量问题或是局部地壳运动情况不同,建筑半边发生塌陷,较为典型的

5、是结古镇民族中学教学楼的一边建筑塌陷。4.房体皱裂。对于框架结构承重墙体、现浇建筑屋面的房体,此次地震中往往出现了严重建筑摇晃造成的皱裂情况,建筑的外墙和屋面多处都会出现“X”型严重的皱裂情况,并可能出现局部倒塌情况发生,此类建筑中人员一般因为摇晃碰撞而受伤,但一般不会死亡。三、救援技战术特大地震灾害跨区域救援时,公安消防部队和省市级地震救援队作为专业救援力量,必须发挥与解放军、武警部队不同的救灾专业性,综合汶川地震实际救援的特点,主要的技战术可以分为:1.搜寻盲点。在倒损建筑达 80%以上的一片废墟之中,在前期当地群众和先期到达的部队已经实施初期救援以后,必须深入建筑内部,分析建筑倒塌的规律

6、,利用生命探测仪、搜救犬、蛇眼探测仪等侦检手段,重点在房间、楼梯间、承重墙、衣柜、桌子附近,找寻被困人员。在搜寻过程中,救援人员要科学划分责任片区,不能重复搜寻,浪费人力。2.喊话配合。由于携带装备不足,各救人小组要尽可能发挥半导体话筒的作用,通过在现场的喊话,一方面让被埋压的人员能够听到,增强活下去的信念,并积极配合救援人员搜寻和现场救人。另一方面,通过积极的喊话,使周边的群众闻声前来提供线索,帮助找寻人员和配合救人。3.组合装备。在现场搜寻和救人过程中,要注重发挥装备的组合作用,形成整体合力,从而充分有效发挥现代装备作用。在发现被困者线索后,一是视情利用搜救犬、生命探测仪、蛇眼探测仪等,确

7、定人员的死活和大体埋压位置。二是视情利用凿岩机、剪扩器、铁锤等破拆承重墙、承重梁、预制板;三是视情利用钢筋速断仪、切割机、便携式万向切割器、氧气或乙炔或丙烷切割器、液压组合破拆器材切割建筑中的钢筋、楼梯铁扶手;四是视情利用起重气垫、液压撑杆撑顶重物,撬开建筑缝隙,开辟救生通道;五是利用发电机和照明灯在夜间照明,利用头灯和强光照明灯在建筑内部照明。4.平行打洞。在倒塌的多层或高层建筑内,如发现有被困生存者,一般都是从倒塌建筑人员被埋压处的周围平行位置,寻找最接近、最便捷的孔、洞作为救生通道的突破口,再利用各种破拆器材打洞进入。一般不采取从建筑顶部自上而下的方法,全面破拆进入。因为在无起重装备的情

8、况下,自上而下破拆救人往往耗时过大,虽然安全,但工作效率低下。5.支撑加固。在各种剧烈余震不断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渠道打洞深入倒塌建筑内部救人,为防止二次倒塌,造成官兵和被困群众的伤亡,要采取科学措施对破拆出的救人通道进入支撑加固。加固的方法主要是硬物支撑和建筑材料堆砌,具体材料可以通过就地取材的方法进行,如利用砖块堆砌,利用倒塌的断墙、水泥预制块堆砌;可利用切割锯就地破拆钢管、钢柱支撑,利用机动链锯破拆木梁、木板进行撑顶,利用木质材料进行支撑加固。国外地震救援队平时经常开展此科目训练,因而组合撑顶的方法和途径较多。 6.隧道挖掘。在对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倒塌后的一、二层被困群众救援时,可以结合地

9、形地貌从地下挖掘隧道,直接挺进到被困人员的大致位置,然后向上打通出口进入人员被困位置,再通过隧道将人员救出。此种的方法的前提条件:一是事先探测位置表明,被困人员大致在地下一至二层,自下而上救人方便;二是被困人员位置与路边距离不远,选择破拆洞口距离人员被困位置较近,隧道挖掘工程量不大;三是倒塌建筑地下土壤和地质条件适合挖掘,挖掘挺进速度较快,同时便于向上突破救人。7.医疗辅助。由于到场救人较晚,营救被困人员时,一定要配合采取医疗辅助手段,延长被困者的生命,争取更长的营救时间。在开辟救生通道接近被困者之后,要立即安排随队军医对被困者进行输液和输氧、止血;在将被困者的长时间埋压的四肢从重物下救出之前

10、,一定要对未被埋压的肢体部分进行捆扎,防止人员长时间的挤压伤害的负作用,即:人员救出后,肢体长时间挤压伤害位置所蓄积的有毒物质向身体其余部分扩散,造成二次伤害。四、安全防护跨区域地震救援工作中,积极有效实施安全防护工作,是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前提和基础。结合此次玉树地震救援,救援队伍主要应注意落实以下措施。1.组建无线消防通信系统,保持无线通信联络。地震发生后,通信、电力中断,在抗震救援中,建立无线通信系统极其重要。可以利用无线电台建立三级网络,利用单频点进行联络,还可以利用当地的无线通信的中转台,或者自带发电机、通信转信台,组建消防通信基站,利用全国共用的消防无线通信频点,实现远程通信联络,实

11、现后勤供给不间断,保障水、食品供应的不间断。2.配齐配强救援小组,不间断清点救援人员。一般以某一建制单位抽调人员为单位进行分组,由本单位干部带队,方便组织领导和相互联络,一般不应打乱原单位建制组建救援小组。在徒步行进和救援过程中,要以救援班或小组为单位,在余震发生后等时间段,不间断清点人员,防止人员遗失或伤亡。3.配齐个人防护装备,落实防护措施。一是携带救援服装、头盔、靴子,救援时佩戴整齐;二是携带呼救器,实行静止报警提示,防止余震埋压遗失;三是携带头灯、强光照明灯,在夜间行进、夜间救人,废墟内人员搜寻和救援时使用;四是携带口罩、手套。震区多腐烂尸体,口罩、手套必备;五是携带安全绳、腰斧。4.

12、设立安全员,携带报警器。每个救援小组都必须设置一名安全员,携带半导体话筒、气喇叭等警报器,主要职责是检查救援人员的个人防护装备携带情况,在搜寻救援时,在建筑外部认真观察,凡发现余震、因破拆或打洞不能造成建筑二次坍塌时,迅速利用半导体话筒、气喇叭等警报器示警,现场救援人员迅速撤离。五、训练工作启示实战牵引训练,实战导向训练。此次公安消防部队组建历史上的最大规模、最长时间、最远距离的地震跨区域救援工作,对今后的消防部队训练工作带来了重要启示。1.开展全员专业救援(rescue)训练。长期以来,消防部队的训练工作虽不断革新,但目前基层部队的主体训练科目,仍以灭火训练为主,救援训练虽然开展,但仍局限于

13、特勤队伍和普通单位的特勤班进行,救援的训练设施和器材较为缺乏。此次救援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面对大范围的地震救灾,面对大面积的建筑倒塌,面对大量被困人员,所有参加救援人员都必须会使用救生、侦检、破拆、起重器材,要使人人平时都开展相关的特勤器材的操作使用训练,在特大灾害发生后,才能轮流上阵、全员参与、全面营救。在组织救援训练时,部队要建立配套的救援训练场地和器材,要研究和规范救援训练科目,全面纳入到战斗员的训练达标考核科目中去,使之成为专业性的训练科目,同时在各基层单位也要配套建立相应训练设施,使救援训练走上规范化的轨道。2.重点开展搜寻(search)训练。在此次特大地震灾害救援过程中,救援人

14、员发现每幢倒塌的建筑下面都有埋压人员,但消防部队的主要使命却是抢救活人,因此利用各种手段,及时发现被埋压的建筑下面是否存在活人,大体在什么位置,是消防部队现场救援的首要使命。在此次救援过程中,消防搜救犬在现场搜寻上就屡立奇功,成功发现了多名被困生存者。其它还有音频和视频、雷达生命探测仪、蛇眼探测仪等侦检设备的现场使用训练,利用“土洋结合”原则,使用半导体话筒喊话等方法,积极发动被困群众亲属提供线索等搜寻手段。此次消防部队汶川救灾中的搜寻训练水平和方法仍有一定差距。3.开展支撑加固(shoring)训练。在余震不断的救援现场,通过在倒塌建筑中打洞进入内部救人,进入一些已经严重损毁但没有倒塌的建筑内部救人,为保护自己和别人,都要进行支撑和加固。国外相应训练中一般采取利用木料锯切组合的方法,利用力学原理巧妙进行支撑加固,同时在深入内部救援时,往往要有建筑结构师进行现场指挥,提高支撑加固的水平。4.开展隧道挖掘训练。从地面下进行挖掘训练,国内一直没有开展过,国外救援训练中已经设立类似科目,在此次地震救援中,确实发现十分必要。如在玉树县结古镇幼儿园教师集资楼一楼的“水街坊”水吧的店主林长茂等 5 人的营救中,已经判断出他们位于一楼吧台位置,店面吧台距路边纵深只有 8 米,在平行打洞救援、自上而下开辟救生通道受到重重阻碍后,可以尝试从地下进行隧道挖掘,接近到吧台的位置再把人从隧道处救出来。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